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心得體會十篇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1
小記者一年一度的夏令營活動開始了,在探訪完西安國際園藝博覽會后,我們便向中華民族黃帝軒轅氏的陵墓出發參觀。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術,制倍律,創醫學等。
而黃帝陵就位于陜西省黃陵橋山之巔,沮水環繞,群山環抱,環境幽雅,號稱“天下第一陵”。
當我們進入黃帝陵,映入眼簾的便是青山綠水——綠的好似染了顏色的小河,兩岸上蒼翠欲滴的柳樹以及環抱陵墓的座座深綠色大山,再加上陣陣微風和新鮮的空氣,讓人感受到了真正大自然的美麗,仿佛置身于仙境。
再向里走,能看到一個很大的祭壇,祭壇的兩邊有著十多口大鼎,祭壇中還有一個大殿,殿中有著始祖黃帝的浮雕塑像,塑像展現了軒轅黃帝的崇高形象以及令人敬仰的恢弘氣概。
山上,有黃帝廟,黃帝廟呈四方形,廟門是朝南的,氣勢非常雄偉,門額上還寫著幾個大字“軒轅廟”。廟院內也有大殿,大殿的門額上還懸掛寫有“人文初祖”四字的大匾,非常醒目。大殿中間安放著巨大的黃帝牌位,上面寫著“軒轅黃帝之位。”
廟院內還有著黃帝親手所植的樹木,據說這棵樹木已經有了四千多歲了,到現在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高有19米呢,樹干下圍有10米!有諺語說它是“七摟八鳰半,疙里疙瘩不上算。”被稱為“世界樹之夫”還有一棵高大的古樹,也有幾千歲了,聽導游說,人們都稱它為“掛甲柏”或“將軍樹”
這次的游黃帝陵也就結束了,在這里,我第一次感到了始祖黃帝的偉大!是他開創了原始文明,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品格和五千年華夏文明的一個象征,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為此而感到驕傲!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2
黃帝陵素有天下第一的美稱,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大年初一,我們迎著微涼的雪花,來到了黃帝陵。
黃帝陵前區氣勢恢宏,約有10000平方米的廣場的地面上,選用了5000多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征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明。
廣場北端為軒轅橋,軒轅橋用花巖石料砌成,軒轅橋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顯得粗獷古樸。軒轅橋下的湖名為印池,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云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添加了無限的靈氣。
軒轅橋北端為龍尾道,共設95級臺階,象征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止的寓意。登上廟院門前,向遠處望去,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入廟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軒轅黃帝親手種植的柏樹,柏樹蒼勁挺撥,冠蓋蔽空,葉子四季不衰,層層疊疊,像一個巨大的綠傘。
柏樹北端為祭祀廣場,廣場內香火鼎盛,廣場的兩側有石鐘和石鼎,石鐘和石鼎兩側,畫著龍的旗迎風飄揚。祭祀廣場北端為軒轅廟,軒轅廟中央的屋頂上面有一個圓形的缺口,缺口下有墨玉刻制的黃帝浮雕像,四周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獸。
軒轅廟北端為一個隧道,穿過隧道就看到了一條小路,小路旁的林子為民族同心林,林子里的樹千姿百態,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山峰聳立,有的如巨龍盤繞。
出了民族同心林,我看見一個休息廣場,坐在休息廣場上,望著彎彎曲曲的路,我望而卻步。可當我想回去的時候,想起了爸爸說的做事要善始善終。出了小路,看見了深藏在橋山中的黃帝陵冢,陵冢前面有一個祭亭,飛檐翹起,氣宇軒昂。
參觀完了,回望黃帝陵,心里感慨萬分,黃帝陵古柏蒼翠,莊嚴肅穆,民族之魂,中華兒女之根。我們只有奮發有為才不愧于中華兒女。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3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古物建筑,那么,我也想介紹一下我們家鄉的名勝古跡。
