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節祭英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3年清明節祭英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50多年前,在中華大地上,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最后一滴血。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國家獻出了生命;有的為了建立新中國而前赴后繼;也有為了祖國的繁榮而獻出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危險的時候,是你們用自己的血建起了長城,他們是中國的驕傲。我們紀念烈士,就是要永遠不忘他們為人民做出的一切,永遠不忘他們的遺志和追求。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要為去世的親人掃墓。而我和爸爸來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來看看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
早晨有些小雨,天空灰蒙蒙的,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我懷著沉痛和敬佩的心情走進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烈士們高大英勇的雕像。走到第二層,是中國解放戰爭時和解放戰爭后犧牲的烈士。我看到胡氏六烈士,為了解放戰爭一家六兄弟壯烈犧牲,葛玉芳和李厚坤夫妻,陳伯平,秋瑾等烈士的英勇事跡。在吳斌叔叔紀念展視頻中目睹了他在被鐵塊擊中后的驚魂七十六秒:緩緩停車,打開車門,疏散乘客。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幾十個人的安全。還有四位年少烈士,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八歲,最大的也只有十六歲。
2023年清明節祭英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2
通過清明節的主題教育,讓同學們了解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另外還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一些習俗,清明節的歷史由來。通過這次主題教育,還讓學生來緬懷先烈,知道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活動時間:4月2日
活動地點:
活動過程:
(一)利用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和清明節的習俗。
(1)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2)祭掃烈士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二)讓同學們體會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1、小組內交流班會體會。
2、指名讓學生體會,及時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3、引申: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歹徒、小偷、壞人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是不是能像革命先烈那樣舍身為人呢?我們能不能非常機智的與歹徒等做斗爭呢?你都有哪些機智的方法與同學們分享呢?
4、作業:利用假期得時間跟自己的父母去祭掃先祖、參加植樹活動,為祖國添綠色。
(三)師生總結。
今天,在《清明時節憶先烈》的主題班會中,我們同學既了解了清明節的一些知識,又知道了一些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跡。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們能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2023年清明節祭英烈主題班會心得體會 篇3
這次培訓學習,首先是觀摩五年級一班主題班會活動,接著魯麗老師又做了開好主題班會的專題講座,最后候校長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培訓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與體會:
一、班會背景分析:
這主題班會使我感受頗深,因為在我們的學生生活的小環境中,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非常普遍。而現在的學生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長輩沒有禮貌,對同學沒有熱情,對班集體漠不關心,對自己學習的要求不高,責任感差,紀律意識談薄,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這次的主題班會圍繞“如何化解親子之間的矛盾”展開。
二、設計過程:
聽了班主任陳瑩的總結之后,知道這次班會的準備非常的充分,提前了好幾個周就進行了動員活動,對整個準備過程做了具體而細致的安排,進行活動分工,盡量讓每個同學都能自愿承擔相關的分解任務,使他們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并且在活動前和每一位家長聯系,使家長做好配合工作。
班會活動設計:
主題:化解親子矛盾
班級:五年級一班
主持人:班主任
1、從整個班會課的開展來看,流程清晰,環節緊湊
活動步驟:班會由“親子矛盾千千結,親子矛盾千千解,親子矛盾千千語,”三部分組成。通過情景劇表演,聽音樂,講故事,小組討論等形式展開,形式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教育。特別是情景劇貝貝放學回家后一家的活動,凸顯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然后圍繞親子矛盾展開活動。最后,主題班會伴隨英文“家”的公益廣告班主任做最后總結。這次班會,是以協同教育理念為指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的一次很好的嘗試。
2、“師生、生生”互動
通過班會的方案設計、籌備、以及班會的實施過程都是一個動態生成的復雜過程,始終由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師生,生生互動,使主題班會取得最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育性、創造性和趣味性結合
本次主題班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使同學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促使學生深刻理解父母的不易,使家長明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努力做到教學相長。
對主題班會的觀摩與專題講座的看法:
主題班會到底是什么課?它是會?是課?其實主題班會課不是會,也不是課,而是一種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動的特殊活動,是一項道德教育活動。在實際工作中怎樣開展一個班會呢?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
首先,根據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確立和策劃班會的主題。主題班會是班集體建設的一項必要活動,它可討論思想品德問題,也可以討論班級工作,還可以讓學生談認識、交流思想、介紹經驗,開展表揚與批評。開好主題班會,首先要確立與策劃好主題。主題的策劃,具有導向性作用,它將確立班會的發展方向,并達到預期的目的。
其次,要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組織形式并加以實施。班會的主題確立和策劃好之后,第二步就是選擇形式和實施問題。班會的形式要符合青少年的特點;要不拘一格、豐富多彩,要充分做好動員、準備工作;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把班會的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統一起來,融為一體。主題班會要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寓思想教育于生動活潑的形式之中。空洞的說教是孩子們最討厭的,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另孩子們對班會引起反感。另外,形式上要不拘一格,采取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開好主題班會,除了要有好的主題之外,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樣和生動。
經常采用的形式如下:
(1)主題報告會;
(2)演講和競賽;
(3)座談和辯論;
(4)社會調查成果匯報;
(5)文藝表演;
(6)經驗介紹等。
再次,充分做好發動、準備工作,充分的準備才能使班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準備的過程本身也是不斷教育學生的過程。當然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題班會的策劃與實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更重要的是發動學生,使學生成為班會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主任的指導思想是通過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出來的,因此,在準備、組織召開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指導學生,讓學生既當主人、又當參謀,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由老師包辦代替。
最后,開展主題班會要注意的問題:班會活動是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是對學生實施情感教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為班主任應該多些指導,多些鼓勵,多些支持學生參與其中,親身感受。一節好的班會課,不在于排場要多鋪張,形式要多豐富,而在于學生能否從中有所體會,有所感受,有所收獲。班會課后,班主任應該就該班會進行必要的總結,點出重點,或給學生一個溫馨的提示,或給學生一個正確的指引,或給學生一個暖和的祝福,這樣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從而實現教育和育人的目的。
總之,主題班會最重要的是活動的潛在價值和活動意義的延伸。因為主題班會的表演形式只是一個中轉站,主題班會的實質是“點化生命”,關注學生課前課中課后整體和諧的發展,讓學生的生命充滿活力,使學生體會自己生命的力量和價值。進而使學生的每一個活動成為構成他們生命整體的一部分,使班會以外的收獲不斷拓寬,促使同學們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自主發揮,促使同學們能有效地進行自我對比和學習、自我教育與反思、自我要求與完善、自我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