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節周記(精選31篇)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年的中秋節最令我難忘,因為同學送給了我一個八音盒。
中秋節這天,家里的長輩們都會給小孩將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總是聽得如癡如醉。家家戶戶會互相贈送月餅。而我的一個號朋友,在QQ上送給了我一個漂亮的八音盒,上面寫著:關于中秋,你記憶最深的是好奇心驅使著我點開了它。打開之后,一首悠揚的王菲的《但愿人長久》送到了我的耳朵里。歌曲的下面呈現出了一幅畫:中秋節。一家人正圍在一起品月餅,賞月。看著圓圓的月亮,我仿佛身臨其中,享受那美好的生活。
我又點了一下,于是又呈現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中秋節一家人在火車站送他爸爸去外地工作,那種依依不舍的場景讓人看了心都碎了。還有一位叔叔正在給家人打著電話,我仿佛聽見了:祝爸爸媽媽身體健康。”
我一張一張的往下點,映入眼簾的,有的是五彩繽紛的月餅,有的是一張火車票,有的是“起舞弄清影”每一張都有深刻的含義。
看完之后,我竟然哭了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
吃來吃去,還是家鄉的月餅最好吃!家鄉的月餅,雖沒有商場里的月餅那么華麗,卻在樸實的外表下裝著樸實的美味,咬一口,就滿嘴的'美味,滿嘴的香甜,滿嘴的醇厚。吃的時候,小孩們還會爭吵不休,內容多半是“餡大餡小”的問題。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3
今天是中秋節,吃完晚飯,我們一家早早地來到公園等著月亮出現。過了一會兒,一個又大又圓的“白玉盤”掛上了云端,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好像降了一層白霜,中秋節的夜色可真美啊!我們一邊欣賞著美麗的月亮,一邊聽爸爸講中秋節的故事。媽媽說:“看!月亮上有個影子,像不像一棵樹?”爸爸說像一位老人,我說那不會是嫦娥吧!
為了祭拜傳說中的嫦娥,我們在陽臺上也擺了幾個月餅。回家時,我驚奇地發現有個月餅少了一塊,難道是嫦娥飛到我們家里來啦?中秋節可真有趣。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4
今天是中秋節!月亮圓圓的!每逢中秋節的夜晚,小朋友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提著漂亮的燈籠,快樂地去四海公園。
我也不例外,提著燈籠,往那明亮的月亮跑去,明亮的月光照在小朋友快樂的臉上,顯得十分可愛。我坐在草地上,欣賞美麗的月亮,品嘗著霉味的月餅,我十分開心。這時,一位比我小的小女孩走了過來,坐在草地上,記錄著這快樂的時刻。溫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漂亮的臉上,顯得更加十分美麗。
月亮睜著大大的眼睛,和藹地望著綠油油的草叢,好像一個擦亮的大銀盤。啊!眾星棒月的景色多美麗啊!多像媽媽在和我們講故事呢!我們聽得入神。
中秋節的夜晚真美麗啊!在我的童年中留下最深最深的印象。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5
今天是中秋節,吃完晚飯,爸爸陪我去看音樂噴泉。一路上,我們看到月亮正在慢慢升起,馬路上,車水馬龍,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江邊人山人海,把扶欄圍得水泄不通。
音樂噴泉開始了,噴泉伴著優美的音樂,一會兒水柱沖得很高,一會兒又降得很低,隨著音樂變化著花樣,噴泉在一曲“難忘今宵”的歌曲中結束了。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6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一放學,我趕緊把作業做好。剛收拾好學習用品,阿姨打電話來讓我們和她一起去江邊看月亮。我聽了這個消息興奮極了。
吃了晚飯,我們騎著摩托車出發了。一路上,路燈照亮了馬路,不多時就到了長江邊。我們正傾聽著波浪的聲音,突然,一絲微光從東方露出來,一輪金色的明月冉冉升起。這時,月亮的顏色漸漸淺了,淡了,白了。它高傲地升起,是那么可愛,那么明亮,多像一個光潔晶瑩的大圓盤啊。
可是沒過多久,這輪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樣,偷偷地露出半張臉,一會兒索性全藏到了云里。看到這情景,我好想有一雙翅膀飛到月亮上,既可以觀賞美好的夜景,又可以好好觀察這神秘的月亮……
“兒子,回家了。“媽媽的喊聲打斷了我的遐想,我戀戀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7
中秋節到了。這天一大早,爸爸的好朋友小曹叔叔就打來電話,邀請我們去他的飯店共度中秋佳節。我高興得又蹦又跳,催著爸爸媽媽趕快走。
來到飯店,小曹叔叔和阿姨熱情地迎了上來。我對他們說:“祝你們中秋節快樂!”阿姨拿出月餅請我們吃,我咬了一大口,啊,真是又香又甜!
