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有關責任的心得感悟(精選3篇)
2024有關責任的心得感悟 篇1
我們家是四世同堂,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特點:太爺爺,是學識最淵博的人;爺爺,是動手能力最好的人;奶奶,是我們家廚藝最好的人;媽媽是最善解人意的人;而最有責任心的人,則是爸爸。
爸爸在一家建筑企業(yè)擔任工程負責人,每天都在工地上指揮著他的工人們,管理著工地,十分地辛苦。
夏日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到工地去,我呢,主要是想玩玩爸爸辦公室里的檢測儀器。太陽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烘烤著大地,汗水沿著我的身體滑落,我立刻竄進了開著空調的辦公室,嘿!真涼快!可是爸爸卻仍然在外面,一會兒從沒修好的房架一樓爬到頂樓,一會兒又爬下來,而且樓梯是沒有完全修好的,只能沿著鋼管爬,是十分危險的,汗水滲濕了爸爸的衣衫,烈日烘烤著爸爸的皮膚,看著真是令人心疼。不一會兒,我瞧見爸爸和一些人爭吵了起來,雖說隔得很遠,但我還能依稀聽見他們的爭吵聲,好像是因為幾名工人違反操作規(guī)程,爸爸害怕給工程質量和安全造成隱患才吵起來的,一直到吃午飯的時候爭吵才結束。
爸爸向辦公室走來,我看見了他壓在心底的憤怒,是那樣的恐怖。在家里,我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爸爸推開了辦公室的門,悶坐在辦公桌前,好一會兒,爸爸才平靜了一些,我忙抓住了這個機會,問爸爸為什么會因為這一點小事而和工人爭吵,爸爸望著我,臉上寫滿了疑惑,說到:“小事?這怎么會是小事?工人在操作上出了問題,必然會引起安全隱患,很可能會引起人員的傷亡,要知道,每一個工人都是他家里的頂梁柱!而且工地上也奉行“無安全隱患、無事故”的規(guī)章制度,一切,都要以安全為主啊!”
突然一下,我的心被觸動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爸爸強烈的責任心。
回到家,爸爸便幫著爺爺端碗筷和端菜,準備著吃中午飯,說著笑話逗全家人開心,這和剛剛那憤怒的爸爸完全不一樣了。吃飯時,爸爸總會給太爺爺太奶奶的碗里夾菜,然后自己才吃,我也會學著爸爸的樣子給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媽媽夾菜,他們都會夸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我心里總是樂滋滋的。
吃完飯后,我悄悄地問爸爸:“為什么剛才在工地的時候你這么愁苦,而回到家卻不一樣了?”爸爸說“在工作中的情緒當然不能帶到家里來,要不然,會影響全家人的心情,讓大家開心是我的責任啊!”
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爸爸強烈的責任心。
2024有關責任的心得感悟 篇2
最近,我鎮(zhèn)開展了責任主題教育活動,利用業(yè)余時間本人認真學習了《責任比能力更重要》一書,感受頗深,啟迪很大。書中以大量的企業(yè)實例、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形象闡述了責任對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對社會的影響。通過參加此次責任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明確了本人的責任意識、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感。
責任從本質上來說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我覺得,一個人只有有了責任心,他才會喜歡自己的崗位,才會努力工作,才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首先,喜歡自己的崗位不是一句空話,是需要每個人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的職業(yè)操守,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它決定了你是不是一個值得信賴可以勇于承擔責任的人。喜歡自己的崗位就是要熱愛本職工作,工作無小事,要干一行愛一行。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心,對工作就不會有激情和動力,那么他在工作中獲得的不是快樂,而是痛苦。我們大多數(shù)人所做的工作都是平凡而枯燥的,特別是基層工作者,因為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面對的問題更多、更復雜,但只要有責任心,就會很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并懷著深切的興趣,把自己的工作當成畢生追求去愛它。有了責任心,將會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充分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其次,實踐證明,有責任心是履行好崗位職責必須具備的工作態(tài)度,同時也是履行好崗位職責必須具備的能力要求。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認真地思考,勤奮地工作,細致踏實,實事求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每一件事都會堅持到底,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定能主動處理好份內與份外的相關工作,有人監(jiān)督與無人監(jiān)督都能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推卸責任。有強烈的責任心就會不講價錢履行職責,就有完成工作任務的信心,無論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難,他都會不急不躁迎接每一個挑戰(zhàn),主動去思考做好工作的辦法。作為剛從大學校園走出不久的學生,這種責任心恰恰是我們不少人所欠缺的,樹立強烈的責任感正是這次活動給我的一個啟示。因為要在農村這塊大有可為的廣闊平臺上有所作為,不僅需要一股熱情和沖動,更需要一份把工作做好的責任感!
從本質上講,責任心就是一種想要干好工作的狀態(tài)。凡是有責任心的人,都有一種干好工作的強烈愿望。只有想干事,才能去干事、干好事;只有牢記責任,才能談得上盡心盡力。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責任感,就會有戰(zhàn)勝困難履行職責的強烈使命感,就會有動力、進取和勤奮工作的熱情!皩嵏删褪悄芰、落實就是水平”,說到底還是一個責任感的問題。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就會有什么樣的工作干勁、工作舉措,進而形成什么樣的工作氛圍。能力強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對弱的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時代在變化,崗位也在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把本職工作干得更好。
因此,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堅定了我扎根基層的決心。在今后我將在各個方面狠下功夫,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升工作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越來越好。
2024有關責任的心得感悟 篇3
孩童時代,我們的長輩總是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做一個懂得孝敬老人的人;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我們坐在寬敞的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我們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探求各種文化知識,為將來能夠成為一名有知識的、有能力的人,我們在匡實基礎;將來,我們都會長大的,無論我們做什么,努力做好它確是最為首要的。
細細想來,人的一生就是做什么樣的人的一生,當我們決定做什么的時候,其實潛在的要求已經在影響我們的舉動了,那就是“責任”二字。一個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責任并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蔽矣X得這話很對,當我們準備要做什么的時候,當我們在做什么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不在焉,我們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但是我們如果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目標后,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千方百計做好的。
曾經看到一個故事,說一個汽車司機,一次行車中,他突然心臟病發(fā)作,在生命的最后片刻,他果斷地把車停在路邊,拉下手動剎車閘,打開車門,讓乘客安全下車,將發(fā)動機熄滅。之后他永遠地停止了呼吸。試想一下,如果他不那樣做,后果會怎樣?在轉眼即逝的生命瞬間,他將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還要重要,這就是責任,這就是做人的準則。
細想自己,平時應貪玩將大好時光白白流失掉,事后回想又萬般后悔;做作業(yè)經常馬虎出錯,到了訂正的時候每每才說:“呀,我怎么又粗心了?”其實這就是做人不合格的表現(xiàn)。如果事事都是這樣,我做人還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常常拜讀一些偉人的名言,時時感嘆偉人說得是那樣的好,但是我們要知道,任何一個偉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他的堅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責任心基礎上的。反過來世界上偉人畢竟是少數(shù),平凡的人隨處可見,但是像上面說的司機那樣,做有責任的凡人,那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效仿的。
在這個世界上,最渺小的人與最偉大的人同樣有一種責任,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做人就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這必是我們現(xiàn)在和將來為自己樹立的做人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