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通用8篇)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1
觀察情況記錄:
今天的體育活動《黑貓警士》,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很有興趣,精神狀態都很好,每位孩子都學著白貓警士的樣子,當接到報案時,警士們都滿懷熱情地去執行任務。都能按警長的'要求鉆爬過老鼠洞,但當警士們找到贓物時有幾個警士就忍不住在那玩起來了,任憑警長怎么呼叫都不濟于事。
究其原因是我們的贓物代替品里面有孩子們最喜歡的小汽車,所以有的警士們究控制不住,忘記自己在執行任務了,干脆就在那玩起來了。
評價與分析:
在選擇體育活動道具時要考慮道具對活動的影響,盡量避免道具對孩子造成注意力分散,以影響活動的進行。
指導策略:
1.把小汽車收起來。
2.總結時跟警士們說剛剛在執行任務時我們動作要快,不能在老鼠洞里玩耍,以免驚動老鼠。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2
觀察時間:12月13—23日
觀察地點:中一班
觀察對象: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生活行為方面,改善幼兒健康的生活態度兒童表現及行為:
最近在不經意中發現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經常搶占別人的東西,活動中總是喜歡自由走動或與同伴交談.交談資料以“奧特曼”為主要資料,如果談得興趣盎然時,拳腳相交.但平時他喜歡幫忙老師做事——分碗筷,擺椅子,搬桌子等,但是總是一馬當先,和同伴爭執.
分析: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喜歡做事是他的本質,他喜歡做事,他并不明白做某件事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的,總是期望得到同伴和老師們對他的這種行為作出評價和認同、贊賞.同時期望在一些行為上得到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和信任.
措施:
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在我與他交談后,讓他明白一些他人物品與自我物品區別的道理.我向家長反饋了他的狀況,請家長在家中多留意幼兒的.行為,推薦家長說理育兒.在活動中,我把他調到前面,可隨時注意到他的行為,繼續觀察他的表現,在必要時可立刻制止他,適宜時表揚他.活動后,我經常與他聊天,說說家里,說說幼兒園的好朋友,引導他多看一些有益的電視,談談智慧樹等少兒電視里的資料.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3
觀察對象:小妍等
觀察目的: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觀察內容:
晨間活動的時候,兩組小朋友們在興致勃勃的拍皮球,還有兩組小朋友在走獨木橋,玩得可開心了。突然,看見幾個孩子氣喘吁吁地跑過來:“老師,他們不聽我的話,我叫他們不要踩小草,可他們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來了,老師,你再不去制止的話,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原來,是黃偉妍和幾個女小朋友。我就沿著她說的方向看過去,原來,他們在踢秋呢,我就走過去,準備和他們去說說,可他們卻無奈地說:“老師,如果我們不在草坪上守門,摔交的話就要摔疼的。”“那你們能想個兩全起美的辦法嗎?”我說道。“啊,老師,你能不能借個墊子給我們啊?那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們一起去拿吧!”
情況分析:
平時通過上課和活動,教育幼兒要愛護花草樹木,幼兒都能夠很好的`記住老師的教導,在實踐時,雖然有的幼兒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們也有這個意識就很好了。
啟示:
平時繼續加強教育幼兒的品德意識,讓幼兒不僅能在幼兒園做到,平時在家時更要有意識得保護花草樹木。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4
觀察對象:
全班幼兒
觀察內容: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又向往日一樣三三兩兩的進行自己喜愛的活動。等到大部分孩子都來了后,我說:"小朋友,我們準備走圈圈了".同時,錄音機里放了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只見孩子們很快的到了走線的開始處.我走在了前面,一開始,還聽到了后面有孩子們推擠或說話的聲音,很快,就很有序的跟在了后面形成了一個圈,我們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時而左跑,時而右跑,時而向中集中,時而變回圓圈.孩子們開心極了。接著,我們進行談話活動,今天我們的題目是開心的事.我先說了起來,接著讓孩子們挨著坐的順序起來說,觀察了今天分享愉快經驗后,我讓孩子們互相找朋友擁抱,但有個要求,多找幾次,多和同伴們擁抱,而且還要說:"我喜歡你".孩子們很快的與同伴擁抱起來,一開始,有的小朋友還很小聲的說,但很快的就大方起來.許多孩子在擁抱同伴的同時也主動與我擁抱,連平時經常挨批評的馮志勛還一次又一次的主動過來與我擁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耳邊輕輕說:"王老師,我喜歡你".這是些多么可愛的孩子呀!