中午,飯店里坐滿了客人,他們看上去有的是一家人,有的是同學,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同事。他們邊吃飯邊親熱地交談著,個個喜氣洋洋。
送走了所有的客人,廚師叔叔又專門做了滿滿一大桌豐盛的飯菜。我們大家熱熱鬧鬧圍坐在一起,共同舉杯,齊聲高喊:“中秋節快樂!”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啊!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8
今天是中秋節,圓圓的月亮像個大玉盤,高高的掛在天空。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把一塊月餅分成幾份,每人一份,大家都非常開心的享用著美味的月餅,同時大家又盡情的品嘗著香嫩的香水梨、香香的香蕉、甜甜的西瓜、酸甜的葡萄……。大家吃著可口的食品,欣賞著有趣的電視節目,說著開心的話題,都沉浸在這團圓祥和的節日氣氛中。平時不怎么好吃的月餅也變得更加香甜可口起來,這真是一個讓我難忘的中秋節啊!
這是一篇描寫中秋節的文章,全文語言優美,流暢自然。比喻句“圓圓的月亮像個大玉盤”,形象的寫出了月亮的美。文字細膩生動,文筆清新,因此是一次很成功的創作。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9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各民族都非常重視,在中秋節的那一天有一個習俗,吃月餅和尋找傳說中的嫦娥,月餅代表著團圓,但是每當我們吃月餅時,有沒有想到過遠在異鄉的游子呢?他們在中秋節獨自一個人在外,獨自一人坐在窗邊,手里拿著月餅,靜靜的抬著頭看著圓圓的月亮,心里該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過中秋節啊。過中秋節了,就不提這事了,我來說一說我們家是怎么過中秋節的吧。
在過中秋節前好幾天,媽媽就就把那好吃的月餅給我和弟弟買好了,而且還是好多好多的,讓我和弟弟一氣兒吃個夠,這下可把我和弟弟高興死了。待到中秋節真的來臨時,月餅全都不見了,知道它們都跑到哪里去了嗎?猜猜啊。告訴你們吧,不許告訴別人哦,都跑到我和弟弟的肚子里去了,呵呵,我們兩姐弟很能吃吧。媽媽發現月餅都被我們吃完了,苦著個臉,納悶我們怎么這么能吃啊,就又忙去買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四口坐在桌子旁,媽媽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我靠在媽媽的肩膀上,弟弟小就躺在了我的懷里了,我們每個人嘴里都吃著好吃的月餅,一邊賞月,我們都正看得入神。突然聽見弟弟喊了起來弟弟嘟著他的小嘴,等著媽媽的回答。媽媽沖弟弟笑了笑,說弟弟聽沒有禮物,頓時哇哇的大哭了起來。媽媽說你哭的話媽媽就不給你買禮物了,如果你不哭的話,媽媽就給你買很多很多的禮物好不好啊。弟弟一聽又有禮物,立即停止了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兒,吃著月餅,抬著他的小腦袋看起了月亮。院子里又恢復了安靜。媽媽挨近我,靠在我的耳邊說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在我們一家家的在一起團圓時,那些游子們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呢?會不會坐在窗邊吃著月餅看著月亮,兩眼望著圓圓的月亮,可是兩眼已充滿了淚。他們的心里該是多么的寂寞啊,他們的心里是多么的盼望能早日和親人團圓啊。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人能在這一天夢想成真,早日和親人團圓。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0
明月在天上,中秋之夜,我們全家一起吃團圓飯,賞月。
什么!今天的一輪明月,像一個大玉盤掛在天空。看看我,我仿佛看到她笑,看著團圓場面戶笑了,你笑的好甜!