黃帝陵,又稱天下第一陵,位于我的家鄉——陜西省黃陵縣,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它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也是游客喜愛的圣地。
黃帝陵的陵墓里掩埋著黃帝的衣物和靴子。這來自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黃帝要馭龍升天,老百姓們不舍得他,于是就抓住他的衣服和靴子,想挽留他,但是最后還是沒有能留住。不過,幸運的.是,他們保留了黃帝的衣物和靴子,并把它們埋在了橋山之上,所以黃帝陵又是黃帝的衣冠冢。
黃帝陵被橋山之上的蒼翠古柏環繞著,要想走到陵前,必須要先爬“神道”,在爬“神道”的227個臺階時,你就會有一種嚴肅、莊重的感覺,而且還能沐浴到陽光與柏樹的清香。在距離陵前200米的路上,有一塊古老的石頭,上面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馬”的字樣,以此表示對黃帝的尊敬。繼續向前走,不久你會看到一座20多米的筑高臺,旁邊一塊石碑上刻有:“漢武仙臺”四個字。這也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當年,漢武帝率領大軍路過黃帝陵,停兵祭祀,同時,他很羨慕黃帝能升天成仙,為了自己也能成仙,于是就讓士兵連夜筑起了一個高臺,然后站在上面祈禱成仙,所以后人稱為“漢武仙臺”。“漢武仙臺”的右側是一排精雕細琢的五彩盤龍門,穿過龍門就來到陵前,現入眼前的是一座古樸的亭子,紅色的柱子,五彩的琉璃瓦。亭子里面擺放著一個很大的香爐和供桌,亭子旁邊還有一座巨大的祭祀鐘,源源不斷的游客前來拜祭。亭子的后面就是黃帝的陵墓,陵墓不大,墓碑是著名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題詞的——黃帝陵三個字。站在這里我似乎能隱隱聽到人們對黃帝的禱告之詞以及悠揚的祭祀鐘聲。
黃帝陵是我們黃陵龍鄉每一個守陵兒女的神圣殿堂,我們都會小心翼翼地呵護它,將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好好傳承下去。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4
今年春節,我來到了媽媽的故鄉——陜西,開啟了我的尋根之旅。陜西遍布著中華民族早期的古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帝陵。
黃帝陵,顧名思義,就是黃帝的陵墓,它坐落在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黃陵縣。
我剛剛步入黃帝陵。一座規模不大卻莊嚴肅穆的土丘出現在我的面前。土丘正前方的神廟里,供奉著黃帝的神像里。神廟里常年香火不斷,煙霧繚繞,游人絡繹不絕,大家都會在黃帝神像前上一炷香,表達敬仰追思之情。陵邊的植物十分豐富,有樹,有藤,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小草。讓黃帝陵披上一層綠裝。其中種植最多的是柏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龍角柏”。黃帝陵的整個形狀猶如一條盤起來的龍,在龍頭位置的兩側種著兩棵柏樹,猶如龍的角,因此得名”龍角柏”,象征著黃帝的堅毅勇敢,品德高尚和浩氣長存。
走過黃帝陵,我們又來到專門用于祭祀皇帝用的祭壇。祭壇前面是一個巨大的方形廣場,祭壇建立在高處,從廣場到祭壇,共有九九八十一級臺階。祭壇有一個巨大的正方形穹頂,穹頂的正中間又開了一個圓形的洞。從洞里向上望,可以看到碧藍的天空,代表著“天圓地方”的含義。我站在祭壇上向下望,仿佛看見了當年在這里舉行祭拜黃帝的場景:文武百官站在臺下,天子站在臺上。鐘聲,鼓聲。號角聲,仿佛震得地面都在顫抖。舞女在祭壇下載歌載舞;樂班演奏著莊嚴隆重的樂曲,真是一派宏偉的景象。如今,很多全球的華人每年都會從世界各地聚集在這里祭拜我們共同的祖先。
我繼續往外走,看見了當年黃帝親手種植的柏樹。它位于軒轅廟內,高約20余米,周長7.6米,挺拔蒼勁,冠蓋蔽空。它已經有5000余歲,那雄偉的身姿,不正象征著我們中華兒女堅強不屈,蓬勃向上的精神嗎?無論經歷怎樣的艱難困苦,這種精神必將代代傳承下去,引領我們的祖國走向繁榮昌盛。想到這里,我也不禁心潮澎湃。我會繼承這種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5
黃帝陵位于陜西省黃陵縣境內,被稱為“天下第一陵”,軒轅黃帝是我們的祖先,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所以我們來緬懷軒轅黃帝。
