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800字個人心得(通用3篇)
2023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800字個人心得 篇1
為文者都要經歷一段青年的寫作過程。這里所說的青年指的并不是實際的年齡,而是筆法年齡和寫作心理年齡。在這個階段所樹立起的寫作心態和自身與寫作的關系對以后寫作之路可以說是埋下了很的伏筆。
有的人寫作時間早,少年時期就開始出書;有的人寫作時間晚,年過花甲才拿起筆。當然,這些都無關緊要,這些都只是時間和資質的問題,與寫作本身關系不大,不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寫作之路。真正與寫作有關的是寫作者,而我所要說的是寫作者在青年的寫作階段。
寫作可以是一種選擇過程,這種選擇主要是在青年的階段完成的。心態,感悟能力和對寫作的思考不自主地幫助寫作者完成了在這一階段的選擇。這種選擇書一種慢性的,不主觀的過程,對當即的效果是微乎其微,而它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一個寫作者的寫作之路。
寫手和作家都與寫有關,但對寫的思考不同。造成這兩個詞在名詞成分上不同的原因是其在青年寫作階段的選擇。寫作者永遠是寫作的載體,他們在青年的寫作過程中潛意識的選擇改變了他們的名稱以及以后的路。同個青年寫作階段,功名的心也許人人都有,但對寫作的思考和對自身寫作的升華區分了從青年寫作階段所走出來的寫手和作家。寫手們已漸露頭角,他們喜歡迎著文字浪弄潮,喜歡在各大青春雜志上吹噓,他們已經確立了自己寫手的地位,日記,認為文字在他們手上可以翻云覆雨。而此刻,作家還是稱不上是作家的,他們還在不間斷的思考,不間斷的提升。如此看來準作家們與寫手們比起來確實遜色了不少。在這些準作家中,一些被現實埋沒,一些被自己忽視,最后只能有很少的一部分從青年階段脫穎而出,成為了主流,一發而不可收。
社會上最熱門的話題80后,基源于一些寫作者,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出其不意地跳入到寫手的圈子里。他們玩世不恭的心態在文字上得到闡釋,他們迎合著自己虛欲的心不斷地挖掘荒蕪。而他們所出的還只是青年的寫作階段,他們夸大了文字的本能,膨脹了自己的內心。最后,時代過了,他們只能是曇花一現。當代著名文學家、學者二月河是作家行列的一個典范,從無名小卒到現在名利雙收,他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選擇過程。沒有清康熙年間的史書著作,一句“我來寫”就賭上了他十余載批閱,最后成就了巨著《康熙大帝》,人們記住了他,歷史也會記住他。
寫作者要耐得住寂寞,淪落為一個寫手很容易,而蛻變成一個作家要經歷一個寂寞的過程。當代文壇沒有如百朵金花競相開放的場景或許是和一些寫作者沒能在青年的寫作過程中很好的選擇有關。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認真負責,在青年的寫作過程中把握好方向,慎重抉擇。
2023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800字個人心得 篇2
人類邁入新千年之際,正值中國農歷庚辰兔年,這一年千萬“世紀寶寶”出生,很榮幸我是其中一員。如今,作為第一批“00后”的我們已經長大成人。十八年風風雨雨,我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而今,站在十八歲的路口,親自經歷了摸爬滾打,親眼見證了中國的崛起,我有滿腔的自豪感和滿腹的期待與2035年18歲的一代人說。
人生注定不是坦途,一路的跌跌撞撞讓我們更加堅強;國家的發展亦不總是順風順雨,災難卻讓中國更加強大。20__年,中國舉辦了北京奧運會,這是會被載入史冊的輝煌。但你們也許不會知道,三個月前一場歷史性的災難級的地震在汶川發生。烏云籠罩著顫顫發抖的汶川,多少高樓大廈瞬間被夷為平地,多少孩子剛出生就失去了父母,多少父母未及享受天倫之樂就失去了子女,更有甚者,轉眼便成了孤家寡人。大地震毫不留情地撕扯著中華大地,也撕扯著中華兒女的心。夢想被擱置在高處,無人問津。十年后的今天,當初的傷口已經結痂,廢墟上重又長出了茵茵綠草,曾經的災難讓其痛不欲生,卻又助其涅槃重生。災難后的中國更加剛毅了,在玉樹地震、九寨溝地震時表現得淡定從容;災難后的中國更加團結了,取下束之高閣的夢想,重新上路,朝著偉大的“中國夢”不懈努力。
人要發展就要勇于嘗試,敢于挑戰;同樣,國家要強大也須得勇敢地探索。你們可曾想過,曾經一無所有的中國航天在20__年已進行了“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將近完成,到20__年網民規模已經超過全國人口一半,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每一次零的突破都彰顯了中國前進的自信、活力與魄力。
誠然,國家和人一樣,是一個整體在運作,每一部分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鑒于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政策。有別于從前流于形式的扶貧,精準扶貧明確指出,在一部分人富起來的基礎上有目標有方法地幫助另一部分人富起來,讓人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以期在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而在2035年,就是你們成年之際,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親愛的你們,有幸生在這個古老卻又朝氣蓬勃的中國,這個深刻卻又活力四射的中國。十八年來,我們以新世紀為舟,以新時代為槳,與中國一路成長。未來,希望你們繼續執國之手,帶著勇氣和擔當,與國偕長!
2023紀念五四青年節主題800字個人心得 篇3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華大地,給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吉林省運輸管理局各青年干部主動請纓,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在疫情一線,用信念與堅守詮釋了運輸人的責任與擔當,用奉獻與行動展現了運管員的職業精神。
上世紀初,1919年五月四日,中國熱血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掀起了偉大的“五四”愛國主義運動。直到現在,以愛國主義、振興中華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勵著熱血青年們勇于付出、報效祖國,這是一種世代相承的神圣精神追求。*期間,我們運管青年干部也展現出了這種精神傳承,兩個多月來,道路運輸行業持續全力投入,戰斗在新冠肺炎防控保障一線,從一開始的迅速反應、迅速組織、迅速執行,到進入長期機制性戰斗的全員動員、科學部署、穩定運行、復工復產,道路運輸人表現出了忘我的奉獻精神、專業的服務水平以及召之即來能戰斗的鐵軍精神風貌。省運管局這些青年干部們,以無私的奉獻精神,譜寫出一篇篇抗疫的動人篇章。
2月29日,我局青年干部康佳霖、趙福成、王繼宗、畢嘉祺接到緊急通知,跟隨省專項工作組赴沈陽市、大連市、青島市、威海市執行接回境外中轉返吉人員。他們有的不顧家里孩子小、妻子工作忙,毫不猶豫奔赴前線;有的轉戰威海、哈爾濱兩地,主動請纓再次出戰;有的不顧自身安危,在機場為境外返回人員發放口罩、進行消殺;有的剛剛參加工作,身為90后卻身擔重任;他們不怕苦、不怕累,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內容,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實在崗位上,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道路運輸服務保障。于此同時,我局第二批赴疫人員也整裝待發,隨時等待號角吹響。
“抗擊疫情,勇當先鋒”。這是青年干部們無私奉獻、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體現。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道路運輸人就是用實際行動去報效國家,康佳霖、趙福成、王繼宗、畢嘉祺只是這只隊伍中的突出代表,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還會涌現出更多和他們一樣的優秀干部。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中,全體運管員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用無私的品格、堅強的意志和大無畏的奉獻精神,再次彰顯了“五四”精神的傳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他們是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