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精選6篇)
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 篇1
青春年少,此時的你我,多了一分輕狂,少了一些耐心。很不屑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很討厭父母的嘮叨,很喜歡打抱不平,但是,我們心中有一份理想,有一種堅持,會告誡自己繼續前進,沖向那片夢想的天空。
也許,此時的你我,會被困難糾纏,但我相信,擁有夢想的人,不會被困難打倒。遇到困難時,會變得更堅強,不害怕風吹雨打,不害怕電閃雷鳴,我們看到的終將是彩虹。
年少的我們,并不懂得什么世間險惡,無論闖什么禍,父母總會替我們擺平;年少的我們,雖然叛逆,無論走到哪里,心里裝的永遠都是家人,無論再大的風浪,只要想到父母對我們的鼓勵,就不再畏懼。
青春路上,你我在成長,在成熟,在成人。也許,我們的夢想并沒有實現;也許,我們會因失敗而傷心,但我堅信,只要擁有夢想,永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再大的風浪,也敵不過一顆恒心。
青春路上,也許我們會迷茫,會彷徨,會失落,會沮喪,會喜歡鉆牛角尖,但夢想的力量,會叫我們一直向前,我們的未來會被夢想環繞。年少的我們,并不需要弄懂太多不屬于我們的這個年齡的東西,做好自己,一切就足夠了。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相信夢想,相信自己,其實,成功離我們并不遠。
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 篇2
婆婆家拆遷,我就一直呆在鄉下。雖然在建房,但并不是每日都忙得不可開交。閑暇時,到地里勞動,發覺很有意思。
春節時,原來的菜地要被征走,推土機已經進場了。公公說地里還有些成熟的大白蘿卜沒有收,他也沒有力氣一下子都收起來,讓推土機推掉算了。我一聽,自告奮勇的要去拔蘿卜。
婆婆給我一把長長的(約500MM)狀如電工用的一字起子樣的`工具(我也叫它起子),說用它才好起蘿卜。我就覺得奇怪,蘿卜不是拔的嗎(歌里都這樣唱),怎么到真正的時候就成起了。
到了地里,我嘗試用手將蘿卜拔起來,葉子都被我拔光了,也沒有拔起來。公公來到后,用起子深深的插入泥土里,然后用力翹起,一個蘿卜就被起起來了。我接過起子,模仿著。將起子插入三、 四次后,我終于也成功了。隨著數量的增多,我也找到了勞動的竅門:起子要緊貼蘿卜,要查入深點,這樣既輕松又不使蘿卜短掉。現在我才明白起蘿卜的說法是對的。
勞動了一個多小時,我終于將地里所有的蘿卜全部起起來了。雖然是寒冬,可是我全身都是汗,自己覺得非常的暢快淋漓。
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 篇3
硯臺,一方端正儒雅,涵藏了多少文人墨客輕吟的詩句,承載了千年歷史風華的記憶。“非人磨墨墨磨人”,那一次相遇我真切地體會到,何謂墨磨人心。
路邊一家墨香四溢的小店里,一個老奶奶端坐在桌旁,認真地磨墨。金黃的陽光流動在她的滿頭銀絲里,跳躍在小小的墨錠上,流轉到那一方古樸的硯臺上。我安靜地走到她身邊,她緩緩停下手中的墨錠,微笑著隨手拉過一把木椅讓我坐下。一種奇妙的感覺飄逸在身邊,沒有其他店里推銷的嘈雜聲,沒有平日生活的壓力,就這么恬靜的氛圍。
她在磨墨,我在看。
美好的氣息隨暈開的墨香一起氤氳著。她食指放在墨錠頂上,其他四指扶穩錠身,手臂放平,一圈一圈地來回打轉。一邊轉,她一邊喃喃著:“這磨墨,不能像研墨那樣求快,慢慢來,有耐心,墨才會細膩。”我靜靜地聽著,看著她緩而有力地磨著。那塊墨錠,則慢慢地化開,縷縷墨絲溶在水中,擴散開來,像是隨風飄舞的云煙,又像是池塘里泛起的漣漪。她磨著,每一個動作都伴有淡淡的墨香。
須臾,清水不夠了。她小心地拿起旁邊一個硯滴,輕按上面的一個小孔,微微傾倒出幾滴清水,慢慢地,等它們吸收著濃濃的墨汁。她則沉心靜坐,繼續磨著那濃郁的墨汁。我也靜下心來,盡情地感受著這一絲特別的幸福,一切塵世的喧囂嘈雜似潮水一般散去,世界只剩下我和她、那塊小小的墨錠、那方硯臺。
她累了,便停下。“你來試試。”她淡然地說。我心里有些緊張,但還是接過墨錠,學著她的樣子,在墨水上來回轉著。“慢一點,否則會起泡沫。”她說著,輕輕推著我的手,帶著我一圈一圈地研磨。我聽到了墨與硯臺的喁喁細語,觸摸著墨錠的.韻律,看到了磨沿著硯的紋理在翩翩起舞,在這緩緩的墨香里,我的心像是沉入了那渲染開來的墨圈中,一種安然的感覺溫柔地融進了情愫,緩緩流淌……
一塊墨錠被磨去些許,一段迤邐的時光悄悄徜徉而過。在這短短的幾十分鐘里,我與磨墨第一次相遇,還邂逅了一位看淡了盈利、只是耐心地研磨著時光的老人,當然還有一顆經過了研磨的內心。
有時候我們為了盡快見到成效,總是急功近利地加快步伐去完成,可那些只是敷衍了事的,往往很快就會被淡忘在記憶中。所謂“慢工出細活”,有些事物是需要靜下心來去耐心研究,才能有細致周全的計劃和富有意義的成果。
磨墨就在于慢。慢慢地研磨,慢慢地思考,慢慢地傾注感情,過一段像墨落硯臺蕩云煙的恬淡生活。
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 篇4
人的記憶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有許多事都被我們存儲在記憶的磁盤里,不會忘記。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來到陽臺上吃飯,望向窗外天上有很多星星,月亮也圓圓的,上面與黑影似乎在晃動,到底是嫦娥在起舞還是吳剛在砍樹我就不得而知了。樓下小區里的一塊空地上,許多大媽在跳著廣場舞,嘹亮的民族風音樂也在耳邊回蕩。
伴著音樂媽媽端來了一盤盤菜,爸爸打開了啤酒,我迫不及待地把筷子伸向一盤辣椒炒肉。我們一家人很默契的相互夾菜,爸爸夾了媽媽愛吃的'菜到媽媽碗里,媽媽夾了我愛吃的菜到我碗里,我夾了爸爸愛吃的菜到爸爸碗里,這一幕才五個月大的弟弟看到了,大概是巧合吧!他竟咧開嘴笑了。樓下的音樂還在響,在我耳邊一遍一遍的響了很久很久。
這個夜晚我想我會永遠記住吧!
