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童年周記(通用4篇)
不一樣的童年周記 篇1
臨近春節,我們小組去兒童福利院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孩子們,并送去春節吃的糖果和零食,給他們送去了節日的溫暖。
這里的孩子都是被父母遺棄的智障兒童。他們被人發現后,送到這里由國家撫養。這些兒童都是終生智障缺陷,有的不會思考,有的不會語言表達,有的肢體殘疾。他們都有一段心酸的經歷。
破碎的童年給他們留下一生的遺憾。
或許他們曾經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去盡情的奔跑,去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享受著父母悠遠而深沉的愛。那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然而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奢求。
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們還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我們有父母的疼愛,有美滿的家庭,每天可以和同學們在校園里度過快樂的時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可以不珍惜生活。和他們相比一點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童年在他們的記憶中只是一閃而過的掠影,但卻給他們留下了永久的傷疤。
不一樣的童年,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教育程度。和我們現在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社會的關心。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關愛他們,來溫暖那些與我們不一樣的孩子們吧!
不一樣的童年周記 篇2
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童年。高爾基筆下的《童年》,讓我透過鉛字看到了一種別樣的童年。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而阿廖沙的童年,則是一片黑暗。他四歲喪父,被母親寄送到外公家。外公專橫暴戾,兩個舅舅貪財自私把整個家鬧得烏煙瘴氣、不得安 寧。外公的行為尤其過分,他暴打外祖母和阿廖沙,而舅舅們為爭奪財產,把阿廖沙的爸爸推入冰窖,害死小茨岡,也和外公一樣折磨妻子。然而慈祥和藹的老外婆 常常關心安撫他,使他毫無希望的生活有了一絲曙光。
每每當看到外婆關心阿廖沙的內容,我就會感到內心的無比震顫。阿廖沙的生活如同一口深井,沒有希望,只有外婆像井口的光,為他帶來了慰藉。
回想阿廖沙的兒時,再看看我們現在。一定會有很多人汗顏。現在的我們有吃有穿有雙親關懷,什么也不缺,幸福得很。然而我們卻不知足,厭棄學習——虛度孩子 無比渴望的學習,埋怨父母——多少單親家庭孩子及孤兒做夢也想不到的關懷,吃飽穿暖——窮人死前的奢求。過著好多人不可觸及的快樂日子,我們甚至對現狀不 滿足。有理由嗎?有借口嗎?我們要珍惜童年,發奮學習,健康成長,不要浪費光陰,從現在開始!
不一樣的童年周記 篇3
第一次看《城南舊事》,我便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住了,也對英子的童年充滿好奇。直到反復讀兩三遍,我才理解主人公英子童年里與眾不同的思想。
在英子的童年中,她遇到了許多人,許多事。在面對這些人,這些事時,英子總以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因此她總是與大人們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比如她在面對惠安館的秀貞時,她把秀貞當作自己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而不是令人畏懼的瘋子。
正因為英子總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英子的童年才變得多姿多彩。在她面對偷東西的賊時,她并不認為賊是壞人,反而與賊交上了朋友,了解他的無奈。如果當我們 遇到賊時一定是撥腿就跑,更別說是交朋友。而英子卻了解到賊的無奈,曾因賊的被捕而傷心難過。多么單純的英子!也許作者林海音就是書中英子的原型,作者 也有與英子相似的童年。在英子十二歲時,她的父親永遠的離開了英子。十二歲正是一個孩子享受父母愛沐浴的時候,而此時英子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為此她必須堅 強起來以幼小的身軀撐起自己的家。
很難說《城南舊事》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還是悲傷的?墒禽^英子的童年相比我們是幸運的,畢竟我們的童年還有父母相伴。
不一樣的童年周記 篇4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課,我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不一樣的童年——讀書交流會,我們交流的是什么呢?我來告訴你:我們交流的是有關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城南的事,交流的是有關林海音的作品《城南舊事》。
開始上課了,老師先問了我們一系列的有關《城南舊事》的問題,讓我們知道了英子所有的朋友和家人。在這本書中,我的疑問有很多,其中,我最想知道的一個問 題:英子明明把媽媽的金鐲子給了秀貞當盤纏,可為什么當英子昏醒來后,卻看見那鐲子在媽媽手上。在課堂上,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猜想:有的說是掉在了英子的不 遠處;有的說秀貞送回來了……
同學們的猜想有許多,都有自己的的道理。
在這本書上,我知道英子的生活充滿了傷心和分離,可同時也充滿了歡樂?墒牵覀兛上攵,在那個還沒有“公平”一說的社會中,英子的童年隨心所欲﹑無憂無慮,那么快樂嗎?答案不是的。而我們的童年生活卻是這么隨心所欲﹑無憂無慮……
是呀,如今我們的童年是很美好,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