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心得體會范例集萃(通用3篇)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范例集萃 篇1
20__年5月14號,我校組織了首屆研學旅行,很榮幸參加此次活動,帶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參觀了登封市大自然文化園。
在去大自然文化園的大巴車上,孩子們和導游一起暢談古今,從十三朝古都洛陽到安陽、鄭州最后到我們登封,孩子們喋喋不休的談笑著,唱著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其樂融融。就這樣我們來到了位于登封市南一環的登封大自然文化園園里,首先欣賞了許多精美的木雕藝術品,孩子們被眼前的工藝品所吸引,無不為藝術家鬼斧神工的雕刻所嘆服,認真的記錄著筆記;緊接著孩子們與天外來客親密接觸,親身感受隕石的吸引力,還認真觀看隕石下落的視頻,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然后我們又來到活字印刷術室,孩子們感受我們作為文明古國所傳承下來的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排版、上墨、鋪紙、拓印…孩子們賣力的制作著自己的作品,展示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下午我們觀看了各種各樣的礦石,金礦金光閃閃,放解石晶瑩剔透,藍水晶墨綠發亮…大自然蘊含著各種寶藏,老師還帶著七八年級的學生查看元素周期表,激發他們對即將要學習的一門新課-化學課的興趣;觀看完礦石后,我們馬上到達實驗室親手測量了礦石的密度。由于是利用剛剛學過的阿基米德原理來測量密度,孩子們積極動手,討論熱情。最后,我們來到了拓片室,進行了本次旅行的最后一項--拓片。一天的旅行即將結束,孩子們格外的珍惜最后的時光,一個個賣力在拓片,完成著屬于自己的作品。
通過研學旅行活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環保意識、探究意識,提高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基本的觀察、比較和辨別能力。培養學生敢于表現、學會傾聽、樂于分享的能力。
通過研學旅行活動,我也看到了孩子們的另一面,看到孩子們積極探索,樂于研究,討論熱情,不再僅僅是在班級里做著枯燥無味的數學題,他們大膽的展示著自己的才華。真的是不虛此行。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范例集萃 篇2
這次研學旅行給了我一次鍛煉的機會,也讓我受益頗豐。
研學旅行培養了我認真、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前的我遇到一點困難總是會責怪父母、暗自生氣。但是在研學旅行中,我體會到了父母的不容易,我們只經歷了短短幾天的辛苦,就已經叫苦不迭,但是父母卻日復一日辛勤工作、照顧我們,卻從來沒有喊過辛苦。以前不懂事的我總是不懂得體諒父母,研學過后,我知道了父母的不易,知道了感恩,知道了生活的美好。
研學旅行培養了我的細心和耐心。有一次,我們上了一節剪紙課,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紙,要我們用小剪刀沿著線一點點剪開,這可難倒我了,因為平常的我就是個“小馬虎”,鄰桌的人都剪了一大半,我開始著急了,但是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著急,對我語重心長教導,“別害怕,多點細心和耐心,我相信你可以成功。”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嘗試著慢慢剪開,我耐住性子,一點一點的剪,在我的堅持下,終于剪好了,還剪得很精美。通過這件事我知道,凡事就怕耐心和細心,只要掌握這兩個法寶,很多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這次研學旅行,培養了我堅毅的品格。練軍姿是最枯燥的辛苦的環節,雖然滿頭大汗,但我依然堅持下來,因為從教官口里,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訓練強度,比不上軍人訓練強度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能克服這一點點辛苦呢?
研學旅行心得體會范例集萃 篇3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學生去研學,我們一共去了四個地方。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洛陽民俗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主要展覽的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生活器具、婚俗、壽俗、繡花等等,我們去的第一個展覽廳是刺繡廳,進門首先看到的是古代女子的衣飾,古代女子的衣服非常繁瑣,大大小小一共有十幾件。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云肩、飄帶、衣裙、還有《紅樓夢》里面賈母頭上常戴的的絲帶,那是成年女性的代表,原名:幄頭。在刺繡廳我們看到了古代女子穿的鞋子,古時候人們以小腳為美。因此他們講究“三寸金蓮”。女子七到八歲時就開始裹腳。裹腳時要把除大腳趾外其他的腳趾全部折在腳下面,想想都很疼。
最后,我們又來到了生活器具廳,里面展覽的全是古時候人們生活的必須器材。我先看到了古時候的飯盒,飯盒上有精致的浮雕,中間有一個飯盒我認為是看的,上面有一朵美麗的菊花,纖細的花瓣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樣,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可見那位工匠在制作時的一絲不茍。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美麗的飯盒。古時候人們發明的這些器具都很方便,完全不亞于現代的高科技。
民俗博物館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古時候的知識,也讓我見識了古人的智慧和才華。我要好好學習,長大把家鄉洛陽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