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心得體會(精選3篇)
精神科心得體會 篇1
XX年5月31日,我們應用學心理咨詢方向班(以下簡稱咨詢班)41位同學,在小海教授的指導帶領下,開始了我們為期5天的精神病院見習。該次見習基地是黃山市精神病院,又名黃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二院)。對于我們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習期間的見習的這一天,我們期待久已(至少我是)。上周讓人管班先去,我們還納悶了好一會兒呢。可當她們回來向我們講述那里的情況后,我們又感覺很幸運地后去。因為,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打聽里面的情況和為自己更好地見習做準備。
我們41位同學,共分為4組,分別是:清一色男a組,清一色男b組,男女混合c組,清一色女d組。俺就很幸運地分在了c組(幸運,是因為想到萬一遇到啥意外險情時,可以拿男生當擋箭牌哈哈)。
終于等到了周一這一天,早晨起的很早。洗漱好后,就出發啦。據說二院在北區附近,離這不遠。為了節省每天來回4元(5天就是20元)的公交車費,俺跟學弟峰sir借了一輛小型單車。就這樣,騎著單車穿過清晨的校園,又悠哉地穿行在清晨的黃山市郊外。早飯沒在南區食堂吃,到北區門口買早點時遇到c組組長老袁。于是,俺倆一起走向二院。來到二院門口時,才8:00,俺們是第一個到的呢,呵呵。老師和其他同學沒到,俺也不敢進去。就在門口等待啦。大約8:30時,大家都到齊啦,在小海教授的帶領下,我們41位同學走進該院會議室,聽院長介紹了該院的情況后,我們4組分別被帶到4個不同的院區。第一天,a組男病房區,b組女病房區,c組工作娛樂治療室,d組門診部。以后幾天4組參訪的地點輪換。
工作娛樂治療室,簡稱工娛治療室。這里主要都是一些輕度病情的或就快康復出院病人。這個治療室,就好像是我們初中讀書時用的教室,尤其大小和房齡。里面的設施設備主要有:電燈、吊扇、墻上掛有油畫、彩色電視機、vcd機、立體音響、空調(貌似是擺設,還被鐵籠子圍鎖著)、乒乓球臺(備有球拍和球)、雜志架(有雜志,很老舊,今天我們同學也帶去了一些,捐贈給他們看的)、聊天椅、麻將桌、象棋、跳繩、毽子、筆墨紙硯臺、仰臥起坐機、太空漫步機、模擬走路機、踩步機、二十四功能綜合訓練機等等貌似挺新潮挺高級的運動器械。我們c組的同學來到這里后,一位很和藹可親的護士先后帶來11位病人(9女2男)。然后我們10位同學和11位病人一起搭檔玩起了各自喜歡或擅長的游戲或運動。有的打麻將,有的打乒乓球,有的太空漫步,有的……這樣看來,我貌似沒啥特長,喜歡打乒乓球,可是已經有人在玩了。于是,趁這個空兒,我就去和那位很面善的護士搭話啦。在與她溝通交流后,我得知,她姓謝,主要負責男病房區,已經在這個醫院工作20年啦!可她依然的熱情和激情,讓我很納悶!
