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野炊的周記(精選6篇)
快樂的野炊的周記 篇1
聽說要去野炊,昨天晚上,我就激動得睡不著覺了。
一大早,我怕自己起遲了,衣服都沒穿好,就跳下床喊醒了爸爸媽媽。媽媽準備了滿滿一大包食材,居然還有鍋碗瓢盆?大家七手八腳把東西搬上車。
出發了!我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飛出了家園。
一下車,一望無際的大水庫出現在我眼前,水漫過附近的小石橋,形成了天然瀑布。遠處有幾座連綿起伏的青山,倒映在碧波粼粼的水光中。我發現這里的天更藍,云更白,空氣更香更甜。
我們邊尋找適合野炊的地方邊欣賞著美景,沒走多遠,就發現了一大塊空地,背山面水。就是這里了!大人們把食材都搬下了車,又找來一些石頭,灶就這樣搭好了。我們小朋友們也不閑著,撿來了一大堆枯枝當柴燒。
火點燃了,大人們放了水和火鍋料,燒了一會兒,水就直冒泡了,可以放食材了!千張、酥肉塊、雞翅膀、大白菜……各色美味一放進去,就聽到媽媽喊:“快加柴!快加柴!”加了柴后,火更旺了,一會兒我們就聞到香味了。杜叔叔咂咂嘴說:“我來嘗嘗。”他夾起肉塊吃了一口,豎起大拇指說了一聲:“香!”于是我們一擁而上,你吃一勺,我嘗一口,吃的可香了,這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火鍋了。
吃完飯,“媽媽”們收拾碗筷,我們小孩子就來到小溪邊上,一會兒跳到這塊石頭上,一會兒跳到那塊石頭上。哎呦,我腳一滑,踩到了一個小水坑里,鞋子襪子都濕了。嘿!反正濕了,干脆就玩個痛快吧!于是,我們幾個孩子把鞋子襪子都脫了,赤腳在水里玩起來。頓時,水花四濺!我們還給看著好玩的地方起了名字——“珍珠泉”、“古文化石”、“飛流瀑布”、“果凍泉”、“紅泥沙石”……水邊成了突然游樂場,我們玩的可開心了!
不知不覺,天就快黑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今天的野炊真開心!
快樂的野炊的周記 篇2
野炊在我想象中是很簡單,很具有特色的一種烹調環境。在秋游那天我享受了這般特色。
那里環境與農村廚房相似,有著濃厚的鄉村特色。我走進去一看,設施雖然很簡陋,但是卻別有一番風味。
我和同學在12:00開始準備材料了,我們先分配人手,男孩子力大,去劈柴和木頭,女孩子就去準備豐富的材料。在實行過程中,男孩子他們把木依靠在墻邊,然后用腳,在一瞬間把木給劈開了,我覺得他們的樣子好象在為生活而煩垴,不知是否能吃上一桌好飯。女孩子在男孩子"奮斗"的過程中,用嬌嫩的小手把菜肉洗干凈,還用那閃閃發光的刀,切出一片片"精美"的肉,而我負責洗碟子,我用雙手和柔和的水把碟子洗得一干二凈,有時還被那太陽鑲了一層金。
當我們男女孩子都準備好飯前工夫后,我們就合作開始煮菜了,男孩子點著了火,放了些木頭,火在一瞬間熊熊燒起了,我把鍋放上火坑口,然后急急忙忙的把油給倒下去,接著我叫我們的"大廚"劉同學開始炒菜了,她拿起鏟,揮揮袖子,把材料一點點一點點地放下去煮,這時我看得目瞪口呆,也想參與進去,領略一下怎樣做大廚,我拿起另一個鏟,幫起劉大廚來了。由于生火的男同學加大了火,突然鍋子著火了,濃濃的煙熏著我的眼,旁邊的人看了也不覺呀然一驚,我和同學急忙地倒了一盆菜下去,火魔消滅了,但是可憐的菜啊,這樣就沒了。這時老師看到了,偷偷地拿出照相機把那"精彩"的一瞬間拍了下來。我們沒有灰心,繼續做了下去。
當鍋上的濃煙漸漸消失的時候,我們開始嘗試這些菜,當我們夾起一條條菜時,覺得有一種喜悅的感情,當我們把菜放進口里吃時,雖然有點難吃,但是還是吞了下去,因為我們明白這是第一次野炊,也明白這是汗水的結晶,所以我們學會了珍惜。
啊!野炊把我們烹調成會珍惜勞動的人,讓我們這盆初生的材料變成美味的佳肴。恩,這次野炊我學會了很多。
快樂的野炊的周記 篇3
“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著我們……”一路歡歌一路笑,沒過半個小時,我們就到達了目的地——東灶港海邊,參觀了雄偉壯觀的“龍橋”,欣賞了波瀾壯闊的大海,我們就撲向了海邊的草地,準備開始快樂的野炊!
