周記初中匯編(精選8篇)
周記初中匯編 篇1
真是太好了,我今天終于可以去向往以久的青龍瀑布(甘寧瀑布)了。我真是既高興又激動,真想去看看“傳說”中的青龍瀑布。我們準備好干糧,整裝待發,終于坐上了去青龍瀑布的汽車。
一路上,車窗外滿是花草。金黃的油菜花、白里透紫的胡豆花以及各色的野花,這兒一簇,那兒一叢,挨挨擠擠的,它們在翠綠的綠草的映忖下顯得更加艷麗;翠綠的柳樹在春風的吹拂中飄擺著自己的'頭發,深綠的松樹把腰挺得直直的,真像個狂風暴雨都嚇不倒的哨兵;翠綠的小草上的露珠在亮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像翠綠地毯上的閃亮的寶石。漸漸地,眼前的景色變了,變成了農田、農作物,公路旁的土地變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了,樹和花變成了竹林和野花野草了。漸漸地,眼前出現了一條碧綠的平靜的河流,它綠得如碧玉一般,靜得如鏡子一般。到了!到了!青龍瀑布的上游到了!車子繼續前進,到了一個空地(青龍瀑布的入口),我們一行人步行進入。
順著一個個石級前進,一路上鳥語花香,樹木綠草包圍,游人們在其間前進,感到十分愜意。在這花草樹木的后面是一條又寬又綠的河。在一個彎道后面傳來“轟隆轟隆”的巨響并有雨霧隨風飄來,我快步前進,一個驚人的畫面——一個巨大的瀑布(青龍瀑布)出現在眼前,急速的水流從落差120多米的峽谷沖下,十分壯觀,這景色正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氣勢。據說青龍瀑布長200多米,落差120多米,最寬處40余米,是亞洲第一瀑呢。瀑布后面有個巨大的洞,名叫“水簾洞”,這洞十分大,瀑布的水擊打石頭的巨大聲音從這里傳出百米之外。到洞入口時,我們也像孫悟空那樣鉆水簾洞,結果成了“落湯猴”。到達河對面往河里一望,河水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在微風的吹拂中波光粼粼的,往瀑布中央一望,一架七彩虹橋在瀑布前架起,十分美麗。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青龍瀑布。我們又沿著花草樹木環繞的石級走向出口,在花草樹木環繞的石級上走,聽著小鳥歡快的叫聲,感到十分愜意、舒暢。
青龍瀑布果然名不虛傳,這里值得一游。你說呢?
周記初中匯編 篇2
龍門石窟其實是佛像“開會”的地方,每一個小石窟都有一個佛像,簡直是成千上萬個。
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門,是用石頭做的,旁邊還有兩扇“門”上面標著“能門”兩個大字。進了大門,右側是山,左側是清澈透底的河。向右側望去山上高高低低地坐著無數的佛像:大的、小的、中等的,不僅大小不同,而且姿態也不一樣。但是,我發現有的佛像的頭沒有了,有的佛像少了半個身子,還有的少了半張臉,真是殘缺不全。我大吃一驚,迫不及待地問:“媽媽,為什么它們都殘缺不全了呢?”“因為它們被八國聯軍破壞了,而且文革時期也遭到過破壞,形狀太復雜,也沒能拼上。”媽媽解釋道。
再往前走,我突然看到人流都上了臺階,我也身不由己地跟了上去。展現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個高達18米的大佛像,僅僅頭就有4米,耳朵有2米,哈哈,耳朵大有福氣嘛!據說這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它那眼睛、鼻子、耳朵、哪個不雕刻的栩栩如生?正當我盯著它看得津津有味時,媽媽突然問我:“你覺得古時候的人既沒有電鉆,也沒有梯子,是怎樣花費心機去雕刻的呢?我想著想著,就覺得自己的祖先好偉大呀,那些八國聯軍真的很可恥,為什么非要破壞呢?這些文物多么有保存價值呀!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繞了龍門半個圈,佛像在河的東岸,而我們在河的西岸。原本也有的佛像,因破壞嚴重,全部被罩了起來。湖中的水輕輕泛著波浪,遠處的山似有似無,真像一幅水墨畫。
該走了,我戀戀不舍地龍門石窟告別,心想:”雕一個佛像多難啊,以后一定不要破壞別人的勞動成果。“
周記初中匯編 篇3
藍田的山頂上是很大很大的一塊平地,散散落落的村莊,像一個盆地一樣。山坡上種滿了茶樹,現在正是茶葉豐收的季節,三三兩兩的人背著籮筐在采茶。遠處,連綿不斷的山峰在云霧里若影若現,山上的杜鵑花開得正艷,一簇一簇的紅美極了。在茶樹間還藏著一個大大的水庫,清清的水能看見水里的魚。真是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
水庫邊成群結隊的人們在燒烤、在野炊,還能聽見他們的歡歌笑語。可仔細一看,在他們周邊到處散滿了垃圾,有塑料袋、包裝袋、面巾紙、各種調料、吃剩下的食物,滿滿都是。旁邊就有個垃圾桶,可大家還是把垃圾都扔在地上,好臟啊!這么美的景色可配上這些垃圾,我覺得心里好難受啊。
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要不然,地球媽媽生氣了,我們就生活在一個大垃圾桶了!
