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精選7篇)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1
我單位的道德講堂已進行多期,但今天這堂公開優質課,給我的心靈進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禮。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后,按照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
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專門組織學習了小李的英勇事跡,小李同志臨危不懼。大義大勇的先進動人事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之無愧的道德楷模,他的事跡傳遍祖國大地,他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輝煌的人生篇章。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三點體會,一是我們要深刻學習周小李同志的舍己為人的高尚道德品質。二是要注重學習效果,結合本職工作,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更加勤奮敬業。三是學習要持之以恒,不要一陣風。
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獲一個品格;道德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行為習慣看作小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文明是城市之魂,道德是立身之本。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干部,我將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做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大愛無疆,德行天下。道德是一種可以相互感染。相互支撐。相互溫暖。相互傳遞的力量。道德講堂雖然結束了,但學習和踐行道德模范精神才剛剛開始。讓我們在感動中與模范同行,領悟道德的力量!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2
今天,陸老師給我們看了道德模范事跡介紹,大家都很有深的感觸,其中里面最令我感動是何玥。
何玥是一個很好的女孩,不幸的是病魔每一天都在折磨她。她的腦袋里邊有一個惡性腫瘤,一直威脅著她的生命,學校里的老師同學捐給了她兩千元的愛心錢給她冶病,她卻用這些救命錢捐贈給了災區。她說“因為災區的人們比她更需要這些錢和東西。”她的病情一天一天在惡化,最后她告訴自已的父母,她死去以后,要把自已的器官無償捐獻其他的病人。她的父母開始不答應,可最后還是在何玥臨死前的一天答應了何玥遺愿。
看完這個故事,我熱淚盈眶,捐獻器官這個能有幾個人能做到。我真正是被何玥那助人為樂,善良等美好的品質所感動。面對死亡,誰能像何玥那樣平靜而倘然地對自已的親人說:“等我死后,要把器官捐獻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們。”這樣的話許多成年人都說不出口,何玥這個平凡的小女孩卻說出了口。這足以證明何玥這個行為有多么偉大。那一些接受何玥器官的人又曾認識何玥呢?相助為必曾相識?
何玥她并沒有死去,她死去的只是軀殼而已,她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3
三月4日晚我校組織觀唐山道德模范頒獎晚會,自己深受鼓舞,決心把他們的精神化為自己的工作中的動力。
首先,愛崗敬業。
作為一名教師,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沒有愛崗敬業的精神,一切都無從談起。人們一提起教師,才把他與園丁、人梯、鋪路石聯系在一起,這既是對教師工作極為崇高、極為重要的肯定,也是對教師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目標。應該說,教師勞動的本質特征在于奉獻,師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獻。
其次,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愛是教育的基礎”,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師愛也是師魂。教師熱愛本職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在熱愛學生上,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從而建立起“尊師愛生”的融洽關系。有位教育學家說過:對待學生的自尊心,要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一樣小心。不尊重學生的自尊,不僅會給學生帶來心靈的傷害,而且也是師愛和師德缺失的表現。試想,如果連基本的“愛學生”都做不到,還拿什么來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呢?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教師要給學生以真愛,給學生以真情。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幫助學生走好社會生涯的第一步。
再次,為人師表、
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這是由師德的示范性和協調性特征決定的。師德的示范性,要求教師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響學生。為人師表集中反映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教育因素,能產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
總之,從事了教師職業,就意味著我們整個人生航程始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時刻銘記自己的`職業道德,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業道德,才無愧于“人民教師”的稱號。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4
在觀看了張玉滾老師的先進事跡之后,不僅為張老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潸然淚下。
“你用磚頭壘個灶臺,頂多能用十年八載”。咱們教學生認的每個字,他能用一輩子。”這是黑虎廟小學每一位老師的座右銘。張玉滾說,自己愿意繼續把三尺講臺當成人生支點,把一方黑板當成人生歸宿
。要繼續當一個挑山工,矢志不移;做一名躬耕者,執著堅守;做一方守望人,快樂前行,當一位筑夢匠,薪火相傳。
一代先圣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教誨我們:仁者愛人。泰戈爾也曾嘆道: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每個人都需要愛”在從事多年的教育工作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中所蘊涵的道理。在愛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滿了陽光。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我試圖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為我知道,每一扇門的后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啟,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教育是對生命情懷的傾訴與關注的過程,是知識的'構建與生成的過程,,是師生為了未來而共同奮斗的過程,是托起希望的過程。我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要將我所知的全部教給我的孩子們,因為我要對得起那些渴望知識的眼睛,那些對我如此信任的心靈。
教師這個職業不僅僅是光榮的,同時也是一種責任。我們不是教書匠,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會認真學習張老師那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引導我的學生向自己的夢想前進。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5
這些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給我的心靈帶來了震撼,我決心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學習他們的這種寶貴品質和精神,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幫助他人,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延綿不斷,發揚光大。
