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活動心得(通用6篇)
母親節活動心得 篇1
今天是母親節,孩子班里開展了“母愛是首歌”活動。很榮幸我被邀請到班里與孩子一起參加活動。
班主任黃老師主持了慶祝活動,首先是孩子們朗誦《母愛》這首詩,表達了對媽媽的感激之情。接下來,黃老師教給孩子們自己做花朵送給媽媽做禮物。“親手給媽媽寫賀卡和一封信”的環節中,孩子們都為媽媽寫上了他們心底里最真心的話。每個媽媽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并感動得流淚。讓孩子們體會和表達了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最后一項黃老師說是:“我們今天也為媽媽服務一次,幫媽媽,洗一洗腳,捶捶背,謝謝媽媽,為我們的辛苦付出!”看到孩子們洗的是那么認真,搓一搓,揉一揉,每個媽媽都幸福的笑著和孩子擁抱在一起。
隨著孩子們的祝福,媽媽們幸福的微笑活動圓滿結束了。但是,相信媽媽們的情緒還在激動,愛護孩子的情感還在延續。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了孩子們與媽媽之間的感情。
感謝黃老師,讓孩子們在學校不但學會了文化知識,還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孝敬,讓我們家長收獲了感動、感恩、感謝,同時收獲了幸福。
母親節活動心得 篇2
星期天的早上剛起床,我正在洗臉。兒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從床上起來,來到我身邊,拉著我示意我蹲下,我還笑著說:"什么是呀!這么神秘?"他在我耳邊說:"媽媽。今天是母親節,我要給您唱歌呢"。說著說著認真的唱起來,"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樣子很認真,這兩天他一直在說這件事情,說在幼兒園看媽媽生寶寶,養寶寶照顧寶寶等視頻,他都感動的哭了。我說"給我講講吧!"他說"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我以后聽您的話,不氣您了。說了好多好多以前從沒有說過的話,我感動的落淚了。他以前好像沒這么懂事,這一段好像長大了,懂好多事,我真的很感動,很快樂,幸福與溫馨。以前總覺得他很任性,總是不聽話,現在真是好多了,
特別感謝鶴立幼兒園,注重德行教育,他懂事了,我很開心。他也聽話了許多, 也自己穿衣服了,自己吃飯了,以前從來不自己做,講道理不聽的,這段時間改變很大。幼兒園組織這樣的活動意義重大,讓他真正的感受母愛,知道了體諒別人,知道了怎樣去愛別人,這幾天他爸爸回來時,總是先去給爸爸拿拖鞋,爸爸也說他長大了,越鼓勵他做的越好,我們全家都非常感謝幼兒園組織這樣的活動,
希望這樣的活動多開展幾次,讓孩子們懂得更多,成長的更健康,更快樂。
母親節活動心得 篇3
今年5月8日是母親節,我們學校借此機會在學生中開展了一次“報恩父母,奮發圖強”的系列教育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們的活動總結:
一、字里行間表真情。開展了給媽媽寫一封信的活動,教育學生牢記父母恩情,感謝父母的辛勞養育,表達自己的成長之意。
二、親手制作獻祝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制作賀卡,融入濃濃深情。在活動中,教育學生懂得感恩。
三、親情檔案藏心底。要求每個孩子制作親情檔案,了解家人的生日、愛好、特殊的日子等,把愛家人的心化為具體的行動。孩子們在活動中才發現,自己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和自己的飲食習慣、喜好等,父母很了解,可自己卻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對比中深化孩子的愛心、孝心、感恩心。
四、主題班會憶母恩。利用班會形式教育孩子理解媽媽的辛苦。
五、唱歌曲,念恩情。在五月份我班制定了唱歌頌母親的歌的計劃,每周一歌有:《母親》、《媽媽的吻》、《搖籃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六、制作手抄報活動。同學們精心制作手抄報,集文字與繪畫于一體,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展現孩子們對母親的愛。
七、化為行動共和諧。要求孩子們為媽媽或社區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并記錄經過,寫下感想。在做的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父母的辛勞,體會到小區清潔工人的辛勞,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這次活動不僅營造了孩子們共同“感恩母親,體驗親情,傳承美德”的良好氛圍,而且讓學生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增強了愛家、愛父母、愛生活的感情。
母親節活動心得 篇4
我校在學生中開展了20xx年“母親節”感恩教育活動。我們以活動為載體,遵循德育生活化的教育規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去引導學生懂得感恩。讓學生從感受最深的身邊人、身邊事開始,學會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給予的生命、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再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深入引導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讓學生對感恩真正做到知行統一。
一、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讓學生明感恩知感恩。
為了統一認識,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學校少先隊大隊部首先在5月5日早上向全體學生宣讀“感恩母親的倡議書”,向全體學生發出了“20xx,感謝母親”的號召。同時,各班主任積極利用早讀課的時間召開了動員會,組織好學生閱讀倡議書,講解活動意義,使廣大學生知道什么叫感恩,明白知恩、感恩、報恩是人生美德,是中華美德的重要內容,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古今仁人志士的至理名言。青少年,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做到有恩必報。負恩知愧,把自己培養成為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好少年。
