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家長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家校合作共育家長心得體會范文 篇1
老師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表現非常好。父母更應該調整心態,信任孩子,欣賞孩子。通過孩子的努力,幫助他們建立自信,相信她會越來越好。我也知道挫折教育,但是我們的孩子剛剛開始系統學習,自信心還在建立過程中,需要的是耐心和鼓勵,盡量不去批評,有些時候甚至需要家長去創造條件來表揚孩子,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學校與家庭是教育的“兩手抓”,缺了哪一個,教育就一定會落伍。Schholminski還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依賴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良好合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優化學校教育環境。
在《管子·權修》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年之計,莫若樹谷;十年之計,莫若樹人;終身之計,莫若樹人!耙粯湟猾@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樹也,一樹百獲者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把一年作好,種上一棵莊稼最好;把十年作好,種上一棵樹最好;把一生作好,培養出人才最好。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在這個問題上,我有兩個體會。
積極有效的溝通是建立成長的橋梁。
一、家長與教師的有效溝通。
父母與教師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目的在于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狀況及情緒狀態,以便更好地幫助孩子。廣陵小學家;拥呐e措很多,比如家長會、各種節日活動、官方微信等等,此外,教師還在微信上建立了班級聯絡群,每天都會公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要求,讓我們可以實時掌握孩子的學習任務;老師們也經常通過微信發布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學校的另一邊,全面了解孩子;更難得的是,教師還經常與我們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從中我看到了教師的高素質、高責任心,最重要的是對教育的熱愛。
從這里,我學會了“傳遞正能量”,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問題,朝著陽光方向成長;懂得了讀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明確了“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缺位”,努力創造條件抓緊時間讓孩子多與父親在一起;得到了對我所提出問題的解答。在閱讀了組織思維所寫下的美麗的詩歌后,我也看到了用詩意的語言來表現數學的理性,學會了如何幫助孩子們一絲不茍地、仔細地理解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除了我們這些家長,我知道在學校里,有一顆熱情、真誠的心在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舉一動中,她告訴我們要有耐心地等待,用一朵花兒的時間,等孩子每天長大一點。
如此誠摯、高效的家校溝通方式,不僅直接幫助我,還幫助孩子快速順利地進入小學學習環境,快樂成長。
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能力。
父母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從孩子的角度去認識她在學校的生活,鼓勵、安慰、引導都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狀態。
我試了好長一段時間,想要孩子們回家后高興地與我分享學校的事情。自幼稚園開始,我每天都會問她,為什么要把小小的愛帶回家,老師獎勵她,慢慢養成了「欣欣說,我們聽」的習慣,不僅是聽,我們還會評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讓溝通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繼續保持著在上小學以后說什么話都要說的好習慣,不僅老師稱贊這些好事,有時還跟同學們玩鬧,她所做的小壞事都開始與我們分享。不管怎樣,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肯定了她的情感反應,也對她說了我們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回憶起自己或她父親如何處理童年時遇到的類似困難。這種分享使欣欣心平氣和,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來幫助她找到處理困難和挫折的方法。
三、兒童與教師的良好溝通。
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看到老師們都能及時關注孩子的動態,但我更希望欣欣本人能積極主動地與老師接觸,與老師溝通。曾有一段時間,我特別羨慕有些孩子能主動關心老師,與老師交談。幼兒與教師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幼兒在情感上信賴教師,在將來的學校生活中有安全感,能夠自信、積極。但直到現在,盡管她很喜歡并崇拜自己的老師,卻不敢與老師進行落落大方的交流與互動,總是顯示出一種害羞的一面。這個方面,我們在培養上做的還不夠。這是因為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缺陷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因為小的時候怕生病、怕麻煩,我對她太照顧了,集體活動少,外出旅游少,與人交往也少,導致她在人際關系上不夠主動。下一步,我們將與她一起參與拓展、旅游等活動,拓展她的視野,增加與人交往的機會,相信問題會得到改善。
其實不僅僅是這個問題,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問題都會出現,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培養孩子的良好心態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成長。
家校合作共育家長心得體會范文 篇2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是做父母對孩子的心愿。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和睦相處、互相體諒、相互學習與信任、禮貌待人。
我建議孩子先復習作業的相關內容,再做作業。也會經常提醒她,平時做作業要認真對待,像平時測試以及考試一樣的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會做的題目先做,把不會做的題目繞到最后再做,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
教育孩子應多些鼓勵,少點指責。學校有各種各樣的比賽,學科上有各階段的測試,孩子拿到的成績不管好與差,都是孩子付出的結果,成績差的,不要過多指責孩子,要鼓勵孩子“不怕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只要在學習上付出了多倍的努力,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對于成績優秀的,表揚是肯定孩子付出有所收獲,但又要提醒孩子“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因為孩子理解錯誤,結果把“排比”寫成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父母與孩子在一起認真看書的畫面,傳遞出父(母)親的關系,而且表現出是朋友的心靈溝通,孩子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有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多閱讀有益的書籍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現在孩子的閱讀能力有了提高。
孩子說自己平時畫畫不太好,要求自己報名參加畫畫興趣班,父母說:“要去學就認真的學!焙髞砗⒆拥漠嫯嬎接兴岣吡撕⒆蝇F在的學習,都是為了以后的工作。
說到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經為此買了很多的書,買了很多的光盤,請教了許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績也漸趨穩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我們家每個人都有愛看書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早早開發鍛煉他的識字能力,為他今后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孩子大一點后,我們就幫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讓他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看書。在我們家經?梢钥吹竭@樣一幅畫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著自己的書在看。而且,只要有機會就從書店買各種圖書給他閱讀,“六一”兒童節、春節的禮物都是各類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書籍。時間長了,孩子喜歡上了讀書。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后面的內容。及時同他的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習慣的養成,玩過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并且告訴他,那樣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
家校合作共育家長心得體會范文 篇3
從我呱呱落地那一刻到現在,已經有10多個年頭了。在這10年間,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和良好的家庭氛圍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做人做事,有無數的記憶讓我難以忘懷,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時時激勵著我、鞭策著我。
記得有一次,我被一道數學思考題難住了,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只好去請教媽媽。媽媽給我講了一遍,可還是沒有聽懂,因怕媽媽說我笨,便撒謊說聽懂了。于是,媽媽又給我出了一道類似的題讓我做,我因弄不清題里的數量關系,半天也沒做出來。媽媽見狀,狠狠地把我批了一頓,我很委曲,豆大的淚珠從臉上滾落下來。媽媽嚴厲地說:“做學問要誠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能不懂裝懂!甭犃藡寢尩脑挘胍幌胱约旱乃魉鶠,我才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呀,如果剛才讓媽媽多給我講幾遍,問題也許就解決了!庇谑牵胰鐚嵪驄寢尦姓J了錯誤,并請求媽媽再給我講幾遍。媽媽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她邊講邊用線段圖把題里的數量關系表示出來,這樣便于我更好地理解。一遍又一遍,我終于明白了。而媽媽呢,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從此以后,每當我遇到難題時,總能靜下心來認真分析,實在想不出來,就虛心向別人請教,直到弄懂為止。這個習慣,使我受益匪淺,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我們這個和睦的三口之家,我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是他們快樂的源泉。爸爸媽媽勤奮工作,為我創造舒適的生長環境和學習環境,我在這溫馨的家庭里快樂成長。我堅信,我會成長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讓爸爸媽媽因我而驕傲,因我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