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翻譯心得體會(精選3篇)
論文翻譯心得體會 篇1
歷時三天翻譯了一篇12頁的英文論文。翻譯當初覺得很沒意思,翻譯后才知道導師的`良苦用心。
翻譯真是一件痛苦也無趣的工作,不過為了更好的理解英文的意思,全文翻譯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我翻譯的這篇文獻是跟我的畢業論文相關度非常大的文獻。該文獻我看過幾遍以為很熟了,結果被別人一問就表達不清楚了,所以還是沒有弄清楚作者的意圖。通過全文翻譯后,差不多明白作者的觀點和結論了。由于最近正在準備畢業論文開題,所以翻譯工作將會成為最近工作的重心了。前兩天聽了博士師兄的答辯,才更加清晰的認識到文獻綜述的重要性。只有多看文獻了解國內外研究的進展情況才能更好的開展自己的研究。
論文翻譯心得體會 篇2
在帶團之前你緊張嗎?緊張?恭喜你,答對了,大部分人都會緊張,那是因為重視。
有不少人問我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問題了!心理學我沒研究過,我只能說說我的調節方法。
1、要有充分的準備——準備工作最重要,你在上團之前需要了解客人的人數、來自于什么地方,什么工作單位……雖然書上也這么說,但是你自己要清楚了解這些細節有什么用!
人數——多少人決定坐多大的車,車決定你的講解環境,45座金龍上你可以站著講,可以加動作,可以眉飛色舞,指手劃腳的講;可是在15座的面包里你就不行了,只能坐在前面,采用自我陶醉時的講解方法——而且還要注意你的脖子。了解這些之后你可以假想一下致歡迎詞的情景,在腦海里多溫習兩遍,真正上團的時候也就不那么緊張了。
來源地——城市也許代表了人的性格,東北人的豪爽,上海人的精明,北京人的自豪感都可以加以利用,投其所好,而且在講解的時候插幾句當地的方言,效果一定不錯,如果你能在上團之前到我們導游棲息地來查查資料,知道當地的名勝景區、風土人情,揉合到你的導游詞里,一定會給人一種博學的印象!
工作單位——這個有助于了解團內人員構成,一個單位的你自然要搞定領導了,而且他們充實什么行業,對什么感興趣你要有所了解的話,對工作也大有益處。
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準備之后,心里面是不是踏實多了?
看到這有的人也許還會繼續問,我計算準備得很周到,可是一上車就什么都忘了,緊張得汗流滿面,說不出話來。怎么辦啊?
這是個人的心理素質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不過也有調節的方法。
我分析過,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是由于把自己定位過高所致,太想把團帶好了,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背著很重的包袱上團自然會緊張了。上團之前要擺明自己的位置,你是一個新導游,經驗還不是很豐富,所以你只要不出什么錯就是成功。上團緊張主要是在講解上自信不足,你可以試著找到這樣一種感覺:你不是一個職業的導游機器,你是一個人,一個有自己思想、有自己性格的人,不要考慮別人怎么講的,某個點你沒講到也沒關系,不是所有的導游都要講得一模一樣,你只要講出你自己的風格來就可以了,講解的過程也是交流的過程,從表情、動作、聲音等諸多方面來向你的客人暗示——我愿意和你們交朋友!這也是自我暗示。最后你能感覺你這是在你的朋友們面前夸夸其談,你還會緊張嗎?
論文翻譯心得體會 篇3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后世界就沒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愿永遠都笨又傻……”
熟悉的音樂又在耳邊響起,但是我聽時的心境卻與小時候的迥然相反。童年的天真單純早已不復存在,而如今的我告訴自己,我希望長大,渴望長大。
我忘了我是何時開始如此堅定起我的信念的,忘了這個我本以為我會記一生的日子,只是隱隱約約地感覺到,那天仿佛也是這樣一個炎熱得令人透不過氣的夏。自從那天過后,父親就不知去了哪里,開朗的母親也變了許多。
餐桌上的歡聲笑語一夜間不復存在,常常母親只是草草扒兩口飯菜便起身離開家,最多丟下一句“你慢慢吃。”家,在我稚嫩的心靈中逐漸變得空洞,變得僅僅只是一個冰冷的符號。然后,潛移默化的,我開始多愁善感,就連一場連綿的小雨都可以讓我的淚不知不覺,從眼角劃落,留下透明的傷痕。別人說,父親患了肺癌。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些什么,又代表了些什么。我只知道,我們家需要一筆錢,一筆很重要的錢。
于是,我翻箱倒柜地找出了那本好久沒有看過的.作文書,小心翼翼吹去滿滿的灰塵。手指輕盈劃過微微泛黃的脆弱紙頁,在一篇名為《我的充實暑假》的作文上緩緩停下。我把它快樂地捧給母親,興奮浮現滿臉,說:“媽,我也要去賺錢。”母親淡淡地看了我一眼,眉眼間載這濃濃的憂愁的疲憊。“這是大人的事,你管好學習就很不錯了。”她頓了頓,似乎發覺自己說重了一點,便緩了緩口氣,卻多了一層說不出的勞累,“你太小了。”母親轉過頭去,不再說什么,沉默地走開去,只丟下一句“你不用操心”。
我望這母親有些蕭索的背影,頹喪跌坐在椅子上。快樂如同水紋一般碎裂開來,好像剛才的歡喜來自虛空,遙遠不可觸及。
母親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其實是真想去打工的吧。我早就不再是那個懵懂無知的小女孩兒了,我已經逐漸明白了責任,明白了負擔。如果說,我的年齡小是我不可以去賺錢的理由,那么,就讓我快快長大好了。沒有花如何,沒有洋娃娃如何,沒有童年又如何?我渴望能有力量挑起父母的擔子,渴望能夠得到這份為多年給予我溫暖的家遮風擋雨的責任。但我卻做不到這一切,就是因為我太小了,我只有袖手旁觀的能力。
我渴望成長,渴望也能一起分擔這個家,這里的一切。
也許,責任,便是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