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精選9篇)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1
情緒失控現象最容易發生在以下幾種老師身上:
一是個性急躁的老師?陀^地講,這種個性的人不宜當老師,但既然做了老師就一定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要認識到自己的個性缺陷,不斷調整和改變自己,提醒自己遇事要保持冷靜。
二是個性偏執的老師。這種老師遇事容易和學生較勁,把自己等同于未成年學生,總是固執地把事情往死胡同里推,處理問題缺乏應有的靈活性。
三是情緒不穩定的老師,俗稱麥秸火,情緒好的時候激情萬丈,情緒不好的時候心如死灰,這樣的老師遇事情緒不穩定,也容易感情用事。
四是責任心特強但又缺乏經驗的老師。這種老師對工作要求很高,但學生往往表現得不如自己想象的好,于是就會產生急躁情緒,恨鐵不成鋼,處理問題也容易不冷靜。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僅要明白自我個性的不足,同時還要講究處理問題的方法。
1、學會冷靜處事。當你非常生氣的時候,要及時提醒自己不對事情做出任何處理。此時,你的判斷往往與事實有偏差,你的語言往往太過激,你做出的結論往往于事無補,所以,要把事情放一放,等平靜下來了,時機成熟了再作處理。
2、學會保持沉默。有些事情涉及到多個方面,不是自己單方面決定的,你想冷處理都擺脫不掉,對方的行為讓你特別生氣,此時要咬緊牙關保持沉默。因為一旦說話極有可能激化矛盾,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3、學會暫時不作判斷。單方面的信息有時候是很片面的,只有多方收集信息,使自己全面掌握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準確判斷,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4、學會理清思路。人在情急之下思維往往是混亂的,處理問題是下意識的,為了使問題得到妥善處理,你有必要理一理自己的思路,想一想辦法,等辦法想成熟了,再對問題作出處理,這樣會讓你做到胸有成竹。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教師成熟的一種表現,也是一個自我磨練的重要過程。我們應該認識到,當前的教育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獨生子女的任性、家長對子女的嬌慣、人們維權意識的提高,這些都不允許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情緒化處理問題。我們從事的工作是一種社會事業,只有在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自己的行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否則,只能是自討苦吃,自找麻煩。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2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有過被情緒「支配」的經歷,相信你也會感到困擾。盡管某些情緒是我們不想要的,但它不能被消除。不能否認它的存在,就要學會和它們共處。
這段時間壓力很大,工作量甚至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每天都有新的任務,被壓的喘不過氣。看著別人安逸的生活,產生一種心理落差和不平衡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做了更多有成就的事情,內心就會趨于平穩的狀態。自然情緒波動就沒那么大了。情緒來去匆匆,但不能壓抑。越是壓抑,它便越是來勁。減少焦慮的辦法,就是接受自己的焦慮,并學會忍受。
當獲得一些小成就,會容易沾沾自喜,焦慮不安,這也是負面情緒的一種。可能源于家人對我行為和愛好都不認可,所以從小就有一種自卑感。對外界應激非常敏感,缺乏自我肯定。久而久之,便習慣通過外界去尋找認同感來滿足自己。我了解驕傲使人落后,也希望坦然對待,可興奮感還是揮之不去。大道理誰都懂,小情緒卻難以自控。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生活在壓力之下,情緒起伏、易沖動、抱怨和吐槽成了現代人的通病。負面情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被困惑蒙住雙眼,被怒氣控制大腦。沖動之下開啟發泄模式,事后又懊惱沮喪。事后總想“如果當時能忍住就好了”。
面對焦慮,可以先列一份“焦慮清單”。從最容易克服的事開始,一個個“消滅”掉。適當的宣泄情緒也是一種方法,把負面情緒都寫在白紙上,撕碎后扔進垃圾桶,可以得到釋放。再者,可以試試停止大腦的思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進行放松,如聽音樂、寫作,負面情緒會逐漸得到緩解。情緒作用下的主觀想法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么都不要干,等情緒消失后再進行思考。