20年啦,在精神病院工作啊!難道就沒有一點兒的職業倦怠嗎?!她的侃侃而談讓我很佩服!我跟她咨詢了如何和這些病人溝通,哪些話不能說,因為怕又刺激到他們。在我們交談時,其中一位看上去頂多只有20幾歲的女病人,要求放音樂碟片,她要跳舞。然后一個碟片放進去后,她就開始跳了,天吶!好有節奏感!就這樣,一直跳到整個碟片結束,我們觀眾都贊不絕口!不同的音樂,她都能跳出該有的節奏感!而且,那些動作都是她即興而出啊!簡直太棒啦!當她跳完一個碟片休息時,我和她一起太空漫步聊天,她說她很喜歡跳舞,貌似也有跳舞的天賦。我很佩服她!真的!真誠地為她豎起大拇指。
當時我就感慨:其實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驕傲,哪怕是在這個地方的人。不要吝嗇你對他人的贊賞,記得,一定要真誠!然后,又一位愛好跳舞的男病人(以前是個司機)也開始跟著音樂跳起來了,然后令我們很驚訝的是,剛才那個很面善的謝護士也手拉手跟他一起跳起了貌似交際舞。一曲結束,謝護士讓我們同學會跳的和他跳,我本不會跳舞,可是,為了拉近與病人們的心理距離,我走上前,和那個男病人,手拉手地跳起來啦。我很笨的,她教我跳倫巴,我老是踩錯步,可依然很開心。然后剛才那個跳舞的姐姐也拉我一起跳,她教我跳恰恰和水輪(她說的,我也不知道什么舞)。很開心,然后,那個姐姐要k歌,還只要唱《心雨》,可是找了半天沒找到,最后只找到她還算擅長的《長相依》。由于話筒壞了,可她清唱的也很不錯。然后,俺也k了幾首很老舊的歌,比如《窗外》、《傷心太平洋》等等。一如既往地跑調,同學笑說,俺就唱兒歌不跑調啊!哈哈對了,明天就61啦,快樂哦,然后又玩了跳繩和毽子。期間還看到一位半頭白發和滿臉胡渣的爺爺,在很安靜地煉毛筆字,后來得知,他其實才40歲出頭,可是已經在這里20年啦!由于工作時做了錯事,精神嚴重受到刺激,來到這里。聽謝護士說,他一直很安靜、從不與人交流,可能永遠也不會出去啦!因為他的父母已不在,親戚也不理睬,住院費,就只有原單位負責啦!10:30的時候,病人們都被帶回病房啦。我們上午的見習也就這樣結束啦。
雖然這周白天的文化課都不用去教室上啦,可由于這個月末要,所以,這周我依然要過著白天見習、晚上自習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卻是我喜歡且愿意做的,因為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且有意義的。
明天去門診部,這是我一直很期待的。因為之前就聽說在門診部可以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可以見識一些課本上描述的癥狀出現在現實中的。我期待著~~~~
精神科心得體會 篇2
在精神科實習已滿一個月了,現在終于有時間整理一下心情。
我在精神障礙病房實習,那里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是精神分裂癥,剛去的時候很怕面對他們,因為以前對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點抵觸。但是帶我的耿老師很放手,第二天就讓我獨自查房并且回報病情,所以我也就不得不直面精神病人了。這樣一來接觸的就多了,我也逐漸發現他們并不像我或是大眾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數患者都是很可憐的,他們有工作有家庭有親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癥毀了這一切。他們的大腦逐漸被毒性物質蠶食,藥物的副反應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漸顯現,以前瘦的會變胖,聰明的會變愚鈍,美麗的會變蒼老,美好的記憶會逐漸消失。人就這樣毀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幾片藥里: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越來越同情他們,越來越覺得每天的工作沒有起太大的作用,這也是我老師的感觸,她工作五年,從來沒有哪一個病人能完全康復并且不復發,精神病人往往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住院治療,這在普通內外科是極其少見的。他們需要長年累月的吃藥,一旦停藥就會發病,第一次也許是七八年,第二次就會變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內屢次發病,這是一個可怕的過程!
談到時間就不得不說一個問題,就是病史。隨便翻翻病歷牌,基本都是幾年十幾年的病史,除掉難以根治的問題,我想說的是社會對這種疾病和患者缺乏關注。
首先是醫療條件。不說遠了,就在成都市能有幾家精神病醫院?省精神病院、四院、華西心理衛生中心,除此之外還能數出幾家?相比其他的專科醫院或是綜合醫院來說在醫療方面是根本沒有保障的!我們的政府應該做點什么了,最起碼能讓需要治療的人有住院的地方吧!
再一個是媒體的關注度。每天打開各大網站的主頁,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無聊的娛樂新聞緋聞,今天這個露底了明天那個被偷拍了。。。誠然,這些東西能吸引人們的眼球進而帶來點擊率帶來效益,但是作為媒體應該做點更實際的事情。前天看到WY上一篇文章,內容是比較G8領導人的身高,列舉了八個國家元首的個頭,沒了。這有什么意義!你管人家長多高,地位在那放著呢,用的著你來評說,而且隨意評價他人生理方面的缺陷本就是一件不禮貌不尊重人格的事情,作為國內的主要媒體竟也無聊到這種程度。何不把版面留出來關心一下社會上實實在在的問題!我們的精神病人需要各方面的幫助和支持,社會需要通過媒體了解他們的需求,老百姓也需要通過媒體了解他們的苦難,不要認為這是微不足道的,這絕對需要全社會提高認識,提高關注度!