吃完團圓飯,我們可以一家人邊吃著月餅邊看著一個中秋聯歡活動晚會,我趴在陽臺上,吃著月餅企業看著沒有月亮,我幻想結合起來:
嫦娥在月宮跳舞。吳剛還在砍月桂樹。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1
中秋不會像過年那樣,有一場如此盛大的典禮,街道有些清冷,全都窩在家里。
前兩天走親訪友的比較多,被堵在路上的時間更多,再加上下小雨,直接造成交通癱瘓,隔幾個馬路口就會看見兩車相碰。不論開車去哪個地方,都會花比原來多2倍的時間。今天早上起來的有些晚。但并不妨礙我立刻就意識到今天是中秋節,一覺醒來已是中秋的感覺不要太好。還發現微信上多出一個小紅點,點開是七班的劉某同學送上的中秋祝福,還是昨天晚上12點剛過的時候發的,我也不忘回了句謝謝。
說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時刻,我們家倒是沒有在異地的人,除了姥姥姥爺在安陽住之外,都居住在本地,平時想回誰家拜托爸爸驅車十幾分鐘就能抵達,周末更是幾乎每周都能聚在一起。不過既然是中秋節,怎么都要有儀式感,中午和爺爺奶奶一起吃了午飯,賞月就只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在網上看到好多文章,中秋佳節將至,有很多人卻因為自己的工作與學業而無法與親人團聚。
中秋節一到,返城高峰就又來了,有人不惜跋涉千里回到家鄉,只為短暫的重逢;看到有人身處異國,點一份中餐外賣,看見了餐盒上的“中秋快樂”就足以感到熱淚盈眶。對于某部分來說,因為從未體驗過,所以不會有任何觸動,這是我們所體會不到的——中秋節一人在外,回不了家;或是有幸可以回家的,就覺得這一刻有多么幸福。也許在今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經歷這樣離別的痛苦,感受在今天才有的短暫的幸福。
現在覺得自己正處在幸福之中,一切都很美好。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2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昨天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因為是盼望已久的中秋節。一大早,我興奮的起來,家里的人都忙開了。爸爸去買水果,媽媽去買月餅,爺爺奶奶在家里打掃衛生。經過上午的勞動,終于在5點的時候開飯了。
下午,我在爺爺家過節,過了一會兒,就來了許多人,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節。開飯了,一家人坐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吃了好多麻辣雞。吃的嘴巴都辣了起來。吃過晚飯,我跑到窗前,看看月亮姐姐出來了嗎?不妙,月亮姐姐躲進了黑嗚嗚的云里。過了一會兒,爺爺說:“可以開始吃月餅了。”我一聽,迫不及待地跑到桌子前,一看,有火腿月餅還有水果月餅。我開始吃了起來。我拿起火腿月餅,我先吃了一口,皮好吃極了,我又吃一口,甜甜的火腿肉讓我想一口把它吃完,于是我的`肚子都要吃炸了。
這就是一次快樂的中秋節,它給了我美味的月餅,它讓我們一家人團聚,它讓我吃到了豐盛的晚飯。但愿下一個中秋節快點到來。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3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哥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我不知不覺的背起了李白的《月下獨酌》,而今年是我過的最難忘的中秋節。
今年中秋,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做月餅,我的心里既開心又激動,我們先拿出了一個面團,先把面團充分揉捏均勻,這是為了讓面團變軟,做起來更輕松。做好面團后我們要把它壓成餅,然后放在一邊。
