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通用31篇)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
20xx年6月14日 星期一
今天是端午節(jié),喲與學校放假,所以我睡到很晚才起來,等我起來后,我發(fā)現媽媽已經包了很多粽子了。
媽媽包了好幾種口味的粽子:豆沙,紅豆,綠豆,蜜棗,豬肉。當然,我最愛的還是我那天天的蜜棗粽啦!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那讓人垂涎欲滴的蜜棗粽子,先解開纏繞在外邊的白線,再剝開一層層翠綠的葉子,終于那透著白瑪瑙似的粽子終于露面了!
我美滋滋的咬上了一口,在口中,黏黏的大米顯得那樣有嚼勁,香甜可口的蜜棗更是耐人尋味!看起來甜膩了,可放在嘴中味道卻戛然不同!
媽媽包的粽子不僅好吃,而且里面還包含了媽媽對我弄弄的愛意,我喜歡吃媽媽包的粽子。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
五月初五,我隨媽媽回老家過節(jié)。
一早,我打開電視,找到賽龍舟的直播,幾只小舟乘風破浪,使在起伏不定的浪花既有翻出的可能,我緊張極了。一只都穿紅衣服的隊伍十分賣力,可是事與愿違,他們當沖到最前面的時候,一個浪頭擊破了他們的積極,逐漸被追上了。
一聲吃飯了,使我來到餐桌前。幾片綠粽葉裹著糯米,糯米中又裹著肉,深受我的肚子所愛。可是據報紙稱吃粽子不利與高考,是否吃哪?不久,我的肚子戰(zhàn)勝了,接連吃了2個粽子。
端午節(jié)沒有“五黃”就不成端午了,可是如今黃鱔、黃魚、黃酒、黃瓜、咸鴨蛋價格大有增長,我也不好免俗,吃了個咸鴨蛋。
端午節(jié)歷時20__多年,有著長久的歷史,是一個非物質財富。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3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又稱重五節(jié),端陽節(jié)。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可在我們這里賽龍舟的`卻不多,可是吃粽子的多,家家戶戶到端午節(jié)這天都要在門上掛艾葉,在餐桌上必須有的`食物粽子。
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的兒歌,十分令人喜歡這些兒歌也給端午節(jié)添加了許多了樂趣。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4
粽子的陷主要用糯米、大棗,有的還用肉陷、花生等等,用柴葉或江葉包扎成三角形,放入鍋中再放上鴨蛋、雞蛋或鵝蛋一同煮熟,掀開鍋蓋一陣清香撲鼻而來。
過端午的時候,許多家庭還喜歡用艾草煮泡,給幼童洗澡,艾草能防蚊蟲叮咬,還能止癢。
相傳端午是我國人民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敬仰和熱愛。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5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精神抖擻,衣冠整潔,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做香包。”
老師先給我們介紹了制作香包的原材料,香包是由驅蚊草、艾草、桂花、梔子花合歡花……一切對人體有益的東西全部都加進去了。
我們上了德林,分組將香包充滿一些名貴“寶藏”。
我的秘方是幾根驅蚊草,兩根干枯的梔子花,若干合歡花,若干艾草若干桂花。滴幾滴風油精———太上頭了!
為了配得上我優(yōu)柔帥氣的人,我特意和“蘇大丁”挑了個猛男最愛“猛男粉”保證回頭率100%這樣才配得上我的氣質,此時此刻我想吟詩一首:
五月十五是端午
吃粽子
蕩秋千
劃龍舟
打馬球
蠶花會
哎呀呀呀
真快樂
真—快—樂!
當我們裝滿香包回到教室時,我想到了楊琪,當袁老師叫道他裝香包時,他一會兒看這,一會兒看那,開心的像個猴子。可喬芾就慘了,他的香包慘遭“開開”毒手,“一命嗚呼”了。
最后袁老師用雄黃在額頭上給我們寫上“王”字,但我覺得寫“王”太老土了,于是要求袁老師給我寫了個“帥”,寓意是今年帥,明年帥,年年帥。
這個端午太有趣!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有的地方還要組織劃龍舟比賽等等活動,我問爸爸:為什么要包粽子劃龍舟呢?
