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后感影評心得精選_看《少年的你》感想(通用3篇)
《少年的你》觀后感影評心得精選_看《少年的你》感想 篇1
《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現(xiàn)實的電影,輻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是一個青春期少年們從迷惘孤獨,走向彼此救贖,終與世界和解的成長故事。
看過一句話,“人們大部分怪異行為,歸根結(jié)底都是因為缺愛。”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每一次承受父母、老師和身邊人人身攻擊似的責備,他們的心中就會留下心理陰影。這樣一種自卑怯懦的心理到了青春期就變得尤為敏感,影片中的陳念正是一個這樣敏感又有點自卑的小女生,影后周冬雨把這個角色詮釋的很到位,她的眼神里有孤單,有倔強,還有對溫暖的渴望🤞
但是同時這是又一部令人揪心卻又不失溫暖明媚的影片,它的英文名字是Better Days,像主題曲《我們很好》林俊杰所唱的一樣,“我們很好,不需要任何人祈禱” ,多么慶幸陳念遇到的是小北❤️
小北是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大男孩形象,這一點與易烊千璽還是很貼合的,比較觸動我的是易烊千璽的演技,這絕對是一個“劇拋臉”,完全沒有《長安十二時辰》中腹黑小狐貍李泌的影子,在這里是一個叛逆變拗高冷,但是卻一心一意對念念好的男孩子,他的眼神讓我看見了一種執(zhí)著的愛,而不是一種甜甜的喜歡,這很重要,因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兩個孤獨的人相互依托,共同成長的故事,眼神應(yīng)該是一種超脫于喜歡之外的感覺,四字弟弟把這種感覺演了出來,可塑性很強。且小北是一個層次性很強的角色,外冷內(nèi)熱,通過叛逆的外殼來保護自己內(nèi)心的柔軟,千璽有把握住這種感覺,沒有一味地耍酷。
電影有句宣傳文案很打動我,“總有一個人是少年的你”,希望屏幕前每一個人生陷入無助和迷茫的人,都能尋得屬于自己的依托與熱望;也希望,我們都能堅定的成為一個溫暖的人,盡管光亮渺茫,依然借你以光✨
這是一部金馬獎制作班底的影片,有著愿意為了情節(jié)不顧形象剃寸頭的小生👦🏻和小花👧🏻,值得一看~最后借易烊千璽的一句歌詞結(jié)尾:去追~去闖~去乘風破浪,就算鞋很臟,也笑得像國王👑
《少年的你》觀后感影評心得精選_看《少年的你》感想 篇2
目前為止片子的評分是8.7分,但我相信不止一個人覺得它不值這個分。
片子以校園暴力作為選題,比較新穎,符合當下的校園問題。但校園暴力只出現(xiàn)在影片的前半段,后半段基本在演一場刑事案件,除了鏡頭和音響在提醒我這是一部電影,我差點以為在看普法節(jié)目。
影片的特點在于鏡頭時長都非常短,配合大量特寫。導(dǎo)致電影越來越趕,到最后基本成了快閃,結(jié)局愣是沒看懂。要不是通過最后熒幕上打下的字才知道陳念自首了,我都搞不清楚發(fā)生了啥,比上課聽老師講ppt還云里霧里。
而且電影的重心不知道在哪,說是愛情片又不是愛情片,說是校園暴力結(jié)果霸凌別人的被殺了,說是刑偵片又不是刑偵片。要說探索人性吧…女主角考了632,結(jié)果回去自首了,這本是很糾結(jié)的一個事,但因為周冬雨在片中哭戲太多了,直接弱化了她在這段的情緒,看上去很干脆的就同意警察去自首了,根本都算不上對人性的闡述。
影片還有Bug,陳念在高考時礦泉水瓶放在桌上,還擰開喝,要知道高考礦泉水瓶是不能放桌上的。
有些地方說教意味太濃了。黃覺演的警官本身作用無多,出現(xiàn)幾次基本都在說教,第一次吃火鍋他說“人長大了才學(xué)會同情…(校園暴力)不只是那么簡單”,影片最后還要加一段易烊千璽對制止校園暴力的呼吁。
電影對于青少年暴力事件刻畫十分細致,可在片中的另一些方面,卻遮遮掩掩含混不清。含糊其辭的解釋了魏萊的家庭影響了警方和校方,卻沒有闡述這就是社會的黑暗面,掌握在一些成年人手中的權(quán)利間接成為了校園暴力無法解決的屏障。
我看到這部電影排名前幾的高贊評論談到的都是對校園暴力的感想,即使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也只能算是觀后感,與電影無關(guān)。只能說讓你產(chǎn)生共情的是校園暴力,不是這部影片。
導(dǎo)演是想把片子拍好,可是太刻意了。太刻意了。導(dǎo)致影片的故事都沒有講好。
周冬雨穿監(jiān)獄服那一幕我看到了。但是閃得太快了,讓人云里霧里。說我傻就傻吧,再傻也不跟你們撕逼,就這樣。