第二步我們要放豆沙餡兒,揪一團就好。一定要比面團兒少一點,不然待會兒就包不上了,會很麻煩的。然后把豆沙做成一個小圓球,并把它放入面皮中,像包餃子一樣把它給包起來,照樣團成圓球。
下面我們做最后一步,然后就可以放入烤箱啦。我們把它放入月餅模具里面,放在桌子上,把他壓到底。可是月餅居然從模具底部溜了出來。難道是我的力氣不夠嗎?我正想著經過改良,我終于成功了。下面就可以把它送入烤箱了,把它烤15—20分鐘就行了,再刷上一層蛋液,再烤一會兒就完成了。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4
咦?中秋節不是在九月十五號嗎?怎么會是今天呢?我帶著好奇心去問爸爸媽媽。爸爸說:因為中秋節是按照農歷來排的。我恍然大悟。
今天早上,因為媽媽要趕工作,所以很早就出門了。還好我爸和我姐在家,不然我就成了家里唯一只看門犬了。
早上,我吃了一個圓圓的大月餅,味道好極了,這些是水果味的,是爸爸媽媽為了慶祝中秋節而特意買的。我一向不喜歡吃月餅,直到上個中秋節為止。中午我們不吃月餅,吃方便面。什么,方便面!上次我吃方便面就拉肚子了。現在我堅決不會再吃了,可惡!爸爸竟然說不吃方便面就讓我餓著肚子。天哪,這是父母嗎。下午,嗚嗚,別提了,聽倒霉透了。爸爸說要去釣魚。我們來到一個池塘時太陽曬得很猛烈,我和爸爸皮膚都黑了。過了一小時左右,忽然又下起了大雨,真是說變就變啊。終于晴了,我們拿出魚竿,再在魚竿上放一個細小的瓶子,然后把魚食倒進去,這是為了引誘魚,好讓它們上鉤。經過爸爸的一番推測,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釣到了一條大魚。
哎,中秋節一下是好事,一下是壞事,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啊!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5
當夜幕悄然降臨時,我們全家人在8月15日一起來到房子里賞月。我唱了蘇東坡的《《水調船頭》:什么時候是明月》?向天空詢問酒的事……看!帶著金戒指的月亮終于升起來了!它最初是金黃色的,慢慢地穿過一縷縷白云和玫瑰。突然間,在那一刻,月亮的顏色變得越來越亮越來越白。它驕傲地高高升起。它是如此令人愉快和有趣,就像一個反射白光的大玉盤。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是一個中秋的到來。仰望天空,天空像一塊剛被清洗完的黑寶石那樣潔凈透明。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露出了迷人的笑臉,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把潔白明亮的月光灑向人間。三五成群的星星們在天空中眨著亮閃閃的小眼睛,好像在說:“中秋節到了,大家出來賞月吧!”
吃完豐盛的團圓飯后,奶奶大聲地喊:“快來搬椅子!”我好奇地問:“奶奶,搬椅子干什么啊?”“中秋節要祭月啊!”奶奶耐心地回答我。“哦!”我恍然大悟。接著,大家把椅子搬到天臺上去。隨后,我積極地幫奶奶端來了柿子、老菱、月餅、藕……不一會兒,椅子上擺滿了祭月需要的食品。奶奶還端來了一對蠟燭和一個香爐,點燃蠟燭和幾根香,祭月開始了。我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喃喃自語:“希望月亮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幸福!”
抬頭看著圓圓的月亮,我不禁心想:月亮肯定能實現我的愿望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實現自己美好的愿望!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7
中秋已至,一輪半遮面的`明月懸于上空,宛如幼時所呼的白玉盤,給中秋添了幾分情趣;又宛如少時所識的路燈,為中秋添了幾分指引之意。而撒下的幾束月光照于大地,又仿佛給中秋披上一層輕紗,讓中秋之夜萌發出一片朦朧之美。
望著這不知幾時有的明月,我陷入了沉思:這中秋似乎與昔日的中秋不同,卻又似乎毫無所變。
記憶中的中秋,有什么差異呢?