人生總有不如意關鍵在于如何對待負面情緒。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負能量恰恰是一種對人的考驗。決定心情的不是環境,是心境。能從情緒中從容淡定地走出來,才能真正做情緒的主人。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3
教育教學效果等的態度體驗,稱為教學情緒。人的情感和情緒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形成感染。被感染者往往是因為仿效、移情、參與心理和空間共存等原因而與之在情感上發生共鳴。有時是一堂成敗的關鍵。教師掌握調適與消除消極情緒的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最佳狀態,并有助于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維護和提高。
教師的任何消極情緒,都會嚴重影響自己對知識的講解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如果控制不當或不能控制,就會大大降低堂教學效果,更有甚者就無法正常組織自己的教學活動。此外,教師的情緒和學生的情緒會相互影響但總的說,教師的情緒對堂氣氛起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一位教師要想上好一堂,就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積極情緒,避免自己的消極情緒。就我自己的經歷而言,初三的兩個班是我在五月份剛接的兩個班,目前已經教半個月了。對于初三的孩子說,還有一個月就要畢業了,我十分不能理解一些學生已經開始放任自己的行為,難道是認為自己的基礎太差,一個月也補不了多少東西嗎?下我也經常找到他們進行談話,我問問他們的想法。還真的有學生和我認為的一樣,這讓我很無奈,感覺自己無從下手,于是乎,在那個班上時,自己的情緒很低落。下我也感覺到了整個堂教學效果很差。我也進行了積極的反思,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教師的情緒對學生們情緒的影響,以及對堂效果的影響是很大的。我采取讓他們在自習上給我講一道題的方法讓他們體會在數學上的成就感。上我也自己積極的調動自己的情緒,用最高亢的精神去講,讓學生們感受到上的激情,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土程師,其對學生的影響,不僅以通過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和學生管理實現,而且教師自身的心理特點對學生所產生的深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要了解不良情緒的危害及其自我調控方法,進而發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工作質量,維系身心健康,促使堂效率不斷提升。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4
聽了穆思榮老師的課,讓我認識到情緒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恐懼是一種常見的情緒,恐懼情緒是在寶寶6個月出現,是出現最晚的負面情緒,可見孩子的恐懼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父母要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寶寶從媽媽的肚子里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上,大都會存在害怕的心理,他們也像成人一樣,對于許多未知的事情,存在恐懼的心理,只有當他們漸漸了解到周圍的環境以及事物時,這樣的情況才會有所改變。而且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害怕的東西也都不一樣,家長們要學會具體事情具體對待。
由此可見,膽小害怕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是一中很普遍的情緒。另外,恐懼感還具有積極意義呢!它會令人身體瞬間處于緊張狀態,反應和行動都變得敏捷起來,以便躲過可能的傷害。因為一個人在生活中害怕某些東西,才會設法去躲避和保護自己,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所以情緒是有用的,情緒很重要。
孩子因為恐懼所以感到害怕,所以我們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克服恐懼情緒。要多聽聽孩子為什么恐懼?恐懼什么?讓孩子了解恐懼的東西到底是什么。盡量不要為了讓孩子去做什么事而去嚇唬孩子,這樣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孩子都怕什么?老師詳細告訴了我們,孩子害怕分離、害怕失控、害怕被侵犯、害怕失敗、害怕被否定與被嘲笑。具體表現都有:陌生人、巨響、害怕和媽媽分離、恐龍、怕黑、被懲罰、怕被打、怕被吼、怕電梯、怕鬼、怕孤立等等。我女兒4歲的時候特別怕黑、怕電梯,我總是說沒事,尤其是一個人上廁所,不管我怎么說,她就是說:“媽媽你陪我去”。聽了老師的課才明白,可以通過繪本、游戲幫助孩子解決恐懼情緒。
如何幫助孩子轉化恐懼,修復恐懼?