我們組迅速占領了一塊“風水寶地”,把各自帶來的東西安置妥當,就開始忙起來了。
野炊首先得有灶啊!我們迅速傾巢出動,去找尋壘灶的工具——石頭,十個人很快搬來了大大小小的石頭,把石頭圍成了一個圈,然后把鍋架了上去。本以為大功告成,即刻能生火燒水,哪知站起來一看,因為找來的石頭太矮,鍋架上去后鍋底幾乎貼在了地上,柴都沒地方燒了。怎么辦?組長蔡婷婷靈機一動,拿起一塊石片在地上挖坑,我們其他人則又重新找來一些石塊,圍著挖好的坑重新壘灶,很快又一個石頭灶在我們的手中誕生了。這次灶是高了,柴有地方放了,但是石灶的口壘得高低不平,鍋子放上去,搖搖擺擺。哎,壘個“原始灶”咋就這么難呢?我們擦著額上的汗珠,向其他三組望去,什么?王婧那組已經點火成功了?火苗舔著鍋底在歡樂地跳躍呢?再往北一瞧,我們更是心急如焚,那陳天賜一組居然水都差不多燒開了。我們組急了,手忙腳亂地修補著石頭灶,最后還是在黃老師的幫助下,總算那個鐵鍋可以安安穩穩地架在灶口上了。
開始生火了,我們幾個探頭探腦地圍著爐灶,只見陳天賜左手拿著干樹皮,右手點燃打火機,很快干樹皮點著了,他連忙把已經燃燒的樹皮送進了灶肚,然后又添上玉米秸,這下壞了,原本燒得旺旺的火苗,一下子熄滅了,濃煙從石灶縫里冒出來,熏得我們眼睛也睜不開了。陳天賜不愧是“小能干”,他連忙找來一些廢紙,點上火送進灶肚,而黃俊杰則也湊在一旁用嘴使勁對著灶口吹著。等火大點了,把柴火再放進去。哈!“熊熊烈火”終于又燃燒了起來。
“來餛飩皮了!”女生們一聽,連忙洗凈手,開始包餛飩,我拿了一張餛飩皮,夾了點餡兒,再把餛飩皮捏緊,一個餛飩就成形了。再看看旁邊的沈天宇、郁丹陽手法很是嫻熟,就連調皮鬼李熠周包得也是像模像樣的。很快第一批餛飩下了鍋,此時的我肚子也開始忍不住咕咕叫了兩聲。一會兒,一股香味從鍋里飄了出來,餛飩熟了,我們每個人美滋滋地品嘗著“佳肴”,瞧,黃敏捷的嘴里塞得滿滿的,再看郁丹陽早已沒了淑女的樣子,狼吞虎咽,一碗很快下了肚,正眼巴巴地等著第二鍋餛飩出鍋呢!
有歡有喜,有汗有淚,有香有色,有愛有助,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野炊的樂趣。
快樂的野炊的周記 篇4
小草從土地里探出頭來呼吸新鮮空氣,花兒重新綻放,顯示它的漂亮,柳樹在融化的小溪邊梳理自己凌亂的秀發,大樹伯伯長出濃密的頭發……這就意味著寒冷的冬姑娘走了,暖洋洋的春姑娘來帶班了。春天來了,新的學期也隨著來臨,大家期待已久的春游也隨之而來了。
每年的春游是最令人興奮不以的。在前一學期中有的同學都開始商量春游了,還有,在聽到春游的前幾天,同學們就急著分春游誰和誰一組了。
春游的日子終于將至,同學們更是興奮不以。春游的這一天終于到了,我和自己的好朋友徐楓媛,孟家琪,李涵影……幾個人一組。這次野炊的地點是體育館南門那個地方。因為路途很遠,一路上同學們連聲叫累,還說“真是的為什么不讓家長送呀?”,“累死人了”。即使同學們在路上叫累,但是也有好的方面,那就是團結。雖然不是一個小組的,但是有的小組的人拿的東西不重,也會幫助別的小組拿一些東西。
到了地方,同學們就離開始扎營了,把吃的,用的,菜呀什么的都拿出來了。我們組要做的是燒烤,火鍋。剛一到地方,侯若愚和李涵影就拿出燒烤的架子了。李涵影這邊剛把架子擺好,侯若愚那邊就已經點燃三塊酒精凝塊,把肉放上開使烤了。但是,肉剛放上一小會兒整個架子就著變了色,還差一點著火。幸虧我急忙用扇子把火撲滅,才沒真著起來。我告訴他要先抹一層油才行。我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在買燒烤的時候,燒烤的人總會先抹一層油才開始烤,李涵影又告訴我還要煤炭烤,我急忙又添了幾塊煤炭。在我們烤的同時,安坷溢已經和體育老師快把火鍋的湯燒熟了。不僅我們組在努力這,別的小組的人分工明確的干著,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飯菜來。沒等我們做好,好幾個老師已經聞著香氣而來了。老師們也幫我們做飯,別題多么開心了。徐楓媛還說:“你看,老師都在咱這哩!”
