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第三,要用中央、省、市委關于當前形勢的科學判斷統一青年思想,幫助團員青年提振發展信心。要立足衢州、面向、放眼全國、對接世界,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充分認清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確理解形勢變化給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積極把握我市迎難而上、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現實基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但是,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重大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各級政府在宏觀經濟的把握上明確提出經濟工作的重點是保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切實把團員青年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各級黨委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引領廣大團員青年不模糊、不猶豫、不悲觀、不彷徨,牢固樹立“創業創新、共渡難關、共克時艱”的大局意識,牢固樹立“經受考驗、砥礪本領”的成才意識,牢固樹立“服務大局、報效社會”的奉獻意識,始終堅定信心,致力于加快發展。
二、鼓勵引導團員青年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建功立業、成長進步,切實為黨執政鞏固青年工作和活動基礎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是共青團工作的主題和宗旨。各級團組織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緊緊圍繞市委的決策部署,扎實有效地組織開展各種建功立業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按“保增長、抓轉型”的要求,著力在創業創新中勇當先鋒。青年是最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蘊藏著巨大的創造熱情和創業潛能。在火熱的創業時代,當代青年必定可以大展宏圖、有所作為。一是要深入推進青年創業創新行動、青年山海協作行動、青工技能振興計劃,切實發揮團組織、青聯、青企協的作用,為青年創業創新搭建平臺、設計載體、創造機會,鼓勵廣大青年在實現工業經濟新飛躍中施展才華。二是要深入宣傳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動員組織廣大青年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引導廣大青年爭當農村改革發展的先鋒。要通過小額貸款扶持農村青年創業等載體,為農村青年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持,幫助他們在發展現代農業、推廣農業科技、建設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等方面施展本領、大顯身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作出應有貢獻。三是要大力培育創業創新文化,激勵青年在新的起點上持續創新、奮發創業,形成敢于創業創新、寬容創業創新挫折的價值取向和良好環境,吸引和凝聚更多青年投身創業創新的實踐。
第二,按“重民生、促穩定”要求,著力在改善民生中積極作為。經濟形勢越是嚴峻,越是要關注青年民生,越是要保障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各級團組織要以開展“作風建設年、服務基層年”活動為契機,千方百計為青年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一是要繼續推進低收入農戶青少年關愛行動,落實結對幫扶機制,拓寬社會籌資渠道,完善扶貧扶志的救助形式,努力改善困難青少年就學、就醫和就業狀況。二是要更加重視大學畢業生就業,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積極為他們提供就業見習、人才交流、創業指導等方面的信息,引導他們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一線實現就業,并鼓勵他們發揮特長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三是要繼續關注農村務工青年問題,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技能培訓,幫助轉移就業,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擴大他們的社會參與。四是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殘疾青少年、失足青少年、社區閑散青少年等特殊群體的幫扶工作,切實為他們平等發展、和諧融入創造條件。
第三,按“增活力、促和諧”的要求,著力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擔當重任。青年是最具活力的因子,也是最具和諧的音符。要引導廣大青年奉獻青春,大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一是要依托已形成特色并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志愿者行動、“青年文明號”、希望工程等品牌活動,吸引和帶動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五城聯創”等創建工作,共同促進社會進步。二是要有序推進青少年綠色行動,進一步深化“保護母親河”行動,引導青少年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和資源節約意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三是要積極發展青年文化,大力開展五四文化節、社團文化節、社區文化節、鄉村文化節、廣場文化周等青年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讓青年在群眾性文化活動中充分展示風采,陶冶情操。四是要幫助青年增強民主法制觀念,提高青年法律素質,引導青年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充分發揮青少年在民主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三、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切實為黨執政鞏固青年組織基礎
團的自身建設是共青團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是一項常抓常新的工作。各級團組織要抓住當前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有利時機,堅持黨建帶團建,積極研究新情況,探索新途徑,解決新問題,按照區域共青團整體化建設的思路,加強團建創新,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第一,要更加重視基層基礎建設,有效擴大工作覆蓋。要牢固確立“基層基礎第一”的觀念,適應社會經濟結構和青年群體分布的變化,建立健全團的基層組織網絡,整體推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一是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一、二、三產領域的團建工作,集中精力抓好農村、社區、企業、工業園區、專業市場以及“兩新”組織建團,加快完善組織構架和組織網絡。二是要創新形式,廣泛推行青年中心、青年自組織等有利于凝聚青年的各種組織覆蓋形式,全方位地組織好青年。三是要拓寬渠道,積極探索運用區域建團、聯合建團、行業建團等手段,實現各類組織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努力形成有序建設、有效覆蓋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延伸手臂,滿腔熱忱地指導和支持青聯、青企協、少先隊加強組織建設,開展相關活動,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鞏固以共青團為核心的新型青年組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