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動的周記(精選6篇)
關于感動的周記 篇1
我踏上了吐魯番這片土地,我們在那人山人海里尋找我們要去的學校。有些同學在喊:“到五中學校的同學到這兒集合”。有些同學在跟同學們道別,還有些同學在幫同學拉行李。我們在那依依不舍里各自找到了,自己要去的校領導旁邊,我們把行李拉倒了行李車上。那時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是興奮還是一種陌生的感覺,我也不知道,好像有一種東西吸引著我。
那時我突然好想哭,好想回家,好想回學校。本以為大學四年也許就這樣在在大學中每天上課、下課、畫畫、讀書等的度過,生活在大三來臨時改變了,我們開始要去吐魯番支教,這樣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在來到這里之前我有過無數的幻想,看到自己被分到吐魯番時,我想自己將去的地方應該不會太差,這樣的四個月的生活也許正是人生中的一個小的意外,它不在我的這二十年生活意料之中,但也許它會帶給我更多的驚喜、更多的鍛煉。
關于感動的周記 篇2
談談一周教學的心得吧,周末那天校長在會上介紹了我們三個女生,第二天校長讓我們開始聽課,聽了兩天,第三天校長叫我們去辦公室,讓我教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漢語,讓她們兩個教數學,并讓我們從明天開始。
星期一,校長先讓我們熟悉一下班級各方面的情況,跟同學先認識。我剛進班級,兩個班的同學都很有禮貌,也都做了自我介紹,我覺得他們是那么可愛,我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更多的信心。雖然第一天沒有任何教學任務,但第一天對工作環境,學生的熟悉就是我自己的第一課。從正式開始上課到現在已經將近三周了。這段時間,我們在工作、生活方面已經基本適應。
當我第一次拿著教材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異口同聲的“老師好!”,這是我的心撲通撲通跳,我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我有了一種自豪感,說了一聲“同學們好,請坐”。從此,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上好我的課。
關于感動的周記 篇3
在來上課的一個星期,我們忙著認識學生,課下和學生交流,讓他們盡可能快地適應我的授課,在課余時間去備課,還跟老師們交流,虛心向指導老師求教。我們都想著怎樣才能去吸引學生,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這期間,在了解了學校和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了各位老師的經驗,我們也找出了適合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從正式開始上課到現在已經將近三周了。這段時間,我們在工作、生活方面已經基本適應。第一次見到壓井,第一次壓井打水,第一次自己架爐子?很多事情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可是大家都很開心,都很積極,為這鍛煉我們生活能力的機會。還有每周四下班以后去我們鄉的小巴扎上買菜,學會了討價還價,還學會了做抓飯和各種面食,我們的日子變地越發精彩。
關于感動的周記 篇4
20xx年3月4日天氣:晴我真的是即將進入教師的行業,成為一位漢語老師,這樣一段的教學經歷,我此生難忘。也許這也是對自己的.另一種投資,它會讓我學到更多校園中無法學到的東西。懷著對農村小學課堂的向往與激動的心情,2月27號我和另外兩個女生來到了吐魯番市二堡鄉巴達木小學,一切想象之中和想象不同。來到二堡鄉巴達木小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老師們美麗的音容笑貌,和每個孩子們樸實的臉蛋。校園很寬闊,有花園有長廊還有好多種樹,學校旁邊還有幾棵桑葚樹。第一次走進校園,一股濃郁的鄉村氣息撲鼻而來。這種感受是在大城市里找不到的,仿佛這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吸引我的心靈在這里憩息。在這里有最純樸的民風,雖然經濟比較落后,生活比較貧困,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卻保留了這里人們最美好最原始最初的心靈。幾天前我還是坐在教室里聽課的一名大學生,而如今我已經將角色轉換成了站在講臺上的那個人。不禁感嘆僅僅一個角色的轉變,就讓我長大和變成熟了許多。備課、寫教案、深研教材、此刻我終于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多么辛苦,就要開始上課了,希望自己一切順利!
