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聽課心得體會(精選3篇)
心理健康聽課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學習,我真正認識到了教師的心理健康和學生的健康成長、社會文明的發展、尤其和每個教師的生命質量息息相關。充分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談舉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接受知識,反之,就有可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通過這次學習,明確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提供科學的有效的幫助和指導,以促進學生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健康心理輔導是通過人際交互作用,促進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適應的助人自助的過程。它可以為健康正常的人提供一種促進自身人格成長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境。
三、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要補充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并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通過學習培訓,提高了自己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及任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心理健康聽課心得體會 篇2
在心理課上,我學到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無論是與親人還是朋友交往,我們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用一個寬容的心去待人,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與親人朋友的關系,使我的身邊少許多爭吵,多許多的愛與溫暖。心理課的老師很用心,教育方式也不同,教我們怎么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怎樣對待和父母的爭吵。上這樣的心理課,不僅增長知識,還得到新的感受。上心理課,我學會很多知識和道理。我知道當彼此遇到誤會,要換位思考,要寬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說出來。通過上課,我變了很多,希望有機會上更多這樣的課。
上課的老師很棒,很詳細,很活潑,上課沒多久,同學們就被老師感染了,也都活躍起來。經過上課,我的知識更豐富了,辦法更多了,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按老師教的方法合理去對待每一件事,打開心扉與別人溝通,不與別人產生隔閡。
我第一次上心理課,開始很緊張,以為要把自己的心里話當那么多同學的面說,有些不好意思。后來我明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用有顧忌。以后有什么事情,要站在別人的立場或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只顧自己,而不想想他人的心理是否受傷。我很高興,現在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筆財富。
心理健康課令我受益匪淺,我感悟到人世間愛的可貴,學會了與人共處,我會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愛,報答愛。就讓我們乘著愛的翅膀去騰飛!
在心理課上,我學到很多知識,也回答了很多問題,我還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下決心改正。上心理課的老師講課很有特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希望學校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通過上心理健康課,我懂得了怎樣尊敬父母,怎樣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怎樣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他人。
通過上心理健康課,讓我終于感到人生的珍貴,感到要孝順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為我們操心,不讓他們為我們擔心,我們還要關心身邊的人,讓每個人得到關心。
心理健康聽課心得體會 篇3
本學年有擔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感到現在學生的心理情況更復雜,這就要求班會課的形式要豐富多樣,因此讀了《高中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這本書。
所謂心理輔導活動課,就是指以班級為單位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運用心理輔導的理念和技術,借助團體動力,促進學生心理成長,包括完善健全人格、提高適應能力、開發自身潛能的一種活動課。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正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點和重要途徑。
本書把輔導目標分為六個單元來實施,通過課內輔導和課后延伸是學生獲得心理成長,達到以下目標。健康的自我意識;合理的情緒管理;和諧的人際關系;適度的異性交往;明智的生涯規劃;科學的學習方法。了解生涯規劃對于人生發展、一生幸福的重要意義,激發確立奮斗目標的強烈愿望;了解職業規劃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了解明智的職業選擇需要建立在認識自己和了解職業的基礎上;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條件儲備,初步確立自己的職業方向;能夠制定切實可行的自我生涯發展計劃;激發責任意識,體會做好分內事的重要意義,將責任意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反思和審視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探問與追求生命的意義、價值和思想。
學生的情境體驗是否達到預設的,與教師是否明確輔導目標,是否按照輔導目標創設課堂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關系。下面對如何根據輔導目標創設情境,促使學生產生體驗舉例加以說明。通過創設課堂現實情境,誘發學生產生真實體驗;通過活動創設情境,促使學生深處情境之中,產生體驗和感悟;通過故事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引導學生的行為;通過錄像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忘卻的、忽視的或未曾經歷的情境。
適用本書應該明確設計原理,學會觸類旁通;明確角色定位,把握輔導理念;做好學期準備;做好課前準備;首先,從學生當中獲取課題相關案例或情境,在課堂里討論,或對困惑的學生提供幫助,或針對情景進行練習。其次,吃透教案。教師要了解概念,明確輔導目標和各環節的設計意圖,預演活動,根據輔導目標預設問題,明確問題設計的意圖,預估學生可能的回答,準備各種情況下教師的回應。再次,制作課件,準備教具、學具,安排座位,布置環境。為便于小組討論、學生互動,心理輔導活動課通常采用分組式教學。
本書指導我們如何開展生命教育,希望我今后能更好的開展生命教育,希望我們每個孩子都能夠成為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都為擁有生命而自豪,都為綻放生命光彩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