踏過龍池上的軒轅橋,就來到了軒轅廟,進入廟門,一棵遮天蔽日的古柏映入眼簾,那是黃帝親手種植的柏樹,樹干粗大,聽說七個大人手拉手合抱都圍不過來呢!古柏群中還有一棵漢武帝甲柏,漢武帝曾在上面掛過鎧甲。黃帝腳印石上的腳印特別大,讓我們想象黃帝是個多么威武的.英雄啊!走出古柏群,就來到軒轅殿,軒轅殿前有鼓臺、鐘臺、56面龍旗和青銅牛鼎。軒轅殿有一個圓天窗,這就是天圓地方的景象。每年清明節,海內外的炎黃子孫就會來到這里,祭祀軒轅黃帝。可惜我沒有機會親眼目睹壯觀的情景。
接著,我們乘車上山去黃帝陵。
我們沿著石階爬山,兩旁還有許多明星栽的柏樹苗,到了黃帝陵的陵墓前,許多人都在這里祭祀。黃帝的陵墓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者“黃帝陵”三個大字,還是郭沫若寫的呢!
我們繞著黃帝的陵墓走了一圈,旁邊有許多柏樹,是全國最大的柏樹林。兩棵龍角柏好象已經死去,但導游說卻是有生命的,太神奇了!它們像龍一樣,直插云霄。真讓人景仰。
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6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們要努力地實現它。中國夢也一樣,它需要每一個黑眼晴黃皮膚的中國人去付出和努力,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裕、繁榮昌盛、強大、美麗。
五歲的時候,媽媽送我去學國際象棋,看到那些運動員在賽場上努力拼殺,為祖國爭得榮譽。當五星紅旗在賽場上飄揚,國歌在賽場上奏響,那一刻,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國際象棋大師……
六歲的時候,我上小學一年級了,看見老師在講壇上侃侃而談、神彩飛揚、答疑解惑、魅力四射,那一刻,我想成為光榮的人民老師,傳播知識,然后桃李滿天下……七歲了,看見姥姥得了風濕,天天腿疼得睡不著。我立志要去當醫生,要醫好姥姥的腿,讓姥姥免去病痛。給全天下的患者解憂……
現在我長大了,一個最終的夢想在我心中發芽,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科學家,站在知識的頂端,讓更多的神十二、神十三……飛上藍天,造福人類,為祖國爭光,成為祖國的驕傲。
讓我們插上夢想的翅膀,向著未來的中國展翅飛翔,祖國因為有我們,因為有我們的夢想參與,煥發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我會一直堅持著,只為心中的夢想,努力著,奮斗著,直至走向輝煌。睡夢中,我仿佛聽見了歌聲,坐上高鐵去北京,去看看故宮和萬里長城,去實現我的中國夢……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7
今年10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參加了衢州市教師培訓中心組織的全市中小學骨干教導主任培訓活動。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是“久旱逢甘露”,因為我之前一直在德育線上工作了5年,轉任教務工作才一個多月,剛好在工作中碰到了許多困惑。我和很多參訓的教導主任一樣,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此次學習,不辜負上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囑托,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并且學以致用,更好地開展好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
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期間聆聽了市教育局翁副局長,市教研室徐主任及林祝、張紅霞、毛水菊、鄭亞君等領導、專家的精彩講座,參觀學習了嵊州實驗小學和新昌實驗小學,我從中學到了許多可行的做法,收獲很大,我感覺自己在今后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時也對自己以后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
一、關注學生的發展,對學生負責。
