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防護疫情感悟優質(精選3篇)
有關防護疫情感悟優質 篇1
隨著抗擊疫情的戰斗號角吹響,年輕、富有朝氣的“唯實先鋒隊”積極響應黨委號召,迅速行動以自己的初心點燃了這個冬日最暖的青春,以“舍我其誰”的斗志激發了共同抗“疫”的決心。
主動跨前,投入“疫線”。疫情當前,“唯實先鋒隊”隊員們毅然從“幕后”走向“臺前”,主動亮明身份,紛紛化身疫情防控“宣傳員”,深入各組各戶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用心張貼宣傳標語、點對點發放告知書,以“接地氣”的方言勸導村民做好自我防護。對于口罩已經預約成功的村民,挨家挨戶主動為村民上門發放口罩,“老伯伯,這是您預約的口罩,我給您送過來了。口罩雖然現在發下來了,但在關鍵時期還是盡量不要外出,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身穿紅馬甲的“唯實先鋒隊”隊員在寒風中走街串巷,他們忙碌的身影無形中給村民帶來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走近辦公桌,“唯實先鋒隊”隊員又像往常一樣忙碌在電腦顯示屏前,他們專心致志地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整理、統計離滬人員、抵青人員信息等各類數據和表格,制作村居防疫工作小視頻、撰寫工作信息、先進典型上報等,為疫情防控提供了詳實、準確的一線情況。在當下戰“疫”的特殊時刻,大新村黨組織委員、20__年市選聘大學生村官蔡婷芳捐贈了家里僅有的一個紅外線測溫儀,20__年市選聘大學生村官、泖甸村主任助理預備黨員曹燕主動繳納了一筆特殊黨費……她們用實際行動傳播了最暖心的正能量。
青春有為,彰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奮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在全鎮上下共同抗疫的關鍵時期,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負重前行。浦南村黨組織委員、“唯實先鋒隊”隊長蔣超,北埭村黨組織委員、副隊長陶嘉辰,副隊長金川領銜青年突擊隊前往S32S32申嘉滬高速公路(姚莊卡點)開展志愿服務,協助做好對進滬車輛及人員開展信息登記、健康檢測等工作。從凌晨12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他們義無反顧堅守崗位,這一群“守夜人”用自己的初心與堅守驅散了冬日的嚴寒,用責任和擔當譜寫了青春最美的樂章,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
小小的身軀,爆發大大的能量,這一支“有魂、有力、有激情”的唯實先鋒隊”,在抗“疫”戰場上散發著星火般的光與熱,用平凡奉獻書寫著不平凡的戰“疫”故事!
有關防護疫情感悟優質 篇2
疫情當下,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此時此刻,重災區的人民光是為了活著,便已經要拼盡全力。可即便困難、即便危險,仍舊有一大批人為了抗擊疫情而奉獻、為祖國平安而努力。是他們讓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依然有花開的期盼。何謂之光?一心為國是光,助力同胞是光,保持善良是光。在人性的微光下,一燈燃百燈,明終不滅。
光照亮了每個患者的心,給予他們勇敢活下去的信念。疫情無情,人卻有情。90多歲的老母親守在67歲兒子病床前悉心照料,連續五天沒有合眼。在她給兒子寫的信上面,“好好活下去”五個字顯得愈發清晰與堅定。花甲之年的夫妻皆染上肺炎,老爺爺自己舉著吊瓶去陪另一個病房的老伴,給彼此最深沉的愛與支持。撿垃圾的阿婆拿著9000元請村委會幫忙捐給武漢,村支書覺得阿婆掙錢不易婉拒了她,阿婆急得掩面大哭,在她眼中,這便是救人的錢。無論是親情、愛情抑或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這束光都讓每一個患者明白,在他們身后,永遠有關心,愛著他們的人。
光照亮了每名國人的路,指引人們奮勇抗擊國難。疫情爆發下,大量物資消耗殆盡,人手也嚴重不足,危難時刻他們站了出來。災難面前,最容易看清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他們一心支援,不求回報。河南一村民聽說消毒酒精匱乏,用了2噸黃酒和1噸白酒,提煉出600公斤酒精,無償捐贈給抗疫前線。杭州口罩廠人手短缺,200多名志愿者無償參與。90后情侶五天輾轉印度、馬來西亞,背回2萬只口罩和200個護目鏡,無償捐給武漢第九醫院。國難下,他們便是背起鋼槍的勇士,撐起了中國的一片天。
面對困難,仍有萬丈光芒。84歲鐘南山披掛上陣,國士無雙;日本緊急援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俄羅斯捐贈183立方米物資,傾國之力,盡其所能。在國人的不懈努力下,在震撼的國際大援助下,我堅信抗疫就將成功。我更堅信活著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喜劇》中有一段這樣的對話,“看,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后會很美的。”春天到了,這道光已愈發耀眼,大概是天快亮了。在這散發著人性溫暖的光亮下,堅冰可被融化,疫情終將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