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人家》觀后感心得_觀《澳門人家》有感(精選4篇)
《澳門人家》觀后感心得_觀《澳門人家》有感 篇1
今年是獻禮劇的大年,澳門回歸這樣的大題材下的小切口,選在一家頗具特色的餅屋中展開,誠然別具匠心。有信,有心,有信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中聯辦聯合出品的35集電視劇《澳門人家》于11月29日登陸央視一套,開播首周酷云指數排名第一,穩居全國黃金檔電視劇榜首。作為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現實主義力作,《澳門人家》聚焦澳門三灣斜街上的百年老店“梁記餅店”,書寫了三代人如何將“梁記餅店”發揚為“澳門良心”的故事,全景展示了澳門回歸祖國前后的發展變遷。
《澳門人家》中這一家人的故事開始了,有喜訊又有悲傷,是大時代的小人物,更是漫長而真實的歲月之歌,這是屬于中國人的時代故事。梁家人后面的故事牽人肺腑,角色們熱熱鬧鬧紛紛登場,然而時光的齒輪改變了什么,又誕生了什么?澳門人家的故事,令人期待。
四百多年的殖民統治,沒有阻斷澳門與祖國的血肉深情。盡管這座城市以中西合璧著稱,但華夏文化代代相傳,與內地的聯系從未中斷。村民沈志亮伏擊澳督亞馬留、澳門熱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線的故事在這里流傳。澳門大街小巷中留存下來的林則徐紀念館、鄭家大屋、葉挺故居,正是一代代愛國人士驅逐外寇、救亡圖存的見證。愛國故事的口口相傳,民族血脈的親子相繼,民間社團的不懈努力,為澳門打下了重重的愛國底色。澳門回歸祖國20xx年,與內地同發展共繁榮,澳門迎來了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
先前,一首《七子之歌》就唱出了澳門與祖國難舍難分的骨肉情。今年,習近平總書記給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們致以節日問候,也勉勵他們把愛國愛澳精神傳承好。“澳門人從來沒有動搖對‘一國兩制’的信任,對祖國的感情一點沒有減少”“澳門回歸后,愛國愛澳已從一種民間情懷轉化成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未來的澳門,不變的是穩定,愛國愛澳的傳統、對國家的情懷不能變”……澳門歷任特首近日接受采訪時,不約而同地把“愛國愛澳”作為澳門回歸20xx年的關鍵詞。從1999年回歸,澳門同胞自發到拱北口岸歡迎駐澳官兵,到20xx年汶川地震,澳門人均捐助善款近1萬澳門元,再到20xx年臺風“天鴿”來襲,澳門市民為救災的解放軍送水送飯,深摯的愛國愛澳之情從未遺忘、愈發熾熱。
《澳門人家》觀后感心得_觀《澳門人家》有感 篇2
《澳門人家》以小見大,聚焦澳門老街——三灣斜街上的百年招牌梁記餅店,以梁家大屋在歲月里的產權變更為戲眼,以回歸20xx年的澳門百姓日常做背景,講述了“永葆中國心”的梁家三代在澳門回歸前后的倫常生活變化。用一個家,一條街的風雨變遷,折射出一座城、一個國家的探索與榮光。”
劇情好,演員好,講故事的方式更好。這部劇是通過梁鼎文一家幾十年來的變化,不斷克服困難,追求幸福生活來體現澳門人民與內地之間骨肉親情的故事。以小見大,由點及面。演員李立群、任達華、江珊、柯藍等已把前期劇情鋪設得扎實、穩當。看點上引人入勝。
其實,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或許經濟條件并不寬裕,但我們相信家合萬事興。梁恒喜歡講祖訓“有信、有心、有信心”,兒子兒媳也都愿意把梁家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看《澳門人家》感受全新的澳門,故事以這樣的開頭,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家的生活態度,可以沒錢,但一定要有規矩。而梁恒受街坊鄰居的愛戴,也點出了所謂德高望重,定要有美好的德行才是立身之本。或許,在富足的今天,我們缺少的正是一些規矩、敬畏、美德以及傳承。
《澳門人家》會幫我打破我和澳門之間的堅冰,溫度是澳門的尋常百姓,此劇視角樸素,通過一戶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以現實主義的白描,一斑窺全豹,向我們打開了通往澳門的另外一扇門,向我們展示了與賭博無關的另外一種視角下的澳門。一組組似曾相識的家庭場景,一張張樸實無華的熟悉面孔,血肉交融,情感相通,一樣的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一樣的仁義禮智信家國情懷。我慢慢走進他們的家門,融入他們的心靈。澳門,還是中國特色的澳門!祖國母親懷抱里的一員!