第一,幫助孩子獲得對環境的掌控感。比如說怕黑,我們應該通過繪本、游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恐懼,比如說怕電梯,通過繪本了解電梯的正確使用和出現緊急情況如何應對等方法,孩子有了對電梯的掌控感就不害怕了。
第二,建立新認識。要保持家庭氣氛和諧,使孩子能無拘無束地與你交流,這是十分重要的,切勿責備、嘲笑、嚇;蛴夼⒆,如果用指責、批評、生氣來對待孩子的膽小,只能讓孩子的焦慮情緒惡化。而應鼓勵、支持孩子。
第三,提升心理力量、修復恐懼記憶。比如突然而至的大聲響,這就需要父母馮細語呵護了。父母可以把孩子摟到懷里,溫柔地安慰寶寶說:“媽媽抱抱,不怕不怕。”還要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以此來幫助孩子克服不安情緒。只有在健康的依戀關系中發展出充分的安全感,寶寶才不會產生太過劇烈的害怕心理。還有孩子的情緒體驗受父母態度的影響很大,因此,父母勇敢角色的示范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如果家長在孩子第一次看到狗的時候,表現出對小狗的緊張情緒,則孩子就會認為狗是很可怕的,反之,如果家長友好地去跟小狗互動,則孩子害怕小狗的概率就會小很多。所以在孩子感到恐懼的時候,父母應及時給予孩子安慰和回應,讓孩子感到安全,建立新的認知能力,同時可以轉化孩子的恐懼心理。
總之,孩子的情緒多種多樣,害怕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情緒。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5
拿破侖曾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這句話足以說明管控情緒的難度。
我們都是平凡人,逃不了七情六欲,免不了一時失控,情難自己。總會受到情緒一時失控的影響,破壞同事關系,破壞親密關系,影響工作效率,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
管控情緒的關鍵是管控思維,有3種病態思維能控制我們情緒失控,它們是災難性思維、應該化思維和合理化思維。這三種思維方式從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讓我們受到某人某事的操縱,使我們走向極端或者試圖回避。只有正確認識它們,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替代。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但怎么處理完全取決于自己看待事情的態度。有些東西得到當然好,得不到也不必執念,總有一種好辦法,讓我們不埋怨、不急躁,從容睿智地面對。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理性思維,用理性思維的方式正確看待,冷靜思考,發現其中的問題,并從容應對。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不是缺少機會和資歷不足,而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制。
操控我們情緒的不是人和事,而是我們自己。我們不是圣人,只是凡人,我們對身邊發生的事有感覺,會生氣、難過、擔心、害怕,都是正常的,我們要接受失敗,接受不完美,允許自己受傷。在遇到過激反應時,運用思考、分析、挑戰、尋找四步驟來理性分析,反制不當思維。還可以運用ABC情緒管理理論來管制情緒,如果你無法改變事件A,就去調整想法B,從而改變結果C。
改變始于思考,堅持理性思考,不當受人操控的提線木偶,活出精彩人生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6
情緒是什么?心理學告訴我們:情緒是人對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反映。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體驗到多種多樣的情緒,比如,快樂、憂愁、高興、悲傷、愜意、焦慮、喜悅、失望、難過等等。有些情緒讓我們輕松愉快地面對生活,有些情緒又會讓我們悲觀消沉,我們一般將前者稱為積極情緒或良好情緒,將后者稱為消極情緒或不良情緒。長時間處于不良情緒狀態中的人會養成不良性格,引發一些身心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神經癥或精神病。相反,良好的情緒情感有助于幼兒形成活潑、開朗、信任、自信的性格特征等等。孩子們一樣會體驗到這些情緒,一樣會出現喜、怒、哀、懼等行為表現。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情緒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情緒環境。
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情緒很容易受周圍環境氣氛的感染。因此在家庭應該注意保持和諧的氣氛,創設一個和諧、寬松、平等的環境氛圍,促進幼兒的情緒的發展。設想一下,一個家庭都是難過、憂愁、悲傷的情緒氛圍,能培養出快樂、高興、喜悅等積極情緒的幼兒嗎?答案:不可能!
