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孤兒院心得體會(通用3篇)
幫助孤兒院心得體會 篇1
“ 六一”又來了,美麗的“六一”是孩子們的節日。在六一的前一個星期,我再次來來孤兒院,與班中的同學們又一次的給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送去了我們的六一的禮物,送去了我們對他們真摯的祝福。
再次來到孤兒院,再次送上真摯的祝福,再次與那些可憐的孩子見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印象深刻。在我看見那群孩子的時候,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他們真的好可憐。在這群孩子中有的是下半身先天性殘疾,有的嘴巴有不足,還有一個女孩右手半個手臂似乎被截肢了。雖然他們是孤兒,誰然有的孩子患有先天性殘疾,但他們都很可愛,很聽話,很有禮貌,會感謝他人。不知為何,我的腦海中浮現出心愿兩個字,我開始想他們的心愿是什么。
在我看來,他們的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對很愛很愛自己的父母,自己能像我們一樣交好多好多的朋友,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寫字,奔跑,歌唱。他們為何會成為孤兒?他們為何會被父母所拋棄?他們的父母為何如此狠心?拋棄他們的父母難道就沒有一絲心痛嗎?明明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卻將他拋棄。那些孩子和正常的孩紙不一樣難道是他們的錯嗎?難道他們想著樣嗎?而過你們選擇拋棄他們,那為何要生下他們,讓他們得不到你們的愛成為孤兒呢?在拋棄他們的時候,那些所謂的父母就不心痛嗎?“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边@首八十年代的經典老歌回蕩在我的耳畔。
幫助孤兒院心得體會 篇2
第一次去孤兒院,第一次那么近距離地接觸那些和我成長不一樣的小孩,第一次感受到那么真切的凄涼與心痛。
我們見到那些小孩時,他(她)們都被關在一個狹小的院子里,走進他(她)們,我們看到了各種殘疾的小孩。于是我們把帶來的零食全分給他(她)們吃,看著他(她)們那么快樂地吃著,我心里很開心,但也很心痛。是不是平時他(她)們都很少吃?
我看到一個小男孩,他斜躺在院子的柵欄旁,他的頭很大很大,脖子似乎承受不了,所以頭深陷下去了,我和陳潔覺得他躺著不舒服欲抱起來讓他坐好,可抱的時候才發現他的下身原來有問題,根本無法坐著。我們有點不知所措,也許是我們的頻繁移動弄痛了他,他開始大聲哭起來,陳潔只好抱著她,讓他躺在自己的身上,這下他不哭了,還會笑著和我們說話,可他的笑卻讓我有一種疼痛感。他還小,根本就不知道未來于他會是怎樣的。不知道才會無畏,不知道才會快樂地笑,可是,他終究是會長大的!
我還見到一個小女孩,她長得著實漂亮,睫毛長長的,眼睛大大的,但是臉蛋去很臟,一雙本該白白嫩嫩的小手卻是干裂難看的。我握著她的冰涼的小手,想抱緊她一點,也許她會暖和一些。她三四歲的樣子,嘴里老是不停地發出聲音,但不會講話,良子逗她,偶爾她也會甜甜地笑。很讓人憐愛。我就想:要是她不在這兒,而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疼愛她的爸爸媽媽,她一定很會說話,一定會很活潑,很可愛。但成長在這兒,她是會變得更加安靜,更加柔弱的。
在那兒,我還看到兩個小孩,他們坐在凳子上,眼神很游離,很晃惚。我試著逗他們,和他們講話,給東西他們吃,可是卻一點回應都沒有。在我的家鄉,這么大的小孩本該是最調皮的,本該是和小伙伴到處追逐,到處瘋著玩著的。而他們……看著眼前的倆小孩,我除了伸出手撫摸他們,不知道自己還能為他們做什么。
走在孤兒院,感覺很凄涼。這里有很多小孩,卻沒有歡笑聲。至始至終我都沒有聽到笑聲,卻在走時聽到了小孩的哭聲。
坐在回去的車上,我望著玻璃外的見景,它們一閃而過,可孤兒院里那些孩子的樣子卻無法一閃而過,而是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沉淀出了一種痛楚。
我想:我們這些人該是多么的幸福啊,但我們在幸福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伸出一只手,把幸福傳播給那些生活在艱難中的人呢?