看《澳門人家》我們能明顯感覺出梁家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心。當年的澳門,還未回歸祖國懷抱,生活在葡人的管理之下,他們的生活可想而知。就像鄭大冠的遭遇,本是小本生意,葡人也會來吃霸王餐。梁家中堂里懸掛著一副圖,上面畫的是梁家人的祖籍福建的景色,人都說睹物思人,梁家人是睹畫思鄉。在那副畫中,寄托了梁家人對家鄉的遙想和思念,梁家發生變故之后,梁鼎文把中堂那幅畫當掉了,他們的不舍之情可想而知。當梁恒和梁鼎文聽到澳門回歸祖國的消息,父子倆都為之一震,就像是分別已久的子女與母親相聚。梁恒牙疼去看牙醫,他想的也是盼著澳門回歸祖國那天。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澳門人家》深入澳門普通民眾生活,歌頌澳門人民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通過描繪澳門回歸發展的歷程,展現澳門人民與內地之間的骨肉親情;通過主角一家人不斷克服困難,追求幸福的歷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時代主旋律。
《澳門人家》觀后感心得_觀《澳門人家》有感 篇3
《澳門人家》雖然只看了前面的幾集,但是我們能明顯感覺出梁家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心。當年的澳門,還未回歸祖國懷抱,生活在葡人的管理之下,他們的生活可想而知。就像鄭大冠的遭遇,本是小本生意,葡人也會來吃霸王餐。梁家中堂里懸掛著一副圖,上面畫的是梁家人的祖籍福建的景色,人都說睹物思人,梁家人是睹畫思鄉。在那副畫中,寄托了梁家人對家鄉的遙想和思念,梁家發生變故之后,梁鼎文把中堂那副畫當掉了,他們的不舍之情可想而知。當梁恒和梁鼎文聽到澳門回歸祖國的消息,父子倆都為之一震,就像是分別已久的子女與母親相聚。梁恒牙疼去看牙醫,他想的也是盼著澳門回歸祖國那天。拳拳之心,可見一斑。希望在之后的劇情里,梁恒能看到澳門回歸的榮耀時刻。
現實生活中,澳門已經回歸祖國20xx年了,這20xx年是澳門發展最快的二十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是澳門的喜事,更是國家的大事。在萬象更新的中華大地,澳門特區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滿園春色的中華民族,澳門蓮花綻放著絢麗迷人的色彩;在親如一家的中華大家庭,廣大澳門同胞始終同億萬中華兒女血脈相通。
黨的xx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心系港澳同胞,對“一國兩制”方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黨的十九大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納入國家“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圖偉業之中,為“一國兩制”實踐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數據顯示,澳門本地生產總值(GDP)從回歸之初的519億澳門元(下同)增加到20xx年的4447億元;20xx年底,累計財政盈余達到5056億元,外匯儲備為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強了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物價保持穩定;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回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xx年的1.8%。
葡萄牙新絲路協進會主席易曼暉表示,澳門是連接中國和葡語國家的經貿、服務、人文交流平臺。“中葡論壇的創立加強了中國和葡語國家間的政策溝通、貿易暢通。‘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推動這一平臺變得更加廣闊,使葡語國家可以接觸更大市場,參與更多項目,共享中國發展機遇。這也將推動澳門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發揮更大作用,為其自身發展創造新機遇。”
中華民族奮進追夢的宏大敘事波瀾壯闊。“一國兩制”實踐的“澳門故事”,必將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堅信,“祖國好,澳門更好”。澳門是國家的一分子,只有與國家緊密連在一起才能真正的發展好。
《澳門人家》觀后感心得_觀《澳門人家》有感 篇4
近期電視劇《澳門人家》熱播,故事圍繞澳門三灣斜街一家百年餅店,從澳門回歸前到澳門回歸20周年為背景,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來展開,雖然好像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情節,但是從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感覺到家國情懷。梁記餅店從做餅來說一直堅持手藝傳承,堅持用誠信、用心手工做餅,有信心能做讓顧客放心好吃的餅,真正做到粱記餅家的祖訓“有心、有信、有信心”;梁記餅家兒子從小喜歡武術,長大后開設武館,學習舞龍、舞獅,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粱記餅家小姑姑從澳門回歸開始參與一國兩制澳門特別行政區建設;粱記餅家女兒積極參與澳門多元化發展,旅游業、食品等,并因幫助澳門建設發展與內地建筑設計師結下一段美好姻緣。從一家普通的粱記餅家及街坊感受全體澳門人民及內地人民都積極參與澳門發展,深切感覺血濃于水、相親相愛以及對國家的深厚感情。
今年20xx年澳門回歸20周年,看到今天新時代的澳門、繁榮安定的景象無不讓人由衷自豪。
20xx年來,中央始終堅持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不干預特區政府自治范圍內的事務。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情系濠江,堅定不移貫徹執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始終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全力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澳門保持繁榮穩定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不竭動力。澳門社會各界更是齊心協力、團結奮斗,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傳承愛國愛澳核心價值,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20xx年來,“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澳門持續顯現。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團體和教育界三個層面形成合力,讓愛國傳統不斷發揚光大。從小學到高中,澳門大部分學校也正確執行了愛國愛澳教育方針,堅持使用“愛國愛澳”主流教材,定期舉行升國旗等愛國儀式,不斷增強澳門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愛國愛澳”已從民間的“個人情懷”上升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這是澳門回歸以來“人心回歸”的重要標志,是澳門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條件,是澳門經濟社會得以全面發展、推進“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民意基礎。“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經過20xx年的風雨洗禮,“一國兩制”這棵常青樹早已深深扎根于澳門這塊沃土,枝繁葉茂、茁壯成長。
20xx年來,澳門緊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宏偉藍圖,事業空間充分拓展,發展天地愈加廣闊,實現舉世矚目的高素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動詮釋了“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的“澳門經驗”,全面譜寫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華章”。這也深刻揭示出:只有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方針,澳門才能保持繁榮穩定的局面;只有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澳門各項事業才能發展得更好、進步得更快。新時代的今天,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國家戰略的落實,澳門可以建立一個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城市聯盟,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連接沿線國家尤其是葡語國家的節點,通過文化、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展開合作,拓展新時代澳門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潛力。
“歲月為證,時光為鑒。”時至今日,澳門這枝“盛世蓮花”早已“紅遍全球”;放眼未來,澳門這枝“盛世蓮花”必將更好“紅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