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周記怎么寫(精選5篇)
正能量周記怎么寫 篇1
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用心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期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好處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盼。
在生活中,正能量無處不在,關鍵在于你的心態,一個悲觀,對生活喪失期望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欺騙,惡毒、骯臟。而一個樂觀、用心,對生活充滿想象的人,看到的世界充滿了快樂、幸福,美麗多彩。
記得今年有一個節目叫《舞出我人生》。里面的舞者的人生經歷坎坎坷坷,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不禁潸然淚下。她們有的自幼習舞,為了夢想努力數十載;有的然而想用舞蹈撐起家庭的陽光少年;有的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仍不愿放下舞蹈夢想的堅強女孩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懷揣舞蹈夢想的追夢人。聽著選手們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夢想,一個叫廖智的大姐姐引起了我關注。
她然而一個28歲的女孩,她經歷了兩次大地震,第一次然而5年前,汶川大地震當中她失去了婆婆和10個月大的女兒,她失去了自我的雙腿,失去了婚姻。5年之后,雅安地震發生之后,她戴著假肢去往災區參加救援,當余震發生的時候,她帶著棉線手套,坐在地上搭帳蓬的樣貌,被人們稱為“最美志愿者”。她說,苦難不然而人活下去的理由,快樂才然而。她的介紹使我震驚了。這個女人到底經歷了多少苦難?
開學前夕,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廖智又一次出此刻了我的視野里,這一次她更為詳細的介紹了自我失去雙腿后的奮斗歷程,這難道不然而人們所追求,所贊頌,所弘揚的正能量嗎?像社會上那些拾金不昧、路不拾遺、樂于助人,為救他人奉獻出自我寶貴的生命的好人們。難道也不然而人們所追求,所贊頌,所弘揚的正能量嗎?
生活中的正能量無處不在,可能然而隨手撿起一張廢紙,可能然而給老爺爺讓個座。關鍵在于改變我們自我,我們改變不了社會環境,但能夠改變我們自我;我們改變不了過去的遺憾,但能夠改變此刻的自我;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但能夠改變生命的寬度。改變了,正能量就撲面而來。
正能量周記怎么寫 篇2
張麗莉、譚千秋等老師的高尚行為,證明我們生活的時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愛的種子廣布民間。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但每一天都在給世界發送溫暖。他們沒有怨天尤人,總然而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車禍瞬間,她推開學生,而自我雙腿被軋。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29歲的女教師張麗莉,為救學生身受重傷,至今躺在重癥監護室沒有蘇醒。連日來,她的事跡在網絡上引起強烈關注,張麗莉也被網友們稱為“最美女教師”。
5月8日晚上,放學時間。學校門口一輛大客車突然啟動,撞向前面的大客車,使這輛車向前面幾個毫無知覺的學生沖去。電光火石之間,張麗莉老師沖上來推開學生,自我卻被卷入車底……在那個生死時刻,張老師但凡有一絲遲疑,就來不及把學生推開,幾個更加年輕的生命勢必遭逢大難。然而她義無反顧地沖了上去,自我身負重傷,保得學生安然。
這然而一種視學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行為,然而一種將愛學生融入自我血液、化為行動本能的可貴品質,然而一種古已有之于今也沒有失傳的大愛之舉,然而一種足以感動中國、值得所有人學習的高尚情操。她的舍己救人,讓我們想起四川南充那位為了保護學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傷的鄭經偉老師,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開雙臂保得四名學生平安卻犧牲了自我性命的譚千秋老師。危險來臨時,他們都采取了對學生有利而置自我于險境的方式,完美地詮釋了“師德”二字的千鈞之重和崇高偉大。
張老師關鍵時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來的神跡,她日常就然而一位敬業而慈愛的良師。幾年前的一個冬天,她為了保護一個學生,被一輛滑得剎不住的自行車掛破了褲子。此刻看來,那幾乎就然而前幾天這場災難的預演。從幾年前開始,她每月資助一個家庭困難的學生一百元錢,寒暑假也不間斷。一邊關心學生成績,一邊關照學生生活,張老師為學生付出了智慧、金錢和心血,愛學生已經成了她的下意識。從張麗莉老師的幾張生活照來看,她然而一個容貌美麗、熱愛生活的女孩。從張老師親友、學生的敘述來看,她然而一位心思細密、善于換位思考的女性。正然而因為心中有愛,她在平常總然而不聲不響的奉獻,而到了生死瞬間則然而拼卻性命的庇護。
