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精選8篇)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1
人們在路上行走,想起自己過世的家人,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用悲哀的景物襯托出人們悲傷的心情。
每到清明,我就想起了,保家為國的烈士。
烈士們,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可以付出一切,他們也認為生命寶貴,但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安康穩定,而付出自己是值得的。雖然,烈士們的生命十分短暫,但是他們的一生十分精彩。因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說:“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死的時候他就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給了最壯麗的事業——為了全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烈士們就把自己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給了最壯烈的事業,是烈士們的勇敢和堅強,換來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雖然人走了,但在我們的心中常在,人們緬懷前輩,在清明時節,我們應該買個花圈,為與世常辭的烈士獻上一份真誠的思念;為天堂的人們送上一份人間真情。
人有辛來世,但終歸化為塵土,我們應好好用自己有生時間為人類造福。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2
很久很久以前,媽媽跟我說過,一個人死后,就等于沒有那顆善惡不分的靈魂,對啊,靈魂是作為一個人的必需品,在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一個個不珍惜生命的人,也可以說是不重視靈魂的人。
實力明星張國榮
那一個在舞臺上自信的人,那一個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人,那一個家產有幾個億的人。那個人就是實力明星張國榮,他竟然毫不猶豫的從酒店樓上跳下來,誰,也不知道那個人在想什么,難道,他們在抱怨世界嗎?他是娛樂圈亮麗的風景線,他為何要選擇輕生,難道他不知道那些愛他的親人,那些愛他的粉絲有多擔心嗎?他這樣的不辭而別,給世界的只會是一個疑團,他這樣做,上天能容忍他嗎?今年清明節,她的家人又淚流滿面的去給他掃墓,他讓他的親人變的臉色蒼白,本來以他為榮,可是現在卻……
婺江輕生女子
想必我不用介紹吧,英雄救婺江輕生女子的事件轟動整個浙江,我想問問那個輕生女子,你為什么待生命如沙,你為什么就因為網友的一句話就讓一個好好的英雄犧牲,你再跳下去的那一刻,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英雄會來救你,你輕生有人救你,如果那個英雄不在的話,你是不是要死掉一百呢?像你這樣不重視生命,你有什么好處呢?你的生命是你媽媽給的,如果你再跳何之前想到你的媽媽,你還會“不顧一切”的跳下去嗎?我想你不會。
清明節的天空陰沉沉的,我給太爺爺獻上鮮花,想著想著……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3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只他娶她時送的銀鐲子,已經被磨損的看不清花紋;老到他為她戴上銀鐲的手,已經變得顫抖。清明時節雨紛紛,讓人想起那時的他和她。
他年輕時,也是個皮相極好的小伙;她年輕時,也是隔壁村里愛漂亮又樸實的農家女。或許是一天,她背著背簍在清明的小雨中,偷采了爛在山中的白茶,在溫泉邊奢侈地用茶泡腳,遇見了他;或許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墳,卻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總之,似乎是緣,兩個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簪頭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銀鐲子,穩穩地。
親戚鄰里們說,她嫁得好。她是農家女,卻真不會做菜做飯。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饅頭,煮好豆漿,她便起來了。每年清明,她準會吃到她做的清明饃饃。聽她講晉文公,介什么推。他是文化人,也是愛讀書的農村人。他是說過怎樣做清明饃饃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聽著,因為她知道,他會做給他吃。
后來他們有了一雙兒女,他是嚴父,她是慈母。他做父親可做得真好,兒女們還未入學,他便把他們抱在腿上,講講氣壯山河的歷史人物,長長的中華歷史。那會兒農村,有哪家孩子受這般教育,他是前瞻遠見式人物。每每過節,他也會應時節講講玉兔嫦娥,年獸,晉文公,介什么推的。他講這些時一向嚴肅,板著臉,唔,他說敬畏文化和歷史。她在兒女面前,不怒自威。但對村里的其他鄉親,他卻熱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難,他手一揮,便把他們的小半積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內心的善良、熱忱以及執著。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緊肋褲腰帶時,他再借錢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里的苦澀。在他心里,四周的鄰里,均是骨肉至親,村子里的每個人,都與他有著同一個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并不完美。那時無油無鹽的飯菜,她也會做,卻無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燈下,等她的丈夫從大隊下班回來。
再后來他們的兒女長大了。
他們給她買了電飯煲,她終于可以煮香白的米飯,雖然有時夾生。他們可以供養他們了,田里的農活在逐漸減少。她經常在午后,同他踱到后面的竹林打麻將,口中哼著老舊的歌。竹林里的鄰里都是和他們差不多年歲的。一群老人顛三倒四地打牌,稀里糊涂地開心,一元兩元的不謂輸贏。
