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紅旗團委申報材料
我校團委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上級團委和學校黨支部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學校工作重點,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教育和引導團員著眼于未來,著眼于素質,大力弘揚正氣和時代精神,用一切有益于師生健康的活動,占領青年思想文化陣地。現(xiàn)將我校五四紅旗團委創(chuàng)建工作匯報如下:
一、全面推進思想建團、服務立團,努力提高團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
1、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堅定青年團員理想信念,促使青年健康成長。切實抓好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努力促進團組織建設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大力加強團委自身建設。制度是共青團工作的引路燈,一個好的協(xié)作團體,沒有完善的制度是行不通的,團委要根據(jù)自身的工作經(jīng)歷不斷地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定期召開團干會,明確委員職責,并依據(jù)《團章》和有關制度分別制定《團委會工作制度》、《三會一課制度》、《團員發(fā)展和離校制度》、《團員證管理制度》、《團費收繳和使用制度》、《團干部管理制度》、《升降國旗制度》、《文明禮儀崗值勤制度》、《團支部考核量化制度》、《團干部例會制度》、《團干部考核制度》、《組織生活巡視條例》、《宣傳量化考核條例》等等,在每個團員中起到規(guī)范和約束作用。通過這些自身的軟件建設,使整個團委的工作實現(xiàn)了“管理制度化,辦公規(guī)范化,工作自主化,財務透明化”,增強團委的戰(zhàn)斗力。
二、全面推進黨建帶團、團建促團,努力提高團組織的生命力、戰(zhàn)斗力
1、利用團組織接近廣大青年這一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好“助手”作用。共青團作為青年的一個先進組織,有協(xié)助黨組織團結和教育青年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校團委以學校黨支部和學校工作為中心,做到“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把黨支部、學校的工作目標分解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做到“月月有主題,周周有目標。”充分發(fā)揮了青年團組織的自身優(yōu)勢,為學校發(fā)展做出的貢獻。
2、狠抓基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團的助手和橋梁作用,努力激發(fā)團支部的活力,建立完善團支部工作制度。堅持每周一的團支書例會,通過多種形式,對團干部進行培訓,提高團支部的戰(zhàn)斗力。對各班團支部從出勤、組織活動、參加社團情況等方面實行量化積分制,期末按積分多少,評出優(yōu)秀團支部。
3、加強團員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團的活動制度,規(guī)范團的活動儀式等措施,開展團員意識教育,增強團員的先進性。更好地發(fā)揮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學生中,開展“爭當入團積極分子”活動,在團員中開展爭當優(yōu)秀團員、模范團干的活動,使每一個學生有方向、有目標,并認真做好每學期的團員發(fā)展工作。
4、廣泛開展團員意識教育。從戴團徽、舉團旗、唱團歌等基礎性工作做起,充分利用業(yè)余黨校、團校對團員進行團的基礎知識教育,樹立團的影響,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和完善團員民主評議制度,增強團員的紀律觀念。
5、加強教工團組織建設,充分發(fā)揮教工團員在教育服務青少年學生成長成才中的作用。
6、完善規(guī)范了升旗儀式,真正做到“月月有中心,周周有主題。”并密切配合學校中心工作和時事內容安排,國旗下的演講做到正規(guī)化、精品化、教育化、主題化。使升旗儀式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7、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使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不斷升華。愛國主義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團委充分利用每一重大紀念日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