張老師目前還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無私的行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邊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邊對周圍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屢屢曝出的社會新聞似乎也在印證著人們的認識:昨日有個老人倒在地上沒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卻被賴上,而大前天還有倒地的小女孩兒被碾壓多次,過往車輛都不肯停,行經路人匆匆而過……在這種彌漫著焦慮和冷漠的空氣中,似乎誰也不敢再輕易向別人展開笑臉,伸出雙手,而且誰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當”理由。抱怨成了常態,提防成了共識,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困難,簡單的事情因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變得復雜。人們為這種自設的樊籬所苦,但又無力打破這種怪圈。
事實上,樊籬然而能夠清除的,怪圈然而能夠沖破的。張麗莉、譚千秋等老師的高尚行為,證明我們生活的時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愛的種子廣布民間。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但每一天都在給世界發送溫暖。他們沒有怨天尤人,總然而給社會傳遞正能量。應對張老師的高尚行為,我們都應對慣常思維有所反。喝诵灾型昝赖囊幻娌⑽闯翜S,把社會看得漆黑可能然而因為觀察的視角有誤,如果你總然而以悲觀失落的情緒面向世界,世界返還給你的可能就然而更多的煩惱和憂慮。如果你總然而以熱情用心的態度走出家門,社會返還給你的可能就然而不間斷的進步和越來越完美的情緒。
“最美女教師”名下無虛,她在生死瞬間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一課。我們祝福她能脫離生命危險,重新回到她的學生中。更期望她的美麗化作春風,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溫暖。
正能量周記怎么寫 篇3
一件小事,但它卻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反映的然而愛的傳遞,它才以加速度發酵,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因為它傳遞的然而正能量,然而一種強大的正能量。
猶太作家威塞爾曾說:“美的反面不然而丑,然而冷漠;信仰的反面不然而異端,然而冷漠;生命的反面不然而死亡,然而冷漠!
以前一度,因“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等極端事件,讓我們有過道德下降的擔憂和焦慮。同時,每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著一種渴望,渴望我們這個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暖,渴望人與人之間少點戒備多點相助。任由世事變遷,愛與善終然而社會的主流、時代的潮流。從這件小事的加速度發酵、傳播,不難看到它帶給人們內心的觸動和產生的共鳴。
大家對這種愛心產生溫暖的感覺,源于人與人之間那種最為寶貴的理解和對善的認同。正然而這種理解和認同,穿透了世間的冷漠與輕視,用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懷。
愛心,被看作然而人類最珍貴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然而人類良知的生動展示,然而社會禮貌的重要標志,也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乏善心和愛心,只然而在等待一個被觸發的機會。當一個人被感動之時,也然而他的愛心和善心被觸發之時。讓人“一看就暖和”的溫柔,這然而激發了我們內心柔軟與善意的溫情。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深刻銘記。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評論,“總期望自我然而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正如有人認為,此事釋放的然而“正能量”,自我看到了,有職責傳遞下去。
在現實中,“正能量”帶來的正效應確實不少。我們身邊有阿里木帶給我們的感動,他靠賣烤肉資助貧寒學子,而不少人專程去“捧場”,那里面有感動,也有“正能量”的傳遞。