周記初中匯編 篇4
夏日的清晨是美麗的。當東方的天際還未清晰時,跑到陽臺,吸一口新鮮的空氣,會令人感到心曠神怡。會讓你那朦朧惺忪的睡眼感到十分明亮,一片綠色,充滿生機。旺夏,一股暖風會迎面撲來,陽光下,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盡情的玩耍,那花兒一般純潔的笑臉會讓每一個人都感到快樂!那“綠色的世界”埋在一片蔭涼下,煥發不出自己獨有的光彩。等到太陽初起的時候,拿出一本書,一盤磁帶,盡情閱讀,盡情播放!耳邊的音樂充盈了喧鬧的汽車聲。做什么事都會覺得舒心愜意。當汽車怪叫聲和孩子的嬉笑聲越來越大時,一天的多彩生活便開始了…… 這幾天,下的雨連綿不斷。溫柔的雨就好了,可老天爺總是不順人們的心意,下起了大暴雨。下起暴雨時,大地上全亂套了。螞蟻急著直往高處搬家,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著,連忙飛到人家的屋檐下避雨。人們的自行車、電動車和汽車都在雨中艱難的向前移動著,馬路上立刻變得擁堵起來。透過玻璃窗,朦朦朧朧的可以看得對面的屋頂上濺起一朵朵水花。大樹、小樹都在暴風雨中發狂似的手舞足蹈。雨還是不停的下,雷聲也一次比一次的猛烈,避雨的人都捂住耳朵,一聲突然地炸響把我驚得目瞪口呆,急忙躲到奶奶身后。
奶奶笑著說:“傻孩子,不要害怕,打雷是自然現象。”大約一個多小時后,風停了,雨住了,烏云也都散開了,天空又變的瓦藍瓦藍的,依舊和以前一樣可愛,一樣遼闊。太陽出來了,打開窗戶,外面的空氣格外的清新。道路被雨水沖得干干靜靜,樹木因吸收了雨水顯得更加青翠欲滴了,農作物因有了雨水的灌溉而變得更加令人垂涎三尺呢!剛剛躲雨的人們又陷入了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中了。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他們光著腳丫,到深一點的水洼里去玩耍,真是樂不可支!直到玩到全身都濕透了,玩的盡興,玩到力倦神疲的時候才肯和大人回家。第二天,他們準不敢再出來玩水了。因為小家伙們已經感冒了呢。不過……感冒好了以后,又會看見這些活潑可愛的小娃娃們的快樂身影了。雨過天晴,總會有一道艷麗的彩虹悄悄的'爬上天空,仿佛是兩座高樓之間架起的一座彩虹橋。他與火辣的太陽爭艷,為夏日抹上了一片新的色彩。,也為學生們的暑假增添了幾分生機。就連樹兒也樂得動了起來,欣賞這場美好的爭斗。埋在陰涼下的“綠的世界”也展現出了自己的獨特個性。
周記初中匯編 篇5
一只小蝸牛啊,我自言自語道:“我們真得是有緣分啊,那就讓我們一起散散步吧!”說著,我站起身向前邁大步子走了幾步,再往地上看時,就找不到那只小蝸牛了,我又往回返,在那離我有幾步遠的地方找到了他的身影。這是我才想起:蝸牛嘛,怎么可能會走得跟我一樣快呢?我似乎開玩笑似的,不耐煩地對蝸牛說:“哎,我說啊,蝸牛大哥您老人家用這速度來出來走動,也忒慢了些吧。”他抬抬頭卡看我,用煩躁的語氣對我說:“我已經進了我的最大努力了,你還想要我怎么樣啊?”我立馬又沖他喊:“最大努力,我怎么一點都沒有看出來啊,切。”我本想用手去碰一碰他那層堅硬的殼玩一下,但他卻無情的躲開了。他一點都不想讓我碰,我就是這種性格,你不讓我碰,我還偏偏要碰一下。
于是,我三碰兩碰地讓我把蝸牛來給碰翻在地上了,我還在那里嘲笑他笨得翻不過身來。他地嘴里句句有詞,沖我囔囔:“你可不要高興得太早咯,又朝一日我會爬起來地,你就等著看好了。”我立即補上去說:“有朝一日是兔年馬月啊,你可不要等我去天堂了,你還翻不過身來呀。哦,對了,順便提醒你一下,這條小道雖不像是大馬路上車那么多,但也是有很多人從這里經過地,你可是千萬要小心點,不要讓他們踩到腳底下去啦,我想那樣會很痛苦地,說不定連你地生命都因此而丟失了呢!”蝸牛用一種很奇異地眼光看向我,頓了一會,說:“你這個人怎么這樣心狠手辣啊!”“我心狠手辣,是我好心提醒你,我倒成了你眼中地壞人了,真是好心沒好報啊。”我很氣惱,就輕輕地踢了他一腳,沒想到他卻趁此機會翻過身來了,我看傻了眼。
蝸牛慢慢地爬起來對我說:“難道你沒有聽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方法是叫做激將法的嗎?”我頓時恍然大悟:“你,……,你居然敢用激將法來迷惑我。”“怎么,不行嗎?”真是氣得我,抬起腳一腳把他狠狠地踢到好遠處,我都不知道他到了哪里去了。
周記初中匯編 篇6
星期天下午,燕子在叢林里和它的兄弟姐妹在一棵高大粗壯的樹上正在玩捉迷藏呢!正在這時,燕我的媽媽對四只燕子說:“孩子們,我的媽媽要出去找食物了,你們不要亂跑,你們的翅膀還太軟,不能飛。”燕子們說:“知道了,我的媽媽你放心得去找食物吧!”