這次的野炊讓我們運用到了生活中平時積累的一些小道理,還學習到了一些生活的小常識,鍛煉了我們的團結能力,對我們真是太有意義了。
快樂的野炊的周記 篇5
荷花已經悄悄開啟,楊柳已經悄悄離去。原本溫和的太陽已經變得烈日炎炎,把人們烤成了“烤乳豬”了。
五一勞動節我們再也忍受不了太陽的燒烤了,提出了去野炊的注意。我們買好東西跟著朋友到山頂上去乘涼,燒烤,煮飯。坐在車子里看著外面的風景真是一種享受啊!藍藍的水我已經司空見慣了,在我們老家到處都是,可是今天卻讓我大飽眼福。那清澈的水綠的像翡翠一樣綠,涼得像冰一樣涼,魚多的像麻子一樣多。那路也非常有特色,一下蜿蜒抖擻,一下子像個調皮的小孩子戲弄我們,一下子左轉彎,一下子右轉彎,真是讓人有驚無險啊。
經過了和山的“搏斗”我們終于獲勝了到達了最佳位置,我向下一看——好高啊!弄得我頭都暈了。開始行動了,我們找好柴火搭好灶,可是煮飯了。其他人也忙得不亦樂乎,搭起燒烤架我父親和朋友開始了一場比賽看誰的碳先紅。我父親拿了一些容易燒的雜草,放在里面再放碳沒過多少時間久紅了,可另一個還趴在地上使勁吹火呢!開始燒烤了,大人燒烤我們小孩子就串雞翅,我們拿起20根羊肉串,給了我們的“主廚”——父親。他像一個專門賣燒烤的一樣,熟練的燒起來。他拿起刷子這里刷刷,那里刷刷,好像在創作一副畫。過了一兩分鐘他就翻一下,他說:“要烤出金黃色的羊肉串才好吃,烤東西的時候不能用明火,要用暗火,不然的會燒焦的就變的污漆嗎黑的,肯定不好吃。”20串羊肉串好了我們你爭我奪,一下子就搶光了。
煮飯那邊也非常好啊!自己做的灶,用柴當做煤氣灶燒,我當時就想人的智慧這是無邊無際啊。到了中午了我們開始吃飯了,我們喝湯。恩,我們紛紛贊嘆真好喝比自己家里的好喝多了。下午老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嘩嘩的聲音,濃濃的云霧把山色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
晚上我又夢見我在快樂的野炊……
快樂的野炊的周記 篇6
今天是我們盼望已久的野炊的日子。早上,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同學們有的帶了柴,有的帶了菜,有的帶了做飯的工具。老師怕我們不會炒菜,就讓我們這次野炊包餛飩吃。
我們一切準備就緒就向目的地——倒石橋進發了。一路上鳥語花香,明媚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我們唱著歡快的歌兒,此時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目的地,這有座石橋,下面是條彎彎的小河,嘩嘩的流水聲像優美的旋律;河對面是一片松樹林,一棵棵松樹長得高大挺拔,在陽光的照射下翠色而欲流。這里真是山青水秀,是個搞野炊的好地方。
我們來到松樹林里就忙開了,搬石頭搭灶這是男孩子的事,我們女同學也不能閑著,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提水,洗鍋,洗碗,拌餛飩餡,忙得不可開交。男生的灶搭好了,我們也準備包餛飩了。我學著媽媽平時的樣子先拿了一塊餛飩皮放在手心上,用筷子弄了一點餡放在皮上,折成一個三角形,再在邊上沾點肉汁,用中指翹起,折成一個銀子似的形狀就可以了。可是,我剛要把包/好的餛飩放進籃子里,餛飩卻散開了。我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老師看見了,對我說:“你包餛飩的方法是正確的,可能是沾的汁水太少了。你重新再沾點汁水吧。”我照老師說的重新做了一次,果然沒散開了。經過我們的努力,沒過多久餛飩就包好了。
再看看男同學們,他們個個臉上黑不溜秋的,像一只只大花貓,還有一個同學正鼓著腮幫子對著灶里吹氣呢,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原來,這灶沒搭好,里面的空間太小了,把柴放進去總燒不燃。男同學個個焉頭搭腦,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也無濟于是。好在曾老師為大家解了圍,為我們重新搭了,現在柴放進去火就轟轟地燃燒起來。
一會兒,我們的餛飩就煮好了。我們把煮好的餛飩先端去孝敬老師,老師們都說好吃,我們心里都樂滋滋的。個個也端起餛飩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吃飽喝足后,我們不顧疲勞,又玩起了游戲,整個倒石橋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
這次野炊活動鍛煉了我們的自主能力和動手能力,也讓我們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