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少年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最美少年的心得體會 篇1
“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中央文明辦等五部門啟動“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的活動。以“六一”國際兒童節為契機,大力宣傳各地推薦表彰的美德少年事跡,打造“最美少年”品牌,引導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
我們知道,少年兒童既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所在,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所系。這個群體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代表現代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實際能力,同時,也直接影響著未來國家的發展與繁榮。因此,培養和早就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少年兒童,也就是為中國未來的發展與繁,儲備了一大批優質的人力資源。可以說,現代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是未來中國能否躋身于世界強國的重要保證。
說起思想道德建設,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很難從實際生活中得到具象化的例證。然而,我們從全國各地推薦的眾多中國“美少年”的事跡中,可以很直接、很形象地讀到和看到“思想道德”建設的生動范例。這些中國“美少年”雖然年齡不大,所受教育的時間不同,個人的家庭條件和生活環境,也都存在這差異,但是,他們都有相同的理想和追求。這就就是立足于現實生活,身處逆境不自卑,置身順境不自傲;遭遇挫折能自強,面對不幸更自信;對待生活不消極,對待學習更努力;常思有益身心之念,常為對社會和家人有益之事,動手能創新,放手敢作為。
中國“最美少年”身上所蘊含的這些品質,以及每天都在踐行的這些行為,提煉和概括起來,其實就是少年兒童成長進程中,所必須遵循行為準則,和應該具備的人生素養。換句話說,這就是思想道德的具體化和形象化。因此,中央文明辦會同其他五個相關部門,以打造“最美少年”為品牌,以全媒體的推廣為載體,廣泛動員和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目的就是讓“最美少年”的事跡和形象,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廣。在此基礎上,讓更多的少年兒童學習和踐行“最美少年”身上的優點和潛質,從而帶動和影響中國少年兒童整體的思想道德建設。
先人曾說,“少年強則中國強”,這里所說的“強”,并非單指身體素質的強壯,而是指少年綜合素質的“強”大,這其中,就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的養成和踐行。只有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才會因此變得更有人才基礎,和更有動力源泉。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講,打造當代“最美少年”品牌,就是德耀中國未來。
最美少年的心得體會 篇2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親、母親,是我們每個同學、每個做兒女的都應該做的事。但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使我對孝順有了更深的認識。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高雨欣,她今年十一歲,高高的個子,非常瘦弱,腦袋后面扎了一個小辮子。高雨欣八歲那年,她的爸爸離開了他們,媽媽因為右手被舅舅砍傷,也找不到工作,所以小小的高雨欣就開始承擔家庭的重擔。他白天努力讀書,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費,到了晚上,她就開始幫媽媽賣燒烤,經常要干活到深夜。
但是,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她的成績仍然一直保持者全年級第一,最近一次比賽,竟然考了全省第一!媽媽為了獎勵她,晚上烤了一根她從來都沒有吃過的香腸,但高雨欣說:“媽媽,不能吃,烤的香腸要留下來賺錢,還要給妹妹咱學費呢” !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這個堅強、不怕困難而又孝順的小姑娘感動了。我想,今后我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擔心,要好好學習,學會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不辜負他們的希望,更不能等到父母老了,甚至是永遠的離開了,再去后悔!
最美少年的心得體會 篇3
白善孝為先,孝順父親、母親,是我們每個同學、每個做兒女的都應該做的事。但今天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使我對孝順有了更深的認識。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高雨欣,她今年十一歲,高高的個子,非常瘦弱,腦袋后面扎了一個小辮子。高雨欣八歲那年,她的爸爸離開了他們,媽媽因為右手被舅舅砍傷,也找不到工作,所以小小的高雨欣就開始承擔家庭的重擔。他白天努力讀書,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費,到了晚上,她就開始幫媽媽賣燒烤,經常要干活到深夜。
但是,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她的成績仍然一直保持者全年級第一,最近一次比賽,竟然考了全省第一!媽媽為了獎勵她,晚上烤了一根她從來都沒有吃過的香腸,但高雨欣說:“媽媽,不能吃,烤的香腸要留下來賺錢,還要給妹妹咱學費呢” !
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這個堅強、不怕困難而又孝順的小姑娘感動了。我想,今后我一定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擔心,要好好學習,學會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不辜負他們的希望,更不能等到父母老了,甚至是永遠的離開了,再去后悔!