教學管理工作要本著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去抓,教務處工作要以“對每一位學生學業成長負責”為出發點,全心全意地服務和指導教師、學生的教學工作。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多給以熱情幫助。堅持與學生平等相處,鼓勵他們談自己的想法,盡量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習慣。只有當學生接受了你,才可能以主動的態度接受你的教育。科學施教同時要求教師不斷地完善自身、提高業務水平、擴大知識面,我想,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樂崗敬業,定會有所收獲。
二、為教師的發展著想,對教師負責。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要發展、要生存必須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我們要組織新型的教學研究活動,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教學研討活動中來,增強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積極宣傳發動廣大教師撰寫論文,讓教師有一個練兵的機會,學習的機會,積累資料的機會。貫徹上級的有關教師培訓精神,能認真布置,及時宣傳,使廣大教師能及時領會,并能通過校培、自培、應用達到熟練掌握運用于教學,服務教學,讓教學受益,學生受益。
三、加強服務參謀意識,對學校負責。
作為教導主任,能正確定位,努力做好校長的助手。協調好教導處成員,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在校長的指導下,制訂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計劃、青年教師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實效性,并注意總結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
2、制訂教導工作方面的有關規章制度和檢查考核制度,負責好教學工作的月常規檢查,期中抽測和期終檢測工作,為學校考評教師提供依據。
3、關心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安排好興趣小組活動,組織好學生的競賽活動。
4、組織好備課、聽課、評課工作,負責指導各科教研組工作,審查教學計劃,組織好教研活動。協調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疑難。
四、不斷發展自己
一個專業型的教師,無疑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廣博的知識、師德高尚、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型人才。那么,一個專業型的教導主任,應該是怎樣的呢?我個人認為:首先自己應該是教學的行家里手。其次應具有教務管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學增長,以公服人,以績樹威信”。
總之,作為教務主任,在學校負有一定的責任,在新的形勢下雖然感到有一定的壓力,但是要上下形成合力,上對校長負責,下對教師和學生服務,切實落實好自己的職責。
在這次培訓中,收獲最大的是在我校當前的教學管理工作走入瓶頸的情況之下,對如何調整教學管理措施,重新讓我校的教學工作步入正軌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在專家的引領下,我意識到要從兩個方面入手: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2、加強教學環節的過程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下一步在這兩方面要進行規劃,落實細節,抓出實效。
衷心希望市教育局對我們教務主任培訓的工作能持之以恒,對我們能有后續的培訓,而不是一次就結束。我想,我們的業務管理能力的提高最終會反饋于學校的教學工作,反饋于學生的成長。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8
最近,我們班有漂流過來一本新書——《福爾摩斯》探案選集。
福爾摩斯是個大偵探,偶然,他認識了華生醫生。福爾摩斯的觀察力很強,能很快辨認出你是什么職業;他破過很多案例;他擁有正義感……一百多年來,這部著作不但沒有在時間的長河中被銷蝕,反而被沖洗的更加光亮!
《福爾摩斯》的作者是阿。柯南道爾,他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偵探小說家,被人們譽為“偵探小說之父”。他塑造的大偵探福爾摩斯更是打動了中外讀者的心。
讀完《福爾摩斯》,我感受到了福爾摩斯正義的精神,也感受到了一點——正義永遠能打敗邪惡!
