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精選7篇)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12月2日上午,神仙樹社區工作人員帶領殘疾人參加了在新能日間照料中心舉辦的國際殘疾人日活動。
活動上,街道辦事處殘聯領導講了話,祝殘疾人朋友們節日快樂,鼓勵大家發揚自強、自立、自信、自愛的“四字精神”,多參加社區舉辦的各類社會文化活動。
之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也給大家講解了許多冬季養生、康復等醫療康復知識,向大家推薦了用食物補充鈣質的好方法,就是用黃豆燉骨頭。陳醫生他們還帶領大家參觀和體驗了新的康復器具。
活動結束后,殘疾人朋友們還得到了一份小禮品。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2
通過國際殘疾人日,幫助需要幫助的社會弱勢群體,傳達愛的符音,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讓他們以更健康、更積極、更樂觀的態度
待生活,勇敢面對人生的挫折。
殘疾人的生存狀況是反映殘疾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實現小康和基本人權的最直接體現。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號召廣大居民群眾走近殘疾人及家庭,體驗殘疾人切身感受,了解關注殘疾人的真實生存狀態,積極踴躍投身志愿助殘服務,切實幫助殘疾人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家庭生活狀況等,不斷提高殘疾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
殘疾人的發展狀況最能體現殘疾人特性需求和自身價值的實現程度。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積極發動社會各界志愿者們采取一幫一、多幫一等不同形式,為涉及殘疾人民生和發展的各方面,提供有效的個性化志愿服務。
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在社區熱情號召廣大居民群眾幫助更多殘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參與社區活動、接受社區服務;在無障礙環境方面廣泛宣傳公共交通、居家生活、信息交流等無障礙知識,使廣大居民群眾充分了解無障礙對于殘疾人生活的重要性,并積極投身無障礙的建設和維護工作;在轄區內積極普及志愿助殘知識,大力宣傳志愿助殘感人事跡,不斷改善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社會環境和氣氛。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3
12月3日是第XX個“國際殘疾人日”,為進一步推進殘疾人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激發廣大殘疾朋友融入社會的積極性,12月2日下午XX區XX辦事處XX社區組織轄區殘疾人、居民、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宣傳員共同舉辦了“文藝聯歡會”及宣傳活動。
殘健朋友歡聚一堂,互相交流,真誠溝通,密切了殘疾人之間以及殘健之間的關系,促進人與人的和諧。聯歡會上殘疾人陳勝還為大家演唱了歌曲,會后社區為殘疾朋友的出行安全特組織一次宣傳活動,讓殘疾朋友不出門就能了解交通法律法規,文明參與交通,做到文明禮讓,安全行車,并教育好身邊的親朋好友。通過此次宣傳,使殘疾朋友認識到“交通安全進萬家,幸福全靠你、我、他”的認識,增強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文明安全參與交通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此次活動,多方面地培養了殘疾人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質,強有力地提升了社會大家庭的精神文明面貌,營造民族團結、家庭和睦、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的喜慶祥和氛圍。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4
每年12月3日紀念“國際殘疾人日”的活動,旨在促進人們殘疾問題的理解,鼓勵人們維護殘疾人的尊嚴,保障其權利和幸福。__社區開展了“世界殘疾人日”志愿服務活動,同時也是為了增加殘疾人融入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時所獲得的成就感。中國,一個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國家經濟國民實力不斷增強,然而許多殘疾人仍被忽視。
20__年12月1日__社區開展“國際殘疾人日”志愿服務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殘疾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成長道路坎坷艱辛,他們和其他人一樣需要他人關愛與追求自由的權利,比起任何人,他們更具有向生命挑戰的精神。殘疾人事業是一項公益事業,是一項社會事業,更是一項慈善事業,每年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的確立,表明在世界范圍內殘疾人事業日益引起廣泛的關注。20__年12月1日,__社區組織志愿者到__社區明信花園慰問了社區殘疾群眾,給他們送去慰問品,詢問他們病情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志愿者鼓勵他們要好好活下去,志愿者們不怕臟不怕冷為他打掃屋內衛生,表示會經常去看他,志愿者會盡力幫助他,讓他感受到社區大家庭對他的關懷。
此次活動的開展使社區居民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區對殘疾群眾的關心和關愛,感受到社區和諧大家庭的溫馨。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5
我校組織了關愛殘疾人的升旗儀式,在儀式上學校向廣大師生發出呼吁。號召所有學生為幫助身邊的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校大隊部多方收集相關資料,并以最切合實際的方式作成宣傳稿,利用中午校園廣播站對本次活動進行廣泛宣傳,以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宣傳活動在學生群中引起極大反響。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向學生大力弘揚了人道主義思想,同時也樹立扶殘助殘的校園風尚。為我們學生樹立更好的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打開了新的篇章。
通過以上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使我校的師生更多地了解了弱勢群體,了解殘疾學生的狀況和要求。學校領導和老師也紛紛表示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理解、尊重、愛護、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使學生自發、自愿地關心、幫助身邊的殘疾人。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6
從我們出生的那時開始,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美麗的人生旅程,體驗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五彩斑斕。愛,就像一個跳動的音符,與我們一路同行。當我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的時候,你可知道,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熱情。他們就是————殘疾人。
看很多人眼里,殘疾人就是低賤的人!甚至在路上看到殘疾人,有人還會用嘲笑的語言來看他!但你我是否會知道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一切似乎很少在我們的眼球中出現過,說真的,我們很少關心過殘疾人,更別提關愛!他們缺少的是社會賦予的關愛!