子曰: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進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子貢曰:有一言而可以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看了《學道德模范誦中華經典做有德之人》的視頻,讓我的印象深刻的有以助人為快樂的八十一歲還義務指路的謝亮謝謝,他一直堅持十年義務指路,即使在重病的時候還想著助人為樂,為別人義務指路,他的精神感動了許多小學生,通過他的事跡社會上現在已經有200多名義務指路的小謝亮出現,同時,謝亮爺爺的感人事跡也讓我十分感動,是我下次決心也要向謝亮爺爺學習,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少年。
還有道德模范陳光標叔叔,他小時候一賣水交學費,看到班上一位同學沒有錢交學費,就把自己賣水的錢給了同學,同時他還許下心愿:如果自己今后有了錢,一定要幫助更多的人。現在,他雖然成了身價數十億的企業家,可是他在汶川地震時仍沖在第一線搶救災民,他以捐贈款物超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有善,他以軍事速度帶領第一支民間救援進入災區,他高調行善試圖喚起更多人加入,他是企業家,慈善家,是許多人心中的英雄。我想如果我以后變富有了,我一定會像他學習,用自己的財富來幫助更多的人。
這些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給我的心靈帶來了震撼,我決心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學習他們這種寶貴品質和精神,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幫助他人,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延綿不斷,發揚光大。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我觀看了由花園路街道的第七屆全國到的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節目,節目以傳承與弘揚為主題,由二十多位演藝家們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形式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真實而又感人淚下的故事。
這些故事有,邊境衛士阿迪亞,一句誓言一生守候,學成不忘本建設家鄉黃文秀,年輕的生命定格在家鄉扶貧路上,電影中國機長原型,高空守護生命用專業鑄就奇跡,掃雷英雄杜富國,用血肉之軀換一方安寧,雪線郵路其美多吉,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的時代注解,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國家做驚濤駭浪中的中流砥柱。所有的故事沒有虛構的情結沒有太多藝術的加工,然而因為是一個個鮮活的人,一件件真實的事,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話,卻格外的引人入勝直擊我的內心。認真的聽完每一個故事我感到自己被從內心深處一次次打動。故事的主人公們他們身處不同的地方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學識淵博有的普通平凡,有的需要肩負一個國家的國防事業任重道遠,有的`一生獻給人跡罕至的邊疆,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自己的選擇用自己的堅持在或偉大或平凡的崗位上,在或長或短的人生里不斷踐行著新時代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尚的道德閃光照亮了自己更照亮了周圍的人,他們所圖的是為他人為大家為祖國為人民,他們勇于堅持勇于擔當在實踐崇高道德的人生中甘之如飴無怨無悔。
說,要廣泛宣傳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弘揚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導人們向道德模范學習,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話無疑是我們思想的明燈,指導我們思考在正確的方向上,而道德模范的故事無疑是實踐講話道路上的燈塔。觀看學習道德模范們的事跡看他們在一件件小事上一天天的工作中一次次克服困難一次次面對考驗時如何實踐如何堅持。看他們如何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確的選擇,看他們如何面對危機,看他們如何在平凡中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使我越發覺得他們的故事正是一份份人生的高分答卷,對我的生活、工作、學習乃至人生選擇都是非常好的學習和精選資料。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們是社會建設的末端,是社會建設的基礎環節,我們不但需要認真學習道德楷模的先進事跡來指導日常工作,更肩負著向廣大社區群眾宣傳這些先進事跡的任務,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學習使更多的人加入進來,爭做崇高道德的實踐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正需要我們社區工作者行動起來。
道德模范事跡心得體會 篇7
黃文秀同志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6月16日,在趕回百坭村防范洪澇災害的路上不幸遇難,因公殉職,年僅30歲的人生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干部,我們知到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時刻,在此關鍵時刻,黃文秀同志遇難,是百坭村人民的損失,是全國人民的重大損失。我們不能沉浸在悲痛中空喊哀悼,一個黃文秀犧牲了,千千萬萬個黃文秀要站起來,我們要向黃文秀同志學習,用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精神武裝自己,繼續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上來。
一是學習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黃文秀同志畢業后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到邊遠的深度貧困村任第一書記,以扶貧事業為己任,將全部心思放在了村里,生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
二是學習黃文秀同志飲水思源不改本色的赤子之心。黃文秀同志在讀高中時就因家境貧困接受國家資助,從此她感恩在心。黃文秀家是脫貧戶,她牢記父親“脫貧不忘共產黨”的叮囑,畢業后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脫貧攻堅一線盡職盡責,青春無悔扎根基層深情奉獻回報鄉土,銘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以實際行動詮釋飲水思源不改本色的`赤子之心。
三是學習黃文秀同志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黃文秀同志到百坭村后,主動貼近貧困群眾,不再說普通話改說方言,兩個月訪遍全部貧困戶,與貧困群眾打成一片,迅速贏得貧困群眾由衷信任。她和村兩委班子立足百坭村實際,發展杉木砂糖橘等扶貧產業,帶領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幫助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享受政策,過上有保障的生活。在一點一滴的細致工作中展現出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
四是學習黃文秀同志心系群眾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為了百坭村和貧困群眾脫貧,黃文秀同志經常長時間不回家,殉職當日,她割舍下患肝癌的父親,帶著愧疚毅然回村。因為太忙又經常住在村里,她的終身大事一直沒有解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將自己的私家車開到了村里。她把脫貧攻堅事業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舍小家為大家,用生命謳歌心系群眾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五是學習黃文秀同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使命擔當。黃文秀同志說,對于扶貧,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把扶貧當作新的長征,埋頭苦干持續奮斗,帶領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她用短暫的一生一年多的扶貧,書寫出的是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使命擔當。
我們身為基層黨員干部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堅守初心,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積極履職,要打通與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我們應該俯下身去,沉下心來,了解群眾訴求,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就是對黃文秀同志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