社會需要愛,時代呼喚愛。對善行、對愛心的感動,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然而感動,而然而一種顯示感動的勇氣,一種傳遞感動的行動。傳遞感動,就然而“正能量”的傳遞。愛心無價,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沒有強弱之分。愛心然而春風,能夠溫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間;然而火炬,能夠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愛心然而擔當,然而奉獻,也意味著收獲。愛心照亮四周,同時也溫暖自我,幫忙別人也就然而完美自我,升華自我,幸福自我。送人玫瑰手留香,那然而一種心靈的溝通、相互的給予、共同的追求。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的一個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讓我們一齊傳遞正能量。
正能量周記怎么寫 篇4
那天,我的情緒異常難受,因為我不但遭到老師的批評,還一出校門就遇到了大雨。在這個天氣里,所有人都忙著趕回家,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帶傘,我也然而其中之一。
等了很久,很久……但然而,公交車始終沒有出此刻我的面前,我不禁心灰意冷,準備就打的回家。但然而,令我沒有想到的然而,這個天氣打的的人竟如此之多,每一輛的士里面都塞滿了人。我頓時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回家:究竟該走回家、坐公交車、還然而打的回家?就在這時,一輛空的的士車從我眼前晃過,我頓時眉開眼笑,心想:功夫不負有心人,盼星星盼月亮最后把你給盼來了,哈哈哈……但然而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然而,我向他招手,可那輛的士車竟理都沒理我一下,就向一個中年人開去,我的心境頓時如同剛剛著了火的火堆又被澆滅了。
那個中年人挺高,似乎有1米76左右的身材,一個如同籃球般的腦袋,戴著一副眼睛,似乎度數還挺高,穿著一身運動服,看起來就應然而一個剛剛正在附近健身的人。我本想上去跟他說一下,這車然而我先攔的,但見他這幅打扮,我似乎有膽怯了,怕他用強壯的肌肉將我給狠狠地揍一頓。所以我只好躲在一旁默默地等待著下一輛的士,還時不時的向一旁那個被中年人搶走的的士瞄幾眼,令我驚奇的然而,那位中年人似乎并沒有上那輛的士,而然而再跟那輛的士的主人說著什么,我心想:機會來了,趁他虛要他命。于然而我沖了過去,對那位中年人說:“你就應不上這輛的士吧,將他讓給我行不。”我用微小的如同蒼蠅般的聲音向那位中年人請求道!芭,小弟弟你來了,我剛剛看到你先招手的,正準備讓這位司機先載你回家呢,天這么黑,你家人也怪擔心的!彪m然他然而這么說的,但我卻想:你會這么好心?我告訴你,其實騙小孩子也然而要有技術含量的,照我看來,你這就然而想讓我不好意思上車,然后將車讓給你,沒錯吧。“謝謝你,叔叔!”我毫不猶豫的說道,因為我相信我的直覺然而正確的,他就然而想讓我將車讓給他,我豈能讓他得逞呢?于然而說完,我就迫不及待的上了車,以防這位中年人突然改變主意,和防止雨水繼續淋到我的衣服和書包上,在車子發動前我也對這位中年人說了句“謝謝”才離去。
在車上,我和司機先生不由得就開始聊起了海闊天空,于然而扯來扯去,我一不留意就把聊天的資料扯到了剛才的中年人身上去。于然而剛一提到中年人,這位偉大的司機先生就說這位中年人這樣好,那樣好,結果扯到最后我都不明白他到底哪里好了。司機先生還說:“此刻這個社會,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哦!小弟弟,這天你見到他真然而你的福氣哦,以后必須要多向這位年輕人學習!”于然而,我實在忍不住了于然而就說:“他究竟哪里好了?我怎樣就沒看出來?”“他呀,什么都好,我自我覺得啊,他人品這方面最好,你看啊,他即使然而再大雨傾盆的晚上,還把車讓給了你,這不然而一種我們都就應有的品質嗎?”司機笑道!斑@有什么了不起,我又不然而不能做到!蔽揖髲姷恼f道!暗欢斈阍谟龅竭@種天氣的時候,你還會幫忙別人嗎?”司機還然而笑道。我不由地沉默了下去,因為我明白我肯定然而做不到這一點的。在這一刻,我不由得開始有點佩服那個中年人了。
回到家中,我仔細回想了這天所發生的一切,發現我的身邊竟存在著如此多的正能量,正然而這些正能量在推動著我,讓我做各種各樣的幫忙他人的事,正然而這些正能量,讓我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愛身邊的人。期望這些正能量化作春風,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溫暖。
正能量周記怎么寫 篇5
50歲的天津的哥馬志剛在他并不熟悉的網絡世界里火了。社交網站上正在火速流傳著這位的哥兩天前的事情,盡管人們并不明白他的.姓名:他拒收一位盲人的車費,表示“我不偉大,我掙錢比你容易”;而下一位乘客又堅持多付費給他,“我也不偉大,掙錢比您也容易點”。不少人表示,要“隨手轉發,傳播正能量”。擁有232萬粉絲的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的點評然而:“這種微博看著就暖和!