關于感動的周記 篇5
20xx年3月4日天氣:晴我真的是即將進入教師的行業,成為一位漢語老師,這樣一段的教學經歷,我此生難忘。也許這也是對自己的另一種投資,它會讓我學到更多校園中無法學到的東西。懷著對農村小學課堂的向往與激動的心情,2月27號我和另外兩個女生來到了吐魯番市二堡鄉巴達木小學,一切想象之中和想象不同。來到二堡鄉巴達木小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老師們美麗的音容笑貌,和每個孩子們樸實的臉蛋。校園很寬闊,有花園有長廊還有好多種樹,學校旁邊還有幾棵桑葚樹。第一次走進校園,一股濃郁的鄉村氣息撲鼻而來。這種感受是在大城市里找不到的,仿佛這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吸引我的心靈在這里憩息。
在這里有最純樸的民風,雖然經濟比較落后,生活比較貧困,但是正是因為這些卻保留了這里人們最美好最原始最初的心靈。幾天前我還是坐在教室里聽課的一名大學生,而如今我已經將角色轉換成了站在講臺上的那個人。不禁感嘆僅僅一個角色的轉變,就讓我長大和變成熟了許多。備課、寫教案、深研教材、此刻我終于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多么辛苦,就要開始上課了,希望自己一切順利!
關于感動的周記 篇6
當白壁上的指針折斷陽光,當手腕上的指針剪斷生命,當桌上的指針停止轉動,時間瞬間死了,死在了20xx年5月12日的14時28分。
瞬間的停止,大地死了,生命墜落了,星星從天空隕落了……
四川為之震動,中國為之震動,世界為之震動。
那樣急促,沒有給張米亞老師多余的幾分鐘,讓他和他的學生離開那座多年相伴的教室;那樣急促,沒有給潭千秋老師一個生的希望,只剩下他妻子為他擦拭那就算死也要扶助學生的遺體。那樣漫長,就算你在水泥板下躺了30多個小時卻依然叫叔叔先救其他人;那樣漫長,就算再次余震將我的身軀壓在廢墟中也要讓我再救一個。多么揪心的吶喊,多么值得我們去敬佩,多么讓我們感動。請讓我們記住那些瞬間的感動與真情。
我們是一家人,永遠的一家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永遠不要忘記你們還有我們,還有祖國。一定要堅強,一定要記住我們在努力幫助你們;一定要堅強,一定要記住你們不是沒有了親人,每一個中國母親都是你們的母親,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你們的親人。
你們看,當地震發生時,年過花甲的爺爺立即從北京坐飛機飛了過來,立即到了受災現場,即使不小心跌到,把手插破了血,也沒有叫過一絲的苦,沒有說過一絲的累;你們聽,那是溫爺爺的吶喊,不顧一切的吶喊:“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有這樣的好總理,我們還有什么好畏懼的呢?有什么值的我們害怕的呢?有什么不能讓我們堅持的呢?
劫波猶在,夜難成眠,誰熬紅了自己的雙眼?又是誰在廢墟在等待我們的救援?
讓我們銘記吧,銘記5月12日14點28分,銘記一個母親留下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是一個臨死前母親垂死的掙扎,為了什么?為了自己幾個月大的孩子。讓我們銘記吧,銘記5月12日14點28分,銘記那個在廢墟中待了70多個小時的男孩出來的第一句話“叔叔,我要喝冰可樂”以及他們互相謙讓,讓救援人員先救對方的勇氣。那一個瞬間不值得我們感動?那一句話語不值得我們去欽佩?
地震無情,人有情,成片的廢墟中,血痕在發芽生長,卻永遠無法復活曾經熟悉的臉龐。我們要堅強,用心、用愛去扶貧創傷;我們要努力,出錢、出力去讓汶川從放光彩。
記住,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歲月永遠難遮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英姿挺拔,塵埃掩不住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堅毅與銳氣。世界,在這一瞬間發出驚喜的呼叫:中國加油,四川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