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董事長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慶典會上的講話
七、抓企業的商譽、信譽,企業品牌化建設取得突破。某通過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打造“高速度、高質量”的雙高品牌工程,形成創品牌的科技實力,進行深化品牌內涵和外延的市場開拓,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樹立了八大品牌。即:1、高爐品牌,2、煉鋼品牌,3、熱軋品牌,4、會展中心品牌,5、體育場館品牌,6、電子品牌,7、水力圍堤筑壩品牌,8、鋼結構品牌。其中許多品牌代表了先進科技和市場發展方向。有的被中冶集團、國家財政部重視列為重點資助和扶持項目。
八、抓科技生產力的形成,取得科技創新的突破。某堅持把企業技術創新作為企業跨越式快速發展的根本途徑;確保企業裝備、工藝、技術、人才的科技含量,確保形成企業自己的核心產業與技術。某強化和提升了具有技術含量和市場前景的八大技術系列,如1、地基基礎工程技術系列,2、建筑結構和裝璜裝飾系列,3、大型液壓自動提升系列,4、壓力容器制作安裝系列,5、江海圍堤筑壩系列,6、特種焊接技術系列,7、電子自動化控制系列,8、大型鋼結構設計制作安裝系列。企業獲得了聯合國科技之星、全國科技進步先進企業、全國新技術示范獎等多項科技榮譽。
九、抓企業經營創效,取得資產重組、資源配置調整改革的新突破。為加強管理、提升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某認真論證、果斷決策,在資產和產業結構調整、企業資源配置的改革邁了五大步。一是將原分散在6個單位的檢修協力生產人員、設備、設施進行整合,成建制轉軌成立分公司;二是將二個土建公司進行整合,擺脫原來困境,實施優勢互補;三是將某三資三產企業進行整合、清理、重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四是將幾個鋼結構廠進行了整合,進行統一定位和規劃;五是近期將分散在五個單位、十大類大型工程機械進行資源整合,加強協調和管理,組建工程機械租賃中心;整合后,加強了管理、精干了人員,提高了效益。去年,協力生產、土建產值、鋼結構安裝制作均創歷史最高紀錄。
十、抓市場的開拓,取得非冶金市場項目的開拓的突破。針對冶金建筑施工市場容量小、風險大的特點,某抓非冶金市場開拓,獲得非冶金市場的資質和業績,創出非冶金市場的品牌。如獲得全國新技術應用工藝金獎的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工程、獲得“盧茲杯”、“黃山杯”蕪湖奧林匹克體育館工程等。對非冶金市場的開拓,某已形成重點系列,如:會展中心、市政工程、大劇院工程、體育場館工程、電子工程、造紙工程、水利工程、電力工程等。目前整個企業的非冶金市場項目比例已占總比例的70%,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創效能力大為加強。
“五一”勞動獎狀來之不易,在爭獲“五一”勞動獎狀的過程所取得的成績也同樣不易。目前的,已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持了全國行業領先地位。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顯著,出現了快速發展的好勢頭。三年來企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幅超過30%,全員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增幅超過30%,職工人均收入每年平均增幅超過20%。企業已連續14年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在全國名列同行業榜首。連續八次獲得市建筑企業五十強第一名。企業連續七次獲得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還獲得了用戶滿意、質量效益、安全管理、企業信譽等眾多國家級和市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