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影片中國推銷員觀后感(精選3篇)
一帶一路影片中國推銷員觀后感 篇1
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
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托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在思想上,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名普通公民,我時刻通過各種途徑關注國家和國際的動態 在學習上我,認真學習每一科專業課課程和選修課程,取長補短,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課業,我還廣泛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不斷開拓視野,為日后邁向工作崗位做準備。
一帶一路影片中國推銷員觀后感 篇2
黨的以后,著眼于我國“十三五”時期和更長時期的發展,逐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3個大的發展戰略。其中,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主席20xx年9月和10月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提出的重大倡議和構想。的這一重大倡議和戰略構想,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甫一提出,便引起世界沿線國家的廣泛共鳴,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成為各國和地區齊心協力的紐帶、推進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我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度積極,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逐步落地?梢哉f,“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
在這次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8項要求。一是要切實推進思想統一,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牢牢把握重點方向,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項目,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造福中國人民,更造福沿線各國人民。中國歡迎各方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歡迎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參與到合作中來。二是要切實推進規劃落實,周密組織,精準發力,進一步研究出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創新運用方式,完善配套服務,重點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項目。三是要切實推進統籌協調,堅持陸海統籌,堅持內外統籌,加強政企統籌,鼓勵國內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經營,也歡迎沿線國家企業到我國投資興業,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對接,同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的結合,帶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局面。四是要切實推進關鍵項目落地,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經貿產業合作區為抓手,實施好一批示范性項目,多搞一點早期收獲,讓有關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五是要切實推進金融創新,創新國際化的融資模式,深化金融領域合作,打造多層次金融平臺,建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六是要切實推進民心相通,弘揚絲路精神,推進文明交流互鑒,重視人文合作。七是要切實推進輿論宣傳,積極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實在在成果,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八是要切實推進安全保障,完善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方案,確保有關部署和舉措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項目執行單位和企業。
這8項要求,是在國內外各種場合就“一帶一路”發表多次重要論述的基礎上,就如何進一步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所做的系統的、深刻的、全方位的重要闡述,既有宏觀層面的指導思想,也有具體方法和路徑的切入。毫無疑問,指出的這8項要求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務必遵循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深入學習和領會,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影片中國推銷員觀后感 篇3
三年多以來,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普遍響應,取得的成績超出預期。5月14日至15日將在京舉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次論壇的召開,更顯示出“一帶一路”建設的蓬勃生機和廣闊前景。
不過,面對“一帶一路”推進中出現的困難與挑戰,社會上仍然存在著各種質疑。那么,為什么我們有理由對“一帶一路”建設抱有更大的信心?為什么“一帶一路”建設必然會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贊賞和支持?此次“論壇”將為這些疑問提供最好的答案。
從世界七大洲五大洋的地理視角看,“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極其深刻的、相互關聯的重塑世界經濟地理的革命,縮短經濟距離,增加經濟密度,提高經濟效益,不僅將加快中國國內不同地區經濟一體化和發展大趨同,還將推動歐亞非大陸各國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發展,進而大力推動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提高全球經濟增長、貿易增長、投資增長、消費增長等潛力。
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五通”是基本手段,“共商共建共享”是工作原則和方法論,縮小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差距、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則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一帶一路”向世界宣告中國將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有助于中國從全球視野考慮價值鏈供應鏈,構建海陸統籌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大智慧需要大擔當。中國倡導并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體現了中國促進區域和全球經濟共同發展的大智慧,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它一定也必將證明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優秀民族的行列已為期不遠,中國的崛起一定會給世界不一樣的驚喜。