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鄉村共建共享心得體會(精選3篇)
和美鄉村共建共享心得體會 篇1
富,也許在那些高尚人物住的大城市里才有;學,也許在極好的的學校才學的好;樂,也許在寬大而又美麗的的城市廣場上才有;美,也許只有那千姿百態的衣裳與大人物才算美。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現,我們身邊其實也有很多美、富,學、樂,只是我們永遠都向著那些外在和我們又有些不耐煩的城市,而疏忽了我們的身邊。農村——城市,誰更美,有時,總會毫無猶豫的答出:城市!但是,答出這個答案的人,我想告訴你:你錯了。
富、學、樂、美。你有嗎?要是我,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有,為什么?那我就告訴你吧。
我的家鄉在農村。當然農村并不像城市那么繁榮,那么華麗,這里,只是小小的樓房,不像城市里的高樓大廈,這里,路上是三輪車,不像城市里那占滿了路的'自家轎車……
也許,你認為這一切不可能有富、學、樂、美,也許,你認為這一切太簡陋了,不,不是!這里有,這里雖然簡陋,卻就是因為這樣的簡陋,才有不同的風味。
富在農家。這里富,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增加,沒有這里的勞動,也就沒有城市人們填飽肚子的食物,這里富,這里有城市沒有的東西,城市里的人想吃也只好到這里來。這里富,有城市里用錢買不到的團結友愛。
學在農家。這里愛學,這里的學校雖沒有城市好,但我們都很用心,我們都愛,我們刻苦,努力,一直往前沖。
樂在農家。這里樂,雖然沒有游樂園,沒有玩具,但每天可以到山上摘野花,野果,坐在草坪上哼哼小曲,躺在草坪上看看白云,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風光……不是很快樂嗎?對于玩具不是好多了么?
美在農家。這里美,山美——這里的山千姿百態,形態萬千,綠樹成蔭,早晨,起床開窗,一股清新的味道撲鼻而來,多么享受;水美——這里的水,是溪水,好甜好甜,好清好清,清得讓你看的到水底有什么;甜得讓你甜到心里……人美——這里的人相親相愛,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都有一顆擁有美的心。
富、學、樂、美,這里樣樣齊全,不是嗎?城市美,鄉村也美,也許,鄉村會比城市更美!
和美鄉村共建共享心得體會 篇2
初次來到母親老家所在的鄉下,剛好在夏收之時,看到眼前這美麗的景色,我不由得有些感嘆自然之奇了。
路邊野草長勢喜人,搖頭擺腦的,在風中一身綠衣肆意張揚著、舞蹈著,這綠,是一種深綠,深入到葉脈里的油油的綠,直逼人的眼睛,映入人的眼簾,瞬間,眼里就有了一幅美妙的畫。
草叢中盛開著的很多紫色的小花,這兒一叢,那兒幾朵,紫色的花瓣,黃色的花邊,紅白色的花蕊,紫中帶黃,黃中有紅,紅中有白,星星點點,散在草叢里,就像散文家朱自清所寫的“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些小花好像在竊竊私語,聽,她們在說:我最漂亮,我最活潑,我最可愛!
到了屋里,外公外婆熱情地接待了我。吃完飯,他們要去地里干活,我也跟著他們來到了麥田里。一路上綠樹蔥蔥,小草青青,繁花朵朵。麥田到了,呵,好一片麥浪啊!金色的麥子在田地中挺立著,一棵棵,一壟壟,在風中跳舞,麥稈有點像一條條金箔,麥粒又像一顆顆金星,麥芒就像一根根金刺,真是一片金色原野啊,放眼望去,就像一大片金色的湖水,一陣風吹來,湖水蕩漾了起來,泛起了金色的浪花。看著這眼前的景象,我不由得張大了嘴巴發出了一聲驚呼:真美啊!
跟著外公外婆走近一看,那一顆顆扁圓而飽滿的麥粒,就如同一塊塊金色地糖果,在吸足了陽光之后,散發出一陣香氣。于是,我摘下一顆,放在手心仔細看了起來。猛然覺得,在它面前,首飾店里的金項鏈是那么虛偽,帶著一股銅臭的味道;故宮上的金磚玉瓦是那么奢靡,帶著一股奢華的.氣息;綢緞上的金紋,衣飾上的裝飾,是那樣的空虛,帶著一種呆板的迷茫;曾經看到的那些麥子的圖片,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在這海洋面前,顯得那樣的單薄而又蒼白無力。
沐浴著陽光,吮吸著的麥香,看著外公外婆慈祥而又淳樸的笑臉,我好像聞到了體會到了鄉村的那種特有的韻味,這韻味,是那么的真實自然,又是那么的靈動優雅,令人心曠神怡!
初次來到鄉村,欣賞著小草的舞蹈,傾聽者花兒的傾訴,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嗅著麥海的香氣,我聞到了一股自然的氣息,突然發覺:這才是人生之本。
和美鄉村共建共享心得體會 篇3
“幫助他人是一件溫暖的事。”
站在文化墻邊,看著一排整齊的共享單車,盡管風很大,天很冷,但月亮很圓,心里很暖。穿著藍色的志愿服,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姑娘,你們這是做什么呀?”一位阿姨騎著共享單車經過時停下來問我。“這是我們北京林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發起的一個志愿活動,在學校招募志愿者,自愿報名。幫助使用共享單車的人,提醒他們擺放好等。”我嗑嗑巴巴地回答道。阿姨點點頭,離開了。原來我們的志愿活動受到了周圍人的關注,原來我們的活動能夠幫助到別人,內心頓時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