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心得感悟(精選5篇)
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心得感悟 篇1
古往今來,領土回歸、國家統一,通常都伴隨兵戎相見。但是,在“一國兩制”的制度框架內,中英、中葡歷經多輪談判,分別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中葡聯合聲明,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不僅洗刷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也開啟了港澳繁榮發展的嶄新紀元。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一國兩制”凝結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國智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中國為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的一個新思路新方案,是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的新貢獻。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不僅讓西方一些人的悲觀預測紛紛落空,也充分顯示出“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充分證明了“一國兩制”是符合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整體和長遠利益的制度安排。正因如此,黨的十九大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總結概括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
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作為現代國家治理的偉大創新,“一國兩制”在實踐中難免會遇到風險挑戰。在統一的國家之內,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個別地區依法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在過往的人類政治實踐中還從未有過。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不僅符合政治制度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也必將不斷豐富“一國兩制”的時代內涵。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風險和挑戰,都不會動搖我們堅定不移走“一國兩制”成功道路的信心和決心,都不會阻止我們迎難而上、繼續前進的堅定步伐。
前人用超凡的勇氣探索和突破,后人要以堅定的信念實踐和發展。回歸20年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深刻啟示:要牢牢把握“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旗幟鮮明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在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系時,必須堅持“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前提和基礎,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就能夠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地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通過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特別行政區制度,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實現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祖國,另一方面是為了在回歸之后長期治理好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服務于國家發展大局。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也已經積累足夠多的經驗、擁有足夠強的信心、凝聚足夠大的力量、具備足夠多的手段,能夠確保“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長達百余年的國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躪的悲慘歷史,所有中華兒女對此刻骨銘心。完成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深深熔鑄進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意識,成為全體中國人民堅如磐石的共同追求。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實踐,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并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我們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充滿自信,我們對“一國兩制”事業同樣充滿自信。
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心得感悟 篇2
偉大祖國始終是澳門的堅強后盾,祖國日益昌盛為澳門繁榮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從1962年起,除了大年初一之外,內地每天向港澳開出三趟供應鮮活冷凍商品的特快列車,被港澳同胞稱為“生命線”。回歸后,澳門和內地之間的“生命線”更加緊密。從20xx年的《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推動內地和澳門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貿易投資便利化,到20xx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把澳門寫進規劃綱要;從20xx年簽署《〈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到20xx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自近至遠、自淺至深、自點至面、自臨時性協議至制度性安排,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有力托舉下,澳門步履堅實、前景廣闊。“國家好,澳門就好”,這句話已成為澳門社會的流行語。
20年來,中央政府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始終把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作為處理涉澳事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從居民在各項選舉中充分行使政治權利,到以行政主導為特征的政治制度順利運作,從保持財政和稅收獨立、實行單獨的貨幣金融制度,到充分行使立法權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67.6萬多澳門市民積極參與各項事務,澳門逐漸形成了各階層均衡參與的政治格局,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事實充分證明:掌握了自己命運的澳門同胞完全能夠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指引下,團結一心,自強不息,建設好自己的家園。
在總結“一國兩制”的經驗時,有一個生動的說法,叫做“守本用利”: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可以說,沒有“一國兩制”,就沒有澳門的巨變。習近平主席指出,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一國兩制”,是澳門繁榮穩定的根本,是澳門發展的優勢,也是澳門走向未來的關鍵。
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心得感悟 篇3
今天,站在澳門西望洋山上遠眺,只見高樓林立、長虹臥波,入夜則流光溢彩、燈火通明。時間是一支如椽巨筆,記錄著“像一只棋子跌出棋盤的邊緣”的昨天,也刻畫下“物換星移幸福從此登岸”的今天。
20年意氣風發,日新月異的濠江故事精彩紛呈。難忘回歸前夕的愁云密布,澳門連續4年經濟負增長,1999年入境游客不足800萬人次,失業率達6.4%。20年來,回到祖國懷抱的澳門一改頹勢,20xx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已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增加至4447億澳門元,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入境總旅客超過3580萬人次。20xx年發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顯示,澳門在全球18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三十四位,在亞太地區43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九位,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之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初見成效,博彩、旅游、會展、餐飲、酒店及零售業欣欣向榮,一個生機勃勃的澳門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南海之濱。
