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項目計劃書(精選3篇)
研發項目計劃書 篇1
一、項目所在地概況(詳細信息需補充)
項目區地處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境內111國道東側,臨近新開發景區孝莊園和科爾沁區行政中心通遼市,交通便利。項目區占地面積200畝,工程面積66681.2㎡,地勢平坦,三面環林,有著很大的農林生態旅游開發潛力,是打造旅游、休閑、觀光農業區的勝地。
二、開發的中心思路
開發中心思路是:依托科左中旗旅游發展大環境(孝莊園景區開發),將項目區打造成為集果蔬種植、休閑娛樂、苗木花卉種植、生態農業示范、生態農林體驗旅游、大棚綠色果蔬采摘基地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林示范園區,使外地客商能很快了解當地農林業生態環境。
利用人們希望回歸自然,放松壓力的心理,以南北結合的景觀和自然資源為依托,結合農林生產、集旅游、種植蔬果采摘體驗、休閑娛樂和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綜合開發,實現農、林業與旅游的有機結合。利用國家級景區旅游資源和無污染的兩個資源優勢,帶動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發展。
項目建設主題:(初擬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擁抱大自然。)
三、項目建設可行性分析
第一,從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休閑旅游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階段。20xx年內蒙古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14480元,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一個經濟起飛國家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是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人們告別了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從基本的以衣、食為主的消費轉向了住、行的消費。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空間不斷放大,其中旅游已成為一大消費亮點,這從黃金周涌動的人流可得以明證。從現在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及當前我國北京、上海等城市消費結構來看,人們的消費結構成將呈現高級化,豐富化的特點,旅游目的地由近郊轉向遠程,多集中于人文景觀豐富、自然風景秀麗的景區。生態休閑旅游熱日趨上升,正是下大力氣發展生態旅游的好時機。
第二,消費者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決定了生態休閑旅游需求呈現旺盛趨勢。人們的工作節奏加快,而且工作壓力大。若能給消費者提供一個休閑、度假、放松的好機會,相信前來旅游者必是“趨之若鶩”。
第三,低層次競爭的旅游消費市場決定了整體性生態休閑旅游開發項目的市場空間是相當廣闊的.。當前許多地區的生態旅游項目普遍存在規劃起點較低,旅游項目單一,缺少系統的、全面的規劃和開發。科學合理的統一規劃,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綜合
性的生態休閑旅游開發項目,必能像鶴一樣立于雞群,得到豐厚盈利、實現長足發展而立于不敗之地。
第四,交通條件和自然環境優越,此謂“地利”。項目區地處111國道側,有服務區,交通便利,是通往珠日河牧場旅游區的必經之路,并毗鄰孝莊園景區,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十分優越,開發潛力非常巨大。
四、開發項目建設內容(初擬)
項目規劃建設在花吐古拉鎮111國道東面總面積100畝。項目建設共有以下建設內容:
1、住宿和餐飲項目:建設莊園式住房、旅游景觀房產,占地面積待定,建筑面積待定。能接待各種會議、旅客。假日閑暇,或與友人相約,或與家人團聚,漫步于青青石間,清脆的鳥叫、自然的綠樹掩映,必會讓游客為之感嘆而流連忘返!在休憩中,或品一杯綠茶,或小酌暢飲,體會著生態田園風光。
2、娛樂休閑項目:項目區內建設人工溫泉(有待商榷)、民族歌舞表演,占地面積待定;建設小水庫一個,設休閑垂釣區;土地河溝沿線設“燒烤區”等。讓游客在拋卻煩惱,體會生活樂趣的同時,得到身心的鍛煉和裨益。
3、撿拾采摘和綠色農業項目:實行家禽放養,利用現有資源建立綠色農業區。
一是讓游客親身感受撿拾、采摘的快樂。
二是為游客提供由當地特色的綠色、有機健康食品。
三是推廣無公害、標準化大棚栽培技術。
4、農業體驗項目(待商榷):利用一部分土地,將土地化片,并配備專業農業技師,為愿意植杖耘耔的游客或學生及團體生態種植教育基地,設立農業種植展示區、自耕地。在專業農業技師講解和指導下,了解生態環保知識,讓游客或孩子親近自然,親身體驗農耕樂趣。
5、優質果園項目:劃分若干區塊種植特色水果,讓游客有花賞,有果嘗,實行果樹認種。
6、環境綠化項目:根據項目區的地貌,聘請園藝師對項目區進行全方位的綠化包裝,種植花草樹木,提高項目區的觀賞性。
五、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構想)
