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翻譯心得體會(通用3篇)
英語翻譯心得體會 篇1
獲悉全球俄語筆譯文學翻譯大賽的相關訊息后,我就決定要參加這次比賽,對于廣大的俄語學子來說,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展現自己的機會。
20__年三月份我滿懷激動地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文學翻譯之旅,首先通讀全文,排查生詞,再根據文章上下文從我的腦子里搜刮合適的詞句來表達原作者的意思。在這期間要考慮到中俄文化差異,熟語諺語中俄采用的不同形象等問題。原來我一直不喜歡讀翻譯文學,因為總是覺得怪異,文字,表達通過翻譯后變得不那么行云流水。自己翻譯了之后才知道翻譯的苦!
大概四月份我完成了我的初稿,我恬不知恥地以為自己翻譯得還不錯,于是甚至都沒有校對重讀就發給了敬愛的華老師,當時華老師正在西伯利亞學習進修,百忙之中抽空幫我修改了譯文,委婉地質疑了我的中文水平并要求我仔細斟酌后修改譯文,我經過兩個星期的修改后,又進行了一次大膽嘗試――我再一次把譯文發給了華老師,華老師再一次對我的中文水平表示擔憂。于是至今我也沒敢把譯文發給華老師,而是向我在俄羅斯的閱讀老師伊琳娜尋求幫助,老師非常認真熱心地幫助了我,她用俄語給我解釋了文章的風格和主旨,大晚上的還在幫我操心我的翻譯,如果不是這兩個老師,我覺得我不會在這一次翻譯中了解到翻譯的艱辛,不論何種翻譯都需要大量的準備,不能浮躁,要靜下心去體會,嘗試和作者建立起思想的橋梁。
不論最后結果如何,在翻譯的過程中很開心能有這兩位負責、博學、專業能力強的老師的幫助,我覺得我收獲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并且開始享受翻譯的過程,這些比拿獎還要讓我滿心歡喜!
英語翻譯心得體會 篇2
每當朋友知道我在廣外高翻翻譯專業的時候,他們一般會接著問:“你是翻譯什么語言的?”可見,挺多人對廣外高翻還是不太了解的。所以首先呢,要跟大家明確一些高翻學院的信息—廣外高翻學院本科只有一個專業:翻譯專業,但不是各種語言的翻譯,是英語和中文。
對于高翻學院另一個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填報志愿。在高考后那本厚厚的報考指南的書里,廣外有兩項專業很讓人混淆——“翻譯”跟“英語(高級翻譯)”。因而經常有想報高級翻譯學院的同學填錯了志愿。這里讓我來解釋一下:
“英語(高級翻譯)”是英文學院的英語專業,高級翻譯方向;
“翻譯”才是高級翻譯學院的翻譯專業。
所以想報高翻學院的同學們記住了,填的是“翻譯”。
那么,這兩個專業有什么區別呢?這樣來說吧,英文學院的英語(高級翻譯方向)的.學生畢業拿的是英文文學學位,高翻學院的學生畢業拿的是翻譯文學學位。也就是說,前者的專業是英語,翻譯是方向,而后者的專業是翻譯。
正如一位學姐說的“專業選得好,天天過得像高考”,翻譯專業的學生日子過得并不輕松。一方面,翻譯是需要不斷練習,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才能見成效的;另一方面,翻譯要求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較寬的知識面,這使得我們需要不斷地去學習語言,去了解盡可能多的知識。我自身對翻譯專業的感覺是:前途是光明,道路是相當艱辛的。也因高翻學院是各種學霸出沒之地,學習氛圍是相當不錯的。當然,競爭也是存在的。
高翻學院最特殊的一點,就是研本一家親。在高翻這樣一個小學院里,本科生跟研究生交流接觸的機會相當多。研究生跟本科生一起參加各類體育、學術比賽,一起辦迎新晚會。很多人都說高翻學院的迎新晚會是最溫馨的。
英語翻譯心得體會 篇3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即將結束《英漢翻譯教程》的學習。通過學習,我又掌握了一門新的英語學習技能,也初步了解了英漢翻譯的基本要求與要領。簡而言之,就是獲益匪淺。
英漢翻譯是一門建立在綜合能力基礎之上的學科,囊括了全方位的知識以及中西文化的差異。不管是對個人能力以及日常積累都有較高的要求。前我一直有一種誤區:認為只要掌握大量的詞匯,翻譯起來就會很容易,認為翻譯只不過是把大量的詞匯拼接連接在一起。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這門課程時驚覺自己原來的思維是有多么的狹隘。當翻譯一句話時,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組合。勉強組合在一塊時不是錯誤百出,就是很Chinglish.