不想寫了,反正沒人看,一樣是無用功啊...
精神科心得體會 篇3
我在精神病房見習,那里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是精神分裂癥,剛去的時候對他們很好奇,因為以前對精神病人的印象并不好,心里有點抵觸。帶我們的老師很負責,讓我們和病人交流比較多,我也逐漸發現他們并不像我或是大眾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數患者都是很可憐的,他們有工作有家庭有親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癥毀了這一切。他們的思維變的混亂,藥物的副反應也會顯現,以前瘦的會變胖,聰明的會變愚鈍,美麗的會變蒼老,美好的記憶會逐漸消失。人就這樣毀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幾片藥里。
上面這段是亂寫的,這樣子接下來我就可以寫我想寫的東西了,反正老師也不會看到這里的吧。在我看來一個學期只夠了解精神科的皮毛,所以與其畫胡子充大漢地寫具體的疾病分析,不如寫一寫作為一名準醫生我從患者身上學到的東西。
第一次見習就遇到了大神。大姐三十來歲的樣子,說話感覺非常正常,沒有奇怪的地方。而且記憶力好到爆,十幾年前接觸過的人名好像都記得住,事情細節也記得很清楚,讓我等學渣汗顏。正當問了半天也沒問出什么的時候,她突然說:我可是要做皇帝的女人。我當時就被震撼了,因為作為一個關心時事的新時代好青年,我發現坐在那里二十來個人,這位要當皇帝的姐姐是唯一能與我聊聊兩岸政治節目的人,她是真真的有為自己的想法去做功課的。我欣賞這樣子的人,可惜患上了分裂癥,如果能把精力用在正常人的目標上,肯定是會有所建樹的。
這位大姐不是唯一啟發過我的患者。最后一次見習時遇到的大哥與她遙相呼應。不同的是大哥不打算復辟,他是要做聯合國秘書長的男人。大哥四十來歲的樣子,進門之后就和我們握手,像是在表達對我們的慰問,然后闡述了自己競選的計劃和理論以及表達了對建設世界美好未來的堅定決心。說完之后往門外看了看,門口的小弟們會心地鼓起了掌,大哥欣慰地點了點頭。大家好像都被這位充滿激情的患者感染了。比較特別的是他躁狂的表現十分明顯,同時卻又十分地有禮貌講道理。那一刻我想到了鳴人,銀時和安利。我問他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這么有激情,他說是從去廣州匯成聽老師講課之后。我一想,果然是所謂的勵志大師誤人。本是壯年王老五,硬是給洗腦洗出病了。人一定要有思想上的辨識能力。勵志是沒有錯的,只有用錯的人用錯的方式。不切實際亂編心靈雞湯強行灌除了多少精神問題,簡直謀財害命。但愿大哥能早日回到以前的健康狀態。
幾次見習還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比如雙相抑郁的高中生小妹妹,長得蠻漂亮的卻很自卑,最后情感崩潰了。不過小妹妹還是很有眼光的,年紀輕輕就能分清這個組里誰最帥簡直不能更贊,肯定有大出息的嘛。還有幾個我覺得簡直比我這宅男要正常多了的,無奈功力不夠看不出問題。另一些則出于對患者的尊重不應該寫,總之這個學期的精神科見習讓我對精神疾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的表現各不相同,有輕有重,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幸患病,或多或少地喪失了社會能力。有時候我可以感覺到他們對正常生活的向往,這與我在其它科室見習時的感受一致。有時他們又不能發現自己的異常。或許對與這一部分人來說,他們心靈上并沒有痛苦,但是作為醫生,我們卻有責任帶他們回到本應有的生活。愿他們能夠康復,愿他們不再復發,愿他們快樂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