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母洗腳的實踐心得感言(精選3篇)
為父母洗腳的實踐心得感言 篇1
世界上最珍貴的莫過于母愛。母親是偉大的,母愛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母親給了我生命,把我養(yǎng)育大。從我哇哇墜地起,媽媽就開始履行他的義務了,可十二年來有位媽媽做過什么事呢?
給媽媽洗腳!雖然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但它無不體現兒女對母親的報答和愛呀!就在今年三月八日這一天,是我這十二年來第一次為媽媽做的一件事——給媽媽洗腳。雖然這天是天下所有母親的節(jié)日,但我的媽媽仍在田里干活,她這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呀。媽媽疲憊不堪地從田里回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我很心疼,趕快把媽媽輔導沙發(fā)上坐著,先給她倒了一杯開水,然后又稱來一盆溫水,往水里放了一把鹽(聽奶奶說,用鹽水洗腳有效腫痛、接發(fā)起的作用),我把盆端到媽媽面前說:“媽媽,讓女兒給你洗洗腳吧!”媽媽連忙擺手說:“不用,不用,我能洗的。”我微笑著說:“媽媽就讓敬敬這份孝心吧。”媽媽也只好不再說什么了。我把媽媽的腳拉起來,小心地脫掉鞋、襪,這時,一股異味撲鼻而來,我的鼻子抽動了一下,心想:媽媽的腳真臭啊!可轉念一想,媽媽一天干活多累呀,怎么能現媽媽的腳臭呢?于是,我把媽媽的腳輕輕地放進水里,用心的搓洗起來,洗著,洗著,心想:我以后一定經常給媽媽洗腳,讓媽媽感受到女兒的愛。當我抬起頭時,看見她正沖我笑呢。
我真切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
為父母洗腳的實踐心得感言 篇2
晚上,我為媽媽洗一回腳,這一情景,讓我很是驚訝——是因為我不了解媽媽嗎?我將一只盛滿溫水的盆,端到床前,伸出手,把媽媽的鞋襪輕輕托下來,用手撫摸著。啊,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一直以為媽媽的腳既纖細又白嫩,可是,那雙腳上卻結滿了有硬又厚的?子。我久久捧著這雙腳沉思著:是因為媽媽為家庭的奔波,還是因為我對媽媽的關心太少了?想著,我默默的用水將媽媽的腳洗好,再用毛巾察干。揚起頭,端詳著媽媽的臉,越看越覺的這張臉好美,流出無限的慈愛。 回憶小時候,媽媽也同樣端著小盆子,搬過一條小凳子,很細心,很溫柔地為我洗腳,完全不顧自己一天的勞累。心中充滿無限感激的我,怎么能不幫助媽媽做點事呢?已經很晚了,媽媽還在為我檢查作業(yè);不顧惜自己,給我洗衣做飯。這一切,都流露出媽媽對我的關懷。我呢,好像一點也不懂事。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最值得我愛戴的是我的媽媽。母愛是永恒的,盡情淋浴在母愛之中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樂。拉起“母愛”這個字眼兒,我會無比自豪的說:“我最愛我的媽媽!”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我就像那塊“寶”一樣,身上帶著媽媽的期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為我的付出,我無以回報,正如那棵小草,無法報答三春陽光給它的恩澤。正是母親給予我的呵護,才能使我茁壯成長。媽媽為我忙碌于白日黑夜之中,令我無比感動。在媽媽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那兒凝聚著對我無限的關懷。 甘甜的母乳喲, 哺育我們成長。 慈母的教誨喲, 如明鏡照心靈!
為父母洗腳的實踐心得感言 篇3
當我作為一名教師首次站在講臺上的時候,自己的學生就是一幫青春期的孩子們。他們很可愛、很純真、很向上,但也很叛逆。
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本以為自己曾從這個叛逆的時代走過,便自以對這班叛逆的學生相當了解。可是實際上,由于與時俱盡的因素存在,自己的那些經歷,自己的那一套全都過了時,這班孩子的叛逆與自己當年的叛逆已經是截然不同,叛逆也在與時俱盡了。
在沒有讀本書之前,我一直為此感到困惑。有學生告訴我,我已經OUT了。的確,我雖然長得面嫩,但是思想保守,的確很容易OUT。再加上三年一道溝,我早已與這些學生們相隔萬水千山,自然是互相不能理解。OUT的現實我承認,代溝的存在我也清楚,但是這些為何發(fā)生,緣何而起,卻是我不得而知了。不過讀了本書,我大受啟迪,雖然仍舊無法洞透其中原委,但也明白了大多數。
拿到本書,第一眼就看到了“吳斯達”三字。我并不知道吳斯達是誰,之所以對其敏感,是因為自己看成了“吳孟達”。這僅是個玩笑,拿起吳老師的書翻閱之后,這才明白,自己的這個同行真的是不簡單,不愧為人大代表的稱號,真的是有水平。
與時俱盡的第一個要素恐怕就是網絡了。自己叛逆的時候別說網絡,就連電腦也不常見。我初中的學校是市里的重點校,開設有微機課。但那時候的電腦還不如小霸王游戲機好玩,別說顏色,就連聲音都沒有。那時候的電腦不像現在,對我們沒有半點兒的吸引力。雖然曾幾何時我還對BASIC語言相當精通,但那卻是比英語還要痛苦的一種存在。現在的叛逆者可幸福了,他們可以找到的娛樂要遠比學習多。除了看電視、電影、課外書之外,還有電腦、手機、MP4、IPAD等各種NB的存在。與他們相比,曾經叛逆期的我們就是土包子,我們那會兒找到的最好消遣無非是跑到街上的游戲機廳花掉一個大錢,痛快地玩上半天。可是對于他們,街機已經成為一種小游戲,若不是我們這伙兒老八零后們還需要用它們來尋找失去的回憶,恐怕街機已經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網絡是好東西。我第一次上網是在兩千年。當時我很不理解,為什么要花和玩游戲同樣的錢來干這么沒有意義的事情。后來上了大學,上網才變得普遍起來,自己也有了第N個Q號。再后來則是聯(lián)網游戲(不是網絡游戲),我甚至成為了CS的職業(yè)玩家,若不是找到了教師的工作,恐怕我早已成為游戲界的一個名星了(小小YY一把)。對于我,網絡游戲沒有什么吸引力,但是這類玩物的確吸引到了更多人的注意,使更多的人墜落。這里不說網絡游戲,只說咱們的叛逆者。與成年人相比,這群叛逆者的控制力要弱得多,他們更容易被網游吸引,更容易走上歪路,更容易墜落。網游雖然為國家提供了很多稅收,但是也毀了相當一部分人,其中有很多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們。這個東西怎么辦,怎么讓孩子處理,書中給了詳細的講解。雖然不見得對每個孩子都有用處,但至少可以值得借鑒,可以讓父母、老師們不再束手無策。畢竟知己知彼方可百戰(zhàn)不殆。
網游只是書中的一個例子,書里還有很多很多種叛逆者的“疾病”,吳老師也為我們提供了治病的方法,絕大多數都相當地實用。
正如吳老師所說,好父母有愛,更要有智慧。我也想說一句,好教師不僅僅要有愛,也要有智慧。雖然這本書是寫給父母看的,但為人師者亦同為人母,也應該好好讀一讀,從中吸收有用的部分,用來教育自己的學生。
這是本好書,讓我這名教師受益匪淺。但是讀這本書也相當地沉重。如果孩子們無法安全地渡過青春期,對他們來講,這個損失也太巨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