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精選3篇)
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 篇1
金秋十月,梯田上的花開得正旺,十月金秋,牙合村的人們正忙得“不亦樂乎”。忙著開農家樂,忙著做大做強鄉村旅游,忙著規劃來年的新愿景……
“往年,秋收一過,村民就都閑下來了,可是今年不一樣,在駐村干部的帶領下,我們村變成了鄉村旅游點,看著游客漸漸多起來,我們的干勁就更大了,根本不能停下來。”互助土族自治縣美麗北方梯田旅游服務公司董事長魏靖邦說。
位于互助縣西山鄉最北端的牙合村,因地處干旱淺山地區,村里公共交通不方便,生產生活條件落后,村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天吃飯”和外出務工,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貼上了省定貧困村的標簽。
20xx年10月,省上派“第一書記”李曉俊和扶貧工作隊,帶著精準扶貧的政策和對鄉親們的滿滿牽掛,駐到村里,因地制宜提出了牙合村脫貧致富的思路:聯合周邊的楊徐村共同打造“最美北方梯田”休閑度假村,利用北溝灣梯田錯落有致的地勢和富有韻律優美的自然造型,種植千畝花海;結合原生態鄉村體驗和綠色農家餐飲項目,發展鄉村旅游;融合種植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全村實際情況,分別在八個社科學合理布局產業。
從今年春天開始,牙合村美麗北方梯田的公眾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知曉,牙合村的美麗景色也吸引著無數人紛至沓來。
“客人很多,他們來到這里種種菜,種的是菜,更是一種心情。周末帶老人孩子來,放松放松,接接地氣還是不錯的,又開心又滿意。他們開心了,我也收益了。”牙合村村民鄭榮賢,今年四月份當上了開心農場的管理員,他每天忙碌的工作都是從關注微信消息開始。在開心農場,他指導農場主種菜收菜,幫助他們鋤草澆水,拍下照片上傳到群里,并且提醒每一位農場主不要錯過收菜的時間。
隨著牙合村旅游產業的興起,村里不少人家借機開起了農家茶園。才秀措的開心茶園經過三個月試營業客人逐漸增多,周末天氣好的時候,她的茶園經常是一桌難求。他們用傳統的烹飪方式加工著天然食材,物美價廉的農家菜肴,帶給客人的是家的味道。
“以前我們村里別說有農家樂,就連個像樣的飯館都沒有,自從駐村工作隊來了以后,村里的游客多了,農家樂多了,收入高了,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才秀措一邊打理著手邊的活,一邊高興地和記者聊起來。
西寧市民劉珍告訴記者,從微信朋友圈得知有一處既能賞梯田花海,又能體驗最淳樸的農耕生活,還能吃到最地道的農家飯菜的地方,決定國慶長假來這里放松休閑。
錕鍋饃饃、地鍋烤洋芋、鐵鍋炒雞蛋、手工尕面片……看著菜單上“親民”又美味的農家飯菜,劉珍臉上略顯興奮:“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現在久居城市,反倒渴望再吃一次這種帶著鄉土味的農家飯。”
游客越來越多了,名氣越來越響了,村民的日子也跟著越來越“火”了。
村民魏林泰老人一家世代居住在牙合村,平日里耕地種田,閑暇之時還會做點酸奶拿出去賣,今年春天起牙合村開始發展旅游,老人自制酸奶的銷量也日漸增多。
“我們開發了一個互助最美梯田的旅游項目,今年是頭一年,有點匆忙,還沒把花種好。明年我們繼續種花,實施花田建設,道路、觀景臺都要實施起來,美麗梯田、開心農場、開心茶園都是村民們在公司帶領下開發出來的旅游項目。”魏靖邦對村里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的各項扶持政策,使牙合村旅游業得到健康發展。上山看梯田,山下農家樂,逐漸上漲的人氣讓當地百姓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目前,公司已經完成流轉梯田土地13.33公頃,種植的花卉和經濟作物現已出苗。明年,將繼續流轉北溝灣梯田其他土地,進一步擴大規模。力爭通過宣傳營銷,使“最美北方梯田”成為震撼20xx大美青海休閑旅游市場最給力的引爆點。
“是大美青海旅游發展的巨大變化,給了牙合村發展鄉村旅游脫貧致富的信心。是旅游扶貧讓我們父輩們建造的梯田,煥發新的光彩。是新發展理念為高原貧困山村點亮了小康的夢想。”李曉俊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讓牙合村的父老鄉親們腰包鼓起來、腰桿兒直起來,讓牙合村的大齡青年們都娶上媳婦,讓外村的姑娘們嫁到牙合村成為一種榮耀,實現共同脫貧致富。”
青海四個扎扎實實心得體會 篇3
從心做起,聽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如何才能夠從心出發把工作做得更好呢?好,即完美,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們全心投入,真誠相待。
