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科心得體會(精選5篇)
醫院急診科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4月,我院啟動的QC小組活動,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它就像新生事物走進千家萬戶一樣受歡迎受重視,點燃了全院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熱情。
急診科是最初開展品管圈的科室之一,兩個多月來的活動工作都進展得比較順利,可是最近圈里的氣氛比較低沉,圈員們都不像以前那樣活躍了,原有的滿腔激情也降溫了,感覺靜悄悄的,就連科里的同事也說我們圈最近沒動靜呢?那是因為我們的活動進行到了對策實施這一步驟,正是考驗我們十個圈員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這個對策可操作性少,人為主觀因素占90%,需灌輸較強的理念性知識。
另外,這次的階段匯報工作,讓我感覺到和其它圈的差距很明顯,更不用與其它同仁單位相提并論了。
從品管圈的各實施步驟到各個工具的使用、制作方法,會議記錄內容要求,都要按最新的評審要求作修改調整,我們要倒夜班經常加班,在這方面又花心思,有點筋疲力盡了……這一切都讓我們精明能干的大科輔導員李鳳連老師看在眼里,鼓勵我們放輕松點,集大家智慧解決困難,堅持就是勝利!而我們科主任也為我們打氣:不要為了品管而品管,遇到困難時不是“要我做什么?”,而是“我要怎么做?”好!就這樣,我們又充滿了信心,離我們的目標近一點又近一點了……
圈員莫麗和彭莉制作的魚骨圖那么復雜都搞得很漂亮,而我負責的柏拉圖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一次次的修改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因為品管,我有機會上臺演講,雖然存在很多問題卻鍛煉了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臺風”形象;因為品管,有機會督促自己去學習電腦方面的知識,幫助自己融入并適應這個信息化社會;因為品管,讓我懂得集體的智慧是無限的,團結就是力量;因為品管,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要積極參與科室的管理。讓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所長,快樂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豐富我們更高層次的'需求,體現自我價值。
馬斯洛的五種需求當中,最高層次的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人人都有尚未發掘的潛能,希望被肯定、尊重,品管圈運用頭腦風暴,積極發言提出構想,滿足了大家自我實現的需求,并在工作中學以致用,增加危機處理的能力,更好的服務病人,養成科學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接下來希望爭取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來完善我們對品管工作的了解,為更好的完成品管圈工作奠定基礎。
醫院急診科心得體會 篇2
初次接觸“急診”一詞,是在電視屏幕上,可那會兒并沒有什么概念。再次接觸,是自己被救護車送進急診室的那一刻,那也是對我生命影響最深遠的時刻。
我孱弱的躺在搶救室里的病床上,病房里面擺著各種各樣的大型設備、密密麻麻的電線以及復雜的各種按鈕,嚴肅與緊張的感覺直逼內心。我的雙手都被掛著輸液瓶,每隔幾分鐘還得口服注射液,心電監護儀上的警報聲在我耳邊不停地響著,里面的聲音一直跳得很快,讓我第一次這么清晰而又害怕地聽著自己的心跳聲。我的旁邊躺著一個老人,老人正在大口而深沉地呼吸著,那聲音像極了一頭在屠宰場上被放干了血的豬,最后那幾聲巨大卻又空蕩的嘶吼。
我一動不動地就這樣躺在旁邊,聽著醫生與老人家屬討論——要不要放棄搶救。
心電監護儀里的心跳聲越來越快,我心里也越來越害怕。我害怕,我會像旁邊的老人一樣,喘不過來最后一口氣,就這樣沒了。
我就這樣虛弱又害怕地在急診室待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我被轉到普通病房治療, 我才知道自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這也讓我對醫生這個職業產生了巨大的親切感。
如今,我自己站在了這個曾經深切感恩的職位上,也讓我更加體會到了這個職位的神圣所在。
正如大學時老師所說,急診,不急不叫急診,要命的那才算急診。能來到這里就診的,都不簡單。來到急診科三個月,也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正如一次我坐診時,突然幾個人慌亂地背著一女孩前來就醫,這女孩子的情況是: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嘴唇發紺,手腳冰涼,意識有些模糊,看上去非常嚴重。可當時老師不在,我一看到這樣的病人心里打了一陣退堂鼓,完全沒有清晰地思路要怎么去解決。但心里告訴自己人總是要救的,我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很淡定,立刻拿著聽診器將患者送到急救室,囑護士趕緊打心電圖。一邊向家屬仔細詢問病史。
經了解后,知道這個患者是一名在讀中專生,這樣的情況不是第一次出現,每當情緒激動或低落時便易發作,家人和同學都送來醫院好幾次了。而這一次發作之前,患者曾有心情低落的情況,一個人跑到河邊去,同學擔心她出事找到她時,已經出現目前的情況。了解完病史后,我的心里大概有了一點把握,正當我準備去聽患者的心肺時,護士告知說患者拒絕做心電圖,此刻她已經自己能勉強做起來說話了,這個時候老師也趕來了。
我更加確定了心里的判斷,這個病人目前問題不大,患者堅持不接受治療,可我還是勸她留觀到基本平穩再離院。
過后我分析了整個過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癔癥發作,老師問我是怎么考慮的,我如是說,他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病人最終沒接受任何治療便恢復,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寶貴的經歷,讓我體會到如何建立一條清晰的診療思路的重要性,以及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當有怎樣的素養,讓病人看到你之后放心,而不是慌亂和懼怕。
事無巨細,希望以后的學習中更上一層樓,感謝遇到的老師的'指導以及以疼痛為代價奉獻知識的患者們!
