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精選7篇)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1
一、觀察實錄
今日區域游戲,天天、晨晨和雯雯選擇了包糖果。大家打開糖果盒子,每人拿了一張糖果紙和一顆糖果開始包起來。天天把糖果放在糖果紙上,卷了幾次都沒有卷好,他抬頭看了看旁邊的小朋友,繼續卷起了糖果紙。突然天天發現糖果紙卷壞了一些,向教師問道:教師我那里卷壞了一些,怎樣辦呀?教師說:你覺得應當怎樣辦呢?天天說:換一張。然后把卷壞的糖果紙連著糖果放在了旁邊。卷了一會兒,晨晨發現糖果紙快沒有了,就拿出了糖果紙的材料和剪刀,開始裁剪糖果紙。這時天天又包壞了一張糖果紙,放在了桌子上。看見晨晨在剪糖果紙,就和她一起剪了起來。剪到一半,天天說:我不剪了。繼續拿起盒子里最終幾張糖果紙開始包起來。這次包好了一顆糖果,天天把糖果放進了糖果盒子里。沒一會兒,糖果紙用完了,晨晨把之前剪好的一張糖果紙給了雯雯,天天沒有了。晨晨看了看,拿起剪刀開始裁剪糖果紙。天天站起來對雯雯說:沒有糖果紙了,我們要等一下。說完便坐下來等晨晨剪糖果紙。
二、分析與思考
1、游戲材料:糖果紙所用的材料是彩色皺紋紙,顏色很鮮艷容易定型,可是不牢固很容易撕破。所以幼兒在操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卷壞糖果紙的現象,在必須程度上影響了操作的持續性。
2、游戲環境:包糖果這個活動,能夠投放在益智區,也能夠投放在美工區。本次投放在生活區,有針對性的鍛煉幼兒卷包的基本生活技能,發展小肌肉,提高手指的靈活性。生活區供給了包糖果的材料,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對這些材料進行加工。
3、幼兒發展:
(1)小班幼兒由于小肌肉發展不夠完善,動手操作本領較低。所以小男孩天天卷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還出現了卷破糖果紙的現象。拿剪刀也不是很熟練,以至于出現剪了一半放棄不剪的現象。
(2)小班幼兒愛模仿,當天天看見晨晨剪紙的時候,就也跟著一起剪紙。
(3)最終糖果紙用完了,天天選擇等待其他同伴剪好的糖果紙。遇到困難的時候,天天并沒有進取開動腦筋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依靠他人的成果。
三、策略
1、教師能夠改善游戲材料,選擇結實一點的紙作為糖果紙,支持幼兒持續練習卷的技能。
2、由于幼兒動手操作本領較差,教師能夠聯系主題活動,設計一些操作環節,有意識的`鍛煉幼兒。也能夠在區域里供給豐富的操作材料,吸引幼兒動手操作。
3、教師在區域游戲活動結束后,能夠引導幼兒互相評價,共同思考、討論解決的辦法,積累必須的游戲經驗。
4、對于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現象,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因為模仿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2
區域名稱:
生活區
觀察重點:
能安靜參與游戲,有良好的游戲習慣。
童童和幾個要好的同伴在活動室的一角玩。玩著玩著有一個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別的地方去了。童童一看急了趕過去想把她拖回來。那個孩子見童童追來急忙快速躲閃。一來一去結果變成了你追我逃。她們倆在孩子中竄來竄去好幾個孩子差點讓她們撞倒。見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們,要她們注意安全。聽了我的話她倆又到一邊玩去了。于是我就設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行為分析
也許是童童覺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許是剛才玩得還沒有盡興,總之一會兒童童又提議玩起追逃的游戲來,看來今日她對捉人的`游戲發生了興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評都不是好辦法,孩子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說不定還會產生逆反情緒。
教師后續的支持
童童各方面本領較強,我在表揚陽陽是教師的小幫手的同時,向她指出剛才奔跑的不足,并請大家討論?室內為什么不要奔跑,室內奔跑會有什么后果,童童聽了連連點頭。
教師注意運用有效的策略,讓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投入與另一個活動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還能在以后都做的很好。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3