二、開展感恩實踐活動,讓學生做到知行統一。
1.進行感恩專題“致爸爸媽媽一封信”活動。我們在感恩教育活動月中積極鼓勵學生多閱讀有關感恩的書籍,并讓他們將讀后的感悟,同自己的幸福生活相結合,給爸爸、媽媽一封信活動。學生們能從實際出發,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2、各班召開感恩母親的主題班會。
3、行動帶驚喜。在母親節當天,嘗試感謝媽媽的幾種方式,給媽媽一個舒心。(如:向母親道一聲溫馨的祝福;為母親捶一捶背;為母親洗一洗腳;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送給母親一個深情的擁抱送;給母親一份自制的節日小禮物;給母親寫一封感謝的信,說說心理話。
這次活動,學生不但懂得了感激自己的父母,還懂得去感激我們的國家、感激這個社會、感激自己的學校。也更應該要感激教給自己知識,提高自己修養的老師。甚至還要感激苦難逆境,是它們教會了自己堅強。感謝曾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自己發現生命是如此豐厚而富有。學生對感恩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感恩的思想覺悟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母親節活動心得 篇5
5月xx日上午,我社區的工作人員同大學生志愿者一起在我社區二樓閱趣館開展了以“媽媽,我愛你”為主題的母親節活動。
活動現場的第一環節是小朋友們給花朵涂色,在小朋友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視角下,各種現實中看不到,成人想不到的美麗、神奇的花朵在孩子的筆下綻放了。小朋友在畫完后簽上自己的名字并且把自己所畫的畫送給了媽媽,同時對媽媽說:“我愛你!”
活動第二環節,志愿者教小朋友們手語:“媽媽我永遠愛你、我們都是好孩子”這幾句簡單的手語,小朋友們學的非常認真,他們以無聲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媽媽的愛。
活動的第三環節,志愿者帶著媽媽和小朋友們一起捏心型泥巴和其他各種造型的陶泥,母子齊動手,其樂無窮盡。
歡快的笑聲、豐富的想象力、親子間的其樂融融…構成了和諧社區的一道靚麗風景!
母親節活動心得 篇6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關愛母親為榮,倡導溫馨和諧平等健康的文明家庭,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感恩母親、尊重母親、熱愛母親、珍愛生命的良好氛圍。20xx年母親節期間,西關村在轄區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母親節系列活動。進一步以和諧家庭建設、和諧文化建設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在全社會營造關注女性、尊重女性的良好氛圍。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20xx年"母親節"期間,我村根據鎮婦聯關于"母親節"活動的總體部署,按照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基層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把開展紀念活動與切實為婦女群眾辦好事、做實事、解難事結合起來,采取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形式,精心策劃和創新組織了各類特色紀念活動,努力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使廣大婦女積極參與并從中得到啟迪和教育。在鎮婦聯的正確領導下,同時也得到了鎮黨工委領導的高度重視,今年的母親節系列活動內容豐富、成效顯著。
二、主題鮮明、形式多樣。
1、關注女性健康,營造關愛母親的良好社會氛圍
在母親節期間,我村在永安市場開展了以"關愛母親,倡導溫馨和諧平等健康的文明家庭"為主題的系列慶祝活動,號召轄區居民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關愛他人,爭做祖國母親的好兒女,做文明誠信的好公民。同時召集了學生和家長,開展了"讓孩子體會母親的辛勞,給母親寫一封信"辦一期黑板報等活動,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各位家長的好評,在轄區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深入開展慰問貧困母親活動,努力為廣大基層婦女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母親節期間,辦事處婦聯合看望慰問了全村8名生活貧困的殘疾母親,送去了慰問金,帶去了黨和政府對她們的支持和關心。5月9日上午,我村計生協會人員上街開展"感恩母親,共建和諧"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宣傳活動中,共發放尊重婦女、關愛女性、婦女權益保障、女職工勞動保護、消除家庭暴力、婦女衛生保健等各類法律法規宣傳資料200余份,免費發放各類生殖保健和計劃生育藥品300多盒,并利用母親健康快車對經過的母親和過往路人進行免費義診。并聯合西關小學開展了以"媽媽--我有多愛您"為主題的活動。期間,發放了致家庭的一封信,對所有師生的母親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并通過孩子們轉達祝福,衷心地祝愿所有的母親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母親節期間,我社區走訪慰問了本村貧困母親,并為她們送去了慰問金,帶去了黨和政府對她們的支持和關心。在宣傳活動中,為廣大婦女宣傳尊重婦女、關愛女性、婦女權益保障、女職工勞動保護、消除家庭暴力、婦女衛生保健等各類法律法規宣傳資料。
3、強勢宣傳,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婦女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我村積極做好活動的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母親用自己無私的愛為生育、哺育、教育子女所作出不懈努力,宣傳母親為社會的發展與穩定所作出的積極貢獻。通過頌揚母親平凡偉大的奉獻精神和高尚的母愛,激勵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熱愛、關心、尊重母親的氛圍,增強為祖國的明天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