最美少年的心得體會 篇4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巖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開始講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看著看著,我的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我的腦海里涌現萬千種思緒,我覺得我的靈魂接受了洗禮。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孝”的真正含義。十位孝心少年,能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做到!雖然我們的家庭條件沒他們那么貧苦,但是難道就不需要孝心了嗎?
父母上了一天班已經很累了,還得回家收拾家務,照顧老人,輔導小孩寫作業……我們能為自己的父母做些什么?我們能為年邁的爺爺奶奶做些什么?我們是否還沉溺于各種游戲中,不想寫作業,還要父母為自己操心呢……
向十位最美孝心少年學習吧!喚醒心中的孝心,把孝心獻給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親人……關心,孝順身邊的人,爭做最美孝心少年!從今天起,放學回家后,你想好了應該怎么做了嗎?加油哦,讓孝心在我們身上傳承下去……
孝心無價,有了互相的愛,孝心無價,孝在心間,不論天涯海角,不論天水各一方,只要真誠,“孝”將把心與心串通,讓“孝”的燈塔照亮人生的每一個角落;讓“孝”的詩篇灑滿人間。
最美少年的心得體會 篇5
10月29日晚,CCTV“xx年尋求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的節目,使得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感動、激動、震動,許多人熱淚盈眶。
獲得表彰的“最美孝心少年”共有 2位,來自山東、湖北、福建、廣西、內蒙古、四川等地。同時還評選出xx年”,河北省永清縣 0歲少年劉浩和灤平縣 5歲女孩呂宏宇榜上有名。劉浩人稱“久病床前有孝子”,他的父母離異,母親癱瘓在床,讀小學三年級的劉浩就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呂宏宇從 3歲起幫助當環衛工人的爸爸媽媽一起掃大街……
這些“最美孝心少年”,是全國成千成萬“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他(她)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以自己超人的毅力戰勝平常許多成年人都難以承受的艱難困苦;他(她)們以自己一點一滴、長年累月的實際行動溫暖著患病父母的心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正在向文明和諧不斷邁進的社會增添著亮色。
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講究忠孝治國,所以古語說“百善孝為先”,把孝作為一個好人的第一條件;不孝之人,不可與交,成了我們看人與交友的重要信條;古人求忠臣也必出于孝子之門,也說明從“孝與不孝”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基本德行和人格水準。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會把“孝”理解得比較簡單,比如常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常回家看看,以及給父母拿點贍養費,買點東西盡盡心,等等。這些當然也屬于“孝”的范疇,我們理應做得到。
但光有這些就把“孝”簡單化了,而且相對比較不難做得到。真正的“大孝”是像“最美孝心少年”那樣,在遇到天災人禍、艱難困苦、貧病交加等等情況下,堅持對父母的孝順之心、愛護之心、照顧之心、體貼之心。
有道是“從小看看,到老一半。”“孝心”是一種道德、毅力、有志氣有能力戰勝千難萬險的精神力量。一個人的兒少時節就有了這樣的精神力量,那就基本可以看出他(她)成年后的大體人生軌跡,可以預料他(她)能夠在整個人生的過程中,去勇敢地面對和戰勝各種困難而不會被困難所壓倒。
環顧我們的周圍,不是有許多的成年人,受不了生活中困難的考驗而在精神上吃了敗仗嗎?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孝心少年”是我師。
當然我們沒有理由對少年有太多太高的要求,因為他們畢竟年紀太小,社會閱歷太少,不可能承擔那么多的責任,社會也不應該讓他們承擔那么多的責任。他們能夠以自己的努力奮斗給父母、家庭帶來溫暖和陽光,就很不簡單,很值得贊揚了。
有人概括過孝心有三種境界,我看比較有道理:一是養父母之身,照顧其衣食住行,屬于物質層面;二是怡父母之心,開解其胸中愁煩,使之生活愉快,屬于精神層面;三是行父母之志,牢記其教誨,發揚其德業,實現其志愿和期望,不懈努力,完善自身,以求報效社會國家,屬于更高的事業層面。
航天英雄楊利偉在為“最美孝心少年”發獎的時候說到:這些少年身上反映出來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有利于我們的社會形成“愛父母,愛家庭,愛國家”的正能量。
把“愛父母,愛家庭,愛國家”這三個方面融會貫通,盡力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孝道精神也就可以得到貫徹了。這不僅僅是兒童少年的事情,更是成年的人們應該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