以前,一家人在中秋之時,常回鄉下看望長輩,鄉下人民的純樸,他們的熱情好客,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而在繁華的城中,人們卻毫無一絲節日之味。中秋節成了打折節,人們對中秋的習俗沒有了興趣。有的只是對禮品的追求,對節日的利用。
還有什么不同呢?也許是那一份親人團聚卻似乎毫無心情變化的奇特。想到這,我又陷入了沉思。
小時,家中為生活奔波,總無暇顧及長輩,每一個中秋,每一個假期,都顯得特別美好。若不能團聚,就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了。
還記得,小時每個中秋節的激動。“姥姥,中秋快樂!”那時的祝福,那時的長輩的音容笑貌都深深篆刻在心中,然而,匆匆七載,數位長輩撒手人寰,只能望月懷人。真是“向何處、去悠悠”啊。
還記得小時每個中秋節是盼望,是老人們盡享天倫之樂,盼望著遲遲不見的明月,盼望著每一節日的相聚,月起無意賞,但盼舊人歸。家存長人少,唯嘆上蒼摧。
還記得,小時的點點滴滴;還記得,小時的童言童語;還記得,小時的一句句誓言。
憶舊日,思舊路;回看中秋,憶仍在,物已非。
中秋,一個回憶、團聚、思親的節日。
中秋,就這樣過去……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8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亮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流行。人們把酒問月,慶祝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家都熟悉嫦娥奔月的故事,我給大家講講朱元璋與月餅起義:元代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為了傳達消息,便在餅子里寫上:八月十五起義。那天夜里,各路人馬一同響應,不久起義便成功了。于是,為了紀念今日,朱元璋讓大家在中秋節吃月餅。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傳開了。
中秋的習俗可多了,除了吃月餅、賞月,還有賞桂花、燒塔、猜謎……說也說不完。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19
20xx年X月X日X天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三口去奶奶家過團圓節。
一進門,我就向爺爺奶奶問好。奶奶說:“家里的無花果熟了,快去摘一些吧。”于是,我們就帶著鑰匙,拎著盤子,拿著刀子,背著網兜,扛著弟子,高興的來到院子里。到了無花果樹下,我看著爸爸已經爬到了樹上,他踩著樹干,踏著枝椏,去摘無花果。不一會兒,一盤熟透了的無花果就擺在了我的面前。
回到家里,大家一起忙著做團圓飯。今天的飯很豐富,有肉,有蝦,有菜,有魚,有大閘蟹,還有一盤新鮮的無花果!月餅是我切的,爺爺夸我真能干。吃完飯,我和哥哥姐姐玩了一會,就各自回家了。
今年的中秋節過得很開心!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0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我們全家團圓的日子。昨天,爺爺就準備了許多敬月亮的東西,有月餅、蘋果、柿子、石榴、柚子、橙子、藕、菱角……
下午,我玩得正起勁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忙著做晚飯了。他們一會兒洗菜,一會兒切菜,一會兒燒菜。不久,豐盛的飯菜就做好了。“吃晚飯嘍!”媽媽把一道道香噴噴的菜端上了桌,哇!有螃蟹,有雞湯,有紅燒肉,有紅燒鵝,還有韭菜炒雞蛋。我們一家人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談。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嘴里還不停地說:“這個雞湯可真鮮。”媽媽也連連說:“這紅燒肉味道可真香。”
月亮不知什么時候悄悄地爬上了夜空。爸爸和爺爺把小桌子抬到了院子里,擺上了水果和月餅。我抬頭望去,今晚的月亮真是美麗到了極點:大大的、圓圓的、亮亮的,就像一個好吃的大月餅掛在天空中。我都忍不住想咬它一口。
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今天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1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它寄托了我們的思鄉之情,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祈愿。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2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高高地掛在漆黑的天空上,頓時使人眼前一亮,時令已是秋分,正是中秋佳節,為看月出,我早早地坐在陽臺上等候。
當黑色的夜幕漸漸垂下來,布幕上畫著各種各樣,或大或小,或明或亮的星星時,月亮悄無聲息地出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漆黑的天幕上。它俯身凝視,望向大地,把星光揮灑,皓月當空,我看到了它的雙眼,從它的眼中我仿佛看見一個動人的身影,正倚在月亮上向大地望去,那是嫦娥,她正讓月亮代她向后羿寄托自己的思念。眨眼之間,楚楚動人的嫦娥消失了,我看到了明月高懸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云?還是我自己的影子?