二、成人情緒自控的榜樣示范。
成人榜樣示范對幼兒情緒的發展十分重要。幼兒時期都是以模仿為主,主要通過模仿成人的語言、動作等去認識所謂成人的世界。因此成人愉快的情緒對幼兒的情緒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成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若總是喜怒無常,讓幼兒無所適從,情緒也隨著您的情緒變得不穩定。所以請家長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使幼兒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三、積極鼓勵和引導。
1.正面肯定和鼓勵。
許多父母常常對孩子說:“你不行!”、“太笨了!”、“沒出息!”。經常處于這些負面影響下,孩子情緒消極,久而久之也沒有了活動熱情。例如,有個小朋友平時不愛說話,有一天他主動發言,教師表揚了他;氐郊遥瑡寢屢脖頁P了他并且及時給與了鼓勵,他非常高興。從此以后,這個小朋友發言越來越大膽,越來越積極了。
2.耐心傾聽幼兒說話。
耐心傾聽幼兒說話,對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十分重要。幼兒總是愿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向親人訴說,可是大部分成人往往由于自己太忙,沒有時間傾聽幼兒說話。有的成人也許認為幼兒說話幼稚可笑,不屑一聽,還有的成人就總是詢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什么?老師教什么了?”,本身幼兒的存儲知識的時間久短(短時記憶),需要一個參照物,幼兒才能想起了今天老師教什么了。成人這樣突然一問,更讓幼兒無從回答問題。漸漸也讓幼兒失去跟你們交流說話的興趣。這些都會使幼兒感受到壓抑,感受到孤獨,因而情緒不佳。所以正是這些原因,有的幼兒會出現逆反心理,故意做出錯誤行為,以引起成人的注意。相反如果你們在接寶寶回家的第一句話說:“今天開心嗎?今天跟哪個好朋友一起做游戲了呀?今天中午都吃什么好吃了?”相信這樣去與幼兒交流的話,幼兒更愿意與您交流說話。
3.正確運用暗示和強化。
幼兒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暗示。例如,有個家長在外面總是對自己的孩子加以肯定,說:“我家寶寶上幼兒園從來不哭!彼暮⒆庸婺芸刂谱约旱那榫w。相反,有的家長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我就寶寶總是愛哭”,從而這種暗示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消極情緒。
幼兒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也受成人的強化。例如,有的父母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總是給孩子吃糖果,或盡最大努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受到了強化,以后有什么不滿意時更是大哭。另一種情況是,當孩子摔倒要哭時,父母說:“不怕!男子漢倒了自己爬起來!”雖然你淚水在眼眶里轉,孩子硬是自己站了起來。類似這樣的強化,對于現代兒童抵御挫折、減少焦慮十分必要。
4.幫助幼兒調控情緒。
幼兒不會調控自己的情緒。成人可以用各種方法幫助他們調控情緒。
。1)轉移注意力。
3歲孩子可以用物質的轉移方法,4歲以后的幼兒,可以用精神的而非物質的轉移方法(幽默的話語都笑。)
。2)冷處理法。
當孩子情緒十分激動時,可以采取暫時置之不理的辦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冷處理”,孩子見家長不理會自己,漸漸的自己會慢慢地停止哭喊。當孩子處于激動狀態時,成人切記激動起來。比如對孩子大聲喊叫“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準哭,趕緊閉上嘴”,之類。這樣會使孩子情緒更加激動,無異于火上加油,百害而無一利。
(3)消退法。
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可以采用消退法。比如,有個孩子總不愿意把水果分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媽媽要吃他手中的水果,他總是哭鬧。如果這個時候采用消退法,對他哭鬧不予于理睬。第二天吃水果時,父母把一個水果分成幾塊,孩子拿著自己的那一份水果哭了很久,看著父母不理睬他,只好把手中的那份水果吃了。第三天哭的時間縮短了。以后哭鬧時間逐漸減少,最后看著父母把他手中的水果分成幾塊給大家吃也不哭了。
(4)行為反思法。
讓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緒表現是否合適。比如,在孩子哭鬧后,讓他想一想這樣哭鬧好不好;和小朋友為玩玩具發生爭執時,想一想自己的行為對不對,還有哪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在生活中應多引導幼兒學會去思考和反思,漸漸地幼兒以后就會養成這種習慣了。
(5)想象法。
當幼兒遇到困難或者挫折而傷心時,教他想想自己是“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漢”或某個英雄人物等等,這樣也可以幫助幼兒調控自己的情緒。
隨著年齡增長,在正確的引導和培養下,幼兒才能學會恰當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情緒的適當表現方式。培養幼兒良好的情緒,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加油吧,讓我們可愛的孩子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7
一個人的憤怒情緒,本質上還是對自己無能的反饋。以前對這個說法沒太在意,現在漸漸地學會在生活中帶著這種想法去剖析思考,發現真的很在理。
同學小文因放假時,哥哥沒開車來學校接她而生悶氣。跟我們一訴說,幫著分析,發現就是她自己的原因。
哥哥沒開車來接是他的事,但是小文自己如果想回去,既可以自己騎單車,也可以坐公交,想節省時間還可以打的,為什么偏偏要別人接呢?歸根結底是不是帶著一個“懶”字,不還得自己去改變嗎?