藕絲說起福爾摩斯,我又想起了一件我與伙伴們之間發生的事,有一次晚上,慧慧叫我去樓下玩兒捉迷藏,我下去之后,又叫了好多伙伴玩。不一會兒,伙伴兒們到齊了,我們的游戲開始了!剛開始,我和慧慧找,我學著福爾摩斯辦案時的方法。我想到小琳在玩之前不小心踩了一腳泥,她走過的地方一定會留下腳印!果然,不出我所料,我找到了她,她還說我真是個“小福爾摩斯”哩!
福爾摩斯真是個擁有正義的人!他的正義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9
“你爺爺呀,是個放風箏的人,你奶奶呢,就是那個漂漂亮亮的風箏。那條項鏈呢,就是風箏線。線一旦斷了,風箏就會掉下來,掉到塵土里……”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讓我終生受益的書名叫——《蜻蜓眼》。
書名怪怪的,我一直以為這本書講的是跟蜻蜓眼睛相關的有趣故事。原來蜻蜓眼是杜梅溪爸爸送給奧莎妮的結婚禮物,是兩枚戰國時代用琉璃制作而成的.價值連城的珠子。故事凄美感人,讀著讀著,人物在眼前不停地晃動著,我的眼淚也不爭氣地跟著流下來。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馬賽偶遇法國女子奧莎妮,兩個人一見鐘情,相愛、結合后生下四個兒女。二戰時期,杜梅溪帶著妻子回上海居住,奧莎妮漸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給家庭帶來了溫暖。在那個動蕩年代,她的異國血統也給這個家帶來了災難。小說以奧莎妮的孫女阿梅的成長為線索,并勾勒在那特殊年代一家人相扶相幫、相濡以沫的動人情景。
在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打劫》這一章。當時上海有許多人都變得沒腦子,成天喊著“打倒”的口號,打倒那些他們認為的外國間諜,奧莎妮成了他們打倒的對象。而阿梅的爺爺永遠會用他那寬厚的胸膛去阻擋這一切;奶奶依然給了阿梅最幸福最快樂的童年;阿梅將一只紙折的小船放到緩緩流動的江水上,那是一封感恩的信。
到底是什么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世間最溫暖的東西又是什么?
——親情!我該怎么去形容它?終于在《好詞好句》中找到了這樣一段話:親情,是一個火爐,給飽受風霜的人送去溫暖;親情,是一把風扇,給炎熱的人送去一絲絲涼意;親情是人間最為牽掛的情。
我想:今后也要像阿梅那樣,體貼、關心家人,懂得感恩!
黃帝陵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體育老師讓我們做一個沙包。我一到家,就準備好了布、沙子、針、線,還有剪刀。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動起手來。
我先模仿媽媽的樣子添了添線頭,然后嘟著嘴,瞪著眼,想把線頭鉆進去。可線頭像細小的螞蟻,怎么也不肯鉆進自己的洞穴。我試了一次又一次,就是鉆不進去。我真想半途而廢,這是想起媽媽說得話:“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我往線頭上一看,原來線頭上有毛毛,頑皮的毛毛擋住了線頭前進的去路。我立刻拿剪刀把毛毛剪得平平整整。我又屏住呼吸,左眼睜,右眼閉,快速一穿,竟然成功了。為了防止線從針孔里溜出來,我還打了個結。
接下來,我把布對折,然后左手拿布,右手拿針,生硬地扎了進去。突然,我的左手感覺到鉆心的疼痛,我趕緊扔下針,緊緊地捏著我被扎的大拇指。不久,一條紅色的小溪破皮而出。我想起媽媽縫時特別簡單,手像蝴蝶一樣飛來飛去,針好像小鳥一樣來回穿梭。我忍著疼痛,擦了擦血跡,繼續接著縫隙,終于縫好了一個小袋子。
接著我住沙包里裝沙,可裝一些沙,漏一些沙。沙子不像我想得那般聽話,我又加固縫了一遍。這次,沙子聽話地呆在小袋子里,我把小口子縫好,沙包就完成了。看著自己做好的沙包,我有一種成就感。
做沙包的過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失敗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