爸爸說;”端午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將粽子丟進江中,同時,劃龍舟敲鑼鼓可以驚走蛟龍,就這樣,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
我們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們要有一顆愛國的心。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7
廣西左江是龍船的搖籃,農歷五月初五發(fā)大水,叫龍船水。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在門前插艾葉,把樟腦丸裝在小絲網袋里,掛在小朋友的胸前避邪。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要喝一口雄黃酒,根據古老的傳說,蛇精變成的人,喝了雄黃酒,就會現形。而包粽子的習俗,是因為古時候一位叫做屈原的愛國志士報國無門,投江自盡,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民眾劃著龍船向江中投放涼粽喂飽魚蝦,一年又一年,形成了龍船競渡的習俗。
我家住在左江邊上,從小時起,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觀看龍船比賽,看慣了劃龍船的隊員矯健的身影,聽慣了他們奮勇拚搏的呼喊和有節(jié)奏的鑼鼓聲。而最為大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數年前,我縣龍頭鄉(xiāng)的女子龍船隊曾經參加香港國際比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欣賞著精彩的龍船比賽。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8
每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國家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在河里賽龍舟、全家相聚一起吃粽子、在家門口掛艾葉草、我們小孩要佩香包,特別是爸爸媽媽今天燒了好多的艾葉水給我和弟弟洗澡,媽媽說“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這一天小孩洗了艾葉水一年都可以不長痱子和癤子。
端午節(jié)為什么叫端午節(jié)呢?媽媽幫我上網查了資料,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關于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是紀念屈原,二是迎濤神,三是龍的節(jié)日等等。
家家戶戶粽葉飄香,香味撲鼻。我們家過的端午節(jié)可真熱鬧呀。舅舅、舅媽和都來我們家過節(jié)了。爸爸媽媽早就預定好了西苑賓館的五樓包廂,帶著我們一起十個人去那里吃晚飯。賓館的大廳里有圖書館,真讓我不可思議呀。還沒有吃飯的時候,我和哥哥去花園里散步,正好下雨了,我們又沒有帶傘,哥哥有帽子,我什么都沒有,一滴滴的小雨點散落在我的頭上,突然沒有雨了,我覺得很奇怪,抬頭一看,原來是哥哥把手放在我的頭上,哥哥對我說:“妹妹,我們到小亭子里去躲躲雨吧!”我說:“好呀!”后來我們兩個手牽手到了亭子。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9
20xx年X月X日 X天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jié)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菖蒲等。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早早起床,出去買回很多菜。還有我不認識的“長草”,我問爸爸這是什么草,爸爸說:“這是菖蒲”。爸爸把菖蒲做成寶劍,貼在門眉上,左右各一把。媽媽也調好了雄黃酒往墻角、衣柜邊上噴灑說:“可殺菌防病呢!”
中午時候,媽媽燒好豐盛的一桌菜;有雞、有鴨、有肉、還有棕子和食餅筒等等,可香啦!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給我講端午節(jié)由來的故事:在很早以前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名叫屈原投汨羅江之后,人們就包棕子紀念他。我聽得入了迷,吃得也津津有味。
今年的端午節(jié)過得真開心啊!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0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jié)日之一。
媽媽提前幾天就買好了粽葉、豆沙、糯米、蓮子、豬肉、蝦仁、蘑菇、還有咸蛋黃。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粽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豆沙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豆沙,然后放入豬肉、蓮子、蝦仁、蘑菇、咸蛋黃,再把粽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最后把多余的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塊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1
端午節(jié)的這個假期,對我來說,真的很快樂。