20年洗盡鉛華,良政善治的澳門實踐逐漸成型。澳門的歷史,一度刻寫在光怪陸離的地名上: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罅些喇提督大馬路、嘉樂庇總督大橋……歷,葡萄牙先后委任了127任澳門總督,直到1997年,才有一位華人在澳葡政府中擔任司級職務。回歸以來,澳門依法順利進行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和六屆立法會選舉,至20xx年底已完成800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制定修訂。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且重在配合,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今天的澳門行政主導體制運行順暢,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開辟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20年和諧穩定,安定祥和的民生畫卷不斷鋪展。今天的澳門,洋溢“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的氛圍,但誰能想到在回歸之前,這里曾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回歸之后,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打擊犯罪,一年時間就讓兇殺案件減少了72%,縱火案件減少了40%。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僅來自治安改善。一份《澳門這十年》的民生工作總結中,介紹了一個普通澳門人家的“民生禮包”:從幼兒園至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看得到“真金白銀”的現金分享計劃,長者、嬰幼兒、中小學生、孕婦納入免費醫療,青年創業獲得免息貸款……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醫、老者有其養、少者有其學,特區政府施政所向讓澳門居民所需所盼成為現實。
“澳門是‘一國兩制’制度卓有成效的榜樣”“世界看到的是基本法保障下澳門居民享有的繁榮和穩定”……這些來自外國觀察家的判斷,印證著“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巨大成功。回歸20年,是澳門歷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曾經歷挑戰,也曾面對風雨,但以祖國為堅強后盾,澳門在向陽而生中穿越風雨,在艱辛成長中加冠而立,3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著數百年來最輝煌的巨變,波光瀲滟的“濠鏡”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心得感悟 篇4
“‘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一國”與“兩制”的關系、中央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系,是澳門基本法的核心內容和貫穿全篇的主線。回歸20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正確認識并妥善處理“一國”與“兩制”的關系,使中央的權力與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在“一國兩制”架構內有機結合、有效運行。能夠做到這一點,其中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澳門同胞始終堅持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有很強的國家觀念、憲法觀念,國家認同在澳門社會擁有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猶記20年前回歸祖國那一天,3萬多澳門同胞自發到關口夾道歡迎,多少人眼眶浸潤、心潮澎湃;猶記20xx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澳門同胞共捐助善款達60億澳門元,人均達1萬澳門元;猶記20xx年臺風“天鴿”正面來襲,人民子弟兵手抬肩扛、協助搶險救災,澳門市民自發送水送飯,一位小學生因此感悟“真正懂得了祖國母親的含義”……與祖國內地同呼吸、共命運、攜手發展,這正是“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在澳門實踐取得極大成功的底氣與支撐。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在全社會形成廣泛的國家認同,才能全面準確地實施基本法。
“澳門好,祖國好;祖國好,澳門會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一國兩制”和澳門基本法的根本宗旨。這兩者辯證統一,既能夠同時兼顧、并行不悖,又能夠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偏廢。早在20xx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就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率先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憲制責任;20xx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作出解釋后,澳門特別行政區未雨綢繆,主動修訂立法會選舉制度,增加“防獨”條款;20xx年頒布《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政法規,設立由行政長官任主席的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20xx年1月順利完成對本地立法《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的修改,切實維護國家象征和標志的尊嚴……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20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憑借營商環境好、市場發育程度高等方面的優勢,成為國家雙向開放、國際人文交流的重要橋頭堡,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真正實現了與祖國內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才能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大橋上飛馳著的,是希望”。去年10月24日,跨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許多澳門市民懷著激動和自豪的心情,駕車參觀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后,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被納入到國家統一的治理體系,成為整個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專章闡釋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又提出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為重點,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的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澳門特別行政區充分認識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現實需要和戰略意義,高度重視和全面謀劃澳門在國家發展整體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一國之利、兩制之便”的制度優越性,將“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實際的治理效能。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將澳門特別行政區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使澳門走向新的美好未來。
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心得感悟 篇5
歌聲穿越時光。20年前,一句“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曾讓多少人潸然淚下。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區區旗冉冉升起,闊別已久的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繼香港回歸后,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又一個歷史豐碑。伴隨著新千年的曙光,澳門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從空中俯望,澳門半島宛如一朵蓮花,伸展在萬頃碧波之上。20年來,濠江流彩,蓮花盛開,澳門在傳承中成長,在創造中發展。1999年到20xx年,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一國兩制”在這里成功實踐,“盛世蓮花”向著世界綻放。
“回歸祖國20年來,澳門發展日新月異,澳門同胞工作生活越來越好。”習近平主席高度評價澳門“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數百年滄桑,二十載巨變。澳門的實踐雄辯地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