而且自己能做到的事,為什么一定要強求別人呢?這應該是一個行為處事的觀念問題。
不管你自己是否處在情緒當中,別人仍有自己的事情,誰也沒空為你去化解,甚至如果你是一個情緒污染源,又有誰愿意去靠近。
在要求他人之前,先想一想把自己變得更好,把那些你認為自己無能為力地事去學著分析應對,去強大自己,你會發現當你有足夠地力量,根本就不屑為一些芝麻綠豆小事而干擾情緒!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8
近一段時間來,垚垚做什么事情總是特別興奮,在教室里要么看見他和同伴追逐打鬧,要么亂喊亂叫,連以前我們最拿手的辦法戴“高帽子”的方法都不管用了。
今天早上晨間鍛煉時,我按周計劃內容讓孩子們到戶外踢毽子。由于有幾個孩子拿來的是雞毛毽子,再加上孩子們還不會踢,幾個拿雞毛毽子的孩子就拿著毽子亂扔起來。垚垚雖然離我比較近,但是一點也不認真地踢著毽子,時不時的和同伴嬉戲,老師提醒他好好鍛煉,但他卻假裝聽不到老師的好言勸告,故意將雞毛毽子一次又一次的扔到旁邊的綠化帶上。我當時一急就給他一頓批評:“你怎么老是喜歡把毽子扔到樹枝上呢?為什么不好好練習踢毽子呢?老師讓你好好練習不要亂扔毽子你沒聽見嗎?”我原以為我的教育能讓他認識到自己是錯了,沒想到垚垚的表情卻是若無其事的樣子,而且還朝著其他同伴笑呢!這下我更火了,我對著大家說:“來,我們把毽子都拿到這邊來練習,不要跟垚垚這樣不乖的孩子一起練習了。”當孩子們全響應了我的號召后,我才發現垚垚正拿著那個雞毛毽子瞪著眼看著我,委屈地眼淚含在眼眶里打轉。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復雜起來了,感覺很羞愧!是不是我剛才的一番話打擊了他的自尊心。
我真后悔我當時的做法,我竟然小氣的不如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為什么我要這么專橫地來處理這件事情呢?為什么不等冷靜下來后才處理這件事呢?為什么不好好和孩子溝通,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來正確理解他的做法是否可行呢?我這才發現,有時我們老師應該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還應該把自由還給孩子,要和孩子多進行溝通,說不定這樣會讓他們學得更好、更開心,玩得更好、更開心!
在幼兒的道德教育中,我們除了關注幼兒認知、技能技巧的培養,還應特別關注到幼兒的情感和態度,特別是良好的行為道德品質的養成。只有教師給幼兒正確的道德行為示范,為幼兒提供道德榜樣,道德教育才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幼兒才能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質。另外,在幼兒道德教育中,身教甚于言傳,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的道德認知完全來自于家長、教師、社會的道德示范,我們應該把握幼兒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道德示范,以身作則,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永遠開心,快樂的成長。
對情緒智力的心得體會 篇9
人的情緒是千變萬化的,有時事不稱心,會變得焦躁不安;遇到挫折,會變得憂郁;事事隨心,會變得愉快,興奮……但是情緒也會導致很多不幸和有幸,憤怒會使我們遷怒于他人,這種消極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是我們犯錯,傷害自己。
在新聞上聽說,有些學生成績優異,但卻是老師家長逼迫的,心理壓力很大,選擇自殺;有的因為自卑,應為自己的長相,或者其他不如他人,覺得別人看自己的眼神總是鄙夷的,因而持刀殺害校友……這種事列很多,也令我們深思,為什么我們不可以換一種態度來對待同一件事呢也許結果就會大相徑庭了。今天心理老師幫助同學們找到了許多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法,我也找到了一種,畢竟自己的情緒影響到他人,也是損人害己的,話說笑一笑十年少。
雨過總會天晴的,天天擁有一顆晴朗的心,相信會對大家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