觀察反思:
作為老師,我們要樂于觀察孩子,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老是以一種老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現.在每一天,我都看到孩子們給我的驚喜,他們每天都在成長,都在進步.
在今天的活動中,每一個說的孩子都那么認真,主動的說,沒有往時的吵鬧,每一個聽的孩子也都那么專注,就連平時老是喜歡搶玩的唐一都學著尊重同伴,雖然想玩,但還是默默的站在后面看著等待,這難道不值得我為他的表現鼓掌喝彩么!這給了孩子們一個表達愛的機會,向同伴、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愛。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5
觀察實錄:
戶外游戲,涵涵先選擇攀巖滑梯,她從攀巖梯手腳并用的爬上去,再滑到下面,然后從底部往上逆向走,走兩步滑一步,雖然走不到上面,但她樂此不疲的一遍遍嘗試,經過提醒涵涵知道了滑梯不可以逆向走。
涵涵跑到了單桿滾筒區,用雙臂夾住單杠,腳輕輕踩滾軸,剛開始動作不協調,腳底經常打滑,漸漸的越踩越熟練,還可以跑起來。玩了一會兒,遇到騎三輪車的'小燕,熱情的小燕順路把涵涵載到鉆洞游戲區,她和同伴們在這里玩鉆山洞、躲貓貓的游戲。
嘗試了一遍今天的器械游戲,涵涵后選擇了單杠滾筒,她邀請好朋友凡凡一起游戲,她講解了玩法和注意點。兩人一會兒用腳踩滾筒,一會兒用手轉,一會兒趴在滾筒上,順勢滑到對面,一個滾筒被她們玩出了多種花樣。
觀察分析:
涵涵靦腆文靜,喜歡探索新的游戲,游戲時會想出新的玩法。人多的游戲她跟前面的同伴主動保持距離,讓前面的小朋友先玩,不往前擠。
她的自理能力強,鞋子里進了沙子,能夠自己脫鞋,倒出沙子,再穿上繼續玩。
支持策略:
1.活動前提醒孩子們如何正確的游戲,不能逆向行走,禁止危險、錯誤的游戲行為。
2.戶外游戲幼兒的運動量大,老師需根據幼兒年齡、體質控制不同幼兒的活動量,及時提醒增減衣物,幫助幼兒擦汗。活動結束后,提醒幼兒喝水,補充運動后身體流失的水分。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6
觀察時間:
午餐環節
觀察背景:
在巡視幼兒進餐的過程中,發現多多在用手抓飯、抓菜吃。
觀察目標:
引導幼兒練習使用勺子進餐觀察過程分析與措施:
午餐時發現多多在用手去抓飯、用手去捏菜吃。我走過去蹲下問:“多多我們之前在娃娃家米飯是用什么吃的?”多多說:“我知道,是勺子。”我說:“那我們現在吃米飯是不是也要拿小勺子吃呢?”多多抬頭看著我然后低頭看著小勺子用濕紙巾將手中的飯粒擦干凈,拿起小勺子吃飯。我跟多多說“我們吃飯用小勺子吃飯菜,這樣不會燙到我們的小手。”我用我的手輕輕包裹著她的手,讓她的小手拿勺子。但是,當我放開多多的手后她就又放下勺子,繼續用手去抓飯菜。后來慢慢發現多多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沒有再用小手抓飯,而是用勺子吃。
觀察分析:
該幼兒在進入小班的集體生活前,在家是家長喂飯,該幼兒的.手眼協調的能力沒有得到一定的鍛煉,不能用手中的小勺子準確的將食物放進嘴中。
在《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3-4歲幼兒能夠熟練地用勺子吃飯的目標。班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夠用小勺子進餐,但多多卻用手來抓飯。從多多用手抓飯的舉動可以看出她沒有掌握熟練地用勺子吃飯的技能。在與家長溝通后,發現家長想讓幼兒去在小時候發展小肌肉的鍛煉,讓幼兒感知更多事物,增加她的觸感和味覺感官,所以沒有特別強調讓幼兒去用小勺子吃飯。措施:
1、日常引導。在日常進餐的環節中多進行關注。
2、班級游戲材料投放。根據班級幼兒使用勺子到程度和興趣,設計給小動物投放的益智區玩具,通過用小勺子將小動物喜歡的食物送到“嘴中”,促進幼兒發展。
3、在餐前的過渡環節中通過小歌謠和小口訣幫助幼兒學會正確的小手勢。
