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德育作業(yè)心得體會(通用3篇)
暑假德育作業(yè)心得體會 篇1
今年的暑假真是忙碌而充實的一個假期,在繼續(xù)教育的培訓學習中,收獲頗豐。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習到:
1、當代教育形式下的教師要是一個全面手,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樹上有十只小鳥,開槍打死一只,還剩幾只?”當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面對這道題目時,他們已經(jīng)不用我們所認為的慣性思維來考慮了,而是添加了些許時代元素。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了提高個人素質已經(jīng)非常緊迫。
2、要有深厚的師愛。
正如講述老師說的在教學中激勵表揚一定要及時,她還運用了生活、家庭、教育具體事例加以說明;學生犯錯時,不要批評他,要給他機會,要給足學生面子,送學生人情,做一個有心的人,注意拉近學生的距離,給學生以關心和鼓勵。要為學生服務,高老師班里的學生大部分是貧困家庭的孩子,為了培養(yǎng)他們自尊,自強的精神,他們通過撿塑料瓶等勤工儉學活動點滴灌輸,我們也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通過一些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不是單純的說教,這樣效果更好些。
3、要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
老師送給我們三個快樂。一是順境時要助人為樂。助人是快樂之本。二是要知足常樂。因為幸福本無固定的標準,幸福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感受。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樂,不能氣餒。因為世上萬物,福禍相依,風水輪流。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都是正常的輪回規(guī)律。心理學也告訴我們人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能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每天的沮喪心情會傷害人的身心健康。我們在工作時把這份快樂帶給同事,帶給學生,而在家時帶給我們的家人和朋友,那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豐富多彩的。
總之,教學一定要改變過去那種老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痛苦的狀態(tài),改變以犧牲學生的童年幸福為代價,獲取成年幸福的錯誤觀念。其實童年失去的幸福長大后是補不回來的,因為童年的幸福指數(shù)是成年后幸福指數(shù)的半徑。所以我們要使學生會學、好學、樂學,使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土,使校園成為學生們成長的樂園,使他們真正體驗到童年的幸福。
暑假德育作業(yè)心得體會 篇2
為了讓小學生在暑期度過快樂有益的時光,我校從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出發(fā),在暑假期間,讓其親身體驗社會、家庭生活,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接受鍛煉,增長才干,自我管理,在實踐中把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不斷地內化為學生的自身的素質,統(tǒng)一布置了暑期小學生“德育作業(yè)”暨開展暑期小學生德育教育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1、練字:堅持每天練字,具體內容由班主任通過班級群下發(fā),開學后驗收。
2、“好書伴我成長”讀書活動: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造就美好人生!家長為孩子買2—3本書(推薦目錄發(fā)班級群)待開學后同學們進行分享。
3、“朗讀大比拼”:教育部提出會朗誦要成學生基本功,請家長利用“為你讀詩”軟件(手機、電腦等均可下載),督促學生完成1—2篇美文朗讀錄制。
4、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每天整理一次自己的房間。
5、學會一項生活技能:學做一道菜、洗衣服、洗澡、整理衣柜、包餃子等,將自己學會的成果可以拍照發(fā)班級群展示。
6、影視賞析:學校通過班級群推薦適合學生看的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
7、作業(yè)展:1年級暑期旅游照片展、2—3年級我的暑期閱讀照片展、4—5年級我的暑期生活作文展,報名時上交。(照片5寸、作文用學校的作文本寫,開學后選取優(yōu)秀作文進行展示)
請家長首先督促、指導孩子完成學校布置的德育作業(yè)、學科作業(yè),其次鼓勵孩子多看健康有益的影視節(jié)目和書刊;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去旅游,體驗不同的風景,讓您的孩子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為了孩子的進步和健康成長,懇請得到您的支持與配合!
暑假德育作業(yè)心得體會 篇3
作為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頻繁的接觸中,稍有一些體會。我覺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無處不在的,不只是在學習上、思想上,也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在學校,我經(jīng)常深入到學生中,關心他們的飲食、衛(wèi)生、安全。我深知,只有不斷接近與學生的距離,闖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容易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到更多東西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揚長避短,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學生純凈的靈魂。有一些在學習上或思想上比較落后的同學也就是很多人稱之為“差生”、“后進生”。這些特殊群體,往往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和我的感情最為融洽。因為,我在他們身上所發(fā)的時間和精力最多,注入的關心和愛最多。我的腦海中深深記著陶行知老先生的告誡——“人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當然,對學生的愛也不能是溺愛,特別是對那些學習較好的“優(yōu)秀學生”,這些學生往往成績優(yōu)秀,思維活躍,自我感覺良好,有時候一些同學不能很好的珍惜,有一種優(yōu)越感,甚至于輕視其它同學,對這些同學流露的點滴不好的傾向,我并沒有簡單處理,聽之任之,網(wǎng)開一面。“教不嚴,師之惰”,我不時會對這些現(xiàn)象敲一敲警鐘,以慈父般的愛來嚴格要求,使他們克服自身弱點,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