醫院急診科心得體會 篇3
首次打仗“急診”一詞,是在電視屏幕上,可那會兒并沒有什么觀點。再次打仗,是本身被救護車送進急診室的那一刻,那也是對我生命影響最深遠的時刻。
我孱弱的躺在搶救室里的病床上,病房里面擺著各類各樣的大型設備、密密麻麻的電線以及繁雜的各類按鈕,嚴肅與重要的感到直逼內心。我的雙手都被掛著輸液瓶,每隔幾分鐘還得口服注射液,心電監護儀上的警報聲在我耳邊不絕地響著,里面的聲音不停跳得很快,讓我第一次這么清晰而又畏懼地聽著本身的心跳聲。我的閣下躺著一個白叟,白叟正在大口而深沉地呼吸著,那聲音像極了一頭在屠宰場上被放干了血的豬,最后那幾聲宏大卻又空蕩的嘶吼。
我一動不動地就這樣躺在閣下,聽著大夫與白叟眷屬討論——要不要放棄搶救。
心電監護儀里的心跳聲越來越快,我心里也越來越畏懼。我畏懼,我會像閣下的白叟一樣,喘不過來最后一口氣,就這樣沒了。
我就這樣虛弱又畏懼地在急診室待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我被轉到普通病房治療, 我才知道本身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這也讓我對大夫這個職業產生了宏大的親切感。
如今,我本身站在了這個曾經深切感德的職位上,也讓我加倍體會到了這個職位的神圣地點。
正如大學時先生所說,急診,不急不叫急診,要命的那才算急診。能來到這里就診的,都不簡單。來到急診科三個月,也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正如一次我坐診時,突然幾個人忙亂地背著一女孩前來就醫,這女孩子的環境是:四肢抽搐,呼吸急匆匆,嘴唇發紺,手腳冰涼,意識有些模糊,觀上去異常嚴重。可其時先生不在,我一觀到這樣的病人心里打了一陣退堂鼓,完全沒有清晰地思路要怎么去辦理。但心里奉告本身人總是要救的,我盡量讓本身觀起來很淡定,立即拿著聽診器將患者送到急救室,囑護士趕快打心電圖。一邊向眷屬仔細扣問病史。
經了解后,知道這個患者是一名在讀中專生,這樣的環境不是第一次呈現,每當情緒激動或降落時便易發生發火,家人和同學都送來醫院好幾回了。而這一次發生發火之前,患者曾有心情降落的環境,一個人跑到河畔去,同學擔心她出事找到她時,已經呈現目前的環境。了解完病史后,我的心里也許有了一點把握,合法我籌備去聽患者的心肺時,護士見告說患者回絕做心電圖,此刻她已經本身能勉強做起來說話了,這個時候先生也趕來了。
我加倍肯定了心里的斷定,這個病人目前問題不大,患者堅持不接收治療,可我照樣勸她留看到基礎安穩再離院。
事后我闡發了整個歷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癔癥發生發火,先生問我是怎么斟酌的,我如是說,他點了點頭。
固然這個病人最終沒接收任何治療便規復,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名貴的閱歷,讓我體會到如何樹立一條清晰的診療思路的緊張性,以及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當有怎樣的素養,讓病人觀到你之后寧神,而不是忙亂和害怕。
事無巨細,希望以后的學習中更上一層樓,感謝遇到的先生的指導以及以疼痛為價值奉獻知識的患者們!