4、家園共育。我們可以與家長及時進行溝通,引導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正確的拿勺方式,讓幼兒在家中嘗試自己拿勺子吃飯、自己拿杯子喝水。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7
行為表現:
在開展“找春天”的活動時候,大家來到了小花園里找找春天的足跡。書成小朋友發現大多數的樹都是葉子在去年冬天都掉光了,此刻春天又長出了新的嫩葉子,但有一種樹一向都是綠色的,現在反而有一些葉子變成了紅色的,然后就掉了下來。怎樣會這樣呢他的發現引起了許多同伴的興趣。
教育過程:
書成的發現來了更多的孩子對石楠樹的關注。有孩子還發現了有一棵楓樹也是紅色的,但楓樹的葉子從小長大都是紅色的,但石楠樹的葉子是從綠色變成了紅色,等紅色慢慢褪去葉子就從樹干上掉下來。我和幼兒一起觀察了石楠。他們發現葉子比較堅實,有一面是亮亮的,邊緣還長了許多的小刺,新長出來的葉子是綠色的,等到變老的時候就變成紅色。它和其他的落葉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大數的樹是秋天落葉的,但它去是春天落葉。“為什么石楠樹的葉子會由綠色變紅色呢”大家一起回家和爸爸媽媽查找相關資料,比一比誰明白得多。
第二天,書成興致勃勃地告訴大家,他找的答案“原先綠色色素叫它葉綠素,黃色或橙色的胡蘿卜色素。植物葉片除了包含葉綠素、葉黃素、胡蘿卜等色素外,還有一種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就像變色龍。它在酸性液中呈紅色,隨著季節更替,氣溫、日照相應增減,葉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發生變化。”旁邊的小朋友補充道:“有些樹種的樹葉會產生很多的紅色花青素,葉子就開始變紅了。”還有小朋友從資料少數明白了:“夏季很熱的時候,葉子會變成亮綠色,在炎炎夏日中,讓人們覺得很涼爽。”孩子們發現的真多啊,我也收集了一些資料,發現幼兒園種的是一種紅葉石楠樹,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艷麗持久,極具生機。”
效果:
經過“找春天”的活動,幼兒能走進身邊的大自然,自主探索春天的“足跡”,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書成是一個細心的小朋友,他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一次次的觀察、思考的過程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次發現石楠樹葉變紅,再次體現了他愛觀察、愛動腦的好習慣。每次有新的發現,他都能感受到在大自然中自主探索的方式帶來的樂趣。孩子們經過一起查閱資料共同學習,嘗試了不一樣的學習方法,豐富了孩子的視野,拓寬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能鍛煉了書成的大膽提問。
幼兒園戶外活動觀察記錄 篇8
觀察記錄:
早晨來園后,我們正在進行例行的晨談活動。突然我發現張碩那張桌子下面有一些碎糖果紙,我問小朋友這是誰扔的,旁邊幾個小朋友都說不是我扔的。只有張碩坐在那里低著頭不說話。“老師說過的,我們不能亂吃零食,這樣對身體不好,而且,看見垃圾在地上應該怎么辦呢?”“撿起來,放在垃圾桶里。”是的,我們應該講衛生,注意環保才行。”通過這次談話,小朋友們都知道了以后應該怎么做了。
分析與說明:
現在的幼兒在家都有很多長輩寵著,有事情時,家長們都舍不得孩子動手,或是覺得隨手丟一些垃圾的行為并不為過,甚至家長們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使孩子們養成了不少不良的習慣。
措施:
通過晨談、集體活動來教育引幼兒不吃零食,不亂扔垃圾。
平時從小事做起養成講衛生和合理消費的好習慣。并對有進步的幼兒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