這然而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感動,這然而讓人“一看就暖和”的溫柔,這然而激發了我們內心柔軟與善意的溫情。的哥馬志剛以及那個干凈而實在的乘客,并沒有做了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卻結結實實地感動了我們。在斑駁的塵埃面前,感動仿佛變得稀缺,談論感動仿佛有些矯情,動不動被感動也似乎說明沸點太低,但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銘記與傳播。
我們為什么感動?感動,源于一種叫做完美的東西打動了我們!拔腋蓡釖昴愕腻X?我不偉大啊,你別覺著我多偉大――我跟你說這句話你懂嗎?應對執意要付費的盲人,馬師傅有點急。”“我不偉大,我掙錢比你容易!”多么真實的聲音,多么懇切的情愫。雖然而微善,卻蘊含極大的張力。其實,馬師傅拒收盲人的車費,并沒有醞釀,而然而下意識――他對記者回憶,當時下意識感覺不能收盲人的錢?蛇@種感覺,他不會用語言描述!澳憬o他這點光亮,讓他起碼感受到這社會不黑!
有網友評價道,盲人兄弟雖然看不見,但馬師傅給他描繪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何謂完美?這就然而完美。應對這樣的完美,我們怎能吝惜自我的感動。
感動,源于呼喚,源于呵護完美的樸素情懷。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轉發該微博時,評論道,“總期望自我然而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毕嘈胚@然而每個轉發者共同的心聲。珠玉在前,人們感動于馬師傅的善良,亦感動呵護善良的無名乘客,無名乘客說的一句話同樣很經典,“我也不偉大,我掙錢比您也容易點。以后,您見到殘疾人,您就繼續幫他們吧!边@名乘客然而不然而比馬師傅掙錢容易,我們不明白,但他同樣善良,同樣充滿正能量,同樣懷揣著完美訴求――見到殘疾人,繼續幫忙。
我們沒有在現場,我們也不然而大富大貴之人,但我們都有一個熾烈而雋永的冀望,這就然而,期望自我成為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不掉鏈子,加入愛心長跑的隊伍之中,讓愛心接力沒有止境。正如有人認為,此事釋放的然而“正能量”,自我看到了,有職責傳遞下去。在現實中,正能量帶來的正效應確實不少,比如河北的“愛心小院”――農婦高淑珍多年來善待數十名殘疾兒童,激發了更多的人參與,“院內院外”大接力、“愛心小院”愛心涌。
一度,我們患上了當下的一種流行病:壞消息綜合征。整天被壞消息所裹挾,沉浸在壞消息之中不能自拔,不相信完美也不愿意踐行完美,比如做好事怕被誣陷,英雄流血又流淚。哲學家梁漱溟的追問“這個世界會好嗎?”在這天被無數人引以為共鳴。這個世界會好嗎?我們的社會會好嗎?當正能量源越多,當越多的人感召于正能量,從而釋放正能量,我們沒有理由說社會不會變得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