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周記(通用5篇)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周記 篇1
最使我難忘的是家鄉(xiāng)的中秋節(jié)。
農(nóng)歷的八月十五是萬家團圓的中秋節(jié),我與爸爸、媽媽,還有奶奶在家里享受著這天倫之樂的中秋節(jié)。
當天晚上,媽媽與奶奶拿出月餅與蘋果、梨……讓月姑娘也品嘗一下。這時,月亮象羞答答的小姑娘偷偷地從云里露出半邊臉來。過了一會,月亮又大又圓,就象一個白玉盤。我坐在一旁,邊吃月餅邊聽媽媽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真是既飽口福、又飽眼福。我呆呆地望著又大又圓的明月,仿佛看到了翩翩起舞的嫦娥從天而降,看到了潔白的玉兔在桂樹下?lián)v藥。皎潔的月光在深邃的天幕中顯得分外明亮。
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對詩,爸爸說:“一家賞月過中秋。”媽媽想了想說:“美滿賞月過中秋。”我學著詩人的樣子吟誦道:“美滿家庭比月圓。”大家都夸我吟得好,我得意地說:“要不怎么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小作家呢?我的小腦袋里裝的語言豐富著呢。”奶奶也不甘落后:“賞月嘗餅多愉快。”我們都笑了。接下來是猜謎語,當然也離不開“月”了。
明亮的月光象給城市披上了輕紗,一會兒,月亮悄悄躲進了云里,那朦朧的光輝若隱若現(xiàn),是月姑娘在給我們捉迷藏吧。
夜深了,月更加明亮了,我想:人不也要這樣嗎?心象月一樣純凈,如月一樣潔白,啊!多么難忘的中秋節(jié)!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周記 篇2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再把米放進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么?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繩子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xiàn)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著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著吹著,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著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jié)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周記 篇3
“偷瓜嘍!”在這個寧靜的夜晚響起了小伙伴的喊聲,這是小伙伴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我的家鄉(xiāng)與眾不同,在中秋節(jié)這天,小孩都要去“偷瓜”,幾個小孩組成一隊,在八月十五這天,去偷些菜來煮著吃。
夜幕降臨,一輪圓月在天空中探出了頭,悄悄地望著我們,為我們照亮了路。開始偷瓜了,大家開始分配任務(wù),開始了饒有趣味的活動。我們身穿黑衣,來到了田野里,先偷什么好呢?我們把目光投向了茄子——這是我們都愛吃的。大家奔向菜園,摘起了又大又紫的茄子,不一會兒,袋子就裝滿了,我們旗開得勝。現(xiàn)在,又嫩又綠的小白菜要遭殃了。“咦,小白菜在哪兒?”“開燈吧!”小伙伴在竊竊私語,打開了手里的手電筒。“不好!被發(fā)現(xiàn)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們嘴上不說,心里會有恨意的!”“那快跑!”語音剛落,小伙伴就沒了影。“啊!總算有驚無險!”“小白菜,你等著,待會兒再收拾你!別得意!”
看來,偷瓜也不那么容易。我們開始打南瓜的注意了,那一個個又圓又大的南瓜,猶如一個個皮球長在藤子上。我們踮起腳尖,象做賊一樣走向它。“哎呀,怎么扯不動啊!”“用石頭砸它的根吧!”我急中生智。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一個南瓜弄到手,真是來之不易啊!“小白菜,這次你逃不掉了!”我們用手捂住電筒,只留一點兒縫隙讓光線照出來,照到了白菜上,我們順利拿到了白菜。
茄子、南瓜、白菜都有了,還缺什么呢?當然是披著綠紗衣的冬瓜了。我們鎖定一個冬瓜崽子,它身小,但還挺堅強,怎么也不屈服,不讓我們摘到手。不過小冬瓜怎么斗得過我們呢?還是被我們收服了。現(xiàn)在,菜都齊了,開始煮了,備一個大鍋。一個人負責洗菜;一個人負責生火;一個人負責煮菜;一個人負責當“電燈”;一個人蹺著二郎腿,在那兒瞎指揮。
不一會兒,便大功告成了。這時來了一群不速之客——爸爸媽媽們。他們有的拿著香瓜子,有的人拿著月餅,有的人拿著飲料。來品嘗我們的勞動成果。大家坐在一起,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一邊吃佳肴,一邊聊天;一邊嗑瓜子,一邊嘮家常。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呀!