燕子們正在玩,它們的巢太小了,一不小心把最小的燕子給擠下去了,“啪”的一聲燕子從最高的樹枝掉了下來,摔的頭暈眼花,眼冒金星,翅膀都撞傷了,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救命!救命!”叫了半天也沒人,卻把大花貓給叫來了大花貓心想:真是天助我也,正好我的肚子咕咕叫,美食就送上門了,我要叫上兄弟姐妹一起來吃,終于可以大吃一頓了,燕子繼續喊:正好貝克在散步看到就飛快地跑過來,說:“你這只大花貓,別想傷害燕子!”大花貓嚇得轉身就跑,頭也不敢回,一溜煙,就跑得無影無蹤了,大花貓無奈地心想:到嘴的燕子飛走了。
最后貝克叫爸爸幫忙,搬來了梯子,貝克上了梯子,把燕子送回了家,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你貝克!”
周記初中匯編 篇7
初中生活像一條路,我們一路走來一路歌。初一的歌新鮮稚嫩,因為我們懷著一顆好奇的童心探索著這條路;初二的歌朝氣蓬勃,因為我們已經學會怎樣面對初中這條路;初三的歌苦澀又有絲沉重,因為我們被場場考試淹沒。大家的路在此又要抉擇,又要唱起離別的歌。三年的路,記錄下成長、友誼、青春和歡樂。
記得剛剛踏進中學校園的我們,好奇的張望著這充滿活力的校園。藍天下,我們“一二一”地喊著堅實有力的口號;烈日下我們紋絲不動,站得筆直,只是彼此那樣認真地對視。這是初一軍訓時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們還是各自走著自己的路,等待著那樣一根友誼的絲線來把我們拉緊。
第一節班會課,班主任鄭重其事地介紹完自己,讓我們輪流走上講臺介紹自己,就像每一片樹葉都有不同的紋理一樣,每個人的介紹風格迥異。還記得她用流利的英語介紹自己;清晰的記得他那樣落落大方,后來一致選舉他當班長,那一時刻我覺得我們已經走到了一起。
課上,我們喜歡高聲朗讀課文,喜歡與嚴肅的物理老師開玩笑。課下,整個教室飄蕩著我們的笑聲。周末,我們總喜歡一起打球、游戲、學習。在我們眼中,青春的一切就像玻璃瓶里的世界,清透而明凈。
離別的鐘聲即將敲響,風中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我們含著淚在同學錄上留下彼此電話,寫下衷心的祝福,那一頁頁微香的紙上滿是三年的美好。
初中的路即將走完,但我們還有未完的人生路,和走不完的友誼路。
周記初中匯編 篇8
我的房間和父親的臥室只相隔一道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從未主動打開過那扇門,因為我和父親的共同語言實在是少昨可憐,而心與心的距離,也是遠得好像沒有邊際。對此,我固執地認為,這就是代溝的表現形式。
那是前幾天,班里開了一個班會,主題是如何消除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主題并規定每人對此進行一次較為詳細的調查。這可讓我犯了難,我可不愿意去問究竟怎么樣做,可作為班干部,又不允許我了了完事。
回家之后,正趕上開飯時間,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我試著張了幾次嘴可一想到每次不歡而散,到嘴邊的話又話生生地吞回去。
說起來都不是什么大事,有時我也感到不可理解,自己為什么為向老爸表白班會的主題呢。而故意折磨自己呢?
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眼看離交報告的日期快要到了,我腦海里還是那些與父親爭吵的畫面,父親的房門伸手可及,幾次站在門前,卻沒勇氣去敲開那道門。門的那邊,也不知道父親在做什么,我的心思也不知道父親的沒有注意到?
第二天,由于高年級的人要借教室一用,于是提前放學回家。路過菜市場,偶然看見父母在買菜,還沒等我上前去,就聽見他們在爭論,“這個黑木耳孩子不喜歡吃,而且太貴了,就不用買了”。“不行,報紙上說,黑木耳含胡蘿卜素多營養又高,一定要買”。父親肯切地說服媽媽……
原來父親不在乎我聽喜不喜歡吃,只在意營養。我突然有一種沖動的感覺,想去抱一下老爸。
晚上,我破例推開老爸的房門,和老爸談了很多話,關于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他是這樣說的“兩代人之間需要互相了解……”
后來我順利完成那篇報告,原來人與人之間,通常需要為自己打開那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