記得在我的孩提時代有著這樣的記憶:因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我送進了醫院,本來就對醫院有恐懼感,剛一進醫院大門,就一直哭嚷著要回家,醫生還說需要打針,于是在爸爸媽媽軟硬兼施的誘逼下,來到了打針的地方,就見有位阿姨穿立腳點白大褂,戴著白口罩,頭上還戴著一頂白色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一手舉著針,一手拿著棉簽,面無表情地來到了我的面前,我越發害怕,嚇得一直往后退,雖然被父母強行按住身體,但還是不停地扭動,就這樣,折騰了老半天,那阿姨急了,大嚷道:“你再動,再動就給你多打幾針!”還邊責令母親將我按得動彈不得,現在想來,如果當時那個護士不是那么隱,而是微笑癥鼓勵我,也許我就不會那么害怕了吧!
隨著時光的推移,我慢慢地長大了,面對人生選擇時竟然也戲劇化地做了一名護士,成了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當我成為兒科護士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說:既然我也是一名兒科護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來面對生病的孩子,改變我孩提時腦海中那咱面無表情,看上去讓人生畏的護士形象。前不久,有一位6~7歲的小男孩的一句話讓我更堅信我這樣做是對的。第一次給這個小男孩做治療的時候,我就像平時一樣面帶微笑一樣走進病房,他就總是盯著我看,到了第二年,他哭吵著奶奶要找我給他打針,聽他奶奶說本來有護士準備給他打針的,可他硬是不肯,握著小拳頭不讓人碰,偏要找我,于是我就去了,他看到我之后竟然不器了,只是乖乖地伸出兩只小手由我挑選,我很詫異,為什么這個小男孩會有這樣的舉動,但當時沒有問,只是在思考,接下來幾天的治療都由我為他進行的,可由于工作忙,打完了他的針,我便忙著我自己班上的事兒去了,好久沒看到我,他就說打針的部位很痛,要奶奶找我去看他,我去了之后,邊微笑著輕輕撫摸,邊細聲問道:還痛嗎?他眨眨眼望著我說:不痛,其實一點都不痛。到了他出院的時候,我就問他,為什么每次打針都找我,而他說了句讓我非常感動的話,阿姨,因為我想看見你對我笑。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于是我越來越能夠感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必。曾經有人說過。“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是啊,在人的一生當中有誰會不需要護士的細致關心和悉心照顧呢?“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的世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要有一雙愿意工作的手。”新形象的護士是會用她們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無私的奉獻支撐起無力的生命,重新揚起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都重現歡聲笑語~“神話中天使的美麗在于她的圣潔與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麗在于溫馨與微笑。”進入新的世紀,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們的各項工作都面臨著新的環境,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我想要塑造新時代護士的新形象就應該從心開始,從心做起!
人們常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人類情緒中的喜怒誤用東都可以從眼神中表現出來,而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醫務工作者熾熱的眼神和那張被蒙在白色口罩后面真誠的笑臉,要塑造一個城市的新形象,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形象建設,更離不開一個個行業的新變化,衛生部門作為“窗口”行業影響和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新形象,要塑造醫務人員新形象,離不開醫生護士的共同努力,必須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敏的觀察力,棄舊圖新,銳意進取,并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奮力拼搏,不斷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善于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實踐著護理模式由個案護理,小組護理到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及現在的系統化整體護理,不再是像以前那么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將病當作一個整體的人來進行護理。這每一個新的工作方式都是在原有護理工作方式的繼承,者是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