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老師育兒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大班老師育兒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我們班的家銘小朋友非常地可愛,是從拖班升上來的,可能是因為年齡偏小的原因吧,每天上幼兒園都要哭上一頓,因此媽媽也非常頭痛,總是跟老師說:“我家寶寶怎么總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樣。”其實家銘只是養成了一個習慣,當他知道媽媽要送他來幼兒園時,他就知道會很長時間看不見媽媽,就會以哭來宣泄自己的情緒,當我和他說:“家銘別哭了,呆會我打電話給媽媽,叫媽媽早點來寶寶,媽媽就會很早來接寶寶的。”這時他又會停止哭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剛升入班的寶寶自理能力稍弱,總是希望身邊有人,要是你一但離開,寶寶又會哭起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采取應急措施,家長們也不需為此事擔心寶寶身體之類的,因為寶寶哭其實也是個鍛煉的過程、宣泄的過程,也是幼兒表達情緒的一種,家長要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與兒女之間的關系,把這種溺愛,寵愛轉化成理智的愛,客觀的愛,愛的太狹小,不但使家長身心交瘁,也剝奪了孩子自身發展的空間,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確的,我們一定要給予滿足,但如果是無理的,就要制止。
面對一些膽小、愛哭幼兒問題,我們應采取以下幾點策略:
1、 冷處理:面對幼兒一些無原則的要求,家長要堅持不同意或不理會,讓幼兒放任的哭,待幼兒冷靜下來之后。再與她分析為什么沒有滿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許提出這種無理的要求。
2、 條件對換法:如果孩子哭鬧不止的話,可以先答應她的條件,但同時也要求他答應你一個條件并告訴他如果她的事沒做到就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后果,當然我們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夠辦到的,比如下次你見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來進行交換,另外我們答應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這樣才有信服力,以此來改善孩子任性脾氣的特點。、
3、 分散注意法:這點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鬧時,家長可用分散法來引導孩子,例如她平時愛聽故事愛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現在用上來打消她剛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 鼓勵法:鼓勵和表揚永遠是培養一株小苗最優質的沃土,在鼓勵和賞識的氣氛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與您會越來越貼心,當你們的心近了,孩子則更愿意與你交流,你的想法,她會更愿意采納,孩子也會變得更溫和,當她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時,當她不再隨便哭鬧時,當她很勇敢的和別人打招呼時,你都可以說“孩子,你真棒,媽媽很喜歡你現在的樣子”相信孩子們會高興的重復做這些事情,知道行為定型為止。
大班老師育兒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在幼兒園我們提倡利用廢舊物品,本著低碳環保的原則,我們生活中的酒瓶、飲料瓶、花盆、罐頭瓶、洗潔精筒、洗衣液筒、雞蛋殼、爽歪歪奶盒、木糖醇盒子等等。這些小小,形狀各異的廢舊瓶罐我們稍加利用,一幅幅藝術品就出現了。這些好的作品可以裝飾環境,擺在窗臺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會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孩子們特別喜歡在這些廢舊物品做出來的藝術品。
最近感冒的、帶藥的孩子特別的多,孩子的衛生狀況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小朋友們小便后洗手是最基本的事情,可是有的孩子卻總喜歡偷懶,有的小朋友只把手指尖浸濕,有的偷懶不打洗手液,還有的直接洗都不洗就走。怎樣促使孩子們自覺主動去洗手呢?
一天,又有幾個孩子想偷懶被我看到了,于是我說:“上完廁所的小朋友出來讓老師聞聞你的手香不香。”這時孩子們都主動的到水池邊打肥皂洗手,生怕我會聞到有異味!袄蠋熌懵劼勎业氖窒悴幌?”“還有我的!薄拔业男∈,老師,我的.....”而我呢,故意夸張地說“哇好香啊,真想咬一口!”孩子們聽了,都嚇得高高興興的“逃”走了。從此以后,小朋友再也不偷懶了,主動讓老師聞聞香香的小手。
孩子年齡小,做事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去提醒,如果找到了幼兒樂于接受的方法,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班有個小朋友是剛剛轉過來的小朋友,活潑可愛,小嘴巴特別甜,笑起來有點像“小猴子”家都很喜歡她,可是由于她年齡比較小她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不是碰碰這個、就是推推那個,常常精心準備的一個活動不是被這個小朋友的告狀聲破壞掉,就是被那個小朋友的哭聲搞得無法進行。于是,受批評成了他的家常便飯。后來,我想了一個辦法,轉變他的方案就出臺了。那就是,我把她的表現記錄下來,編成小故事,讓其他小朋友們表演,再由“觀眾”評出對錯。她也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漸漸的變了,不再像剛來時那么調皮了,上課也能認真聽講了,不像剛來的時候一分鐘都坐不了,老師和小朋友越來越喜歡他了。
其實,孩子的調皮也是另一種美,相信孩子,我們應該用愛的目光和行動去助他、改變他,相信他們會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參天樹。
大班老師育兒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里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于剛剛脫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贊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溫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于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系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責任心。從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溫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里不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