殘疾人,我的詞典中的形容詞就是:“身慘志堅”,很多殘疾人的事跡很感人,名人殘疾人很多!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就是其中一個令我佩服的!貝多芬誕生于德國波恩的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隨父親學音樂,8歲時貝多芬首次登臺,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為第二個莫扎特。50歲耳朵失聰了,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比失聰更可怕的了。可他有偉大的理想,克服種種困難。經過他的努力,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他的成就對同時代及以后歐洲音樂藝術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貝多芬連耳朵失聰了也能創作出如此動人的《命運交響曲》,他用他的創作來感動了無數人。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只在人世間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但他的精神將永傳下去!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殘疾人。其實身體的殘缺并沒什么,只要自己的意志不殘缺,自己的人生還是美好的!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但他會為你開啟一扇窗!身體殘疾并不可怕,意志殘疾才可怕!殘疾人需要關愛,而不是冷漠和嘲笑!幻想自己有一天如果殘疾了,人家嘲笑你,你會是什么感受!我們應學會換位思考,要顧及到他們的感受,而不是僅僅限于自身!
關愛殘疾人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那么,我們要怎么關愛他們呢?其實從小事做起也很好,看到殘疾人上坡,你可以上去幫他推下,這也算關愛啊!
關愛殘疾人就是等于關愛我們自己,為什么這么說?殘疾人受到關愛,這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社會和諧了,我們自己也不就是受到了社會的歡愛嗎?
加油殘疾人,加油!
2025國際殘疾人日活動心得體會 篇7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國際助殘日的活動宗旨是促進人們殘疾問題的理解,鼓勵人們維護殘疾人的尊嚴,保障其權利和幸福。同時也是為了增加殘疾人融入政治生活、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國際殘疾人日的主題建立在使殘疾人充分、平等地享受人權并使之參與社會的目標之上。
“國際殘疾人日”的確立,說明在世界范圍內,殘疾人事業日益引起廣泛關注,不同種族的人們都開始形成一個共識,殘疾人事業是人道主義的事業,是一項崇高而又光榮的事業,是人類進步和正義的事業。慶祝國際殘疾人日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使其改變對殘疾人的態度,并消除影響殘疾人充分參與到生活各個方面中來的障礙。
積極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倡導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營造文明進步的社會環境,市殘聯積極籌備,精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來慶祝這次國際助殘日,使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能夠通過切切實實的幫助和扶持措施,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積極開展惠及殘疾人的活動,組織慰問殘疾人,響應街道號召,將優惠政策落實到每個殘疾人,讓殘疾人感受到大家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注。
活動豐富多彩,為殘疾人辦好事辦實事。“陽光家園計劃”:精神、智力和重度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或托養服務補助,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對全市殘疾人的服務水平。“輔助器具的發放”:為有需要的殘疾人申請相關的輔助器具,給殘疾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項優惠政策得到了廣大殘疾人群眾的支持和贊揚,都說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些人啊,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優惠政策落實到我們身上啊。
借“全國助殘日、國際助殘日”等活動之機,加大了對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