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煙日體會
7.吸煙減少母乳分泌量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吸煙對嬰兒的另一有害影響是減少了母乳的分泌數量及質量。研究人員稱,吸煙婦女產后兩周時產乳量比不吸煙婦女少21%。產后4周時少分泌43%,而到產后6周時,則差別達46%,吸煙婦女乳中脂肪含量比不吸煙婦女少19%。如母親停止吸煙后其乳汁分泌量便上升,說明停止吸煙后,吸煙的不良影響便會減弱或消失。其機理尚待研究。
8.吸煙并服避孕藥婦女易患心臟病
婦女吸煙又服避孕藥可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的危險。美國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對5779名18~44歲的婦女進行普查,發現7.4%的婦女既吸煙又服避孕藥,其中1.1%每日吸煙超過20支。研究分析表明,吸煙并服用避孕藥的婦女比一般人群急性心梗發生率高200%。
美國研究人員對二千多名婦女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天吸煙25支以上并同時使用口服避孕藥物的婦女受害最大,她們比不吸煙婦女患心梗的可能性大13倍。研究說,吸煙和避孕藥物使血液凝塊的可能性加大。日本研究報道,吸煙同時口服避孕藥的心肌梗塞死亡率比不吸煙者的心肌梗塞死亡率高達11.7倍,年齡越大,吸煙時間越長,其死亡率越高。所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口服避孕藥物說明書上注明不要吸煙。
9.婦女吸煙促進衰老
早在1928年美國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玻爾醫生研究細胞生物學時,便首先提出缺氧可使衰老加速的理論。吸煙形成長期缺氧及體內雌性激素分泌減少而致提前衰老。美國學者把一部分年齡相仿的吸煙婦女,根據吸煙時間的長短及吸煙量的多少,劃分四個組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吸煙時間長,吸煙量大者進入絕經期早,嘴唇和眼角過早地出現皺紋,牙齒發黃,皮膚粗糙,失去富有彈性豐潤的外表,過早地出現衰老的一些征象。
10.吸煙與婦科腫瘤
北京醫科大學婦產科《吸煙和婦科腫瘤的關系》的報告指出,通過回顧性調查,271例已確診為各種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與375例年齡匹配的非婦科癌患者及正常婦女作對照,發現宮頸癌與卵巢癌在吸煙婦女中較不吸煙者的相對危險度高,前者為4.4,后者為2.8。家庭中被動吸煙者比無被動吸煙者發生宮頸癌的相對危險度高2.5倍。有文獻報道,尼古丁及其代謝產物可丁寧(cotinina)在吸煙患者的血清、尿及陰道分泌物中,均較不吸煙者高;可丁寧在被動吸煙者血清中也升高。
乳腺癌:丹麥對3240名接受乳腺x線檢查的婦女調查發現,吸煙20年以上婦女患乳腺癌危險增加30%,吸煙30年以上者這一危險增加60%;吸煙者癌癥發病比不吸煙者早8年。美國癌癥研究中心認為,近年來婦女乳腺癌發病率增高,同吸煙這個環境因素有很大關系,大多數患乳腺癌婦女的第一病因便是吸煙。他們對60多萬名婦女進行的6年跟蹤調查表明,吸煙婦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煙婦女高25%,而且吸煙越多,吸煙時間越長,婦女死于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宮頸癌:挪威發表的一項以6000名婦女為對象的9年隨訪調查表明,吸煙婦女比不吸煙者患子宮頸癌或惡性腫瘤的機會高出50%,尤其是每日吸煙15支或更多及煙齡達XX年以上者,比不吸煙的婦女患子宮頸癌的機會高80%以上。而長期積累于子宮頸細胞的煙堿,是導致癌變的主要因素。報告還發現,如婦女的丈夫或男友是煙民,每日跟他一起生活的女性,患子宮頸癌的機會比配偶不吸煙的婦女發病機會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