早上一醒來,母親就給我系五色繩(就是五種顏色的繩子編在一起),在端午節(jié)系五色繩,聽母親說是我們這里的一個習俗,五彩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相傳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可以保佑孩子們平安健康,嘿嘿,母親連我的腳上都給系上了五色繩啦。等端午節(jié)后的第一場雨后,剪下來扔到河里去,可以帶走所有的霉運及煩惱,這樣一年都會開開心心的啦。母親還告訴我端午節(jié)的來歷,讓我知道了我們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吃過早飯,我們一起去爬五蓮山,天那么熱,還有很多外地的客人來爬山啊。我和哥哥不想去山頂了,就在山下玩蕩秋千,結果一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屁股摔得可疼啦,嘿嘿!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2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jié)——端午節(jié)。據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后來,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詩人節(jié)”。今天一大早,我一醒來就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來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種可真多:有紅豆粽、紅棗粽、花生粽、還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見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個粽子,三下五除二剝開那幾片還在散發(fā)著香氣的粽葉之后,里面躺著的粽子就好像小寶寶一樣新鮮細嫩,招人喜愛。輕輕咬上一口,那混合了粽葉香、糯米香還有肉香的濃濃香氣在口中鼻中縈繞不絕,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讓人吃之后回味無窮。我們一家一邊吃著香甜的粽子,一邊聽爸爸講著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學到了許多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
今天媽媽教我編了一個花網袋,是用彩色毛線編織的,特別好看。媽媽說:這是一個傳統習俗,每到端午節(jié),小朋友身上都要掛這個花網袋用來避邪。開始學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難,老是把毛線絞在一起,媽媽就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我,過了一會兒我學會了,還覺得很容易呢。花網袋終于編好了,我放了一個雞蛋在里面,然后把我和媽媽一起編織的花網袋掛在脖子上,感覺很漂亮。
后來,媽媽還給我講了一些別的習俗,比如: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門前要插菖蒲和艾葉,堂中要掛鐘馗像,以鎮(zhèn)妖除害。早上要吃粽子,房間里噴雄黃酒,用艾葉熏壁角,祭神,還有賽龍舟,媽媽還給我講了《白蛇傳》的故事。媽媽說她老家宜興還有一個端午習俗是吃美味的烏米飯,烏米飯是用一種叫烏飯草的葉子搗成汁,然后再用米浸成黑色做成米飯,吃起來特別香,可惜我還沒有吃過,據說這個習俗還和《目連救母》這個故事有關呢!
原來,簡單的一個端午節(jié)還有這么多的知識在里面啊!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4
呵呵端午節(jié)快到了!
空氣中飄著清甜的粽香,清香讓我想起粽子的味道,好想再嘗嘗,不過還有4天。時間在走快些,讓我早點來到星期一。
在這天人們有很多活動,有包粽子,劃龍舟……包粽子是人們最忙的時,首先人們準備棗兒、粽子葉、米,雖然人們很忙因為節(jié)日也很高興,臉上洋溢著快樂。劃龍舟是快樂的,人們爭先恐右的擺動著木槳,向終點去。可惜,我們沒有這樣的活動。
這天有很多好玩的活動。對了這一天是紀念屈原的,他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國家亡,自己跳入了汨羅江。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我們要多投一些粽子,不讓江里的魚兒吃他的軀體。
希望時間的列車開快點,讓我早點來到這天,Comeon!我要乘上列車,來到這天!GoodBye!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劃龍舟比賽
關于端午節(jié),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后,馬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
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里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于我從小十分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十分深刻。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6
端午節(jié)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xiāng)——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jié),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jié)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7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又稱重五節(jié),端陽節(jié)。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可在我們這里賽龍舟的卻不多,可是吃粽子的多,家家戶戶到端午節(jié)這天都要在門上掛艾葉,在餐桌上必須有的食物粽子。
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的兒歌,十分令人喜愛這些兒歌也給端午節(jié)添加了許多的樂趣呢!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8
我的家鄉(xiāng)在連州,那里不僅山清水秀,而且風味小吃更是獨樹一幟。如:星子牛肉面,連州腸粉,星子豆沙餅,東坡水角……其中,我最喜愛的是——連州粽子。
連州粽子的個頭可大了,每一個至少有2到3兩重,外形為三角形,就像一個玲瓏小巧的金字塔。
別開粽子的外形簡單,做起來可不簡單呢!首先,選料要足:糯米、花生、紅豆、叉燒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適當的加上一些香菇、火腿。接著,用2片形狀差不多的粽葉,卷成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形狀,圓錐的定點要卷密,否則待會煮的時候,水會滲入到粽子里,就會影響到粽子的口味。卷葉卷好后,把材料依次放入,然后,用一根草繩綁住,包粽子的步驟就完成了!