醫院急診科心得體會 篇4
經過一年半年紙上談兵式的理論學習,終于盼來了上戰場一展拳腳的機會。雖然僅有十天的見習,但所獲頗豐,心得體會也不少。現就在醫院如何學習這方面揀幾點我感觸較深的來談談。
一、與帶教老師的溝通與交流
相信每個到過醫院見習的同學都知道在醫院與帶教老師的關系非常重要。這一點在到醫院之前,上至丘麗冰科長,下至師兄師姐也都反復提醒我們這一點。可真正到了醫院后,才發現這其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附一院急診科門診的醫生一天要看幾十個病人,病房的醫生一天也得分管十幾張病床,一天下來,帶教老師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同你“神侃”。
幾天以后,我發現,其實天無絕人之路。只要老師認為你是塊“可造之材”,他們就會很樂意教你。關鍵是我們在短短幾天的時間,怎樣讓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你這塊“和氏璧”呢?就我自己個人經驗來說,方法有二。
首先,是一語驚人法。如果你能積極的就本科的某種常見病闡述你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雖然很難講得很透徹、深入、準確;又如果你能及時而正確地回答出老師在查房時提出的問題,即使分析得不夠全面,也都會讓老師覺得你是個會思考的學生,老師通常會比較愿意給這種學生講課。
上一個方法也許不好掌握,它除了要求要有扎實而廣泛的知識作為基礎外,多少還有點運氣成分的存在。接下來的這個方法則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到的,就是勤快。俗語說:勤能補拙。每個老師都會喜歡勤奮實干的學生。當然以上兩種方法能奏效的前提是你必需打從心里尊重帶教老師,遵守紀律,熱愛學習。
二、自己把握機會,積極主動學習
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醫院里,進修生、博士生、研究生、國內外的見習生、見習生都很多,若你自己不積極主動地爭取機會,根本就什么都學不到。當然,這也是有竅門的。
首先你可以主動要求跟老師值夜班。因為老師在晚上通常會比較有空,可以有時間給你開小課;若遇到有病人需要搶救的時候,你還可以看老師在緊急情況下采取何種措施、怎樣用藥,這些都是多科知識的綜合運用,這對每個醫學生來說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當然,值夜班還有許多好處,這就需要你們自己去慢慢發掘了。
其次,如果你的帶教老師實在忙不過來,就別什么問題都找老師。其實在病房還有很多很好的老師,就是見習生。我在急診見習的時候,就有兩個見習生“老師”,他們的基礎知識都很扎實,動手能力也很強,更重要的是,他們有時間、有耐心、也愿意給你講課。在這段時間,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三、學習內容的把握
在病房見習時到底要學些什么呢?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都不清楚。我自己當時也是混混沌沌,到了急診科以后,帶我的`郭敏軍老師才一語點醒夢中人。他告訴我其實在病房除了多見些病種外,還要學習老師的醫囑、化驗單如何開,甚至只是記記藥名等都對我們有很大幫助。我才如夢方醒發現,在那之前,我除了動手能力有所進步外,這方面掌握的確實不多。還有,在病房,一個病人身上往往都綜合了幾種疾病,只要你能好好把握,認真復習,就能學到知識。
四、寫好見習日記
寫見習日記就是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見習的經歷。寫見習日記的內容廣泛,它可以記你每天的學習收獲以及不足,也可記對某一病人的認識,對某一癥狀體征的理解,在臨床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還可以是發生在臨床上的每一件事情,總之,見習的經歷都可以成為見習日記的內容。
在臨床見習中寫見習日記的同學并不多,堅持寫的同學就更少了,也許同學們還沒有體會到寫見習日記的好處。寫見習日記至少有以下好處:第一,堅持寫見習日記使得同學每天有時間思考自己的見習收獲或不足,有利于自己不斷地改進見習方法,搞好見習;其次,寫見習日記是積累臨床經驗的一個很好的途徑;第三,經常寫日記,有利于培養自己勤于思考的好習慣,有利于提高事物觀察和分析能力,這種能力對于臨床醫生來說,將是十分重要的;第四,通過見習日記,可以看出自己成長的過程;第五,日記中的某些內容,如見習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也許將成為自己事業成功的突破口,許多科學家的手稿成為后來重大科學發現的重要線索之類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對于見習同學來說,應該養成寫見習日記的好習慣,相信這將會使自己受益匪淺。
醫院急診科心得體會 篇5
急診科實習小結如下,剛進入臨床,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護理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的帶教老師為我詳細介紹科室結構,介紹各班工作職責,有了帶教老師的豐富經驗,讓我較快地適應了科室的.護理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
急診科實習小結的書寫,讓在這極其短暫的三周時間里,最大的體會就是急診室護理工作特點:我們都必須分秒必爭,迅速處理,爭取搶救時間。急診病人來診時間、人數及危重程度難以預料,隨機性大,可控性小,尤其是發生意外災害、事故、急性中毒、傳染病流行時,就更顯得工作繁忙。因此,平時要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從而使工作忙而不亂。我看到搶救室的護士們在病人進入搶救室的第一時間沖過去大家分工合作為病人立即實施搶救流程常規:吸氧,開放氣道,開放靜脈通路,備血,心電監護等,充分體現了團隊合作!這是我在急診室的第二個收獲。
急診科實習小結的經驗分享,在急診實習期間,我積極主動,遵守急診各項,熟練掌握各項急診護理操作技能,認真完成各項護理工作,細心聽取各位老師的教誨,努力完善自己的不足之處。在急診實習期間,通過各位老師的熱情指導,耐心言傳身教,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到護士工作的藝術性和專業性。急診是搶救病人生命,照顧危重病患的第一線。作為一名急診護士,不僅要熟悉各科專業的理論,更要熟練掌握各項急救操作,還要具備常人所沒有的耐心和愛心;要在緊急情況下,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以真心真誠的態度對待病人,認真地做好與病人家屬的溝通。這些工作看似簡單,但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通過在急診實習的這段時間,使我對護士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將牢記急診嚴謹求實,認真謹慎的工作作風,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臨床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