更后來他們有了孫子,他和她在慢慢變老,他的執拗勁更厲害了。他接孫子放學,孫子今天的拼音還沒掌握牢。那會兒教育開始現代化了,漢語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孫子往路中間一放,直到孫子把拼音念得滾瓜爛熟,他才用自行車把孫子載回家。她只是在聽到糟老頭的倔脾氣后,想起了當年那些借走的錢。轉眼間利息已經回來,黃二娘的雞蛋,王五的魚,張小子的桑葚……這次他所堅持的,說不定也是這因果的鏈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講起清明寒食的來源,是為紀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給兒女孫兒們講的語句,年年都講,連她這個農村老婦都記得了。
后來他們更老了。他開始經常傷風咳嗽,她倒還健康,時時照顧他。
有一次他不知從哪里聽來醫生給他用的藥不對,犟脾氣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藥。于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訴醫生。醫生趕至,責怪他生病還那么武斷,居然不遵醫囑。他臉色鐵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當他是一時犯倔脾氣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記了怎樣喝水,怎樣咽飯,怎樣穿衣。似乎一剎那,她把什么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認不得經常玩的麻將,甚至,有時,連他們的兒女也不認得了。但她唯一記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樣、聲音,熟悉而清楚。自從生了病,她變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里最好的醫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著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醫院守了幾天,竟傷了風,但仍不忍離去。
冥冥之中,他們都感受到了什么。她在兒女的勸說下,縱心里不舍,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養病。他說,好,明天來看你。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發,站在村口最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車,他慢慢走近。夕陽很暖,他牽著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寧愿被火燒死,也抱著樹不放,不離開母親,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離開他們,不離開安謐的村莊,他們的家。
又是清明,門口開花的的玉蘭樹因小雨變得疏落。空氣里泥土開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人,漸漸遠行。孫女要向他學做清明饃饃,她知道,或許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動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沒學會呢。她,他和他們的子孫去給祖先上墳。雨一直不停,落在葉面,落在泥土上,匯成細流,和他們的光陰一同逝去。或許有一天,他們也要這么,長眠地下。她想,誰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來臨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來臨之后,他愿同她,靜靜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煙雨紛紛。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4
清明節到了,一起床,一陣寒意向人撲來,西湖上霧蒙蒙的,都看不到有人劃船了。我們天長小學三年級同學們來到云居山,大家都已經氣喘呈呈、上氣不接下氣了,爬到云居山山頂,便真正開始了掃墓活動。
只見我們神情莊重,懷著一顆敬重的心默哀兩分鐘。接著,我們又在烈士墓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接著是學生代表講話,她講得真好啊!
張老師代表老師們發言,他講的也非常好。最后是繞烈士墓走一圈,并敬獻小白花,我將一朵朵大大的我做的白花獻了上去,儀式就結束了,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下山了。
中午飯后,我們玩了許多游戲,如老鷹捉小雞、紅燈停綠燈行……等。
今天真是既快樂又莊重的一天啊!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5
灰蒙蒙的天空下,雨淅淅瀝瀝的下著,珍珠般的雨點“滴答滴答”的打在傘上。我們全班冒著雨到烈士陵園祭奠先烈。
到了烈士陵園,只見門前的松柏像一位位穿著軍裝的衛士,威武地守衛著先烈們的陵墓。我們一步一步地走上臺階,走到紀念碑前,懷著崇敬的心情,為先烈們獻上了我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敬了一個標準的隊禮。我們慢慢地繞著石碑走了一圈。只見碑后面有一面石雕畫,上面雕刻著先烈們與敵人搏斗的場景:他們偷的瞄準敵人射擊,有的撲倒在地上,有的正與敵人搏斗……看著先輩們與敵人戰斗的場面,我的心里感慨萬千,要不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勇敢地用生命保衛和平,又怎么有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雨飄飄悠悠地撒著,我們要離開了。但是先輩們熱愛和平、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6
季節就像一把記憶的鑰匙,一次又一次地開啟了我童年的回憶。這個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又到了那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春天。我知道,清明節即將來臨,這使我又想起了記憶中的那次難以忘懷的清明節。
