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員工心得:善者建行 善建者行
這句廣告詞的創意來自于《道德經》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
“善建者行”取自第一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善于建設房子的,其房子不會因根基不牢而倒塌;善于抱持某東西的人,抱持住了就不讓其脫離自己。”
善建者:善于建功立業的人。拔:超出、高出。“善建者不拔”,是說一個善于建功立業的人必定從自我修養開始,決不會好高騖遠,去做超出自我能力的事情。
善抱者:善于抱樸的人。脫:脫離。抱樸以德,樸是德的化身,守德才能守樸。“善抱者不脫”,是說一個善于抱樸的人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決不可脫離社會,脫離人民,做自我超脫。
納須彌于芥子
芥子:芥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極其微小。
須彌山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后為佛教所用,指帝釋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萬四千由旬,佛家以“須彌山”比喻極為巨大。
“納須彌于芥子”意為:芥子存在于大千世界,又能于芥子中顯現大千世界。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建設銀行新員工,在踏入建行的第一步開始,就被“善建者行,善者建行”這句布滿玄機的廣告詞所吸引。我在建行的這一段時間,在深入了解了建行的網點轉型的開展、建行的企業文化以及建行人的服務理念和平凡的生活后,我豁然通透,讓我有如歸宿自然本源的感動和幸福。
我在網上也看到了一些關于“善建者行,善者建行”這句廣告詞和對建行的一些評論,贊揚有之、疑問有之,以下我以我作為一名普通的建行員工的身份,以“善建者行,善者建行”這四個字為綱,以我不算成熟全面的感知,來講述我眼中的建行和我在建行的生活。
善
“善”:善良、善行、良好、友好、熟悉、辦好、擅長、輕易。“善者”的“善”既有“善于做什么”的含義,又有“慈善”、“善意”的含義。
從近些年建設銀行的實際情況來看,建設銀行不僅努力致力于網點的環境、區劃、配置設施的改善,還更加致力于企業愿景、價值觀、使命、作風、理念和人才的的培養,其目的就在于使得建行更加善于做銀行,做“中國”的建設銀行,做世界一流的銀行。建行的網點轉型如火如荼的開展,這次轉型不是形式上的轉型,而是全方位的、軟、硬件俱到的轉變,其核心有兩點:一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貢獻力量,爭建行在對公業務上不的完善與進步、為企業的服務力;二是以客戶為中心。調整區劃、改善網點環境、降低柜臺的高度、部分取消玻璃的遮擋,與顧客同高度的服務,面對面的對話,無不是在給顧客提供良好的環境、感受建行的友好。做好顧客的分流,提高工作效率,使顧客可以享受更方便快捷的服務,減去長時間排隊等候的煩惱。建行也在加強員工的業務技能的培訓與提高,要求員工的業務熟練、擅長,服務規范,業務的分工化、合理化,不再一人全能,而是團隊協作,作到效率與技能的提升。
與此同時,建行還做了大量的公益性工作,像“中國貧困英模母親建設銀行資助計劃”“中國建設銀行資助貧困高中生成長計劃”、捐助失學兒童、建設希望小學、提供助學貸款,以及向“春蕾計劃”、“母親水窖工程”、“白內障光明列車工程”等社會公益團體捐款等諸多方面,無不體現著建行的善行。令人感動的不僅如此,還有的是千千萬萬的普普通通的建行員工都在身體力行的為國家的富強、企業騰飛,加班加點做著“螺絲釘”的工作,流著不為人知、不為名利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