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沸騰的鍋中煮,直到粽葉的顏色完全變成深黃色,那么,美味的粽子就能出鍋了。從鍋里撈起來,剝開粽葉,將粽子放入一小碟內。頓時,一股糯米和粽葉混合的清香撲鼻而來。輕輕地咬上一口……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紅豆的粉,那一陣陣清香在你的嘴里縈遙。使人心曠神怡,胃口大開。
我愛美味的連州粽子,更愛我的家鄉(xiāng)——連州。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19
今天下午我們班里組織大家包粽子。
林宥辰奶奶和很多家長下午來我們班幫忙,教我們包粽子。
宥辰奶奶告訴了我們很多過端午的習俗。講完了要包粽子了,我們和小伙伴跑到洗手間洗手,洗好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班級,桌上擺滿了包粽子的材料。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我在一旁躍躍欲試,可是那一張張綠綠的粽葉似乎不聽我的話,怎么也包不好,倒是把糯米弄得到處都是。后來,我在宥辰奶奶的幫助下終于完成了我的粽子,雖然它歪歪扭扭的,一點兒也不像粽子,可是看久了,還是挺可愛的!
粽子都包完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粽子堆放在一起,大家在享受了勞動成果之后更加開心地玩耍起來。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0
20xx年6月14日 星期一
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楚懷王流放以后,案國攻陷郢都,屈原憂憤交加,于公元前78年農歷五月初五日投了汨羅江,以身報國。
為了防止江里的魚啃食屈原的身體,大家紛紛將粽子、雄黃酒、雞蛋等食物拋至江中,以保護屈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風俗習慣慢慢流傳下來。“端午”中“端”是開始的意思,“午”是五的順號,所謂端午,也就是初五日。由于午時正當烈日當空,陽光燦爛,故多稱端陽。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天剛亮就到大河邊將粽子投入河中,以紀念屈原。在西山公園門前爸爸給我買了彩繩和香包,人山人海的公園、河邊、山上處處熱鬧非凡。回到家里奶奶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棗的、鮮肉的、芝麻的、豆沙的,讓我大飽口福里。南方有許多地方在今天都進行賽龍舟活動,飛快的龍舟仿佛神龍一樣在大河大江里乘風破浪。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1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jié)日,有喜慶的春節(jié)、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jié)、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了。
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尸體,還將食物扔進江里,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后,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jié),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咸肉餡的。我最喜歡咸肉餡的,剝開綠綠的粽葉,咸咸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粽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歡呢?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2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
今天早晨,老媽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粽葉、肉、蜜棗、與糯米。老媽一回到家,先將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將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里,再將一些醬油倒入鍋里,緊接著將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老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只見老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后用一根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便包好了。我學著老媽的樣子也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老媽立刻將粽子放在鍋里煮,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老媽拿起一只粽子,剝開粽葉,細細地品嘗,我看著老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老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與尚——摸不著頭腦,但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粽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3
盼望已久的端午節(jié)終于來臨了。下午,我和毛毛一起去奇奇家玩。來到他的房間,裝扮得煥然一新。在毛毛的推選下,我們舉辦了猜謎語大會。第一個謎語是,有三張沒有寫字的白紙。好古怪的題目,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毛毛說,是三思而后行。真是一個精彩的回答。端午節(jié)真令人難望。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4
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jié)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jié)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jié)都是吃粽子與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xiāng)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jié)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jié),天天吃好吃!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5
今日,我早早的起了床,媽媽問我:“泓杰,你明白今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我還真沒在意,隨口說了一大串:“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我拍了拍腦袋:“噢,想起來了,端午節(jié)。”媽媽說:“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的。”媽媽很快買回來粽子。