個案:
今日錢子昊小朋友自主選擇到美工區去玩歡樂涂色的游戲。來到了美工區,錢子昊這張看看那張看看,然后選擇了一張玉米圖片,然后去拿蠟筆,剛開始他拿了自我喜歡的藍色蠟筆,可是在下筆涂色時,好像感覺到了什么不對,又把藍蠟筆放進籃子,重新挑了一只黃色的蠟筆,就急急忙忙地在玉米上涂起顏色來。他拿起蠟筆使勁地上下涂涂,又左右涂涂,畫圖不僅僅有些空隙,并且部分顏色涂出了輪廓線。見狀,我走過去蹲下來引導說:昊昊,涂色時要內心一點,注意輪廓線,線條如果能朝一個方向涂,就能夠把玉米涂得更漂亮了。昊昊聽了,放慢速度試了試,果真發現了沒有顏色在突出輪廓線外,他高興地對我說:教師,你看,我此刻沒有涂開來哦!我為他豎起大拇指說:就這樣,你會涂的更棒的!聽了我的'鼓勵,他笑著說:嗯!我要涂個漂亮的大玉米。等到他畫好后,我重點表揚他:說他涂色時很用心,幾乎沒有涂開來,涂色很均勻,玉米十分漂亮。聽了我的表揚,他開心的不得了。
分析:
1.錢子昊把喜歡的藍色蠟筆換成黃色蠟筆,說明他對事物(玉米)有必須的認知本領,展現了自我引導與獨立選擇的本領。
2.他對涂畫這些精致活動略為粗心,但經過教師的引導后,在涂色方面,他的耐心和堅持性有了增強,取得了必須的效果。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好地完成作品,一旦完成了操作和受到教師表揚就興奮不已,說明他的理解本領較強,獲得了成就感。
對策:
1.了解需要,直接提議。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景,及時地了解其真正需要,幫忙幼兒排除一些干擾,以直接提議的方式,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善。
2.教師要耐心的引導,蹲下來以朋友的身份與她交流,引導他耐心地完成作品,注重過程的情感體驗。
3.適當的鼓勵,使之較好地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表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大拇指,提高其自主操作的信心,在操作中獲得成就感。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4
行為記錄:
區域活動開始了,贊贊選擇的是娃娃家,剛一到娃娃家,贊贊立刻就開始挑。選食材,準備做一頓豐盛的早餐。贊贊拿這挑出來的水果蔬菜去找盛放飯菜的工具。挑選好食材和工具的贊贊和她的好朋友牛牛,拿著鍋子和勺子十分投入地在煤氣灶上燒著飯菜,不一會兒,就看見在鍋子里裝滿了她們最喜愛吃的食物。
做完飯菜的贊贊又開始使用微波爐給他的飯菜加工,熟練的按下微波爐的按鈕。很快,飯菜就都做好了,一盤盤鮮美的食物擺滿了整個桌子,有菜、有湯還有主食面包。坐在小椅子上的贊贊,牛牛和馨元已經等不及了,已經開始用手中的餐具吃起了早餐。這個時候,負責照顧寶寶的馨然回來了,贊贊遞給了馨然用餐工具,四個寶寶美美的享用他們辛勞的成果。
贊贊拿起一個雞腿就開始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飯后,贊贊和她的好朋友們一起收拾桌子,牛牛負責收拾飯菜,馨元負責收拾盤子和碗,贊贊負責收拾餐具。不一會兒他們就把桌子收拾的干干凈凈了。
行為分析:
1.3歲左右的幼兒發展特點是自我意識剛剛萌芽,思維處于直覺行動思維,注意力不穩定。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十分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主要的學習方式,經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對主角游戲很感興趣,并且很喜歡扮演其中的主角,特別喜歡扮演爸爸、媽媽的主角。
3.游戲活動中,贊贊選擇的是家中勤勞的媽媽,獨自一人進行做飯的準備,從挑選蔬菜和水果到挑選做飯工具,在到做飯、擺放餐具和收拾桌子,都是現實生活中媽媽的影子。
4.其他三名帶著主角身份的幼兒獨自行動,各自管各自的事情。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才開始分工合作燒飯和菜、擺放餐具、吃飯和收拾桌子,可見幼兒的合作意識不強。
5.所以在初期的`交流分享中,以教師示范,孩子模仿為主,促進和激發幼兒的簡單合作意識。同時在擺放材料上需要研究投放一些半成品,促進新的游戲情節發生,提高合作的頻率。
采取措施:
1.娃娃家內環境創設溫馨環境,圍裙和領帶兩種簡單的道具能夠迅速地將小朋友帶入游戲情境當中,找準自己的游戲主角。
2.教師適時介入,對游戲提出了明確的指令,以此推動游戲的進一步進行。
3.對娃娃家主角游戲的模擬展示,讓孩子們能夠在觀看、討論、嘗試的過程中積累經驗。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5