家鄉(xiāng)的中秋節(jié),是多么有趣,多么快樂!令人回味無窮,記憶猶新,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深受人們喜愛!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周記 篇4
家鄉(xiāng),總會讓人有一種美好而溫馨的感覺。在我的眼中,家鄉(xiāng)是獨一無二的。
——題記
家鄉(xiāng),是在外游子寄存心靈思念的港灣;家鄉(xiāng),是自己最向往的地方;家鄉(xiāng),是帶給人們快樂童年的人間天堂。我的家鄉(xiāng)在南方,是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
人們都知道,南方人喜愛吃辣,可是我就是個例外。我是生在南方,長在北方。也許不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但是,家鄉(xiāng)的習俗我還是知道一些的。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南,人們大多數(shù)喜愛紅色而且愛吃辣。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家鄉(xiāng)的人們都會在自家門前掛起又大又紅的大燈籠,穿紅衣。在下午,婦女聚在一起商量晚上吃什么節(jié)日菜,在那一天男子會將自家陳釀的藥酒拿出來(用于晚上助興),到了晚上,一道道美味的`佳肴擺上了桌,而且在這一帶唱戲好的還要登臺唱花鼓戲,贏得叫好聲一片,人們沉醉在歡樂與悠揚交織的戲曲中。
家鄉(xiāng)的人們都很敬重祖先。到了自己親人或是祖先的祭日時,人們就會做上一桌好菜放到祖先的照片前。這時所有的家人都要跪在前面誠心的祈求祖先保佑自己一帆風順。當祈禱完畢時爺爺會在前面插香,奶奶就在旁邊燒紙錢……
這一天在我們這一輩人的眼里看來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小孩子會認為這只不過是迷信罷了。可是我卻不這么想,我覺得這是對自己逝世親人的悼念與期望自己幸福平安的一種思想上的寄托。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各種各樣,幾乎是月月有。每一個節(jié)日都飽含人們內(nèi)心的美好情感,節(jié)日讓我們紀念每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尊重他人。知道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東西。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是特別的,是獨一無二的!
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周記 篇5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jié)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居……而我的家鄉(xiāng)——濮陽的春節(jié)也別具一格,過得分外熱鬧。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人們就開始忙活了起來。媽媽用她那勤勞的雙手,把家中打掃得一塵不染,煥然一新;爸爸常常出門買菜,家中到處都彌漫著一種飯菜誘人的香氣。過春節(jié)可是我們這些小朋友最愛的節(jié)日之一,我早早就準備好了一大袋炮,以備在過年時玩?zhèn)痛快,為家中增添一些喜慶的氣息。
一轉(zhuǎn)眼,除夕就珊珊來遲。這個晚上將是一年中最快樂的夜晚!站在窗戶前向深邃的夜空中望去,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綻開了它美麗的笑臉,炫麗奪目。好幾處的煙花一起沖上天空,讓人眼花繚亂。在青石板般的夜空中,還飄飛著很多盞閃爍著橘色亮光的孔明燈,每一盞孔明燈都帶著一個家庭對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邊看電視,一邊品嘗著豐盛的年夜飯,濃濃的年味兒蔓延到了家中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光閃閃的對聯(lián),襯托出了一種祥與而又喜慶的氛圍。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不管路途多么遙遠,多么艱辛,都擋不住人們回家的腳步。走在街上,鞭炮聲不絕于耳,小朋友們也換上了新衣裳,玩得不亦樂乎。一連七八天,我都被這種熱鬧的氛圍包圍著,這真是新一年的良好開端呀!
我們將帶著對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憧憬,走進新春的大門,我愛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