我看見粽子呈三角形的,里面有糯米,還有紅紅的大棗。一聞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媽媽說:“想吃嗎”我抓起一個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叮鈴鈴!”門鈴響了,會是誰呢我拿起對講,一聽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樓一看,他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會。我就讓他自我練習,他有了基本功后我開始教他了。我教得很仔細,他也學的很認真。我們正教學投入的時候,媽媽說學作文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操場。
今日我這個端午節(jié)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6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在我國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端午節(jié)我收到了媽媽送給我的節(jié)日禮物,媽媽送我了一個漂亮的香包戴上它可真香,媽媽說戴上它可以遠離害蟲,驅毒辟邪。
我們也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荔枝,哈密瓜,西瓜,香瓜各種水果,太過癮了。媽媽還帶我們到野外去玩耍,這個假期太開心了。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7
20xx年6月14日 星期一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jié)——端午節(jié)。據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后來,曾把端午節(jié)定名為“詩人節(jié)”。今天一大早,我一醒來就聞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來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種可真多:有紅豆粽、紅棗粽、花生粽、還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見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個粽子,三下五除二剝開那幾片還在散發(fā)著香氣的粽葉之后,里面躺著的粽子就好像小寶寶一樣新鮮細嫩,招人喜愛。輕輕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葉香、糯米香還有肉香的濃濃香氣在口中鼻中縈繞不絕,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讓人吃之后回味無窮。我們一家一邊吃著香甜的粽子,一邊聽爸爸講著與端午節(jié)有關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學到了許多知識,我會記住這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8
今天是端午節(jié)了,每年家里都要包粽子。看著大人們忙前忙后,我心里真著急。今天我決心要學學包粽子。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照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
但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包住了這邊那邊漏出來了。弄得我手忙腳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重新把粽葉包好。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粽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粽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很不容易。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29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jié)日之一。
媽媽提前幾天就買好了粽葉、豆沙、糯米、蓮子、豬肉、蝦仁、蘑菇、還有咸蛋黃。全家起了個大早開始包粽子,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包起來可有點難了,我好不容易包出了一個粽子,卻像個“受傷的兵”,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扶起來又倒下了。媽媽看看不像樣子的粽子拿過棕葉教起我來:“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別拿反了,把粽子葉靠近葉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裝,手心向上用拇指壓住折過來的葉尖部分,其余四指在葉子下面拖住,先放一顆豆沙把尖部堵嚴,再放入糯米蓋住豆沙,然后放入豬肉、蓮子、蝦仁、蘑菇、咸蛋黃,再把棕葉長出來的部分折回來蓋住包嚴,在拿繩子捆好扎緊,最后把多余的線剪掉。”
我聽了心想小小的粽子還有那么多學問,還是乖乖學吧!我把兩個差不多大的粽葉按順序疊好,做成了漏斗狀,先放了一塊豆沙再放入糯米,然后放入食材,三繞四卷,哈哈!一位“大將軍”出現了,給他系上“腰帶”他更神氣了!
中午,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真實又香又甜啊!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30
20xx年6月14日 星期日
今天是星期日,可是我們因為要給端午節(jié)放假,所以今天還得上課。
下午母親接我放學以后,母親帶我到了一個特別好玩兒的地方玩兒,那兒的水因為下了雨積了好多好多水,我和母親都穿著涼鞋所以我們在水里玩兒了個痛快!把腳踩在雨水了可冰涼了,但是有的地方的水是溫的,我覺得很奇怪?
下雨原來可以這么好玩兒,如果再下一場大雨,我就和母親再來這里玩兒,今天我玩兒的特別特別開心!
端午節(jié)周記200字 篇31
傳統節(jié)日有很多種,有春節(jié)、中秋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但我最了解的節(jié)日還是端午節(jié)。
每當到了端午節(jié),我一回到家,就看見桌上擺著一排排粽子,每個粽子都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我想“一定很好吃!”過了一會兒,粽子蒸好了,我看著一個個粽子,饞得口水直流,我咬了一口,“果然很好吃!”我說。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jié)人們就會在九龍淵進行一場盛大的龍舟比賽,連有的美國人都會來參加劃龍舟比賽呢!龍舟比賽開始了,劃龍舟的隊員都兩手緊緊握住雙槳,使出最大的力氣,飛快地搖動船槳,此時,每個隊員都希望船能劃得更快,還能更快地劃到終點就好了。
這些習俗是怎么來的呢?原來,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一個古代非常有名的詩人,就是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汩羅江,死后因蛟龍所困,世人哀知,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慢慢演化,才變成了吃粽子。
那為什么要賽龍舟呢?原來,屈原死后人們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卻始終不見他的尸體,人們就劃龍舟來驅趕小魚,讓它們不吃屈原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