我曾看過一則公益廣告,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可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個手機,餐桌上一大家的人卻顯得冷冷清清。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家人之間需要一些溫暖,有時是一杯茶,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個舉動,但都能讓對方感受到愛和溫暖。
現在科技如此發達,一部手機或一個電腦你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可以不花一分錢買書就能看書。可是人與人之間就遠了。
如此溫情的夜晚我會永遠記住,我會講給每一個聽,讓人們暫時摒棄手機。寧可讓科技落后一點,也讓人與人之間前進一點。
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 篇5
玉米成熟了,我第一次跟著外婆掰玉米。
一株株玉米整齊的排列著,好像衛兵守衛著田野。看樣子,玉米棒子肯定遇到了大喜事。不信?你瞧,它們都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晶瑩剔透的玉米沾呢!
外婆已經60多歲了,但掰起玉米來,還是那樣靈活。她左手抓起玉米棒子和莖稈的連接處,右手攥住玉米棒使勁往下壓。【啪】的一聲,一個胖胖的玉米棒子就掰了下來,外婆隨手將它扔進了背簍里。接著,她左手又抓住邊上的一株玉米,右手攥住玉米棒,隨著【啪】、【啪】的聲音,玉米棒子就跳舞一樣【蹦】到背簍里。而那些卸了【包袱】的玉米稈則在外婆身后輕松地搖晃著。
我看得手心發癢,就學著外婆的樣子,掰起來,誰知隨著一聲輕輕的悶響,玉米棒是耷拉下來了,可卻賴在稈子上不肯下來。我使勁擰,還是沒有用。最后,我只好學著老鼠的樣,用牙齒才將玉米棒啃下來。沒想到這一啃有了新發現:原來稈子的汁水還是甜的呢!
外婆一見,笑得淚水都流了出來。她招呼我走進身邊,告訴我掰玉米的竅門,一要緊:左手要緊緊抓住稈子和玉米棒的連接處;二要快:右手用力要突然,動作要迅速,這樣才能將玉米掰下來。如果動作慢,玉米棒和稈子連接處的汁水慢慢流出來,便很難掰下來。真想不到,掰玉米還有這樣的學問。
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左手緊抓稈子,右手突然向下用力,只聽【啪】的一聲脆響,哈,我掰下了玉米棒子!【啪—】【啪—】【啪—】那是我和外婆在玉米地里進行的合奏呢!
關于初三周記模板錦集 篇6
“這次領導來我校檢查,大家要好好配合老師,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就在班主任講得唾沫橫飛之時,校長尾隨幾位領導走進了教室。用真誠來合作
“同學們好!”其中一位跟我們打招呼。
“領導好!”我們異口同聲地答道。
頓時,班主任喜笑顏開。
“同學們熱愛什么?”
“我們愛學習!”
其實,小A還想說她喜歡繪畫,小B想說他愛踢足球。只是班主任朝我們瞪了眼,誰都沒吱聲。校長沖著領導笑得滿臉是牙齒。
“同學們課間喜歡干什么呢?”
“我們課后抓緊復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
“我們課后讀文學作品,使自己的靈魂得到過濾和升華。”
“總之,大家是熱愛學習的。”班主任來了個小結。
這時,領導、校長、班主任都笑了。我也笑了,只是有點苦苦的味道。
“大家是怎樣對待合作這一問題的呢?”同桌碰了碰我的肘子:“老師沒問過這個問題,我們沒排練過,怎么答呀?”
我笑而不答。
很久。教室里沒人吱聲。班主任像蔫了的茄子,無精打采的。校長的臉上更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我相信大家不是克隆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領導打破沉默。
我心一橫,反正豁出去了。
“我們不需要如此千篇一律地作答,不需要如此天衣無縫的合作。合作本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需要真誠,需要用心溝通。隔著心門的交流,越是完美,越是虛偽。我們無需‘完美’,只要真誠!”這時,我已經不在乎班主任的瞪眼。看著他們青灰色的臉,我又笑了。等回過神來,領導正帶頭為我鼓掌。
我們不是克隆人!我們需要用靈魂來交流,用真誠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