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護理心得體會
2口腔護理的方法
日常的清潔護理:(1)選用軟毛牙刷,每日早、晚各1次刷牙。每餐前、后要選用1:洗必泰漱口,以每2h1次為宜。(2)必要時用棉簽或棉球蘸生理鹽水或蘇打水在口腔內容易積存污物處擦拭。清潔舌腭時,不要觸及咽部,以免引起惡心。(3)口有義齒者應取下義齒放在清水杯中保存,禁用熱水浸泡。(4)禁止化療患者抽煙,鼓勵咀嚼,促進細胞活動,促進唾液分泌。昏迷患者不能張口,用開口器撐開口腔,器具要每用1次清潔1次。操作者操作前、后要洗手。用的棉球不可過濕,且要經過高壓滅菌。(5)測試口腔ph值選用合適的溶液。中性者選用1:5000呋喃西林液,偏酸者選用2%碳酸氫鈉治療或0.3%雙氧水,偏堿者選用2%硼酸溶液。(6)對所有病例事先采集口腔細菌進行培養并做藥物敏感試驗,針對性應用2%蘇打水或朵貝爾液漱口,預防口腔黏膜炎的發生。
3感染時的護理方法
感染時的護理:(1)交替使用雙氧水、洗必泰和制霉菌素護理口腔感染療效甚佳。(2)口腔潰瘍:①口腔出血:齒齦滲血者使用無菌棉球或明膠海綿局部壓迫止血,或用2%碘甘油涂于齒齦邊緣處,有消炎止痛和止血作用。腎上腺素稀釋液、云南白藥和大黃止血膜對口腔出血均有效。口腔黏膜及舌部有多個血泡者,口腔護理動作應輕柔,使用棉簽時其尖端不可暴露于棉球外或纏上紗布,以冰水浸濕可有助于控制出血,用冰水和冰鹽水漱口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嚴重出血者若血小板較低及時輸入血小板懸液。②破潰表淺用錫類散、冰硼酸水2次/d.③破潰深者用75%酒精清潔潰瘍周圍皮膚后,用生理鹽水清潔潰瘍部位,有壞死結痂者先用金霉素軟膏涂局部,痂皮軟化后清除,創面涂1%~2%龍膽紫或用1:5000呋喃西林紗條濕敷2~3次/d.
4加強飲食營養
鼓勵病人多進食。注意病人飲食的習慣和嗜好,針對病人的不同嗜好調節食物品種,保證高蛋白、高維生素攝入,引導病人多參加娛樂活動,增進食欲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同時要避免堅硬或纖維多的食物,防止損傷黏膜或嵌入牙間隙,一旦食物嵌塞,應教會病人正確地去除嵌塞物,防止剔牙時損傷牙齦,用軟毛牙刷刷牙及含漱液漱口。
5討論
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機制:(1)強烈的化療可加重白血病患者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缺陷;化療可使感染發生更加頻繁和嚴重,持續時間也更長。(2)細胞毒藥物易導致口腔的生理屏障受損,引起口腔炎、舌炎、咽炎,原有的致病菌可通過上述創面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3)化療藥物對黏膜上皮細胞的直接損傷作用。通過抑制dna合成而影響細胞再生、成熟和修復過程,引起口腔黏膜潰瘍。(4)化療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常伴有中性粒細胞減少,造成口腔局部感染。(5)化療后由于胃腸道毒副作用使患者飲水、進食減少,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口腔內寄生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自潔作用減弱,產生吲哚、硫氫基、胺類等破壞口腔內環境,導致口腔黏膜受損而形成潰瘍。(6)由于大量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的應用,使口腔正常菌群受抑,某些致病菌、真菌異常繁殖,引起口腔潰瘍感染。(7)有研究證實早期口腔潰瘍與單純性皰疹病毒i型有關,為機體內潛伏病菌被激活所致。(8)初診白血病患者及化療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常有中性粒細胞減少,加之飲水、進食少,口腔寄生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自潔作用減弱,產生吲哚、硫氫基及胺類等引起口臭,破壞口腔內環境,導致口腔黏膜受損而形成口腔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