對不起大家,我必須要在這里掛一個人,因為他太可怕了,我都不認識他他上來罵我sb,關(guān)鍵還跑去我其他影評里罵我。所以他罵我我要在這光明正大罵他傻B
順便給他點建議。他要是能把翻我空間這個精力放在他的工作中,就不會隱藏在網(wǎng)絡(luò)背后,活得那么悲哀了吧。
《少年的你》觀后感影評心得精選_看《少年的你》感想 篇3
不多說廢話,先說優(yōu)點,再說缺點。
第一:“臉部”
面部,是人類情緒最集中的地方,這部電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1.周冬雨給胡小蝶披上校服,回頭凝視正在拍照的學(xué)生,那個瞬間被一個手機屏幕定格,下一個鏡頭,“少年的你”四個字出現(xiàn)在屏幕上。
2.四字被群毆,周冬雨被混混的手下抓住,讓二人親吻,面對面貼緊唇部,是二位主人公的初次相遇。
3.周冬雨沒有固定的住所,原因是她的母親被騙去做傳銷,她售賣的劣質(zhì)產(chǎn)品,恰恰是“面膜”。
4.片中雖然不乏打架和欺凌的戲,但每一次受到的實質(zhì)傷害都體現(xiàn)在面部,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讓男女主人公二人更加貼近,結(jié)尾審訊室里的對視和玻璃里的面部倒影是全片的高光時刻(但我并不清楚為什么這個時候還有一些女生在笑)。
第二,鏡頭(指前半段)
1.胡小蝶跳樓,周冬雨下樓時,鏡頭猛地一推,從全景變成特寫,再跟著周冬雨的腳步不斷后拉,我的視線一下就被調(diào)動,不由得坐直身體。
2.周冬雨給胡小蝶蓋上衣服之后,俯拍回眸特寫,接教學(xué)樓上學(xué)生紛紛拍攝視頻的仰拍鏡頭,個體和群體的對抗和壓抑瞬間被展現(xiàn)。關(guān)于“人”和“建筑”的空間呈現(xiàn),在壓縮空間的逃跑戲中也有運用。
3.冷光座位上的紅墨水特寫⇒ 暖光(回憶)胡小蝶臉部特寫環(huán)繞鏡頭,手機屏幕周冬雨面部特寫⇒ 胡小蝶面部特寫很有意思。
4.女二號小團體的審訊戲,以太陽和云層的空鏡頭作為過渡鏡頭,之后審訊室內(nèi)的打光是自下而上的光,審訊戲結(jié)束之后,有以太陽和云層的空鏡頭作為過渡鏡頭結(jié)尾,審訊室內(nèi)的冷光和自然太陽暖光的對比很出色,非常厲害的情緒營造。
5.和警察老師的談話戲,以周冬雨背對幾個大人的鏡頭作為開場。周冬雨雖然在前景,但她的部分卻是被虛化的,說明權(quán)力主體在后景的大人們身上,之后的幾個正反打鏡頭里,周冬雨和“大人們”都沒有交集,唯一形成雙人鏡頭的是周冬雨和班主任同框,但即使是同框,班主任還是處于虛化狀態(tài),說明周冬雨對他并未產(chǎn)生信任關(guān)系。
6.周冬雨和四字的關(guān)系遞進:從相遇的面對面正反打,到接觸的四字想侵入周冬雨畫框但并未成功,再到前后行進的同框虛化,到受傷后同床的真正的two shot,雖然沒有用臺詞明說,但二人的關(guān)系確實是清楚地展現(xiàn)了出來。《忠奸人》里德普和阿爾帕西諾的關(guān)系遞進的人物鏡頭和本片有些相似,但那部更高級。
第三,情緒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評價《少年的你》,我可能會說“只有情緒,沒有人物”。這并不是在否認周冬雨和四字的表演,而是導(dǎo)演的意圖就是這樣。第一部分我說過本片一直在強調(diào)“面部”,其實還有一個部分,那就是“腳部”,“面部”是集中展現(xiàn)情緒,“腳部”則更多的是為了調(diào)整情緒的節(jié)奏而出現(xiàn)。面部和腳部,一個是情緒的爆發(fā)點,一個基本上看不出明顯的情緒,二者的交叉配合,像音樂一般美妙。
優(yōu)點說的差不多了(其實主要是我只能記得這么多,不像有資源的電影可以隨時拉片),簡單說說缺點。
第一,前后兩部分割裂太大,前半段是優(yōu)質(zhì)電影,后半段淪為三流懸疑片;第二,臺詞實在有夠惡心,我在金羊群里說“如果這部電影改成無臺詞默片,我一定會給五星”,這種抄襲東野圭吾的矯揉造作的十八流女頻網(wǎng)文臺詞讓我一陣陣反胃;第三,鋪設(shè)的主題太多太雜,結(jié)果哪一個都沒有真正弄好,有些可惜。
結(jié)語
作為初中時代被欺凌過的肥宅,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的確有一些共鳴,也會突然出神,想起一些并不美好的回憶,但還好已經(jīng)過去了。這種電影的出現(xiàn)無疑是很好很好的,但今天看電影的時候,滿場的歡笑和屏攝一下就把我拉進現(xiàn)實。是啊,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