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旗飄飄引我成長》有感(通用3篇)
讀《紅旗飄飄引我成長》有感 篇1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我們懷著夢想向春天出發(fā),用奮斗讓夢想更加絢麗。
當我讀完《紅旗飄飄,引我成長》這本書后,一個聲音在腦海中吶喊:“我做好了準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強國戰(zhàn)略而努力奮斗!”我要向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超級稻的發(fā)明家袁隆平學習。為了夢想,為了超級稻事業(yè),袁隆平大多數(shù)時間都奮戰(zhàn)在田間。一次兩次失敗不灰心,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終于培育出超級稻——每畝水稻生產(chǎn)可提高百分之二十。
每年可以多養(yǎng)活七百五十萬人口。這些巨大的成就和他日以繼夜的刻苦鉆研是分不開的。最后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宣傳科學的志愿者。當我穿上印著“中國科技館小志愿者”標志的服裝后。我立志把自己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傳播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當我閑暇時我就會在腦海中把自己做過的科學實驗縷清思路整理出來。在科技館做志愿講解的時候我會向在場的小朋友宣傳科學知識。無論風霜雨雪,我都會前往科技館做志愿講解,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宣傳科學知識的'夢想!
建設我們中國,要靠我們每個人的夢想,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這個夢想!更要用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讀《紅旗飄飄引我成長》有感 篇2
盛唐時,中國代表著當時世界文明的巔峰,人們對這個中土之國充滿了向往。清朝的時候,中國一步步走向腐敗和落后的深淵,列強乘機接踵而至燒殺搶奪。從強盛到衰弱,兩個極端怎么產(chǎn)生的?中間又發(fā)生了什么?我們有必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史為鑒,吸收經(jīng)驗,總結(jié)教訓,早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
不得不承認,明清之際,中國的發(fā)展和進步開始落后于其它國家。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很明顯,這和當局者驕傲自大和閉關(guān)鎖國不無關(guān)系。這和漢唐形成鮮明的對比,漢有張騫出使西域,唐朝鑒真東渡玄奘西游,國風開放,人們自信進取,勇于探索。
閉關(guān)鎖國被挨打之后的大清王朝變成一盤散沙,不知道去向何方,雄獅沉睡,成為待宰的羔羊,任人欺負。近百年的歷史,屈辱不堪。萬幸的是,還有一些中華兒女,他們站起來了,他們熱愛這個國家,他們堅強勇敢,充滿了革命的精神,立志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改變更多同胞的命運。他們號召了所有愛國的,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革命之路。
中國的復興從此開始。在這復興之路上,攔路虎一個接著一個,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三座大山橫在眼前。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人中最頑強最勇敢的'那些人,他們視死如歸。在他們的號召之下,學生們沖在了革命的最前列,他們振臂高呼,試圖驚醒沉睡的國民;文人們奮筆疾書,用筆墨貢獻著他們的力量;科學家們埋頭苦干,為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現(xiàn)代化建設鞠躬盡瘁。我們團結(jié)奮進,不再懼怕,不再自大,中國一步一個腳印重新站起來。
中國正在以飛速的發(fā)展向世界證明中華民族已經(jīng)踏上了復興之路。路途漫長而艱辛,但我們始終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會重新站上世界之巔。
讀《紅旗飄飄引我成長》有感 篇3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而清貧的,沒有豐厚的收入,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平時不為人知,只有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因此,這個職業(yè)要求教師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追逐名利,不貪求虛榮。只有兢兢業(yè)業(yè)、盡職盡責,才能無怨無悔的付出,才能甘于奉獻。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工作了二十一個年頭。寒來暑往,日落日出,一屆屆的學生走了,一批批的`學生又來了。粉筆染白了青絲,鈴聲送走了青春,但我的理想、信念沒有變: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yè),我就會無怨無悔的走下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的愛是甘泉,喚醒沉睡的心靈;教師的愛是春風,溫暖冰凍的情感。教師責任如山,擔起祖國的明天。二十年來,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的不易和責任,我的目標也從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變成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并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前進。
我愛我的職業(yè)。在家庭的影響下,我的家人也是教師,我選擇的另一半也是教師,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大學,都有我家人的身影。一代一代,教師的職業(yè)在不斷傳承下去。
“衣帶漸寬終不悔”,我愛教師,我愛我的職業(yè),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