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傳承雷鋒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直播心得體會(精選3篇)
觀看《傳承雷鋒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直播心得體會 篇1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體現于外表,更在于其“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溫情。一抹志愿紅溫暖一座城,學雷鋒活動是溫暖一座城市的美麗風景線。_指出:“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開展學雷鋒活動體現著公民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引領社會文明風尚,是提升城市文明的載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是雷鋒精神的精髓,也是他光輝人生的真實寫照。但是,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學雷鋒活動必須常態長效,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拼搏奉獻,才能擦亮“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文明底色,展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人講禮貌、處處是文明”的美好城市風采。長沙創新開展“雷鋒傳人·長沙榜樣”推評、續寫雷鋒日記以及喜事新辦、新鄉賢評選、“文明餐桌”等移風易俗活動,逐漸形成“15分鐘志愿服務圈”,“雷鋒家鄉學雷鋒”活動已成為市民自覺踐行的新風尚。
觀看《傳承雷鋒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直播心得體會 篇2
三月是自豪的,因為它見證了一個平凡卻又一生無時無刻不為人民著想的偉大共產主義戰士——雷鋒。
雷鋒精神,人人揚。其實,生活上也有許多活雷鋒。據新聞報道,在11年10月13日。兩歲的小悅悅在佛山五金廠相繼被兩車碾過。7分鐘內,18名路人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后一名荒的陳賢妹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悅悅并找到家長。一個靠拾荒為生的陳奶奶可想而知身份是多么低微。然而她卻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處于平凡地位精神卻是如些偉大。其實那18位路人不是冷漠而是前段時間新聞那“好人沒好報”的心態逐漸滲透了他們的心,但陳奶奶那無私奉獻的心已溫暖了那十幾位路人的冰冷的心。她是我們全人類的好榜樣。
記得還有一次,媽媽經常給我講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叔叔幫一位大嫂買火車票;幫一位老奶奶找兒子;把自己省吃儉用的津貼寄給災區;幫同班的戰士洗衣服……總之,他的事跡讓我感動。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從小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車上遇見了一位孕婦,因為車上很擠,又沒有座位,售票員只好大聲喊:“哪位給這位大嫂讓個位?”可喊了半天沒有一個人愿意讓坐的。就在這時我想起了雷鋒叔叔那種為人民服務的好品質,我連忙站起來說:“阿姨,你坐這里吧。”阿姨說:“謝謝小朋友!”“沒關系,這都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我看到車上的人都像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底下了頭,但是我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認為雷鋒的精神應該繼續傳承下去。
觀看《傳承雷鋒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直播心得體會 篇3
這天,我和小伙伴們一齊在小區里學雷鋒,做了一件好事:義務撿垃圾!
一大早,我們幾個人在小區池塘集合。池塘里到處漂著塑料袋、易拉罐和廢紙,還有幾條魚的尸體,散發出一陣惡臭!我們強忍著臭味,用竹竿一下一下將垃圾提上來,再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廢舊袋子里。撿了半個多小時,我們最后把池塘的垃圾“大軍”給消滅了。水里的小蝌蚪也歡快地游來游去,仿佛在向我們致謝!
草坪上的垃圾軍隊也很龐大!果皮、煙蒂、紙屑都耀武揚威地看著我們,好像在挑釁:“你們敢撿我們嗎?”我們用塑料袋把垃圾都撿了起來,半晌功夫才撿完。我們幾個也都累得癱在椅子上。但是,我們此時的情緒就跟雷鋒做好事時的情緒一樣:雖然十分累,但是很快樂!
撿拾垃圾雖然看似不是一件好事,但至少減輕了環衛工們的負擔。他們每一天都要起得很早來打掃小區,很累很累!我們撿一個垃圾,不就讓環衛工們少彎一下腰嗎!
很多人都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們雖然沒有像雷鋒那樣做了很多好事,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些事很小!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事很微不足道,就不去做了。其實不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雷鋒就不是這樣的人。我們要向雷鋒學習,向他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學習,讓我們的社會走出更多的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