圓月漸漸地升高了,它那銀盤似的臉,流露出思念與憂傷。明鏡似的圓月,仿佛是紡車,紡織著它的浪漫與遐思。夜,靜極了,圓月與無限的繁星組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引得許多人駐足仰頭觀望,勾起人們的深思與遐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秋是月圓之夜,更是團圓之夜,但正當我們享受全家團圓的幸福時,卻不知還有多少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美好時光,陪伴家人度過這美好的節日!!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3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國的傳統佳節。它是由古人在中秋時節,對著月亮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漸漸形成的。中秋節的月亮最圓,在我國,這一天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不管人們在什么地方,這一天都想返回自己的家,月圓人也全。因而又叫“團圓節”,也可以叫“八月半”。
在中秋節晚上,我們一邊聊天賞月一邊吃月餅。月餅里面包著糖、芝麻、桂花等,很好吃。
大的月餅要每人分一塊,如果有人不在家就給他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吃著月餅,大人們就會講中秋節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fá)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看著那圓盤似的明月,總是讓我心中充滿了好奇,也體會到了濃濃的親情。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4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我們要賞月,還要吃月餅。
媽媽讓我說什么東西是圓圓的,說得越多越好,我就說,乒乓球是圓圓的,籃球是圓圓的,足球是圓圓的,排球是圓圓的,盤子是圓圓的,地球是圓圓的,太陽是圓圓的,向日葵是圓圓的,瓶蓋是圓圓的,鐘表是圓圓的,氣球是圓圓的,葡萄是圓圓的,蘋果是圓圓的,桔子是圓圓的,車輪是圓圓的,碟片是圓圓的,彈球是圓圓的,皮球是圓圓的,方向盤是圓圓的,臉盆是圓圓的,小豆子是圓圓的,句號是圓圓的,別忘了今晚吃的月餅是圓圓的,十五的月亮是圓圓的。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5
由月亮想到月餅,每年農歷八月一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就可以和家人一起邊吃月餅,邊賞月。
我發現我手中的月餅和天上的月亮一樣圓圓的。就想起以前爸爸教我的一首詩叫:《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分別和老家的奶奶、外公、外婆打電話送去問候,祝他們中秋節快樂!身體健康!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6
今天早上我是第一個起床的大概是6:40左右,7:30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們去上學。上午放學的時候,媽媽帶著我們還有爸爸一起去吃大盤雞了。
上學了,我跟我媽媽說,媽媽老師讓我當組長還得改作業,你給我買支紅筆吧,媽媽說好的。晚上我在午托班兒里寫完了作業,然后回家吃完飯就睡覺了。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7
9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宵月最美,中秋再相會”中秋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天空中的皎皎圓月,代表著團圓。神話故事也數不勝數,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朗朗上口。
中秋的月餅更是一份民族傳統。以我的口味,豆沙餡月餅是最棒的。圓柱形的外殼、印上精美的花紋,黑乎乎的豆沙一團一團,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豆沙生拉硬拽進去的,而且外殼沒有嵌合的縫隙與痕跡。
夜晚,月亮在浩瀚又廣袤的夜空中出現,小河里也倒映出她皎潔的身影。她比以前的更大,更圓,環形山的陰影更加明顯。從我又記憶的那一刻起,那陰影就成了我好奇心的一部分,我總是想:那是什么?是嫦娥?是桂樹?是白兔?還是聳立在月球上的廣寒宮?現在,我清楚了事實,但我依舊會一樣地思考,不過,只是幻想。