小時候,每逢到了清明節,媽媽總會帶著我來到紹興老家去上墳。我依稀記得,我跟著媽媽和外公外婆到鄉下去。我們乘著汽車一路顛簸了幾個小時,還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歷盡了千辛萬苦,我終于跟著大人們來到了兩個土包前。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樣子像是小山坡,還像在幼兒園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瑪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干凈,接著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兩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還不知在小聲嘀咕著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氣氛也是那樣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覺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聲。可是不知為什么,只見媽媽生氣地看了我一眼,還讓我對著這兩個土包拜兩下。“為什么呀?”我當然不樂意,這是什么東西呀,又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見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覺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媽媽為什么會這樣。“媽媽,這兩個是什么東西呀?”我奇怪的問。只見媽媽神情嚴肅地看了我一眼,接著輕輕對我說:“這兩個小土包里埋著媽媽的爺爺和奶奶。”“媽媽的爺爺奶奶?”我心里頓時覺得很難過,媽媽的爺爺奶奶為什么會埋在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卻還是毫無怨言地對著墳墓拜了兩下,因為我知道,媽媽心里也很難過,盡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將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對媽媽說了出來。“媽媽,為什么今天你們要這樣啊?你的爺爺奶奶又為什么在兩個土包里呢?”我問媽媽。媽媽沉默了許久,對我講述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原來,在媽媽小時候,爺爺奶奶對她有著深深的愛。媽媽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爺爺奶奶都會將他們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帶給媽媽吃,而他們自己卻十分省吃儉用。有一次,他們為了將一塊餡餅留給媽媽吃,由于時間放得太長,餅都發了霉。可是,卻只好冒著風雨將餡餅送到媽媽的學校。媽媽雖然沒有吃這塊餅,但心里卻是那樣的感動。……聽完了媽媽的故事,我終于知道,媽媽為什么如此敬愛他的爺爺和奶奶了,但是我還是不懂,媽媽那時候為什么沒有東西吃呢。現在,我明白了。
我的爺爺奶奶也從小陪在我的身邊,時時處處關心著我、愛護著我,處處都為我著想。我呢,也對爺爺和奶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媽媽一定也跟我一樣愛他的爺爺和奶奶。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已漸漸開始懂事起來,我懂得了許多,我也知道了小時候的所有的疑惑。每當我想起小時候的這件事,我都會不禁覺得當時的我是如此無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即將來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節日,又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更是我最難忘的節日。我知道,這次清明節,媽媽還是回去紹興看望爺爺和奶奶。到時候,我一定也會誠心誠意地跟著媽媽一起去上墳,我也要向媽媽的爺爺奶奶獻上我的那一分誠心。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7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一家人決定去山上掃墓。
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好祭品就出發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九峰山腳,只見那里人山人海,人們的手上都拿著鮮花和祭品。我們隨著人群沿著石階向上爬。終于,我們到了外公的墳上。外公生前最喜歡花了,所以我們在墳的兩旁種上了兩棵桂花樹。我站在外公的墳邊,就想起外公教我畫畫、給我講故事的情景,他還經常帶我去外面玩呢!
我正想得發呆的時候,媽媽說:“俏俏,快來幫忙呀!”于是,我連忙和爸爸媽媽一起擺上祭品。我又在外公墳前拜了幾下,和外公“說”了好多悄悄話。
今天,我格外想念外公。
清明節祭祀先烈總結心得 篇8
清明節是一個我國的傳統節日始于周代,為的是讓我們定期去到過世的親人的墓前,紀念他們
清明節掃墓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連我們這些好動的小孩,也安靜了下來我們一大家子來到了蕭山褚山,紀念我的太爺爺太奶奶據我爺爺說:“太爺爺已經在這青山綠水中靜靜地沉睡了近40年”太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是慈祥的可親的的老人我們來到了墳前,周圍到處是大樹還有一只只小鳥在樹間飛來飛去,地下也都是活力煥發的小草探出了自己的頭爺爺說:“安東把墓上的雜草給拔了,讓墓地更加整潔肅穆”我們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獻上了鮮花,擺上了水果糕點,祭拜祖先我在碑前深深地鞠了三躬,以寄托我對祖先們的思念我們把帶過去的包裝袋,裝進了包里,還順路把山上的一些紙屑、塑料袋、瓶子也裝進了袋子中帶下了山
我帶著思念的情感的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