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精選3篇)
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1
自從來到大學,我做過很多的志愿服務活動。
我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經常去老年活動中心,到那里陪老人聊天,和他們講講我的大學生活,講講自己的家人,感覺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就是自己的親人一般。每周末我都會過去陪他們,這都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每次看到他們,我就不由得興奮起來。當他們也耐心的給我講解他一生經歷的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也收獲了很多,仿佛也去經歷了他們的風風雨雨。我覺得這就是成長。
我還參加義務支教活動。和孩子們在一起,給他們講一些我所了解的科普小知識,感受做一名老師的樂趣。同時也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快樂,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孩子永遠都是最天真可愛的,他們也是最需要關心和保護的,我在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過程中,不僅帶給他們更多的愛,還有快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快樂中學到一些知識,這就是我參加支教的意義。
我還利用暑假的時間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每天自己的接觸對象就是村民,通過和他們的交流,了解一些問題,從小的問題分析出我們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大問題。在這次活動中,我想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也教會了自己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我感覺是在真正做了志愿服務之后,才對這句話有了真正的理解。把志愿服務當作自己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每天都盡力去幫助別人,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被愛。最后我十分感謝有這么一個活動給我機會講述我的故事,希望有更多的人參加到志愿服務的活動中來,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的和諧。
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每當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的時候才發現自我對家所盡的職責太少太少;
每當應對妻子、女兒無耐的面孔時才發現自我的內疚有多深。作為一名志愿者我是合格的,但作為丈夫和父親我卻又是一個失敗者,我多們渴望兩者兼得,但應對無數期盼和重托,又怎能停止前行的腳步,更多時候僅有艱難抉擇和取舍。
每當應對尷尬和無賴猶豫要放棄時,每當累得身心疲憊想要停下腳步歇一歇時,總能看到無數的青春身影在召喚,總能看到無數需要救助的人在期盼。每當看到、想到這些的時候,自我的委屈和辛勞又算得了什么。有時候多一點耐心就多一些關愛,有時候多一些參與就多一份愛心。做志愿者不僅僅只是付出,而更多的是收獲,因為我們付的是出汗水收獲的確是歡樂。作為隴南青年志愿者?會的組織者,團隊至今,我們組織開展了無數次愛心活動,搶險救災、關愛農民工子女、敬老助殘、支教、環保等等,受到了來自社會各方應對我們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贊揚。是我在感受到無數欣慰與感動的同時,也感受到每一個志愿者身上煥發出來的那種人格魅力和對志愿服務事業的無限熱情。
我渴望社會的和諧能帶來更大的繁榮,我期望我們的身邊不再有貧困。既然人生賦予我選擇的權利,我選擇做一名志愿者,因為公益事業總需要有人付出,總需要有人去擔當。所以我要感激每一位和我一齊從事社會服務的志愿者以及每一位關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因為大家的參與和支持不僅僅是對我的鼓勵,更是對我成長過程的鑒證和鞭策。
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3
為一名服務社區志愿者,在服務與奉獻中,我體驗著這份“志愿”的神圣與高尚,雖然活動只是由一些看起來平凡的小事組成。但是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都可能對服務的對象產生巨大的影響。
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可以起到一個拯救者的作用。當我們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時候,心里會覺得很幸福,覺得終于為社會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志愿者不是單純的奉獻,我們也可以從活動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就是一個受益者,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增強了組織能力,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我并沒有夸大的意思,當你身在其中的時候就會明白,在奉獻與勞動中,自己便會不知不覺得成長起來。社區志愿者服務活動,是近年來各地新興的一項公益事業,要做好這項工作,作為服務社區的大學生我們更要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營造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建立并完善進社區下基層志愿者服務組織向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個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愿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志愿者的活動,也為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讓我們為這一事業來奮斗吧!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