計劃總投資900萬元,分三年投資完成,其中前期100萬元(根據大棚建設資金推算詳細投資需大棚完工后核算),公司投資300萬元,后期招商引資600萬元。住宿和餐飲項目100萬元;娛樂休閑項目150萬元;農業體驗項目200萬元;優質果園項目50萬元;環境綠化項目200萬元;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200萬元。
六、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理想化分析)
項目建成后,按每年接納游客5萬人計算(需考察孝莊園景區實際客流量),收入實現500萬元。同時帶動園區服務、飲食、住宿、農林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園區苗木、大棚蔬果發展后勁,拉動連帶產業經濟發展。(需大力拓展其他相關產業)
(二)社會效益(宏觀分析)
項目建成后社會效益將十分顯著,對科左中旗城鄉統籌發展實現了良好的開局。首先從根本上改善了項目區基礎設施條件,真正達到了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的目的;其次是加快了第三產業發展,拓展旗內農產品的全國性銷售渠道;再是促進了農民思想觀念更新,為科左中旗旅游增添了新的景點和旅游接待設施,增強了旅游接待能力,提高科左中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生態效益(宏觀分析)
項目建成后,通過加強對周圍環境的管理力度,正確引導、積極扶持,不斷增加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而且可美化當地的環境,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意義。
研發項目計劃書 篇2
一、開發目的
由于我們生活在石家莊鐵道大學,我們在上網的時候會遇到很多不方便的的'問題。例如查詢流量比較困難,不能把每個月的流量規劃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很多人想搞一個快捷改ip的功能等,我們的目的就是要開發一款使用的學生軟件,方便鐵大學子的日常生活。
二、項目概述
《網絡助手》系統根據用戶的不同,實現如下功能:
查詢流量
修改ip
實現遠程控制
實現定時開關機
實現一鍵開啟小蝴蝶
三、主要參與人員:
由五個人組成的開發團隊。
四、進度
五、關鍵問題
影響本計劃進度的關鍵問題:各程序之間的轉換、銜接問題。
六、支持條件
1、計算機系統支持:
2、服務器CPUIntelE3300或更高配置,內存1G以上,網絡適配器100MB或1000MB的網卡。
3、服務器CPUIntelE3300或更高配置,內存512M以上,網絡適配器100MB或1000MB的網卡。
4、網絡環境:4MADSL或光纜。
5、軟件環境:客戶機WindowsXP,win7,win8位。
七:測試
測試計劃:軟件開發重要在后期進行軟件測試,對開發的軟件性能進行了解。
八:質量保證計劃
從開發人員到項目管理,要進行嚴格管理。
九、用戶進行培訓
在軟件實際應用的前些時間,對用戶進行軟件操作方法的具體培訓,對軟件界面和應用進行大概介紹。
研發項目計劃書 篇3
一、項目名稱
環保機機制竹筷,竹炭項目
二、項目選址
金溪鎮登興村建新組
三、項目用地規模
項目總用地面積4800平方米(折合7畝)
四、項目用地方式
租賃村民用地
五、土建工程指標
項目凈用地4800平方米,擬建廠房面積1500平方米,地面硬化3300平方米,原料庫2300平方米,
六、設備選型方案
項目計劃投資,全自動竹筷生產線6條,機制竹炭生產線10條
七、項目總投資及資金構成
項目預計總投資530萬元,其中固定設備投資300萬元,廠房投資130萬元,流動資金100萬元。
八、項目預期經濟效益規劃目標
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年生產竹筷15000萬雙,竹炭3000噸,年營業收入15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60個。
九、項目評價
本期項目符合國家產業發展要求,湖南登興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為適應市場需求,擬建“環保機制竹炭項目”,可以促進登興村及金溪鎮的繁榮發展和社會穩定,助力脫貧,為地方財政收入做出積極貢獻。
十、項目原料來源
生產機制竹炭原料主要以金溪鎮竹木資源為主,各筷子廠生產剩余的邊角料以及竹枝等,充分利用當地竹木資源豐富的優勢,帶動竹木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提高當地百姓收入。
十一、機制竹炭優勢
機制竹炭與傳統竹炭相比具有,含碳量高,發熱量大,揮發份小,燃燒時間長,無煙無味,健康環保等特點,深受市場認可,且價格與傳統土窯炭持平,深受消費者親睞,市場容量極大。
十二、項目環保措施
該項目所用機器噪音等均符合國家標準,生產所產生的煙塵經煙塵凈化設備后,回收利用用于炭化爐再次燃燒,轉換為熱能,最后極少量煙塵經除塵后排放,排放標準也均符合國家要求,(現項目所用設備環保參數均由設備生產企業提供,后續可通過環保部門實地測量),項目建成不會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十三、項目總結
由于該項目充分利用當地及周邊的竹木資源,毛竹是可再生資源,國家鼓勵以毛竹炭代替木炭,且直接面對農村,能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當地竹木產業,助力產業脫貧,建設該項目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該項目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