時間:20xx年11月7日
區角名:表演區
班級:小二班
記錄教師:
觀察過程
又到了區域活動的時間啦,在今日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特別有興趣。一走進表演區,孩子們就立刻拿起區域角內的表演器材開始了他們的游戲活動。孩子們先拿起了服裝進行打扮自己,然后帶上了動物頭飾進行了動物晚會,孩子們的動作也做的形態各異,有的模仿小動物,有的模仿一些奇怪的動作。這時,梓源,穿上了環保服裝,開始了她的表演活動。玩著玩著她又當起了小教師,做了小主人,帶領著其他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表演游戲。
分析與反思
在一次次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表演區的孩子越來越多。另外,孩子們十分喜歡帶著那些頭飾、服裝進行表演。從中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歡模仿小動物或者成人。活動中,梓源當起了小主人能夠帶著小朋友一起游戲,教師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己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起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領。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6
觀察目的:
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幼兒在美工區玩橡皮泥的行為表現。
觀察記錄:
今天的美工區提供了橡皮泥,讓幼兒自由制作。-拿了自己的橡皮泥坐了下來,簡單的玩耍之后,她發現了自己盒子里的示范紙:制作西瓜。只見她邊看著圖示邊開始照著樣子開始制作,她先用白色、黑色、紅色和綠色團成大小不一樣的圓形,接著把綠色和白色搓成細條,然后用紅色制作西瓜果實,可是嘗試了好長時間也沒辦法拼成功。這是我適時進行指導,“是不是條條太長了呢?”很快,-就找到問題的所在,然后制作出一個非常可愛的小西瓜。
案例分析:
是個個性安靜的孩子,平時有事都不愿意說,特別是在活動中,喜歡一個人去完成任務。并且,身為大班幼兒已經具備遇到困難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了,所以作為老師不能夠一味地插手,直截了當地幫起解決,但可以適時地給予語言上的提示,讓她更有自信地去制作。
采取措施:
1.區域材料的充實。
2.老師的適時指導。
觀察反思:
在自主性區角游戲中,教師要關注孩子,觀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給予適時的指導。教師簡單的言語提示去能引導孩子去大膽探索。
美工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篇7
觀察目的
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和創造能力, 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一樣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觀察目標
學習經過同伴之間的.交流學習指印畫的作畫方法。
觀察記錄
區域活動時間, 韓王宇進入美工區區角。只見他用右手的大拇指蘸足紅色印泥在白紙上印指紋, 大聲的呼喊哇, 看我的指紋, 是用我的大拇指印出來的哦。這一幕吸引了區角內其他小朋友, 隨即其他小朋友也都紛紛跟著效仿, 一場印指紋比賽開始了。你印一個, 我印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讓他們更自如地經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愿望, 從而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支持策略
在幼兒初次接觸這個活動時, 教師應對幼兒進行手印想象畫的相關經驗進行啟發和誘導, 能夠經過觀察圖片引發幼兒思索、學習, 怎樣印畫出更多的東西?供給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 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等藝術。活動這些都為幼兒的創作供給了幫忙, 打下必須的基礎, 從而避免孩子表現出的茫然、無措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