烏黑的云罩住了月亮,只是中秋少有的事。我望著天空,直到明月再次出現。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8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讀著這首詩時,便會想起中秋節。
我們小水滴作文培訓中心在中秋節這天舉辦了一場活動,所有的學員幾乎都來了,再加上帶孩子來的家長,真是熱鬧非凡。老師把我們分成四組,每組有十多個人,每組各有一個主持人,負責細節,也可以裁決同學們所博的獎品是什么。我看桌子上擺滿了保溫杯、筆記本、課外書、熱水壺等獎品。聽說熱水壺是要獎給狀元的,而榜眼則是保溫杯,這兩個獎項的獎品都只有一個,看來等會兒活動一定會很激烈的。
活動正式開始了,主持人拿出了一個大瓷碗,還有六個骰子,輪到的人要把那六個骰子拋進瓷碗里,然后等骰子安靜下來時看是什么級別,再向主持人領取相對應獎品。快要輪到我擲骰子了,我非常緊張,雙手用力地捧著骰子,嘴里小聲念叨:“上帝保佑!上帝保佑!上帝保佑!”我把眼睛閉得緊緊的,小心地拋出骰子,等我睜開眼睛一看,中了“舉人”,得到一本漂亮的本子。雖然沒有博得最高獎項——狀元,但還是挺開心的,我自言自語地說:“沒關系,下次還有機會,我一定會博到的。”
看著同學們一個接一個擲骰子,有的拿走了鋼筆,有的拿走了月餅,我的心也跟著他們興奮不已。又輪到我擲骰子了,我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再次小心翼翼地拋出骰子,這次我得到了榜眼,主持人獎給我一個保溫杯,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雖然一直到最后,我也沒有博得狀元這個大獎項,但是我的心里還是喜滋滋的,因為這次的活動太有意思了。我想:下次如果再舉辦活動,我一定還會參加。
今天,我不但懂得了什么叫,也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這個中秋節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節日。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29
中秋節那天,我和父母一起回家看望祖父母。下雨了,我們坐在車里說笑。不知不覺,車已經到了奶奶家,我撲進奶奶的懷里。我說:祝爺爺奶奶中秋節快樂!這個中秋節,秋雨正在下。雖然我沒有看到圓月,但我在奶奶家玩得很開心。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30
中秋節到了,大家坐在院子里,賞月,大家喜氣洋洋,臉上都樂開了花。我一抬頭,皓月當空,我就想把它拉下來,然后我就抬一架很長很長的梯子,通上云端把它拉下來,然后我吃完飯我和他上公園玩。我們唱歌、跳舞、做游戲……我們回家睡著了。早上我一醒來我看見月亮漸漸消失。
我想和月亮成為朋友!
有關中秋節周記 篇31
今天是八月十五,我們那兒家家戶戶都要吃自己包的糖餅,我家也不例外。瞧,剛吃完午飯我們家就忙開了。
我媽媽先準備發面,媽媽把發哮粉和面粉和在一起發在發在鍋里蒸,我一開始瘋狂地往里面發面粉,因為面粉看起來挺少的,我總認為不夠吃的,可畢竟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很快就被媽媽制此了,因為一點面粉就可以發哮出很多,肯定夠吃,我是個小孩,沒耐心去等待面發好的時候,自己當了逃兵,偷偷溜到電視機旁看起了電視。
好一會功夫,媽媽又喊我找堿粉,我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電視機前那親切的沙發,開始尋找堿粉的偉大旅程。我根本就不咋的認識堿粉,只知道那玩意是白色,我記得在科學課上見到,但當時沒認真聽,所以就不太清楚。可是依照人的本能,我認為堿粉既然不是佐料,就肯定不在廚房的佐料盒里,我也就不用一個一個嘗了,省的活受罪,弄的嘴里“五味俱全”的。我到櫥柜里去找,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一會就找到了。媽媽將已經升的很高的面用手指抹了一下,面已經發好了,里面已經有了許多小洞洞。媽媽將堿粉和面和在一起準備包餅。我將爸爸炒好的香噴噴的芝麻用搟面杖打成粉,然后餡就作成了,其實我的工作都挺簡單的,但是作餡的力氣要大。
下面又是媽媽的工作,媽媽把一整塊面團弄成一小塊一小塊,在里面發上我作的餡,然后作成圓圓的形狀,就可以下鍋了。
媽媽把鍋燒熱,把包好的餅一塊快放了進去,我發現餅在長大,原來薄薄的在炕過后變的很鼓,很飽滿。
晚上吃著自己的餅,“舉頭看月亮,低頭吃糖餅”。吃著自己做的糖餅,比吃月餅還甜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