幸福是什么?幸福應該是在自己享受幸福的同時還能為他人創造幸福,這才是真正的幸福。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幫助孤兒院心得體會 篇3
也許是一時興起,想起了遺落在城市角落的孤兒們,也許是日日牽掛,一張張渴望的小臉總浮現在眼前。還記得為了去孤兒院那天晚上做了大量的準備,也正因如此,心才會更加的痛。你猜我查到了什么? 全國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總數為57.3萬人,在這些孤兒中,約6.9萬人生活在國有兒童福利機構中;29.4萬人得到國家制度性的救助,除了有生活保障的幸運孤兒外,全國尚有20萬孤兒沒有得到經常性制度性救助。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感受到數字相差之大,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未來的希望!
也許我就是被這種情緒所感染的誤入歧途,我以為孤兒院是一個安靜、傷感的地方,我以為在這里的工作人員都是不快樂的,我以為每一個孤兒都是自閉的,他們抵觸任何人的接近,我以為?但這些片面的理解,在踏入福利院兒童部的一瞬間就已崩塌。傳到我耳邊的是一聲聲爽朗的笑聲,印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個玩鬧的身影,仿佛讓我看到這里的`天空是格外的藍,讓我嗅到這里的空氣是格外的清新,這里就如同一個被愛包裹的世界,甜甜的。
我的想法為何與現實存在著這么大的區別?你的心中應早已有了答案,因為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把孤兒看成是普通人,手機版就沒有把孤兒院看成是普通的地方,我早已在我的心中錯誤又善意的把孤兒和孤兒院加上了一個特殊意義。 他們與我們不一樣,他們需要我們的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異樣的態度和眼神,他們才會感到心靈的創傷,他們也會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然而他們有什么錯呢,父母的拋棄與死亡是他們無法決定的。
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會哭會笑會皺眉會撒嬌會激動會憤怒會難過會煩惱?不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與呵護,只需要我們平等的對待他們,只需要我們不要遺忘了他們。請離他們近一點,他們也渴望關心和幫助。請離他們遠一點,他們也需要獨立和空間。
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這個時代的花朵。有著青春和活力。當我走進孤兒院的那一刻,我便堅信這一點。因為身體的缺陷,他們沒有正常孩子的智商。但當我看到他們埋頭苦學,正為著一道題苦思冥想的時候,我真的好想去幫幫他們。在這個社會上有太多像這樣的兒童。他們從小就缺少愛。而福利院就是他們唯一可以遮風避雨、有愛存在的家。在那里,有和他們一樣的孩子,所以他們不會受到歧視。他們每一天都在努力的學習和生活。因為自己有缺憾,所以就會比別人多努力一些。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我們生活在有著爸爸媽媽的照顧,爺爺奶奶的疼愛,哥哥姐姐的關心。我們更應認真學習,報答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而不是每天就想著玩,要這個要那個。讓父母操碎了心。你可曾想過,孤兒院里的孩子沒有親人的疼愛,從小就自己一個人生活,雖然有叔叔阿姨的照顧,可畢竟有這么多的孩子,他們那里照顧得來呢?有時候傷心了,可能也只能孤獨的坐在角落里偷偷哭泣。受到委屈了,可能只能無助的往肚子里咽。沒有父母的他們從小就注定要受許多苦,正因如此他們才會變得更堅強,獨立。
當我和他們交談時,他們的天真可愛由于因為他們的身體缺陷而言語不清。但活潑搞笑的動作,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當我教一個小男孩題目時,他一直很沉默地回應著。我以為是我教的不好,后來才明白他一直都是很沉默的孩子。孤兒院里的孩子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應該擁有正常的生活,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應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不受到傷害。我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是什么原因不能把這么可愛的孩子留在身邊,但是我只知道我們應用愛,給他建造一個幸福的家。
我們應該多去陪陪他們,給他們帶來愛。雖然不能改變他們現在的生活,但可以給他們一些溫暖。因為愛可以使不可能變成可能;可以化解一切遺憾;可以賦予不幸第二個名字——幸福。
在這里,他們可以幸福快樂的生活著,那我們為什么還要抱怨生活的無趣與貧寒?我們應該好好的生活著,好好的快樂著,好好的幸福著。認真用心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