首先,英漢翻譯應遵循“忠實,通順”的標準。所謂忠實,就是忠實于原文的內容。由于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一句英文在歐美人看起來順理成章,而在我們中國人看起來就會極其別扭。我們就會在翻譯過程中不自覺的用上自己的思維,因而改變了原文的意思破壞了原文的風格。通順就是指原文語言必須通俗易懂,符合規范。譯文必須通順,避免死譯,硬譯,符合規范。把原文的內容適當的表達出來,既不能改變扭曲,也不能增加或刪減。如“Heisseriouslyill”.就譯為:“他病得很厲害”。有人為了追求漢語的“漂亮”譯為“他茍延殘喘”,這就得不償失了。
其次,翻譯分為三個階段:理解,表達,和校核。準確理解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注意上下文的關系在翻譯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在翻譯時采取直譯或者意譯兩種方式。有時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直譯和意譯結合起來使用。主要取決與具體的情景。校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不可忽視。即在翻譯時要經過反復的推敲,已到達最好效果的翻譯。
翻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做好的事。我們在日常學習中必須注重積累有關英譯漢方面的知識以及基本方法。了解基本英漢語言對比(詞法和句法)。通過對比,掌握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以及所對應的意思,在翻譯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的運用。避免造成錯用,誤用,鬧出笑話。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語言的發展,很多英語單詞已經不再緊緊局限于其原有的意思,更有了擴展。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擴充自己的積累。同時,我還學習掌握了英譯漢時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增詞法,重復法,省略法,以及詞義的轉義等等。還有關于各種不同句型的不同翻譯方式。如定語從句,被動語態,狀語從句等等,這些在書本上都有系統的介紹。我們在日常練習的時候也要避免為了做題而做題,要在過程中學會理解,應用這些方法。
我還體會到理解和翻譯并不是一回事,幾個人的理解相同,翻譯成的文字風格可以是不同的。通過學習,我了解到可以直譯的就直譯,只要把詞序調整一下,保證通順,不致引起誤解就好。如果不能直譯,可憑借各種翻譯技巧,在不偏離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對句子的結構作一些變動。方法也好,技巧也好,都是為忠實、通順地再現原作這個目的服務的,其功效自不待言,但并非萬應靈藥。任何方法在應用中都有其限度,過猶不及。如果一味死搬教條,盲目遵照翻譯的規則,過分依賴這些翻譯的技巧,最終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果。優秀的翻譯者會在在實踐中經常數法并用,因人因文而異,并無一定之規,主要靠自己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和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才能最終達到得心應手、曲盡其妙的境界。
經過學習,我確實獲得了不少的進步以及在本學期的翻譯學習中,我們獲得了翻譯專業應具備的一項技能,也對下學期的漢英翻譯學習有了初步的計劃和想法,以后學起來的時候亦不會無從下手。我相信我在今后的翻譯道路更加寬闊平坦,我會再今后的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技巧,是這些寶貴經驗成為翻譯學習的寶貴財富,力爭做一名合格的英語人。
我也知道只是經過這學期的學習,我還有很多缺失以及不足的對地方。像中西文化這方面我就做的不是很好,經常在翻譯時會弄不清具體的背景知識而做出錯誤的譯文。翻譯的時候也會出現措辭不當的現象。我還需要繼續的加深關于這方面的知識。翻譯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但是也不是高不可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積極學習進取的心,無論何時何地不能失去對翻譯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有勇氣克服它。翻譯本就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積累,應運的過程。我有信心在未來的學習中會越走越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