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服務崗心得體會
下鄉前我一直認為義教是一種很常規的教學,帶給他們的是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新的知識,對學生方面就沒有太多的想法。下鄉后感覺很意外,發覺短短10天能帶給他們的真的很有限,包括知識在內,也許我們能帶給他們的更多是短暫的快樂吧!
今年下鄉和往屆的有所不同,我們全部隊員都是班主任,分成4個班,每個班大概有5個隊員做班主任,這是很新穎的一面。然而,教學工作開展之后,我們漸漸發覺這樣安排也有很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耗費了比較多的人力和精力。因為如果一個班要搞活動的話,基本上隊員都應該在場,這樣就很有可能出現后勤,調研等方面的人員不足,從而影響整個隊伍的正常運作。好,下面就來談談我們2班的班級管理吧。首先,先來介紹一下我們班4個班主任,映麗,榮菊,淑君和我,有點特殊,我們只有4個,其他班就有5個。然后,我們4個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除了上課外大多數是用在了加強我們與學生的溝通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等。第一天下午我們班的見面會是先以我們4個合唱老歌《朋友》開始的,然后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逐個自我介紹,并且說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在接下來的10天當中,下午下課后,我們曾經一起在草地上唱歌,玩游戲等,還有就是在教室內玩搶答游戲、一起學歌例如《真心英雄》、《明天會更好》、《祝福》等。這次下鄉我幾乎每天都在唱歌,沒辦法,有時接受懲罰和調節活動氣氛時會經常用到。也就是因為這些,我們班的學生都開始喜歡上了唱歌,喜歡和我聚在一塊唱歌。所以說我個人來說在今年下鄉可說是大展了嗓音,只要唱得開心,就樂在其中了,呵呵!
另外,我們在班級的文化建設方面,有舉辦過圖書角、心愿墻等,來增強大家的凝聚力和學生學習交流的氣氛。關于圖書角,我們還專門進行了一個圖書管理員的競選,這些主要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挑戰自我的平臺,而且,上臺競選的學生還不少呢。而在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方面,我們4個基本上是一致認為一開始就要盡快記住他們的名字并且把名字和人對上號,因為這樣可以很快拉近我們與學生的距離。剛開始我也只記了一些學生的名字,不過后來通過課前的點名和活動,終于漸漸地記住了他們。接著就是日記。日記是我們陽光義教隊的傳統,并且交日記也是以學生自愿為原則的。日記交上來之后,我們4個班主任都有批改的,其實與其說是批改,不如說是相互間的交流和了解吧。通過學生的日記,我們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在每天上完課后的收獲及想法,因此,日記就成了我們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然而,日記的批改卻是件“大工程”。其實,有時我們中午在看,晚上還在看,因為我們都很認真地在了解學生,順便記錄一些學生的問題等,基本上大多數隊員都是這樣的,有時開例會開到很晚,但我們都還在堅持著,很難得,很感動,真的。從這些細節我自己深深感受到我們這個隊伍的與眾不同,那種用心,團結,凝聚力……正與我們的隊歌《相親相愛一家人》相互映襯。
在下來的溝通方面,我們則側重于對特殊學生的關注,其中一個是比較安靜,并且喜歡單獨一人的女生,我們通過和她聊天,了解了一些情況,然后也對她做了一些思想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好了很多,在之后的班集體活動中,我們發現她開始漸漸地融入到同學當中了!但這樣往往會忽略另外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安靜的學生,因此,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盡量兼顧到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